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9

cHeN&Li$Li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吊装工程师培训资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宝151205

已采纳

问题一:吊装作业注意事项是什么 吊装作业注意事项: 1、作业前必须填写-吊装作业申请单。 2、吊装区域设置警示维护,配备监护人。 3、所有起重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4、检查吊具是否完好、不许超载作业。 5、每次吊装时应使用至少两条导向绳。 6、严禁人员站在吊物的下方。 7、地面应平实,起重机的四个支腿应受力平衡。 8、起重负荷不得超过起重机和索具的额定负荷。 9、当绳索与起重物的尖锐边缘接触时,必须使用合适的衬垫加以保护。 10、吊装作业一般有以下人员:信号工,起重司机,主管,装配工。 11、作业完毕清扫现场,撤销所有围挡和警示标志。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问题二:吊装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保证措施防止起重机倾翻措施 (1).吊装现场道路必须平整坚实,回填土、(1).起重机从电线下行驶时,起重机司机要特别注意吊杆最高点与电线的临空 问题三:吊装作业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吊装作业注意事项: 1、作业前必须填写-吊装作业申请单。 2、吊装区域设置警示维护,配备监护人。 3、所有起重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4、检查吊具是否完好、不许超载作业。 5、每次吊装时应使用至少两条导向绳。 6、严禁人员站在吊物的下方。 7、地面应平实,起重机的四个支腿应受力平衡。 8、起重负荷不得超过起重机和索具的额定负荷。 9、当绳索与起重物的尖锐边缘接触时,必须使用合适的衬垫加以保护。 10、吊装作业一般有以下人员:信号工,起重司机,主管,装配工。 11、作业完毕清扫现场,撤销所有围挡和警示标志。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问题四:月光之泪有什么用啊? 你问的是魔兽世界中的任务物品吗? 如果是的话,那末你将鼠标移到物品栏中的该物品上,就可以看到绿色的提示,加战斗力和生命力。点击并拖到你的法力属性栏中,在战斗时直接恭击使用就可以了 问题五:起重吊装作业过程中重视安全问题 要注意什么 一、对新安装的、经过大修或改变重要性能的起重机械,在使用前必须都应当按照起重机性能试验的有关规定进行吊重试验。 二、起重机每班作业前应先作无负荷的升降、旋转、变幅,前后左右的运行以及制动器、限位装置的安全性能试验,如设备有故障,应排除后才能正式作业。 三、起重机司机与信号员应按各种规定的手势或信号进行联络。作业中,司机应与信号员密切配合,服从信号员的指挥。但在起重作业发生危险时,无论是谁发出的紧急停车信号,司机应立即停车。 四、司机在得到信号员发出的起吊信号后,必须先鸣信号后起重。起吊时重物应先离地面试吊,当确认重物挂牢、制动性能良好和起重机稳定后在继续起吊。 五、起吊重物时,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禁止吊钩钢丝绳在倾斜状态下去拖动被吊的重物。在吊钩已挂上但被吊重物尚未提起时,禁止起重机移动位置或作旋转运动。禁止吊拔埋在地下或凝结在地下或重量不明的物品。 六、重物起吊、旋转时,速度要均匀平稳,以免重物在空中摆动发生危险。在放下重物时,速度不要太快,以防重物突然下落而损坏。吊长、大型重物时应有专人拉溜绳。防止因重物摆动,造成事故。 七、起重机严禁超过本机额定起重量工作。如果用两台起重机同时起吊一件重物时,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两机的升降速度应保持相等,其重物的重量不得超过两机额定起重量总和的75%;绑扎吊索时要注意重量的分配、每机分担的重量不能超过额定起重量的80%。 八、起重机吊运重物时,不能从人头上越过,也不要吊着重物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在特殊情况下,如需要暂时停留,应发出信号,通知一切人员不要在重物下面站立或通过。 九、起重机在工作时,所有人员尽量避免站在起重臂回转索及区域内。起重臂下严禁站人。装吊人员在挂钩后应及时站到安全地区。禁止在吊运重物上站人或对调挂着的重物进行加工。必须加工时应将重物放下垫号,并将起重臂、吊钩及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刹住。若加工时间较长,应将重物放稳,起重机摘钩。吊着重物时司机和信号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在停工或休息时,严禁将重物悬挂在空中。 十、当起重机运行时,禁止人员上下,从事检修工作或用手触摸钢丝绳和滑轮等部位。 十一、吊运金属溶液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时,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司机要连续发出信号,通知无关人员离开现场。 十二、使用电磁铁的起重机,应当划定一定的工作区域,在此区域内禁止有人,在往车辆上装卸铁块时,重物严禁从驾驶室上面经过,汽车司机必须离开驾驶室,以防止万一吸铁失灵铁块落下伤人。 十三、起重机在吊重作业中禁止起落起重臂,在特殊情况下,应严格按说明书的有关规定执行。严禁在起重臂起落稳妥前变换操纵杆。 十四、起重机在吊装高处的重物时,吊钩与滑轮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卷杨过限将钢丝绳拉断或起重臂后翻。