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淼淼淼
101)未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18层普通住宅的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_________平方米。(B) 102)停放车辆为100辆的地下复式汽车库,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_________平方米。(D) 103)高层民用建筑裙房是指与高层民用建筑相连的高度不超过_________m的附属建筑。(C) 104)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试验,如试件背火面的平均温升超过试件表面初始温度_________度,表明试件失去隔热性。(B) 105)耐火等级为一级的高层民用建筑其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_________h。(B) 106)甲类库房的最多允许建筑层数是_________层。(A) 107)独立建造的硝酸铵库房,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_________级。(B) A.一 B.二 C.三 D.四 108)建筑高度超过_________m的教学楼是一类高层建筑。(C) 109)柴油发电机房布置在高层建筑和裙房内时,柴油的闪电不应小于_________摄氏度。(C) 110)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_________平方米。(A) 111)高层民用建筑用的丙类液体储罐总储量不应超过_________立方米。(C) 112)20立方米的地下直埋汽油罐与高层民用建筑裙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_米。(B) 113)储量为15立方米的甲、乙类液体储罐与二类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_米。(D) 114)两座厂房相邻较高的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_________米。(A) 115)甲、乙类厂房与普通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_米。(B) 116)建筑物封闭内院,如其短边长度超过_________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B) 117)除规范另有规定外,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其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大于_________平方米。(C) 118)高层民用建筑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大于_________平方米。(A) 119)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__h的门为甲级防火门。(B) 120)三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物,最多允许层数是_________层。(B) 121)建筑物中管道井的检查门应采用_________。(C) A.甲级防火门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门 D.普通门 122)建筑物内燃气锅炉房与其他部位隔墙上的门应采用_________。(A) A.甲级防火门_________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门 D.普通门 123)高度超过_________米二类公共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B) 124)高层医院内双面布房的走道净宽应以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_________米。(D) 125)汽车库内双向车道的宽度不宜小于_________米。(D) 126)建筑物公共疏散出口处内、外_________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C) 127)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_________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应设防烟楼梯间。(C) 128)一般情况下,高层民用建筑中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_________个。(B) C..3 129)单层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如面积不超过_________平方米且人数不超过_________人时,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出口。(C) 、50 、70 、50 、70 130)超过_________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A) 131)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_________ 平方米,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_________ 米的多层公共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B) 、1 、 、1 、 132)除人防工程和超高层建筑外,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采用畜电池作备用电源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_________(B)min。 133)剧院、电*和礼堂的观众厅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B)人。 134)建筑高度超过_________m的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D) 135)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内长度超过_________米的无直接自然通风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系统。(B) 136)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内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_________米的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系统。(D) 137)汽车库室内疏散楼梯宽度不应小于_________米。(C) 138)室外疏散楼梯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_________米。(C) 139)高层民用建筑内的营业厅,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_________米。(C) 140)除规范规定另有规定外,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_________Lx。(B) 141)高层民用建筑内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的余压应为_________(C)Pa。 142)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_________m/s。(C) 143)机械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_________m。(C) 144)高层民用建筑机械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_________m/s。(D) 145)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穿管保护,当暗敷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_________mm。(C) 146)除规范另有规定外,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_________h。(D) 147)除规范另有规定外,甲类厂房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_米。(B) 148)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当气体蒸气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应在较高处敷设或_________。(D) A.接地保护 B.穿金属管保护 C.穿锌管保护 D.