激排爱畅想
材料一 某高校新建新校区,包括办公室、教学楼、科研中心、后勤服务楼、学生宿舍等多个单位建筑。由某建筑工程公司进行该群体工程的施工建设。其中,科研中心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架结构,地上十层,地下二层;建筑檐口高度45米,由于有超大尺寸的特殊试验设备,设置在地下二层的实验室为两层通高;结构设计图纸说明中规定地下式的后浇带需待住口结构封顶后才能封闭。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针对群体工程进度计划的不同编制对象。施工单位分别编制了各种施工进度计划;上报监理机构审批后作为参建各方进度控制的依据。 事件二:施工单位针对两层通高实验室区域单独编制了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针对模板整体设计有模板和支架选型、构造设计、荷载及效应计算,并绘制有施工节点详图。建立工程师审查后要求补充该模板整体设计必要的验算内容。 事件三:在科研中心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明确指出:(1)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2)在楼板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进行分隔、上部用模板遮盖防止落入物料;(3)两侧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所有底模及支架,后浇带位置处重新搭设支架及模板,两侧进行回顶,特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监理工程师认为方案中上述做法存在不妥,责令改正后重新报审。针对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提前施工技术要点,以书面形式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事件四:主体结构验收后,施工单位对后续工作进度以时标网络图形式做出安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周)。 在第6周末时,建设单位要求提前一周完工。经测算工作D、E、F、G、H均可压缩一周(工作1不可压缩),所需增加的成本分别为8万元、10万元、4万元、12万元、13万元,施工单位压缩工序时间,实现提前一周完工。 问题 1.事件一中,按照编制对象不同,本工程应编制哪些施工进度计划? 【答案】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阶段(专项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2.事件二中,按照建立工程师要求,针对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案中模板整体设计,施工单位应补充哪些必要验算内容? 【答案】模板及支架的承载力、刚度、抗倾覆验算。 3.事件三中,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 【答案】(1)不妥之一: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 正确做法:后浇带模板与支架单独搭设。 2)不妥之二: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正确做法:待主体结构封顶后至少保留14天。 3)不妥之三: 正确做法: (2)1)采用微膨胀混凝土;2)比原结构高一等级混凝土;3)地下室防水后浇带至少保持养护28天(其他14天)。 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压缩网络计划时,只能以周围单位进行压缩,其最合理的方式应压缩哪项工作?需增加成本多少万元? 【答案】压缩E工作;需增加成本10万元。 背景资料 某新建综合楼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一层,地上十层,建筑檐口高度45米,某建筑工程公司中标后成立项目部进场组织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施工高峰期现场同时使用机械设备达到8台。项目土建施工员仅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报送给项目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认为存在多处不妥,要求整改。 事件二: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求安全员对现场固定式塔吊的安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但安全员仅对塔吊的力矩限制器、爬梯护圈、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小车断轴保护装置进行了安全检查。 事件三:公司例行安全检查中,发现施工区域主出入通道口处多种类型的安全警示牌布置混乱,要求项目部按规定要求从左到右正确排列。 事件四: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时,发现五层楼层通道口和楼层邻边堆放有大量刚拆下的小型钢模版,堆放高度,要求项目部立即整改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事件五:公司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对现场进行检查评分,汇总表总得分为85分,但施工机具分项检查评分表得零分。 问题: 1.事件一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1)不妥之一:8台施工机械,项目土建施工员仅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理由:应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员仅编制 2)不妥之二:8台施工机械,项目土建施工员仅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理由:应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3)不妥之三:报送给项目监理工程师。 理由:还应报送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2.事件二中,项目安全员还应对塔吊的哪些安全装置进行检查(至少列出四项)? 【答案】载荷限制装置、行程限位装置、保护装置、防坠安全装置、钢丝绳防松绳装置、急停开关、语音影像信号监控装置。 3.事件三中,安全警示牌通常都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的安全警示牌按一排布置时,从左到右的正确排列顺序是什么? 【答案】(1)警告、禁止、指令、提示;(2)顺序:警告、禁止、指令、提示。 4.事件四中,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对楼层通道口和楼层临边堆放拆除的小型钢模板的规定有哪些? 【答案】(1)离边沿安全距离至少1M;(2)堆放高度不超过1M。 5.事件五中,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确定该次安全检查评定等级,并说明理由。 【答案】(1)安全等级:不合格;(2)理由:汇总表总得不足70分或有一分项检查评分表得零分。 注:以上试题来源于考试吧!