在起重臂达到最大仰角和吊钩在最低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应至少保留3圈以上。 十五、起重机的工作地点,应有足够的工作场所和夜间照明设备。起重机与附近的设备、建筑物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使其在运行时不会发生碰撞。 十六、起重机作业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能起吊: 1、信号不清时; 2、重量不明时; 3、所吊重物离开吊点有一段距离需斜拉时; 4、所吊重物超过起重机的起重能力时; 5、重物捆绑不牢及起吊后不稳时; 6、露天作业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及大雾等恶劣天气时; 7、夜间作业没有足够的照明时; 8、钢丝绳严重磨损,出现断股时。 十七、起重机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作业,在通过架空输电线路时,应将起重臂落下,以免碰撞......>> 问题六:吊装需要注意什么 1、 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证。吊装总量大于10吨的物体,须办理《吊装安全作业证》; 2、 吊装总量大于40吨的物体和土建工程主体结构,应编制吊装施工方案。吊物虽不足40吨,但在形状复杂、刚度小、长径比大、精密贵重、施工条件特殊的情况下,也应编制吊装施工方案,经施工主管部门和安全技术部门审查,报上级主管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3、 在进行各种吊装作业前,应预先在吊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 4、 吊装作业中,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以及6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5、 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好劳保用品,安全帽的佩戴应符合GB2811的规定,高处作业时必须遵守HG23014的规定; 6、 吊装作业前,应对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揽风绳、链条、吊钩、索具等各种机具进行检查,必须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7、 吊装作业时必须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GB5082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 8、 严禁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吊装锚点。未经机动、建筑部门审查核算,不得将建筑物、构筑物作为锚点; 9、 吊装作业前必须对各种起重吊装机械的运行部位、安全装置以及吊具索具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吊装设备的安全装置要灵敏可靠。吊装前必须试吊,确认无误方可作业; 10、 任何人不得随同吊装重物或吊装机械升降。在特殊情况下,必须随之升降的,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过现场指挥人员批准; 11、 吊装作业如需动火,应遵守HG23011的规定。吊装作业现场的吊绳索、揽风绳、拖拉绳等要避免与带电线相接触,并保持安全距离; 12、 用定型起重吊装机械如履带吊车、轮胎吊车、桥式吊车等进行吊装作业时,除遵守本标准外,还应遵守该定型机械的操作规程; 13、 吊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吊具、索具经计算选择使用,严禁超负荷运行。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能力时,应检查制动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在平稳吊起; 14、 悬吊重物下方严禁站人、通行和工作; 15、 在吊装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即:①指挥信号不明;②超负荷或物体重量不明;③外拉斜吊重物;④光线不足、闪频、或作业场所有阴影;⑤重物下站人;⑥重物埋在地下或被吊重物上绑扎牵引绳并与其他管线连接;⑦重物紧固不牢,绳子打死结,不合格;索具不配套;⑧棱刃物体没有衬垫措施的;⑨重物越人头;⑩安全装置失灵。 16、 必须按《吊装安全作业证》上填报的内容进行作业,严禁涂改、转借《吊装安全作业证》,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部位; 17、 对吊装作业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指挥人员违章指挥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问题七:起重机械作业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超过额定负荷不吊、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工件紧固不牢不吊、吊物上面站人不吊、安全装置失灵不吊、光线阴暗看不清不吊、工件埋在地下不吊、斜扣工件不吊、棱刃物体没有衬垫不吊、钢(铁)水包过满不吊,简称“十不吊”。 