直接埋地 149)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_________。(B) A.局部机械排烟设施 B.局部正压送风系统 C.向疏散方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 D.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丙级防火门 150)建筑物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_________类。(C) A.一 B.二 C.三 D.四 151)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其防雷类别应划分为_________(B)类。 A.一 B.二 C.三 D.四 152)大于 W的白炽灯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材料装修或可燃构件上。(B) 153)当胶合板表面涂覆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作为_________(B)级装修材料使用。 D.不低于B1级 154)靠外墙的采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每_________层内可开启的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_________㎡。(C) A.三、2 B.五、3 C.五、2 D.三、3 155)_________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D) A.高层建筑的地下水泵房 B.消防电梯井 C.消防控制室 D.封闭避难层(间) 156)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的楼梯间宜_________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_________设一个。(B) A.每隔三至五层、每层 B.每隔二至三层、每层 C.每隔二至三层、每隔二至三层 D.每层、每二层 157)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设在单层厂房靠外墙或多层厂房的_________靠外墙处。(B) A.最下一层 B.最上一层 C.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D.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向 158)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其泄压面积与厂房体积的比值(㎡/m3)宜采用_________。(A) 159)高层民用建筑中防火墙的耐火级限应为_________。(A) 160)甲类单层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其防火分区允许占地面积为_________。(B) ㎡ ㎡ ㎡ ㎡ 161)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_________填塞密实。(A) A.不燃烧材料 B.难燃烧材料 C.可燃烧材料 D.易燃烧材料 162)下面需设二个安全出口的有_________。(D) A.面积为90 ㎡甲类厂房,生产人数为4人 B.面积为180 ㎡,人数为40人的办公室 C.可停靠40辆车的停车场 D.面积为65 ㎡的地下室 163)严重危险等级场所,每具灭火器的最小灭火级别应为_________。(D) 164)水泵接合器的位置应该在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_________(A)m范围内。 16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_________,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_________欧姆。(C) 欧姆、5欧姆 欧姆、2欧姆 欧姆、1欧姆_________ 欧姆、4欧姆 16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位水箱的储水量一、二类公共建筑分别不应小于_________。(C) ㎡、9㎡ ㎡、18㎡ ㎡、12㎡ ㎡、24㎡ 167)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__(B)的不燃烧体墙和楼板与其它部门隔开。 168)某商住楼,建筑高度48m,每层建筑面积1490㎡,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_________㎡。(B) 169)某综合楼,建筑高度,每层建筑面积1260㎡,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_________㎡。(B) 170)汽车加油站除规范另有规定外,距重要公共建筑不应小于_________m。(D) 171)现行防火规范中确定的甲、乙、丙类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防火墙间允许建筑面积,均_________于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相应规定。(C) A.大致等同 B.等同 C.严 D.宽 172)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的系统的库房,其防火墙间允许建筑面积可在相应规定基础上增加_________倍。(A) 173)修车库防火分区允许建筑面积,除规范另有规定外,不应大于_________㎡。(B) 174)地下汽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除规范有规定者外,不应大于_________㎡。(B) 175)一类隧道内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_________h。(C) 176)高层民用建筑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_________(B) ㎡。 177)人防工程室内净高不超过6m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_________㎡(B) 178)面积超过_________㎡的地下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B) 179)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_________㎡(C) 180)甲类物品库房与重要的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_(C)m。 181)城市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气瓶库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应小于_________m。(A) 182)架空电力线路与一级汽车加油站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_________ (B)倍杆高。 183)当小型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直埋时,其与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比露天的储罐防火间距减少_________%。(D) 184)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甲类厂房与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不应小于_________m。(B) 185)_________类生产除工艺要求必须采用多层厂房外,宜采用单层厂房。(C) A.甲,乙,丙 B.甲,乙 C.甲 D.乙 186)_________类生产不能设在高层厂房内。(B) A.甲,乙 B.甲 C.使用爆炸下限<60℃的液体 D.产生浮游状态的可燃粉尘 187)层数_________层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公共建筑称为高层民用建筑。(D) A. 大于等于7层 B.大于等于8层 C.大于等于9层_ D. 大于等于10层 188)高层民用建筑的柴油发电机房应设储油间,其储量不应超过_________h的需要量。(D) 189)高层民用建筑的垃圾道_________设在楼梯间内。(B) A.不宜 B.不应 C.严禁 D.宜 190)厂(库)区围墙与厂(库)内建筑的间距不宜小于_________m,围墙两侧建筑物之间应满足防火间距要求。(B) 191)供甲、乙类厂房专用的_________Kv及以下的变、配电所,按规定采取防火措施后,可一面贴邻甲、乙类厂房。(B) 192)高层民用建筑设置瓶装液化石油气间时,总储量不超过_________(B)m3时,可与裙房贴邻建造。 193)高层民用建筑设置瓶装液化石油气间时,总储量超过1m3不超过3m3时,应独立建造。与高层民用建筑和裙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________m。