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开到荼蘼
不符合。报考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一)基础考试报名条件:1.取得本专业(指公用设备专业工程中的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动力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3.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二)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三)截止到 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4.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2年。7.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8.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0年。上述报考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报考条件中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年限的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注:上述报名条件中“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具体情况请参照附件2考试新旧专业对照表(四)根据《关于同意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号),凡符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相应规定的香港、澳门居民均可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考试。(五)经国务院有关部门同意,获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就业的外籍人员及港、澳、台地区的专业人员,符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规定,也可按规定程序申请参加考试。(六)报考人员应参照规定的报考条件,结合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并经本人所在单位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名。凡不符合基础考试报考条件的人员,其考试成绩无效。专业考试成绩合格后,报考人员需持符合相关报考条件的证件(原件)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方可获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
hyacinth46
注册机械工程师报考条件如下:
1、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自觉遵守《机械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
2、同时满足以下自然条件。
(1)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2)工科大学毕业。
(3)工程师外语水平达标。
(4)计算机应用技术达标。
3、全国统一的机械工程师“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成绩合格。
4、满足《机械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
5、用人单位对个人专业技术经历和能力认可。
6、申请前须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系统组织的机械工程师教育课程培训并达到要求。
报名者的学历不同,对其实际工作年限及经历的要求也不同,以下为具体要求分类:
(1)机械类专科毕业并有4年以上(非机械类工科需6年)机械工程方面的工作实践经历。
(2)机械类本科毕业并有3年以上(非机械类工科需5年)机械工程方面的工作实践经历。
(3)工科研究生毕业并有2年以上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经历。
(4)大学以下学历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上,须有15年以上的机械工程工作实践经历。
(5)对于机械工程硕士毕业者,经本人申请,并提供本人机械工程硕士毕业证明材料,可直接申请获得机械工程师资格。
ShangHaiWendy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权,在国内汽车行业开展的“中国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简称AER认证)是中国工程师国际互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WTO背景下,建立汽车工程领域同行认可的工作平台,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准确地反映持证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为企事业单位选好人、用好人提供依据 AER认证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实行分级别、分专业领域认证;二是所发证书实行有效期管理,到期时需通过复审方可继续持证;三是采取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持证认证、持证互认、非持证认证三种方式之一取得认证。这种全新的认证方式是对现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制度的完善和补充,能够充分反映持证人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工作成就和对新技术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AER认证目前已经启动的专业领域包括汽车管理工程、汽车产品工程、汽车制造工程、汽车材料工程、汽车电子电器工程、计算机应用与服务工程、汽车维修工程、汽车营销工程,四个级别包括见习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 AER认证工作自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响应,持证人员数量不断扩大。2006年启动的汽车维修和汽车营销领域资深工程师级别认证工作是这两个专业领域首次面向全国开展的认证工作,在整个汽车维修和汽车营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吸引了众多“技术大腕”的积极参与。经过由国内一流专家组成的认证委员会的严格评审,在申请认证的数十人中共有33人通过认证,其中维修21人,营销12人,分别来自整车厂的销售部门、社会经销商和维修企业、汽车院校等。来自各方面的人员均对AER认证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参与此次认证工作的专家认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开展的AER认证工作思路清晰,程序严谨,真正实现了科学、客观和公平,充分体现了中国工程师国际互认工作与行业需要的结合。在国内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所带来对汽车人才强烈需求的背景下,对发现、培养和激励汽车人才成长起到极大作用,也为企业提供了评价人才、选拔人才的新途径。 申请认证的人员认为,AER认证既是对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认可,也是给国内汽车维修和汽车营销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做了一次“定位”,使他们能够从中看到自身的价值和未来的方向,从而激励他们坚定信心,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在此次通过资深认证的人员中,有几位来自汽车院校的专业教师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他们申请认证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通过取得AER认证证书,体现自己作为“双师”型人才的价值,由此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适应国内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二是更深入地了解AER认证的标准和程序,帮助自己的学生登上这一平台。 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获悉,中国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工作将在今后继续不断深入开展下去。为配合认证工作开展,中汽学会已于2006年启动了“车辆工程师培训计划”,与国内吉林大学、湖南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在汽车产品工程领域开展了培训合作。2007年,中汽学会将继续扩大培训工作的领域和合作范围,在国内不同地区建立一批见习工程师级别、工程师级别和高级工程师级别的培训基地。其中,汽车维修领域将重点与各地汽车职业院校合作,建立起一批“双师”型人才培训基地。同时,中汽学会将与深圳威宁达实业有限公司等一些汽车维修实训设备企业合作,借助现代化的教学系统如“金德KV100汽车电控实训教学系统”等进行AER认证培训考核,并通过在《汽车维修与保养》等媒体开辟的“AER认证”专栏实现与申请认证人员和合作单位的交流互动。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