问题八:规范的吊装作业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大件吊装前,对各种机具进行检查。 大件吊装时须分工明确、坚守岗位,统一指挥。 大件吊装前检查吊装机具。 大件吊装应遵守操作规程。 5 吊装作业的安全要求 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吊装重量大于10吨的物体须办理《吊装安全作业证》。《吊装安全作业证》格式见附录。 吊装重量大于等于40吨的物体和土建工程主体结构,应编制吊装施工方案。吊物虽不足40吨重,但形状复杂、刚度小、长径比大、精密贵重,施工条件特殊的情况下,也应编制吊装施工方案。吊装施工方案经施工主管部门和安全技术部门审查,报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各种吊装作业前,应预先在吊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 吊装作业中,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吊装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帽应符合GB 2811的规定,高处作业时必须遵守HG 23014的规定。 吊装作业前,应对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揽风绳、链条、吊钩等各种机具进行检查,必须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吊装作业时,必须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GB 5082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 严禁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做吊装锚点。未经机动、建筑部门审查核算,不得将建筑物、构筑物做为锚点。 吊装作业前必须对各种起重吊装机械的运行部位、安全装置以及吊具、索具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吊装设备的安全装置要灵敏可靠。吊装前必须试吊,确认无误方可作业。 任何人不得随同吊装重物或吊装机械升降。在特殊情况下,必须随之升降的,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过现场指挥人员批准。 吊装作业现场如须动火,应遵守HG 23011的规定。吊装作业现场的吊绳索、揽风绳、拖拉绳等要避免同带电线路接触,并保持安全距离。 用定型起重吊装机械(履带吊车、轮胎吊车、桥式吊车等)进行吊装作业时,除遵守本标准外,还应遵守该定型机械的操作规程。 吊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吊具、索具经计算选择使用,严禁超负荷运行。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吊装能力时,应检查制动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吊起。 悬吊重物下方严禁站人、通行和工作。 在吊装作业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吊装: a.指挥信号不明; b.超负荷或物体重量不明; c.斜拉重物; d.光线不足、看不清重物; e.重物下站人; f.重物埋在地下; g.重物紧固不牢,绳打结、绳不齐; h.棱刃物体没有衬垫措施; i.重物越人头; j.安全装置失灵。...>>

吊装工程师培训资料

126 评论(13)

默默茶叶

规范的吊装作业注意事项:1、安全保证措施,防止起重机倾翻措施 (1)、吊装现场道路必须平整坚实,回填土、松软土层要进行处理。如土质松软,应单独铺设道路。起重机不得停置在斜坡上工作,也不允许起重机两个边一高一低。(2)、严禁超载吊装。(3)、禁止斜吊。斜吊会造成超负荷及钢丝绳出槽,甚至造成拉断绳索和翻车事故。斜吊还会使重物在脱离地面后发生快速摆动,可能碰伤人或其他物体。(4)、绑扎构件的吊索须经过计算,所有起重工具,应定期进行检查,对损坏者作出鉴定,绑扎方法应正确牢固,以防吊装中吊索破断或从构件上滑脱,使起重机失重而倾翻。(5)、不吊重量不明的重大构件设备。(6)、禁止在六级风的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7)、指挥人员应使用统一指挥信号,信号要鲜明、准确。起重机驾驶人员应听从指挥。2、防止高空坠落措施(1)、操作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一般应高挂低用,即将安全带绳端的钩环挂于高处,而人在低处操作。(2)、在高空使用撬扛时,人要立稳,如附近有脚手架或已装好构件,应一手扶住,一手操作。撬扛插进深度要适宜,如果撬动距离较大,则应逐步撬动,不宜急于求成。(3)、工人如需在高空作业时,应尽可能搭设临时操作台。操作台为工具式,宽度为~ m临时以角钢夹板固定在柱上部,低于安装位置~,工人在上面可进行屋架的校正与焊接工作。(4)、如需在悬高空的屋架上弦上行走时,应在其上设置安全栏杆。(5)、登高用的梯子必须牢固。使用时必须用绳子与已固定的构件绑牢。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一般为65~70度为宜。(6)、操作人员在脚手板上通过时,应思想集中,防止踏上挑头板。(7)、安装有预留孔洞的楼板或屋面板时,应及时用木板盖严。(8)、操作人员不得穿硬底皮鞋上高空作业。吊装是指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的安装、就位的统称。吊装要求:1、土法施工用的滚动法装卸移动设备,滚杠的粗细要一致,年度应比托排宽度长50cm,严禁带手套填滚杠。