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博奇
作为一名有4年工作经验的JAVA软件工程师,我很荣幸能为你分享我充实忙碌的一天工作心得:9:30 准时到公司,打考勤9:30-9:40 工作前准备(比如吃早饭啊,泡茶啊,打开电脑)9:40 打开邮箱,MSN,QQ,查看是否有新消息9:45 打开issue(项目管理软件),查看项目经理分配的任务 如果有任务的话,立即分析,并且与项目经理进行任务沟通和核对 一般情况下,这个过程需要30分钟左右,当然根据任务的大小和难易程度,时间或长或短10:15 打开Eclipse,同步更新CVS上的项目代码,确保拿到最新版本10:20-中午12:00 在明确任务后,开始设计和编码12:00-12:30 午饭时间,一般是边吃饭边盯着自己的代码看13:00-16:00 一般来说,当天的任务如果能及时完成,都在这个时间段内搞定,如果任务很大,则这个 时间不做参考16:00-17:00 测试代码,确保无误后,提交代码,并且关闭issue上的任务17:00-18:00 填写AVMS,记录当天开发日志,整理开发过的代码和单元模块,保存归档好了,这就是很标准的JAVA工程师的一天,没有加班任务的话,则18:00准时下班另外,你问的职责范围,任务之类的,在不同项目中,你担当的角色肯定会不尽相同的,所处理的任务也会不同,当然,作为一名开发人员,最主要的职责和任务,就是在理解业务需求和项目经理布置的任务前提下,确保功能可以及时完成并顺利通过测试,有什么疑问的话,欢迎加我QQ交流
发呆2011
旧金山湾区从领导世界半导体工业开始,扩大到领导整个 科技 工业。从此,这里有了一个新的名称一—硅谷。 从狭义上讲,硅谷是以旧金山湾区圣塔克拉拉县为中心,从旧金山市以南一直到包括圣荷西市在内的地区。从广义上讲,硅谷包括旧金山市本身和旧金山湾东岸奥克兰市在内更广阔的地区,也称为大硅谷地区。2017年,包括旧金山市和奥克兰市在内的大硅谷地区,易然人口只占美国的2%左右,GDP却占了整个美国的5%。 旧金山湾区全年的气温基本维持在15一28 ,可以说是四季如春,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地方之一。全球只有五个面积不大的地区具有这种气候,它们总共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而已。硅谷舒适宜人的气候,确实容易吸引人才留在那里。 来自斯坦福的人,会将硅谷的奇迹归功于这里有斯坦福大学,因为它源源不断地向硅谷输送新技术和优秀人才,甚至直接孕育出引领后一代技术浪潮的新公司。 硅谷的成功带来了斯坦福的成功,因为在硅谷诞生前的60多年里,斯坦福只能算是美国的一所二流大学,在硅谷繁荣之后,世界一流的学者和有志的年轻人才来到斯坦福大学。 从过去到今天,人们羡慕硅谷,想到硅谷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硅谷有风险投资。简单地讲它是创业的催化剂。硅谷并不是一个可以照顾创业者的大孵化器,而是一个成王败寇的地方。 创业正是风险投资资本家们和华尔街所希望看到的。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创业的 游戏 ,投资者才能有好的项目投资。 每年能有多少公司上市呢?一般不超过30家。也就是说,即便成功地融到钱,最后能够上市的也不到1%左右,何况更多的公司还融不到钱。一个创业者要想成功,必须同时具备很多因素。 首先,创始团队很重要。任何梦想家都不足以成事,因为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实干家。 创业者还必须精力过人,熬得住连续几年每天在简陋窄小的办公环境里工作16一20小时的苦日子。他们又必须是多面手,在创业初期亲自干所有的脏活累活。 成功的创业者还必须有一个小而精的好团队,团队成员之间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同甘共苦,否则成则争功,败则互相推诿,肯定成不了气候。在技术上,他们必须有自己的金刚钻,他们的技术必须是不容易被别人学会和模仿的。 光有好的团队和技术还远远不够,创业者还要有商业头脑,而且必须找到一个能盈利的商业模式 找到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有时比发明一项技术更难,即使最有经验的风险投资专家在这上面也经常栽跟头。 