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16

Leven小万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岩土工程师考试知识点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紫草莓蛋塔

已采纳

下面是整理的“2018年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基础知识点:矿物”,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密切关注本网站岩土工程师栏目。

2018年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基础知识点:矿物

一、 矿物的基本概念:

1、矿物:自然产出并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的物质

矿物绝大多数是固体,少量呈液态(水、水银)、气态(天然气、硫化氢)。

2、造岩矿物: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矿物多达3000多种,但构成岩石的矿物只有二十多种)

3、晶体:内部质点呈有序排列(既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外表常呈一定形态,几何外形:如岩盐为正方体、方解石为菱面体、云母呈片状等等。

4、在自然中,晶质矿物很少以单体出现,常以集合体形态出现:晶簇(cu)、纤维状、粒状、鲕状、土状,块状等。

二、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构造,因此,矿物的物理性质是肉眼鉴定矿物大主要依据。

1、颜色:矿物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波吸收和反射程度的反映。可分为自色、他色、假色。

2、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条痕显示自色。

3、光泽:矿物表面对可见光反射的能力。根据矿物光泽的强弱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

4、透明度:矿物容许可见光透过的能力。通常是指把矿物磨成的薄片的情况下。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个级别。

5、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摩氏硬度计(相对硬度):

(1) 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 正长石 (7)石英 (8)黄玉 (9)刚玉 (10)金刚石

指甲() 小铁刀() 玻璃片() 钢刀()

6、解理和断口

(1)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裂开的光滑面称为解理面,如方解石。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

(2)矿物受打击后,沿任意方向发生不规则的断裂,其凹凸不平的断裂面称为断口。如石英,贝壳状断口。

三、常见造岩矿物及鉴别方法:

肉眼鉴定:先确定矿物的硬度、光泽、解理和比重;然后观察矿物的颜色、形态和透明度;并注意矿物是否具有磁性、发光性或挠性,如酸是否起泡等特征,逐步缩小范围,最后定出矿物的名称。

岩土工程师考试知识点

155 评论(12)

天蝎工科男

2017年岩土工程师知识点整理

2017年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时间定于9月23、24日,我下面为你整理了一些考试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爆破工程师有哪些工作内容?

研读地质勘查报告,用以了解爆破区周围的爆破环境;

负责制定爆破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或方案;

对爆破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以保证爆破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安全的实施;

制定爆破安全技术措施,并检查实施情况;

负责制定盲炮处理的技术措施,进行盲炮处理的技术指导;

参加爆破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微差爆破法有什么要求?

(1)爆破掘进需要分层进行,不可一次布孔过深。

(2)一次装药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爆破能量过大对上部已成孔壁产生破坏,一般每次爆破的深度控制在300~500mm。

(3)采用预裂爆破保护开挖周围岩石和孔壁稳定,起减震和保护周围岩体的作用。

条形基础的特点有哪些?

条形基础是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宽度。

条形基础的特点一,布置在一条轴线上且与两条以上轴线相交,有时也和独立基础相连,但截面尺寸与配筋不尽相同。

条形基础的特点二,横向配筋为主要受力钢筋,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者是分布钢筋。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下面。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单独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扩展基础的作用是把墙或柱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扩展基础包括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基础埋置深度如何确定?

基础埋置深度关系到地基是否安全、经济和施工的难易,如何选择基础埋置深度影响因素很多,但对每项具体工程,往往就其中一、二项因素起决定作用。

考虑基础埋深时应根据以下条件确定:

(1)建筑物的功能和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下设施,基础型式和构造;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例如高层建筑,竖向荷载大,又受风力和地震水平荷载,采用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随着高度增加应适当增大,不仅应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还要满足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除岩石地基外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1/20;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常需依靠侧面岩土体来承担水平荷载,其基础埋置深度应满足搞滑要求。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场地岩土层分布情况,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应座在工程地质性质较好的持力层上,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基础应尽量浅埋,加大基底与软弱下卧层顶板的距离;当土层分布明显不均匀或各部位荷载差别很大时,同一建筑物的基础可以采用不同的埋深对不均匀沉降进行调整。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 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在地下水位时,应考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涌土、流砂的可能,采取基坑排水、坑壁围护等使地基土不受扰动的措施,沿应考虑基础由于水浮力有可能上浮等问题。

(4)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 相邻建筑,由于附加应力的扩散和叠加,使得太近的两幢新老建筑产生附加的不均匀沉降,有可能使建筑物开裂或倾斜。新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超过原有建筑物基础的底面,否则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一般不小于相邻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撑、打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地基等措施以保证已有建筑物的安全。

(5)地基土冻胀与融陷的影响 当冻土厚度较大,土温比较稳定,或不采暖建筑,基础始终处于冻土层的“保持冻结法”设计原则。对上部结构刚度较好或对不均匀沉降不敏感的或高温车间、浴室等,按允许融化原则设计较合理。

241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