装卸车时滚边的坡度不得大于20°,滚道的搭设要平整、坚实,接头错开,滚动的速度不宜太快,必要时要用溜绳。2、在安装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后再继续起吊。3、用扒杆吊装大型塔类设备时,多台卷扬机联合操作,必须要求各卷扬机的卷扬速度大致相同,要保证塔体上各吊点受力大致趋于均匀,避免塔体受力不匀而变形。4、采用回转法或扳倒法吊装塔罐时,塔体底部安装的铰腕必须具有抵抗起吊过程中所产生水平推力的能力,起吊过程中塔体的左右溜绳必须牢靠,塔体回转就位高度时,使其慢慢落入基础,避免发生意外和变形。5、在架体上或建筑物上安装设备时,其强度和稳定性要达到安装条件的要求。在设备安装定位后要按图纸的要求连接紧固或焊接,满足了设计要求的强度和具有稳固性后,才能脱钩,否则要进行临时固定。吊装步骤 :1、设备的进场、上排:在各项准备工作完全做好的情况下,再开始组织设备的进场、上排和吊装工作。2、吊装前的准备工作:设备在吊装前,必须做好全面仔细的检查核实工作。检查设备安装基准标记、方位线标记是否正确;检查设备的吊耳是否符合吊装要求。3、吊装索具的系接:主要包括滑车挂上吊耳、电动卷扬机的拉力试验和方位调整、拖排牵引和拖尾系统的设置等。4、试吊:试吊前检查确认;吊装总指挥进行吊装操作交底;布置各监察岗位进行监察的要点及主要内容;起吊放下进行多次试验,使各部分具有协调性和安全性;复查各部位的变化情况等。5、吊装就位:由总指挥正式下令各副指挥,检查各岗位到岗待命情况,并检查各指挥信号系统是否正常;各岗位汇报准备情况,并用信号及时通知指挥台;正式起吊,使设备离开临时支座500—800mm时停止,并作进一步检查,各岗位应汇报情况是否正常;撤除设备支座及地面杂物,继续起吊。

188 评论(11)

天一布艺镇海店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考试科目: 1.基础考试(上) 2.基础考试(下) 3.专业考试(上) 4.专业考试(下)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考试: 1.专业考试(上) 2.专业考试(下)第一章 高等数学第一节 空间解析几何第二节 微分学第三节 积分学第四节 无穷级数第五节 微分方程第六节 概率与数理统计第七节 向量分析第八节 线性代数第九节 自测题第二章 普通物理第一节 气体分子动理论第二节 热力学基础第三节 机械波第四节 波动光学第五节 自测题第三章 普通化学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第二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第三节 溶液中的酸碱平衡第四节 多相离子平衡第五节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第六节 原子结构和周期律第七节 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第八节 有机化合物第九节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第十节 自测题第四章 理论力学第一节 静力学第二节 运动学第三节 动力学第四节 自测题第五章 材料力学第一节 绪论第二节 轴向拉伸与压缩第三节 剪切第四节 扭转第五节 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第六节 弯曲内力第七节 弯曲应力第八节 弯曲变形第九节 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第十节 组合变形第十一节 压杆稳定第十二节 自测题第六章 流体力学第一节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第三节 流体动力学第四节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第五节 孔口、管嘴出流,有压管道恒定流第六节 明渠恒定均匀流第七节 渗流第八节 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第九节 流体运动参数的测量第十节 自测题第七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节 Windows操作系统第三节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第四节 自测题第八章 电工电子技术第一节 电场与磁场第二节 直流电路第三节 正弦交流电路第四节 RC和RL电路的暂态过程第五节 变压器与电动机第六节 半导体二极管及整流、稳压电路第七节 半导体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第八节 运算放大器第九节 门电路和触发器第十节 自测题第九章 工程经济第一节 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第二节 投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三节 不确定性分析第四节 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第五节 价值工程第六节 自测题附表第十章 土木工程材料第一节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第二节 建筑钢材第三节 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第四节 水泥第五节 混凝土第六节 沥青第七节 木材第八节 石材和黏土第九节 自测题第十一章 