为了保证一个起步良好的公司能够成功,一般风险投资家在投资的同时,还要为公司寻找一位专业的CEO,就是这个目的。 真正具备这些条件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一个初创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还要看外部环境好不好,配套条件是否具备。起步太早,条件不具备,事情自然做不成;而行动得太晚,市场已经太拥挤了,机会也就丧失了。 创业者必须有好运气,创业成功的关键是要有运气。 对于那些失败的公司和个人,大家并不关心,甚至没人知道它们和他们存在过。即使很多曾经辉煌过的公司,像网景公司、SGI公司、太阳公司,也会很快被人遗忘。嗜血的地方 在硅谷,首先是工作时间超长。在小公司里,尤其是还没有上市的小公司,大家每周工作七八十小时甚至100小时是很平常的事。 许多人是没事做耗着不回家,而硅谷大家是有干不完的活。虽然硅谷工程师的薪水比美国同行要多20%左右,其实每小时实际收人要低得多。 公司之间的竞争更激烈。所有人,上至公司高管,下至普通员工,在这样的紧张环境下都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工作。 在某公司工作满一年,拿到股票期权立刻走人,再到第二家、第三家公司。如果说风险投资是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成本,那么很多硅谷雇员则是分散他们的生命来期望有朝一日在一家公司能中上硅谷彩券。机会均等 硅谷能成为 科技 之都,而目长盛不衰,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保证机会均等。 和大部分的硅谷公司一样,Google更相信自己通过面试得到的判断,而不是简历和推荐信,因此招人时总喜欢考一考。 硅谷常常有一个怪现象一一你的下属可能会在一两年后成为你的老板。 帕罗阿图,人口只有6万人,从业的律师却有3000人左右,美国很多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在那里都有分支机构。 在硅谷“淘金”,总会不断产生 科技 新贵,于是就出现了替他们打理财务的生意,今天硅谷地区就成为投资银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相比世界其他地方,硅谷不仅机会多,而目相对来讲最均等的。尽管这里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对失败者很残酷,但还是不断有人愿意来。近年来(2014一2018年),硅谷地区每年大约有5000人净流出到美国各州,但是却又从世界各国各地区净流人万——万人,而目大部分是年轻的专业人士。硅谷硅含量降低 今天,硅谷最知名的产业是互联网和通信,离半导体更远了,在不知不觉中又完成了一次产业的升级转型。真正的奥秘 叛逆是硅谷最明显的特征,它成为一种文化植根于硅谷的基因。硅谷通过对传统的不断颠覆,维持着它的活力。但是,硅谷的叛逆者们所做的是有节制的颠覆行为,他们更多地显示出建设而不是破坏的特点。 斯坦福是在产品上支持着硅谷的迭代,而伯克利是在精神上维持着硅谷不断创新。 在任何国家,产生叛逆者不是难事,能够宽容他们,并且引导他们成为建设者,才是关键。 要维持一个地区的发展,当地政府不仅可以扶持一些公司,也可以限制大公司。这种逆向思维是硅谷之外的地区很少有的。 世界各地移民的到来,首先给硅谷地区带来了多元的文化。而多元文化不仅让硅谷公司可以吸取各种文化的精华,设计出技术精品,而目让硅谷公司的产品能够成为全球化的产品。 在Google,任何产品和服务在推出英语版本的6个月内,必须开发出支持主要亚洲语言和欧洲语言的国际版。亘古而常青 创新必须依靠技术实力。和Google一样,基因泰克也是世界上单位办公面积博士密度最高的公司之一。 身处硅谷的基因泰克则不同,它完全按照IT公司的模式经营,一方面通过股权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不得不面对硅谷地区生活压力,倒逼公司创造出更高的业绩。 硅谷的成功,其实是信息时代对工业时代的颠覆,这种颠覆是全方位的,从企业制度、资金来源、利润分配,到人与人的关系,当然,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围绕创新这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展开的,这也正是保障硅谷的创造力长盛不衰的原因。