(C) 194)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按其在储存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将其分为_________类。(D) 195)除住宅外的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建筑面积大于_________(B)平方米的地下、半地下室或地下室、半地下室中的公共活动房间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 196)人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_________lx。(B) 197)消防车道上空有障碍物时,其净高不应小于_________m。(B) 198)公共建筑袋形走道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________ (C)m。 199)高层民用建筑与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并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建筑面积可达_________m2。(D) 200)隧道火灾避难设施内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送风的余压值应为_________ pa。(A) —50 —60 —40 —50
a2581810110
1901)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__,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__,走道转角处不应大于__(C) A 20m 15m B 15m 10m 1m C 20m 10m 1m D 20m 10m 1902) 任一建筑面积大于__的棉、毛、私、化纤及其织物库房,占地面积超过__或总建筑面积超过 __的卷烟库房应设置火灾报警系统(D) A 1000M2 1000M2 1000M2 B 500M2 500M2 500M2 C 1000M2 500M2 500M2 D 1000M2 500M2 1000M2 1903) 商店、展览建筑、财贸金融建筑、客运和货运建筑等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__或总面积大于__,应设火灾报警系统(C) A 2000M2 5000M2 B 3000M2 5000M2 C 3000M2 6000M2 D 2000M2 6000M2 1904) 图书、文物珍藏库,每座藏书超过__万册的图书馆、重要的档案馆应设应设火灾报警系统(B) A 50 B 100 C 200 D 150 1905)大于等于__床位的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手术部等应设置火灾报警系统(D) A 500 B 400 C 300 D 200 1906)净高大于且 __较多的技术夹层,净高大于且有__的闷顶或吊顶内应设置火灾报警系统(C) A 难燃物 B 易燃物 C 可燃物 D 不燃物 1907) 建筑面积大于__的地下、半地下商店应设火灾报警系统(D) A 2000M2 B 1500M2 C 1000M2 D 500M2 1908) 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或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机械防(排)烟设施的建筑,应设置__(B) A 消防值班室 B 消防控制室 C 消防设备机房 D 消防站 1909) 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C) A 一级 B 甲级 C 二级 D 乙级 1910)严禁与消防控制室无关的__穿过 B A 消防线路 B 电气线路和管路 C 控制线路 D 弱电线路 1911) 隧道入口外__ 处,应设置火灾事故发生后提示车辆禁入隧道的报警信号装置(C) A 50~100M B 100~150M C 150~200m D 200~250m 1912) 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隧道封闭长度超过__,应设置消防控制中心 (D) A 100M B 200M C 500M D 1000M 1913) 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未设置应急广播的隧道,每隔100~150M处应设置__(D) A 报警电话 B 声控报警装置 C 报警按钮 D 发光报警装置 1914) 一、二类隧道的消防用电应按____要求供电;三类隧道的消防用电应按___负荷要求供电 (B) A 一级 一级 B 一级 二级 C 二级 二级 D 一级 三级 1915) 隧道两侧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高度不宜大于___(B) A 1m B C 2m D 1916) 隧道内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连续供电时间一二类不应小于___,三类不应小于___(D) A 2h 1h B 3h 2h C 2h 1h D 3h 1917)火灾报警系统中报警区域指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_____划分的单元。(C) A:房间 B:功能分区 C: 防火分区或楼层 D:以上都是 1918)火灾报警系统中保护面积指一只火灾探测器______。(B) A:能探测的面积 B: 能有效探测的面积 C:保护半径内的面积 D:以上都不对 1919)火灾报警系统中保护半径指一只火灾探测器______。(B) A:能探测的距离 B: 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水平距离 C: 能探测的垂直距离 D: 以上都不对 1920) 区域报警系统指______。(A) A: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B: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C: 由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921)集中报警系统指______。(C) A: 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B: 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C: 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 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922)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指______。(D) A: 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B: 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C: 由消防控制室的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 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92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_______。(A) A: 特级、一级和二级 B: 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C: 一级、二级和三级 D: 一级和二级 1924)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属于特级的有______。(A) A: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 B: 甲、乙类生产厂房; C: 地下铁道、车站; D: 重点文物保护场所; 192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_______m2;从主要人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_______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A) A:500,1000 B:200,500 C:1000,2000 D:100,200 1926) 红外光束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_______ m。(B) A:50 B:100 C:150 D:200 1927)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不宜超过_______m。(D) A:50 B:100 C:150 D:200 1928)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在_______m之间。 (A) A: 20~100 B:50~100 C:100~200 D: 50~200 192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_______触发装置 (C) A: 自动 B:手动 C:自动和手动 D:自动或手动 1930) 区域报警系统,宜用于_______保护对象 (C) A: 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以上都是 1931) 区域报警系统中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不应超过_______。(B) A: 一台 B:二台 C:三台 D:四台 1932)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_______,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_______,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_______。(A) A: ,, B: ,, C: ,, D:,, 1933) 集中报警系统的设计,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 A: 系统中应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区域显示器。 B: 系统中应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 C: 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控制信号,亦可进行联动控制。 D: 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专人值班的房间或场所。 1934)民用建筑内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_______。(C) A: 1W B:2W C:3W D:5W 1935) 民用建筑内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设置的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_______m。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_______m。 (B) A:15, B:25, C:30,15 D:20,10 1936)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_______。(C) A:5 dB B: 10 dB C: 15 dB D:20 dB 1937)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时,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_______火灾警报装置,其位置宜设在各楼层走道靠近楼梯出口处。警报装置宜采用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 (A) A: 一个 B: 二个 C: 三个 D:四个 1938) 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时,其声警报器的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_______。(C) A:5 dB B: 10 dB C: 15 dB D:20 dB 1939) 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电话塞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_______。(C) A: B: C: D: 1940)特级保护对象的各避难层应每隔_______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塞孔(C) A: 10m B: 15m C: 20m D: 25m 19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装置,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_____。(C) A: 1Ω B: 4Ω C: 10Ω D: 30Ω 194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装置,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_____。(A) A: 1Ω B: 4Ω C: 10Ω D: 30Ω 194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专用接地干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_______。专用接地干线宜穿硬质塑料管埋设至接地体。 (C) A: 16mm2 B: 2*16mm2 C: 25mm2 D: 2*25mm2 1944)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电子设备的专用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_______。(C) A: B: C: 4mm2 D: 6mm2 1945) 大型建筑群消防控制设备宜采用___控制 (D) A 集中 B 分散 C 中心 D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1946) 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电源及信号回路电压宜采用 ___(D) A 交流220V B 直流220V C 交流24V D 直流24V 1947) 消防控制室的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D) A 应向前室开启________ B 应向室外开启 C 应向楼梯开启 D 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入口处应设置明显标志 1948)消防控制室设备盘前操作距离,单列布置不应小于___,双列布置不应小于___(C) A 1m B 1m 2m C 2m D 1949)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治墙的距离不应小于___(C) A 1m B 2m C 3m D 4m 1950)消防控制室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__ (A) A 1m B C 2m D 1951)消防控制室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__ _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C) A 2m B 3m C 4m D 5m 1952) 消防控制室内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靠近门轴侧面距离不应小于__ (A) A B C 1m D 1953) 消防控制室内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 (C) A B 1m C D 1954)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对电梯的控制以下________ 描述正确。(D) A 全部电梯停于地下室,并接受反馈信号 B 全部消防电梯停于首层,并接受反馈信号 C 全部电梯停于首层 D 全部电梯停于首层,并接受反馈信号 1955)对使用、生产或聚集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场所,应选择________。(D) A 感烟探测器 B 感温探测器 C 火焰探测器及其组合 D 可燃气体探测器 1956) 高度12 A 感烟探测器 B 感温探测器 C 火焰探测器 D气体探测器 1957) 无遮挡大空间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宜选择____探测器 (C) A 光电感烟探测器 B 离子感烟探测器 C 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 D 火焰探测器 1958) 地面面积S≤80,高度H≤12米的平顶房间,一只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为________平米 (B) A 60 B 80 C 100 D 120 1959)地面面积S>80,屋顶坡度θ≤15。高度6A 60 B 80 C 100 D 120 1960)地面面积S>80,高度H《6米的房间,屋顶坡度θ《15。一只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为________平米 (A) A 60 B 80 C 100 D 120 1961) 地面面积S>80,高度6A 60 B 80 C 100 D 120 1962)地面面积S>80,高度H《6米的房间,屋顶坡度15〈θ《30。