ly的天空
1[单选题]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建筑物可以分为( )。 A.民用建筑 B.工业建筑 C.农业建筑 D.大量性建筑 E.大型性建筑 2[单选题]按照民用建筑分类标准,属于超高层建筑的是( )。 A.高度 50m 的建筑 B.高度 70m 的建筑 C.高度 90m 的建筑 D.高度 110m 的建筑 3[单选题]严禁将地下室作为主要用房的是( )。 A.歌舞厅 B.老年生活用房 C.游戏厅 D.放映厅 4[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居住建筑的是( )。 A.住宅 B.宿舍 C.公寓 D.办公楼 5[单选题]一次地震有( )个震级。 D.多 6[单选题]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建筑,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 )。 A.一般不受损坏 B.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C.不会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D.不致倒塌 7[单选题]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主要震害部分是( ),框架结构主要震害部位是( )。 A.墙身,楼盖 B.楼盖,梁柱节点处和填充墙处 C.墙身,梁柱节点处和填充墙处 D.梁柱节点处和填充墙处,楼盖 8[多选题]一般情况下,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B.柱底的震害重于柱顶 C.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 D.柱的震害重于梁 E.内柱的震害重于角柱 1.答案:ABC 2.答案:D 解析: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 24m 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 24m 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高度大于 24m 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 lOOm 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3.答案:B 解析:严禁将幼儿、老年人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4.答案:D 5.答案:A 解析:震级是按照地震本身强度而定的等级标度,用以衡量某次地震的大小,用符号 M 表示。震级的大小是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也是地震规模的指标,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及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6.答案:B 7.答案:C 解析:震害表明,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 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 8.答案:ACD 解析: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 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1[单选题]以下关于土方开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无支护土方工程采用放坡挖土,有支护土方工程可采用中心岛式、盆式、逆作法 B.基坑边缘堆置材料,一般应距基坑边缘不少于 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 C. 中心岛开挖式对支护结构有利 D. 基坑内水应降至拟开挖土方底面以下 2[单选题]采用回灌井点时,回灌井点与降水井点的距离不宜小于( )m。 3[单选题]工程基坑开挖采用井点回灌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坑底土体回弹 B. 避免坑底出现管涌 C. 减少排水设施,降低施工成本 D. 防止降水井点对井点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影响 4[单选题]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分为( )级。 5[单选题]深基坑工程的第三方检测应由( )委托。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设计单位 D.施工单位 6[单选题]泥浆护壁法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中,“第二次清孔”的下一道工序是( )。 A.下钢筋笼 B.下钢导管 C.清除废浆 D.浇筑水下混凝土 7[多选题]关于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宜分段分层连续浇筑 B.一般不留施工缝 C.各段层间应相互衔接 D.每段浇筑长度应控制在 4-5m E.不宜逐段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 8[多选题]基坑开挖完毕后,参加现场验槽的单位有( )。 A.质监站 B.监理(建设)单位 C.设计单位 D.勘察单位 E.施工单位 9[案例题]某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 8640 ㎡,建筑高度 40m,地下一层,基坑深度 ,地上十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进行现场检测,检测单位编制了检测方案, 经建设方、监理方认可后开始施工。 【问题】本工程在基坑检测管理工作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10[案例题]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 ,工程拟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项目部完成灌注桩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问题】分别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试题来源:考试吧!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