硅谷大事记 1951 斯坦福大学把闲置土地租给惠普、柯达等公司,硅谷的前身斯坦福工业园开始建立。 1957 “八叛徒”在硅谷创立仙童半导体公司,硅谷从此得名,半导体产业在硅谷兴起。 1969 硅谷的SRI研究中心成为早期互联网雏形的四个节点之一。 1972 风险投资公司KPCB在沙丘路成立,风险投资公司从此在硅谷快速发展。 1995 互联网泡沫在硅谷兴起。 2001 互联网泡沫破碎,成千上万的硅谷公司破产,硅谷进入发展低谷。 2003 特斯拉公司在硅谷成立,次年马斯克投资这家公司并担任CEO,2010年该公司上市。 2004 随着Google的上市,硅谷再度繁荣,直到今天。 2008 硅谷在世界金融危机中几乎未受影响,Facebook和Twitter等公司带动硅谷进一步往互联网和软件转型。 2012 著名的互联网公司Facebook上市。 2015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打车公司优步(不包含其中国业务)在最新一轮融资中估值625亿美元,不仅成为全球最值钱的(有估值的)未上市 科技 公司,而目成为美国所有和交通相关的行业中价值最高的公司。 2019 5月,优步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破发,市值为700亿美元左右。附录 硅谷著名公司 Adobe 博通(Broadcom) 英特尔 Salesforce AMD 思科 Intuit 闪迪 安捷伦 eBay Juniper Networks 赛门铁克 Airbnb Facebook 国家半导体 特斯拉 AMD 基因泰克 英伟达 推特 苹果 Google 奈飞 雅虎 应用材料 惠普 甲骨文 优步#头号周刊# #真实力 任我型#
在路上8848
在上海飞往旧金山的飞机上,我遇到一位在硅谷工作的韩裔美国人Tom。通过深度的交流,我一不小心拼接出了年薪百万的80后在硅谷的生活。请听我细细说来。 1 登机后,我背着一个黑色的书包,挎着一个粉色的手提包,拿着机票,寻找座位25B。 25B在机舱的前半部分,没走几步,我就看到了我的座位。 25排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位男士,他穿着蓝色的T恤。看到我的到来,他对站在座位后面的空姐说:“You are right. ”空姐说:“Iknow, it always happens.” 以我女性的敏感,我大致猜测了他们之前的对话。空姐也许说,这次旅行你会遇到一位女子,也许她刚好坐在你旁边。 我的到来,刚好验证了空姐的推测。 我不屑一顾看了他一眼,没有搭理他。从书包里拿出电脑和一本书,将书包放在头顶的行李柜上,坐在中间的位置。 很快,另一边的乘客也到了,也是一位男士。他放好行李,坐下,拿出一本书旁若无人地阅读。 我撕掉新书《写作课》的包装薄膜,也开始阅读。 飞机该在12:10起飞,结果到了12:10,飞机纹丝不动。广播里播放着空姐的声音:因机场流量限制,飞机将晚点起飞。 还好,我的转机时间足够充裕,我心安理得地阅读着我的书。 右边的男士看我一眼,问我:你还是学生?我说:不是,工作了。然后,陷入沉默,各自看书。我瞥了一眼他的书,是《明朝那些事儿》,他看得很投入。 而左边的这位蓝色T恤男士,不时地扭动着身体,想要找一个舒服的坐姿。我们乘坐的是美联航,机型是波音747,座位空间很小,他的身材并不苗条,确实很难找到舒服的坐姿。 2 我已忘了,我们是怎样开始聊天的。在飞机起飞前,这位蓝色T恤男士给我介绍了旧金山的美食和景点,还在本子上写了餐厅的名字,深得我意,我也就放下了戒备。这位穿着蓝色T恤的男士名叫Tom,韩裔美国人,五岁时随父母来到芝加哥。大学毕业后,来到旧金山工作。 虽然他在韩国出生,由于生活在美国,他并不是典型的韩国人的脸。相反,长着一张美国人的脸。他有一双漂亮的大大的眼睛,双眼皮,高高的鼻梁。他长得不算胖,但有一个将军肚。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期在美国生活,他的身材和长相都入乡随俗了。直到他起身去卫生间,我才发现,原来他个子不高,大概在一米七到一米七五之间。在美国算是比较矮的了。 他最大的爱好是美食,因此他知道旧金山,洛杉矶,拉斯维加斯最好的餐厅,给我推荐了正宗的墨西哥Taco和burrito(两种不同的墨西哥卷),他知道旧金山那家的寿司最好吃。他会为了美食,专程飞到日本。当他说起美食时,整个人都燃起来,之前坐在位置上的各种不舒服也消失了。 他说:“Thankyou. You saved me. Before, I was so uncomfortable.” 