一只感烟探测器的保护半径为________ 平米 (B) A 60 B 80 C 100 D 120 1963) 地面面积S《30,高度H《8米的房间,一只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为________平米(B) A 20 B 30 C 40 D 60 1964) 地面面积S>30,高度H《8米的房间,屋顶坡度θ《15, 一只感温探测器的保护半径为________ 平米 (A) A 20 B 30 C 40 D 60 1965)地面面积S>30,高度H《8米的房间,屋顶坡度<15θ《30, 一只感温探测器的保护半径为________ 平米 (B) A 20 B 30 C 40 D 60 1966)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________ 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B) A 100mm B 200mm C 400mm D 600mm 1967)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________ 时,被梁隔断的每隔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 (C) A 200mm B 400mm C 600mm D 1000mm 1968)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当梁间净距小于________ 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C) A 600mm B 800mm C 1000mm D 1200mm 1969)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设置感温探测器,安装间距不应超过________ 。(B) A 5m B 10m C 15m D 20mm 1970)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设置感烟探测器,安装间距不应超过________ 。(C) A 5m B 10m C 15m D 20mm 1971)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________ 。(B) A 一倍 B 一半 C 三分之一 D 四分之一 1972)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________ 。(C) A 1m B C D 1973) 探测器周围________ 内,不应有遮挡物 (C) A 1m B C D 1974)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__________ 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B) A 2% B 5% C 10% D 15% 1975)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__,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 (C) A B C D 2m 1976)锯齿型屋顶和坡度大于15。的人字型屋顶,应在每个屋脊处设置__探测器。(B) A 一只 B一排 C部分 D一圈 1977)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__度 (C) A 15 B 30 C 45 D 60 1978)在电梯井、升降机井设置探测器时,其位置宜在___ (D) A 井道侧壁 B 井道底部 C 机房顶棚 D 井道上方机房顶棚 1979) 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___,距地高度不宜超过___(C) A ~1m 10m B 15m C 20m D 20m 1980) 相邻两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___ (C) A 10m B 12m C 14m D 15m 1981)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至侧墙水平距离在___范围内 (D) A B 1~10m C 1~7m D 1982)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___ (C) A 50m B 75m C 100m D 120m 1983)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在电缆桥架或支架上设置时,宜采用___ (B) A 分布式 B 接触式 C 间隔式 D 分离式 1984)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在各种皮带输送装置上设置时,宜设置在装置的__附近(C) A 始端点 B 中点 C 过热点 D 分离式 1985) 每个防火区应至少设置___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A)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1986)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___(D) A 15m B 20m C 25m D 30m 1987)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的便于操作的部位,安装在墙上底边距地高度宜为___,且有明显标志 (B) A B C D 198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应采用___电源 (C) A 市电 B 普通 C 消防 D 应急 198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 CRT显示器、消防通讯设备等的电源,宜有___供电 (D) A 市电 B 柴油发电机 B EPS装置 D UPS装置 199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和50V以下供电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250V的__ (B) A 铝芯绝缘导线和铝芯电缆 B 铜芯绝缘导线和铜芯电缆 C 矿物绝缘电缆 D 控制电缆 1991) 穿管敷设的铜芯绝缘导线、铜芯电缆线芯的最小截面面积不应小于 ___ (C) A B C D 1992)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烟和少量热,很少或者没有火辐射的场所应选__(B) A 感温探测器 B 感烟探测器 C 火焰探测器 D 红外探测器 1993)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铜芯绝缘导线、铜芯电缆线芯的最小截面面积不应小于___(B) A B C 0 .5mm D 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处 日以上 日以下拘留。(C) A、10 15 B、10 20 C、5 10 D、5 15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应责令停止施工,并处________元以上 元以下罚款。(C) A、5 15 B、3 20 C、5 30 D、3 30 1996)《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规定,建筑面积大于________ 平方米的宾馆、饭店、商场、市场等,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A) A、10000 B、 2500 C、 15000 D、5000 1997)《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规定,建筑面积大于________ 平方米的营业性室内健身、休闲场馆、医院的门诊楼、大学的教学楼等,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 B) A、10000 B、 2500 C、 15000 D、5000 1998)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消防验收申请之日起________ 日内组织消防验收,并出具消防验收意见。( B) A、10 B、 20 C、 15 D、30 1999)对应进行消防设计备案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在取得施工许可证________ 日内,通过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网站的消防设计备案受理系统进行消防设计备案。( C) A、10 B、 5 C、 7 D、15 2000)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发现消防设计不合格的,应当在 日内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改正;已经开始施工的,同时责令停止施工。( D) A、4 B、 10 C、 7 D、5
吾色真人
初级的现在没啥人考了,级别太低了,拿了也没啥用,初级相当于学徒,有没有证一样的你要是年龄符合了直接上高级的,一步到位,免得以后还得花钱费精力,你看看你符合你报考哪个等级,希望能从实际帮到你,我开始也是以为需要从低级开始往高级报考,后来我问了国龙国际 教育学院的林老师,他给的指导,具体你可以咨询下1.中级者须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有工作经验(户口、性别不限)2、报考高级者须年满23周岁、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功过经验、(户口、性别不限)3、报考技师者须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满两年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