结构力学第一节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第二节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和特性第三节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第四节 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及特性第五节 影响线第六节 结构动力特性及动力反应第七节 自测题第十二章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一节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第二节 土中应力第三节 地基变形第四节 土的抗剪强度第五节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边坡稳定第六节 岩土工程勘察第七节 浅基础第八节 深基础第九节 地基处理第十节 自测题第十三章 工程测量第一节 工程测量基本概念第二节 水准测量第三节 角度测量第四节 距离测量第五节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第六节 控制测量第七节 地形图测绘第八节 地形图应用第九节 建筑工程测量第十节 自测题第十四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一节 材料性能第二节 基本计算原则第三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第四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第五节 预应力混凝土第六节 构造规定第七节 梁板结构第八节 单层厂房第九节 多层及高层房屋第十节 抗震设计要点第十一节 自测题第十五章 钢结构第一节 钢结构的材料第二节 钢结构的构件第三节 钢结构的连接第四节 钢屋盖第五节 自测题第十六章 砌体结构第一节 材料性能第二节 基本设计原则第三节 承载力第四节 混合结构设计第五节 房屋部件第六节 抗震设计要点第七节 自测题第十七章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第一节 土石方工程第二节 桩基础工程第三节 混凝土工程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第四节 砌体工程第五节 结构吊装工程第六节 屋面防水工程第七节 装饰工程第八节 项目管理规划第九节 自测题第十八章 结构试验第一节 结构试验设计第二节 结构试验的荷载设备和量测仪器第三节 结构单调加载静力试验第四节 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第五节 结构动力试验第六节 结构非破损检测技术第七节 结构模型试验第八节 自测题第十九章 职业法规第一节 建设法规第二节 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第三节 自测题附录 注册结构工程师(房屋结构)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2009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复习教程(第5版)(2009执业资格考试丛书) 作者:李国强 陈以一 王从 编者:李国强 王从 陈以一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月页数:1408 装帧:平装开本:16 版次:2ISBN:711209926 定价:181元 本书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部分复习教程(第五版),是按新大纲及新规范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十九章,分别对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各科目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既符合考试大纲所规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又与当前教学内容相结合,是考生复习备考必需的复习资料。此次修订增加了自测题的数量,并对各别章节进行了调整、补充;根据新考纲要求,“工程经济”一章进行了重写:“计算机应用基础”一章重新改写。供考生复习时参考。 本书可指导、帮助参加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人员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备考,也可供高校土建专业学生学习、参考。第一章高等数学第一节 空间解析几何第二节 微分学第三节 积分学第四节 无穷级数第五节 微分方程第六节 概率与数理统计第七节 向量分析第八节 线性代数第九节 自测题第二章 普通物理第一节 气体分子动理论第二节 热力学基础第三节 机械波第四节 波动光学第五节 自测题第三章 普通化学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第二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第三节 溶液中的酸碱平衡第四节 多相离子平衡第五节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第六节 原子结构和周期律第七节 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第八节 有机化合物第九节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第十节 自测题第四章 理论力学第一节 静力学第二节 运动学第三节 动力学第四节 自测题第五章 