我说:“Foodsaved you.” 飞机晚点2小时起飞,在起飞之前,我们已经聊完了旧金山的美食和景点。 3 他问我是否去美国旅行,我说,不是,去出差。 然后他问我是什么公司。我说了公司名称。 他说:我知道你所在的公司。 我很惊讶,因为在国内,很少有人听说过这家荷兰公司。我说完公司名称,别人只能默默摇头说,没听过你们公司。 我问他怎么知道这家公司。他说,我也是在半导体行业工作,我以前在Intel工作,现在在XXX公司。我是一位设计工程师和项目经理。而且,我叔叔曾在你们公司工作。 顿时有他乡遇知音的感觉。 我们的话题从美食切换到了工作。 他在硅谷工作,经常来上海出差,因为他有一部分团队成员在上海。 他有一双漂亮的眼睛,可惜眼周有浓浓的黑眼圈。 我问,你平常工作很忙吗? 他说,除了吃饭和睡觉,基本都是在工作。一周需要工作60多小时,周末也常常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是因为有“猪一样的队友”。他的团队不够给力,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自己亲自操刀,尽管他从美国飞来给团队培训,他们的学习欲望并不强烈,而且总是害怕做决定。因此很多事情都需要他来做决策。 虽然,我们并没有聊到薪资,以我对行业的了解以及他工作的年限,他的收入肯定在人民币100万元以上,而且公司还有配股。 年薪100万,在旧金山湾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他说:旧金山的租房很贵。公寓的房租均价在5000美金左右。 他开玩笑地说:一般刚毕业的年轻人会有室友,因为刚工作没什么钱。工作几年之后,就不会再有室友,一般都独立租房了。但是在旧金山,如果没有结婚,会一直有室友。因为房租太贵了。 我说:你有室友吗? 他说:有啊,每月5000美元的房租对我来说太贵了,我需要室友分摊房租。 他们住的是两室一厅的房子,一人一间房间。 他忍不住抱怨:我以前在圣迭戈工作,然后来到旧金山湾区,工资虽然上涨了一些,但是房价高出了好几倍。也许我以后会再回到圣迭戈工作吧。 他说,我现在的钱可以在芝加哥买房子,但是在旧金山压根买不起房子。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在旧金山湾区工作生活,年收入13万刀左右是个什么水平?》,有人回答,年薪12万美金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一个不错的offer,但除了硅谷。这个回答还说,据sfgate报道称,金融公司Charles Schwab对旧金山附近的居民做了一个研究,结果显示,在旧金山湾区,没有$6 million(600万美元)身家都不算有钱。在湾区要想称得上“富裕”两个字,至少得有600万美元身家,100万美元身家只能算得上“舒适”而已。 从Tom的情况来看,他除了买不起旧金山湾区的房子,生活还是过得滋润的。 他会去世界各地旅行,他护照上去过十几个国家,印度,日本,中工作,韩国,西班牙等。我之所以知道他是80后,而且知道他是83年出生,是因为他给我看护照上他所去过的国家,我一眼瞥到了他的出生日期。 当我问他兴趣爱好是什么,他笑着说,上班完只想睡觉了。其实,他是吃货加科技控和鞋子控。 他家里有一柜子的鞋子,当他来中国出差,他在朋友圈里晒了鞋子,纠结不知道该带那双,结果就全部带来了。他专门有一个黑色行李袋是放鞋子的。他喜欢fancy的车子。基本每4年就换一辆车。他最近买了一辆蓝色的宝马。当然,凭着我敏锐的觉察力,我发现他依然是单身。也许在硅谷找女朋友不容易。知乎上有人说:“没妹子的别来湾区,没妹子的别来湾区,没妹子的别来湾区!!!重要的话说三遍!!!为什么?因为来了更找不到。男多女少,比国内理工科大学还严重。你来了你就是格子衬衫+牛仔裤的众多IT男之一,跟别人一样一年拿个100k,一点核心竞争力都没,怎么找妹子?开联谊Party有三四个单身女性去就能吸引二三十个单身IT男我会乱说嘛。去中餐馆吃个饭放眼望去只有老板娘是女的我会乱说嘛。”至于旧金山湾区是否真的那么难找女朋友,等我去旧金山找我高中同学了解下情况下。到时候也许可以写一篇《80后华人在硅谷过着怎样的生活?》 不知道他的情况是否也和Tom类似,单身,与人合租,高强度工作。 等我亲自去硅谷探寻下硅谷的IT男们。 我是弘丹,我正在美国日更。 喜欢我的文章手动点个喜欢吧~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