吃买吃买吃买
初级电工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一次设备:直接与生产电能和输配电有关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包括各种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并联电容器及高压熔断器等。
2、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操纵控制和保护作用的辅助设备。如各种继电器、信号装置、测量仪表、录波记录装置以及遥测、遥信装置和各种控制电缆、小母线等。
3、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
4、高压断路器:又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
5、空气断路器(自动开关):是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用锁扣保持合闸位置,由脱扣机构作用于跳闸并具有灭弧装置的低压开关,目前被广泛用于500V以下的交、直流装置中,当电路内发生过负荷、短路、电压降低或消失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6、负荷开关:负荷开关的构造秘隔离开关相似,只是加装了简单的灭弧装置。它也是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有一定的断流能力,可以带负荷操作,但不能直接断开短路电流,如果需要,要依靠与它串接的高压熔断器来实现。
7、母线:电气母线是汇集和分配电能的通路设备,它决定了配电装置设备的数量,并表明以什么方式来连接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以及怎样与系统连接来完成输配电任务。
8、变压器: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交流电压的设备。
9、电流互感器:又称仪用变流器,是一种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的仪器。
10、接地线: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按部颁规定,接地线必须是25mm2以上裸铜软线制成。
11、遮栏:为防止工作人员无意碰到带电设备部分而装设备的屏护,分临时遮栏和常设遮栏两种。
12、标示牌:用来警告人们不得接近设备和带电部分,指示为工作人员准备的工作地点,提醒采取安全措施,以及禁止微量某设备或某段线路合闸通电的通告示牌。可分为警告类、允许类、提示类和禁止在等。
13、跨步电压:如果地面上水平距离为的两点之间有电位差,当人体两脚接触该两点,则在人体上将承受电压,此电压称为跨步电压。最大的跨步电压出现在离接地体的地面水平距离处与接地体之间。
14、相序:就是相位的顺序,是交流电的瞬时值从负值向正值变化经过零值的依次顺序。
15、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动力系统的一部分,它由发电厂的发电机及配电装置,升压及降压变电所、输配电线路及用户的用电设备所组成。
二、选择题
1、万用表的转换开关是实现(A)。
A、各种测量种类及量程的开关 B、万用表电流接通的开关
C、接通被测物的测量开关
2、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则阻值较大的电阻(A)。
A、发热量较大 B、发热量较小 C、没有明显差别
3、绝缘手套的测验周期是(B)。
A、每年一次B、六个月一次C、五个月一次
4、绝缘靴的试验周期是(B)。
A、每年一次B、六个月一次C、三个月一次
5、接受倒闸操作命令时(A)。
A、要有监护人和操作人在场,由监护人接受
B、只要监护人在场,操作人也可以接受
C、可由变电站(所)长接受
6、在值班期间需要移开或越过遮栏时(C)。
A、必须有领导在场B、必须先停电
C、必须有监护人在场
7、接地中线相色漆规定涂为(A)。
A、黑B、紫C、白
8、变电站(所)设备接头和线夹的最高允许温度为(A)。
A、85℃B、90℃C、95℃
9、电流互感器的外皮最高允许温度为(B)。
A、60℃B、75℃C、80℃
10、电力变压器的油起(A)作用。
A、绝缘和灭弧B、绝缘和防锈C、绝缘和散热
11、电力电缆不得过负荷运行,在事故情况下,10kV以下电缆只允许连续(C)运行。
A、1h过负荷35%B、过负荷20%C、2h过负荷15%
12、继电保护装置是由(B)组成的。
A、二次回路各元件B、各种继电器
C、包括各种继电器和仪表回路
13、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在该线路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将故障部分切除并(B)。
A、自动重合闸一次B、发出信号
C、将完好部分继续运行
14、装设接地线时,应(B)。
A、先装中相B、先装接地端,再装两边相
C、先装导线端
三、填空题
1、安全工作规程是中规定:设备对地电压高于250V为高电压;在250V以下为低电压;安全电压为36V以下;安全电流为10mA以下。
2、值班人员因工作需要移开遮栏进行工作,要求的安全距离是10kV时,35kV时,110kV时,220kV时。
3、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该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灭火。
4、值班运行工的常用工具有钢丝钳、螺丝刀、电工刀、活板手、尖嘴钳、电烙铁和低压试电笔等。
5、在变压器的图形符号中Y表示三相线圈星形连接。
6、变电站(所)控制室内信号一般分为电压信号;电流信号;电阻信号。
7、带电设备着火时应使用干粉、1211、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得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8、变电站(所)常用直流电源有蓄电池、硅整流、电容储能。
9、高压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拉合操作术语应是拉开、合上。
10、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的投解操作术语应是投入、解除。
11、验电装拆接地线的操作术语是装设、拆除。
12、已执行的操作票注明“已执行”。作废的操作应注明“作废”字样。这两种操作票至少要保存三个月。
13、在晶体管的输出特性中有三个区域分别是截距、放大区和饱和区。
14、在阻、容、感串联电路中,只有电阻是消耗电能,而电感和电容只是进行能量变换。
15、变电站(所)倒闸操作必须由两人执行,其中对设备熟悉者做监护人。
16、填写操作票,要包括操作任务操作顺序、发令人、操作人、监护人及操作时间等。
17、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人体接地点的安全距离:室内应大于4m,室外应大于8m。
18、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是由一次回路的负荷电流所决定的,它不随二次回路阻抗变化,这是与变压器工作原理的主要区别。
19、变压器油枕的作用是调节油量、延长油的使用寿命。油枕的容积一般为变压器总量的十分之一。
20、变压器的冷却方式有油浸自冷式、油浸风冷式、强油风冷式和强油水冷却式。
四、问答题
1、继电保护的用途是什么?
答:①、当电网发生足以损坏设备或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故障时,使被保护设备快速脱离电网;②、对电网的非正常运行及某些设备的非正常状态能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以便迅速处理,使之恢复正常;③、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和远动化,以及工业生产的自动控制。
2、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基本特点是电流突增,电压突降,以及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发生变化,各种继电保护装置正是抓住了这些特点,在反应这些物理量变化的基础上,利用正常与故障,保护范围内部与外部故障等各种物理量的差别来实现保护的,有反应电流升高而动作的过电流保护,有反应电压降低的低电压保护,有即反应电流又反应相角改变的过电流方向保护,还有反应电压与电流比值的距离保护等等。
3、对继电器有哪些要求?
答:①、动作值的误差要小;②、接点要可靠;③、返回时间要短;④、消耗功率要小。
4、常用继电器有哪几种类型?
答:按感受元件反应的物理量的不同,继电器可分为电量的和非电量的两种,属于非电量的有瓦斯继电器、速度继电器、温度继电器等。
反应电量的种类较多一般分为:
①、按动作原理分为: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型;②、按反应电量的性质有: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③、按作用可分为:电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
5、感应型电流继电器的检验项目有哪些?