材料力学第一节 绪论第二节 轴向拉伸与压缩第三节 剪切第四节 扭转第五节 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第六节 弯曲内力第七节 弯曲应力第八节 弯曲变形第九节 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第十节 组合变形第十一节 压杆稳定第十二节 自测题第六章 流体力学第一节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第三节 流体动力学第四节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第五节 孔口、管嘴出流,有压管道恒定流第六节 明渠恒定均匀流第七节 渗流第八节 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第九节 流体运动参数的测量第十节 自测题第七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节 Windows操作系统第三节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第四节 自测题第八章 电工电子技术第一节 电场与磁场第二节 直流电路第三节 正弦交流电路第四节 RC和RL电路的暂态过程第五节 变压器与电动机第六节 半导体二极管及整流、稳压电路第七节 半导体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第八节 运算放大器第九节 门电路和触发器第十节 自测题第九章 工程经济第一节 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第二节 投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三节 不确定性分析第四节 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第五节 价值工程第六节 自测题附表第十章 土木工程材料第一节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第二节 建筑钢材第三节 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第四节 水泥第五节 混凝土第六节 沥青第七节 木材第八节 石材和黏土第九节 自测题第十一章 结构力学第一节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第二节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和特性第三节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第四节 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及特性第五节 影响线第六节 结构动力特性及动力反应第七节 自测题第十二章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一节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第二节 土中应力第三节 地基变形第四节 土的抗剪强度第五节 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边坡稳定第六节 岩土工程勘察第七节 浅基础第八节 深基础第九节 地基处理第十节 自测题第十三章 工程测量第一节 工程测量基本概念第二节 水准测量第三节 角度测量第四节 距离测量第五节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第六节 控制测量第七节 地形图测绘第八节 地形图应用第九节 建筑工程测量第十节 自测题第十四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一节 材料性能第二节 基本计算原则第三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第四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第五节 预应力混凝土第六节 构造规定第七节 梁板结构第八节 单层厂房第九节 多层及高层房屋第十节 抗震设计要点第十一节 自测题第十五章 钢结构第一节 钢结构的材料第二节 钢结构的构件第三节 钢结构的连接第四节 钢屋盖第五节 自测题第十六章 砌体结构第一节 材料性能第二节 基本设计原则第三节 承载力第四节 混合结构设计第五节 房屋部件第六节 抗震设计要点第七节 自测题第十七章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第一节 土石方工程第二节 桩基础工程第三节 混凝土工程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第四节 砌体工程第五节 结构吊装工程第六节 屋面防水工程第七节 装饰工程第八节 项目管理规划第九节 自测题第十八章 结构试验第一节 结构试验设计第二节 结构试验的荷载设备和量测仪器第三节 结构单调加载静力试验第四节 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第五节 结构动力试验第六节 结构非破损检测技术第七节 结构模型试验第八节 自测题第十九章 职业法规第一节 建设法规第二节 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第三节 自测题附录 注册结构工程师(房屋结构)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

33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