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皆缘
【篇一】2021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技术基础》科目备考资料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理化性质有关,与其生物学作用及防尘措施也有密切关系。
1.粉尘的化学成分
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是直接决定粉尘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序的重要因素。
2.分散度
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直径小于5μm的粉尘对机体的危害性较大。
3.溶解度与密度
溶解度对人危害程度的关系与粉尘作用性质有关,主要呈化学毒副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增强;主要呈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减弱。
密度的大小与其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有关,在通风除尘设计中需要考虑。
4.形状与硬度
形状能影响粉尘的稳定程度。
5.荷电性
与作业环境的湿度和温度有关,对选择除尘设备有重要意义。
6.爆炸性
高分散度的煤炭、糖、面粉、硫磺、铝、锌等粉尘具有爆炸性,发生爆炸要达到粉尘最小浓度。
【篇二】2021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技术基础》科目备考资料
机械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两大类不安全因素。一类是机械危害,包括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危害;另一种称为非机械危害,它包括了电气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辐射危害、温度危害等。
在机械行业,存在以下主要危险和危害:
(1)、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4)、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超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吊具、吊重物)、打击等造成的伤害。
(5)、触电:包括各种设备、设施的触电,电工作业的触电,雷击等。
(6)、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火灾伤害:包括火灾造成的烧伤和死亡。
(8)、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9)、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筑物坍塌等。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0)、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1)、化学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接触引爆物体时发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等)、。
(12)、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等。
(13)、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14)、其他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伤害,如摔、扭、挫、擦等伤害。
就机械零件而言,对人产生伤害的因素有:
(1)、形状和表面性能;切割要素、锐边、利角部分、粗糙或过于光滑。
(2)、相对位置:相对运动,运动与静止物的相对距离小。
(3)、质量和稳定性:在重力的影响下可能运动的零部件的位能。
(4)、质量、速度和加速度:可控或不可控运动中的零部件的动能。
(5)、机械强度不够:零件、构件的断裂或垮塌。
(6)、弹性元件的位能,在压力或真空下的液体或气体的位能。
兔宝宝装饰
三、火灾预防(大纲一、熟悉): 二十世纪最后10年世界上一次死亡超过300人的特大火灾只有两次,均发生在中国: 克拉玛依特大火灾 1994年 死亡323人 洛阳东都商厦火灾 2000年 死亡309人 衡阳“11·3”火灾 2003年11月3日凌晨5时许,衡州大厦保安值班员肖伟、唐成甫发现大厦一楼仓库起火,保安员打开室内消火栓却发现没有水枪水带。衡阳市珠晖区消防中队接警后出动3台消防车赶到现场扑救,随后,特勤中队、雁峰区消防中队、石鼓区消防中队等180多名消防队员赴现场扑救。上午8时30分左右,大楼突然坍塌,共有16名消防官兵和4名现场采访的记者受伤,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 湖南衡阳将为11-3火灾中牺牲的烈士建纪念碑 克拉玛依特大火灾 洛阳市东都商厦火灾 1.消防规划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负责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实施。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 2.安全距离 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合理的位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已经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应当限期加以解决。 3.建设工程的消防安全 1)旧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新法规定: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其他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文件,建设单位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2)旧法规定进行了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新法规定对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验收后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 3)新、旧法都规定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淇淇爱添添
十一、交叉路口和盲区的安全行驶 平交路口既是“意志决定点”,也是可能发生冲突的冲突点。车辆运行至平交路口有可能与同一交通流、横断交通和对向交通流中的车辆以及在人行横道上的行人发生冲突。一般来说,平交路口的基本冲突可分为交叉、合流与分流三种形式。 在平交路口,交通流的交叉点、合流点和分流点的数目随着交叉路口的支数增加而急剧增多。 视线盲区是指驾驶员行驶中视线受到影响,观察不到的视线死角区域。 在厂区行驶时,交叉路口很多,为防止视距不良发生事故,行至交叉路口时,必须注意观察,并把车速降到视距三角形(即横向和纵向行驶的车辆相互看见时,两车的位置与两车相交的位置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安全速度以下。通常应提前50~100m将车速降至10km/h以下,在路面窄的交叉路口行驶,由于视线盲区较大,视距短,车速还应降低。 在道路两侧有厂房、货垛、树木或其他设施等物体,影响甚至挡住驾驶员横向视距,行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不影响来车行驶的情况下,车辆应尽量在道路中间位置行驶,以便处理情况。 2.鸣喇叭时间可长一些,以提醒横向来的车辆或行人引起注意。 3.降低车速,使车速保持在一旦发现情况就能安全停车的范围内。 4.对经常行驶的路线,驾驶员要注意观察并熟记沿线的路口、叉道和行人经常出入的地点,做到胸中有数,预先做好准备。 十二、冰雪路面的安全行驶 冰雪地段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制动距离及制动特性,二是驾驶员的视线,三是路面上其它交通参与者的行为。 当车辆在冰冻积雪道路上行驶时,其主要特点是制动距离加长。根据汽车工程学理论;在一定车速情况下,车辆的制动距离和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成反比。在冰雪路面上,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十分小,比如对于冰路只有0.1,对于雪路只有0.2.因此,在这种路面上车辆的制动距离要比非冰冻积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大得多。例如,车辆以40km/h速度行驶时,在干沥青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为10.5m,在干水泥路面上制动距离是,而在冰路上制动距离是62. 98m,在雪路上制动距离为31.49m.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带雨水的积雪或冰冻路面上行车是最危险的,这种路面附着系数更小,翻动距离更大。 在积雪或冰冻路面上行车危险是滑溜,滑溜有以下四种: 1.后轮滑溜:这时后轮被刹住,车辆发生滑动,这种滑溜最为常见。 2.前轮滑溜:这时前轮被刹住,由于车辆失去方向控制而发生滑溜。 3.动力滑溜:由于加速过猛所引起,在冰冻或泥泞路面上驾驶员加大油门快速行驶时常发生这类溜滑。 4.横向滑溜:在转弯时如车速过快,最容易引起车辆横滑,甩尾甚至导致倾翻。 防止上述滑溜的办法是: 1.降低车速,特别是进入弯道或下坡前一定要降低车速,但在降低车速时不要制动过急。 2.在下坡时,用传动轴减速即采用手制动。因为这时牵阻力(制动力)对两驱动轮是相等的,不易产生侧滑。 3.起步时加速要适度,由于冰冻积雪路面的附着力很低,起步时,驱动轮容易打滑空转。在起步时加油要适量,使发动机在不致熄火的条件下输出较小的动力,以减低驱动轮的扭力适应较小的附着力,实现正常起步。 4.保持均匀的行车速度,在冰冻积雪的路面上,一般应保持均匀的行车速度。即使在需要提高车速时也要慢慢地踏下油门,不要加速过猛,以防两驱动轮因突然增加转速而打滑。 5.车辆在行驶中要尽量保持平衡。 6.在冰冻积雪道路上行驶时,要尽量避免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传动比突然变化,否则容易引起滑溜。 7.如有条件轮胎应加装防滑装置。 除此之外,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还要注意其他车辆和行人,尽量与其他车辆和行人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