答:感应型电流继电器是反时限过流继电器,它包括感应元件和速断元件,其常用型号为GL-10和GL-20两种系列,在验收和定期检验时,其检验项目如下:
①、外部检查;②、内部和机械部分检查;③、绝缘检验;④、始动电流检验;⑤、动作及返回值检验;⑥、速动元件检验;⑦、动作时间特性检验;⑧、接点工作可靠性检验。
6、怎样正确使用接地摇表?
答:测量前,首先将两根探测针分别插入地中接地极E,电位探测针P和电流探测针C成一直线并相距20米,P插于E和C之间,然后用专用导线分别将E、P、C接到仪表的相应接线柱上。
测量时,先把仪表放到水平位置检查检流计的指针是否指在中心线上,否则可借助零位调整器,把指针调整到中心线,然后将仪表的“信率标度”置于最大倍数,慢慢转动发电机的摇把,同时旋动“测量标度盘”使检流计指针平衡,当指针接近中心线时,加快发电机摇把的转速,达到每分钟120转以上,再调整“测量标度盘”使指针于中心线上,用“测量标度盘”的读数乘以“倍率标度”的倍数,即为所测量的电阻值。
7、继电器应进行哪些外部检查?
答:继电器在验收或定期检验时应做以下外部检查:
①、继电器外壳应完好无损,盖与底座之;②、各元件不应有外伤和破损,且按装牢固、整齐;③、导电部分的螺丝接线柱以及连接导线其部件不应有氧化开焊及接触不良等现象,螺丝及接线柱均应有垫片及弹簧垫;④、非导电部分如弹簧,限位杆等,必须用螺丝加以固定并用耐久漆并封。
8、什么是变压器的绝缘吸收比?
答:在检修维护变压器时,需要测定变压器的绝缘吸收比,它等于60秒所测量的绝缘电阻值与15秒所测的绝缘电阻值之比即R60/B15用吸收比可以进行一步判断绝缘是否潮湿,污秽或有局部缺陷,规程规定在10~30℃时,35~60kV绕组不低于,110~330kV绕组不低于。
9、DX-11型信号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如何检验?
答:试验接线与中间继电器相同,对于电流型继电器,其动作值应为额定值的70~90%,对于电压型信号继电器,其动作值应为额定值的50~70%。
返回值均不得低于额定值的5%,若动作值,返回值不符合要求,可调整弹簧拉力或衔铁与铁芯间的距离。
10、继电保护装置的快速动作有哪些好处?
答:①、迅速动作,即迅速地切除故障,可以减小用户在降低电压的工作时间,加速恢复正常运行的过程;②、迅速切除故障,可以减轻电气设备受故障影响的损坏程度;③、迅速切除故障,能防止故障的扩展。
11、电流速断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答:无时限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它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将影响电流速断的保护范围,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其起动电流必须按最大运行方式(即通过本线路的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来整定,但这样对其它运行方式的保护范围就缩短了,规程要求最小保护范围不应小于线路全长的15%。
另外,被保护线路的长短也影响速断保护的特性,当线路较长时,保护范围就较大,而且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小,反之,线路较短时,所受影响就较大,保护范围甚至会缩短为零。
对于直流时间继电器,动作电压不应大于额定电压的65%,返回电压不应小于额定电压的5%,对于交流时间继电器,动作电压不应大于额定电压的85%,若动作电压过高,则应调整弹簧弹力。
12、对断路器控制回路有哪几项要求?
答:断路器的控制回路,根据断路器的型式,操作机构的类型以及运行上的不同要求,而有所差别,但其基本上接线是相似的,一般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应满足以下几项要求:
①、合闸和跳闸线圈按短时通过电流设计,完成任务后,应使回路电流中断;②、不仅能手动远方控制,还应能在保护或自动装置动作时进行自动跳闸和合闸;③、要有反映断路器的合闸或跳闸的位置信号;④、要有区别手动与自动跳、合闸的明显信号;⑤、要有防止断路器多次合闸的“跳跃”闭锁装置;⑥、要能监视电源及下一次操作回路的完整性。
13、电气上的“地”是什么?
