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77

昏昏头了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代码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定州人民

已采纳

2023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时间:11月11日-12日。

一级造价工程师(Level 1 Cost Engineer)是指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从事建设工程造价工作的专业人员。

为加强工程造价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素质,提升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执业制度:

第一条:注册造价工程师在工作中,必须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和从业规范,诚信执业,并主动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行业自律。

第二条: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应共同建立健全注册造价工程师诚信体系,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或从业标准规范,并指导监督信用评价工作。

第三条:注册造价工程师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执业,不得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严禁“证书挂靠”,出租出借注册证书的,由发证机构撤销其注册证书,不再予以重新注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条:注册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的国际互认和国际交流,以及与港澳台地区注册造价工程师(或工料测量师)的互认,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实施。

第五条:一级注册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范围包括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咨询等。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代码

345 评论(11)

大大大吉CQ

准备报考2022年一级制造工程师了! 今年准备考试的考生,特别是零度基点和小白们,对“考试时间、新教材什么时候出版、怎么应聘、怎么复习”等问题,可能还不是很了解吧。 马上跟着小叶调查一下今年的考试指南吧!01考试基本内容一级造价工程师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证书全国有效。考试科目:项目考试科目一级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科目)《建设工程计价》(基础科目)《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专业科目)《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专业科目)工作内容(一级造价工程师工作范围包括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咨询等,具体工作内容(一)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与审核、项目评估造价分析; (二)建设工程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的编制和审查; (三)建设工程招标文件工程量和造价编制与审核; (四)建设工程合同价款、结算价款、竣工结算价款的编制和管理; (五)建设工程审计、仲裁、诉讼、保险成本评估、工程成本纠纷调解; (六)建设工程计价规范、造价指标的编制和管理; (七)工程造价管理的其他事项。02历年考试、注册情况1996年,国家开始实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 1998年,全国首次开展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2018年,造价工程师考试正式分为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和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改革时期,参考人数约28万人,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但合格率还不到10%。目前,一级制造技术人员注册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累计人数达万人( 237182人),其中2023年达到最大值的为52042人。03报考条件早在3月,人社部就发布了降低或取消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要求的通知,表明该政策正式落地。一级造价工程师最低学历要求大专,专业不限,工作年限有限制,具体要求如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参加一级制造工程师考试可以免除基础课:1、已取得公路工程造价人员资格证书(甲级); 2、取得水运工程造价工程师资格证书; 3、取得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资格证书。04成绩有效期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实行四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在连续四个考试年度内全部考试科目合格,方可获得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不报考部分科目的人必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报考科目。05关键时间节点试验时间2022年全国一级造价工程师试验时间为11月12日、13日。报名时间可能因省级一级造价工程师报名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参考往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报名详情,小叶预计,2022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报名时间为考前2-3个月左右,即8-9月。教材的出版时间为每年原价协会发布试验新版教材,将于今年7月出版。现在可以根据2023年的教材进行基础性复习。 大纲的内容会改变,但基础的理论知识不会改变。成绩公布时间为每年12月的第二或第三个星期五。合格标准为满分的60%,近5年来没有变化。即《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建设工程计价》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四门课的合格标准分别为60分、60分、60分、72分。 该科目的试卷分别为100分、100分、100分、120分。06申请费一级造价工程师的考试费(申请费)各有省略,一般每科在50元-100元之间。 具体收费以当地审批文件中的收费标准为准,并在规定时间内缴费。备注2022年参加考试的学生,建议从现在开始抓紧考试,早点吃知识点,增加通过考试的机会。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5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