答: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如果发生接地短路,则短路电流将通过接地体,并以半球面形成地中流散,如图所示,由于半球面越小,流散电阻越大,接地短路电流经此地的电压降就越大。所以在靠近接地体的地方,半球面小,电阻大,此处的电流就高,反之在远距接地体处,由于半球面大,电阻小其电位就低。试验证明,在离开单根接地体或接地极20m以外的地方,球面已经相当大,其电阻为零,我们把电位等于零的地方,称作电气上和“地”。
14、测量电容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①、用万用表测量时,应根据电容器和额定电压选择适当的档位。例如:电力设备中常用的电容器,一般电压较低只有几伏到几千伏,若用万用表R×1CK档测量,由于表内电池电压为15~伏,很可能使电容击穿,故应选用R×1K档测量;②、对于刚从线路上拆下来的电容器,一定要在测量前对电容器进行放电,以防电容器中的残存电椅向仪表放电,使仪表损坏;③、对于工作电压较高,容量较大的电容器,应对电容器进行足够的放电,放电时操作人员应的防护措施,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15、什么叫正弦交流电?为什么目前普遍应用正弦交流电?
答:正弦交流电是指电路中电流、电压及电势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按正弦函数规律变化,这种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称为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交流电可以通过变压器变换电压,在远距离输电时,通过升高电压以减少线路损耗,获得最佳经济效果。而当使用时,又可以通过降压变压器把高压变为低压,这即有利于安全,又能降你对设备的绝缘要求。此外交流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比较,则具有造价低廉、维护简便等优点,所以交流电获得了广泛地应用。
16、为什么电气测量仪表,电度表与继电保护装置应尽量分别使用不同次级线圈的CT?
答:国产高压CT的测量级和保护级是分开的,以适应电气测量和继电保护的不同要求。电气测量对CT的准确度级要求高,且应使仪表受短路电流冲击小,因而在短路电流增大到某值时,使测量级铁芯饱和以限制二次电流的增长倍数,保护级铁芯在短路时不应饱和,二次电流与一次电流成比例增长,以适应保护灵敏度要求。
17、CT的容量有标伏安(VA)有标欧姆(Ω)的?它们的关系?
答:CT的容量有标功率伏安的,就是二次额定电流通过二次额定负载所消耗的功率伏安数:W2=I2Z2,有时CT的容量也用二次负载的欧姆值来表示,其欧姆值就是CT整个二次串联回路的阻抗值。CT容量与阻抗成正比,CT二次回路的阻抗大小影响CT的准确级数,所以CT在运行是其阻抗值不超过铭牌所规定容量伏安数和欧姆值时,才能保证它的准确级别。
18、兆欧表摇测的快慢与被测电阻值有无关系?为什么?
答:兆欧表摇测的快慢一般来讲不影响对绝缘电阻的测量。因为兆欧表上的读数是反映发电机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在电压变化时,通过兆欧表电流线圈的电流,也同时按比例变化,所以电阻值数不变,但如果兆欧表发电机的转数太慢,由于此时电压过低,则也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因此使用兆欧表时应按规定的转数摇动。一般规定为120转/分,可以±20%变化,但最多不应超过±25%。
19、哪些电气设备必须进行接地或接零保护?
答:①、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高低压电器和照明器具的底座和外壳;②、互感器的二次线圈;③、配电盘和控制盘的框架;④、电动设备的传动装置;⑤、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混凝土架和金属围栏;⑥、电缆头和电缆盒外壳,电缆外皮与穿线钢管;⑦、电力线路的杆塔和装在配电线路电杆上的开关设备及电容器。
20、在进行高压试验时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答:①、高压试验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在一个电气连接部分同时有检修和试验时填一张工作票。但在试验前应得到检修工作负责有的许可,在同一电气连部分,高压试验的工作票发出后,禁止再发第二张工作票。如加压部分和检修部分之间的断开点,按试验电压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在另一则有接短路时,可在断开点一侧进行试验,另一侧可继续工作,但此时在断开点应挂有“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并设有专人监护;②、高压试验工作不各少于两人,试验负责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开始试验前试验负责人应对全体试验人员详细布置试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③、因试验需要断开设备接头时,拆前应做好标记,接后应进行检查;④、试验装置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高压引线应尽量缩短,必要时用绝缘物支持牢固,试验装置的电源开关应使明显断开的双刀闸,为了防止误合,切闸,可在刀刃上加绝缘罩,试验装置的低压回路中应有两个串联电源开关,并加上装过载自动掉闸装置;⑤、试验现场应装设遮栏或围栏,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牌并派人看守,被试设备两端不在同一地点时,另下点派人看守;⑥、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接线表计倍率,调压器在零位及仪表的开始状态,均正确无误,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并取得负责人许可,方可加压,加压中应有监护并呼唱,高压试验工作人员,在全部加压中,应精力集中不得与他人闲谈,随时警惕异常现象发生。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垫上;⑦、变更接线或试验结束时,应首先断开试验电源,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的高压部分短路落地;⑧、未装地线的大熔器被试设备,应先放电再做试验,高压直流试验时,每告一段落或结束,应将设备对地放电数次,并短路接地;⑨、试验结束时,试验人员应拆除自装的接地短路线,并对被试设备进行检查和清理现场;⑩、特殊的重要电气试验,应有详细的试验措施并经主管生产领导(总工)批准。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