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42

终极尐壊疍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消防工程师考试内保温材料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PWX遁遁

已采纳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设《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和《消防安全案例分析》3个科目。考试成绩实行3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参加全部3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在连续3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资格证书。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了解:消防基础知识、原理知识;

掌握:建筑防火(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总平面布局、平面布置,防火防烟分区,安全疏散,建筑电气防火、防爆,设备防火防爆、保温材料防火),消防设施(11大系统:水、气、电);

熟悉:其他建筑、场所防火(石油化工,地铁,交通隧道,加油加气站,发电厂、飞机库、修车库),安全评估(风险识别、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

《消防技术综合能力》

了解:消防相关法规与职业道德;

掌握: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检查,总平面布局、平面布置检查,防火防烟分区,安全疏散检查,防爆检查,保温材料防火检查。消防设置监测与维护管理(11大系统构成与组件、监测验收);

熟悉:消防评估技术(火灾风险分析办法)与安全管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应急预案编制,施工消防安全管理、群众性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了解:基本火灾原理知识;

掌握:建筑防火与消防设置应用、火灾现场知识;

熟悉:消防安全评估、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和《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科目考试题型均为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 要求从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作为答案;

“多项选择题”的每题备选项中,有两个至四个符合题意的选项,错选不得分;漏选,所选的每个选题得分;

在全部选择题中,有8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个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和《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考试时间均为150分钟。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科目考试题型为2道多项选择题和4道主观题,主观题为综合案例分析题。考试时间180分钟。

消防工程师考试内保温材料

292 评论(9)

空想城城主

为您准备“一级消防工程师《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点:建筑外保温”!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一级消防工程师的知识点,请密切关注本网站一级消防工程师栏目!

一级消防工程师《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点:建筑外保温

一.建筑外保温系统:

建筑外保温系统主要包括墙体和屋面的外保温。近年来,由于保温材料自身的可燃性和施工过程管理的疏忽致使火灾频发。建筑外保温系统对火灾的影响:一是通过材料表面使火焰进一步传播;二是加大了火灾荷载,助长了火灾的热强度;三是产生浓烟及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伤亡,阻碍安全疏散和外部救援。在防火检查中,通过对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防护层和防火隔离带的设置、每层的防火封堵和电气线路及电器设备安装敷设等进行检查,核实建筑外保温系

二.检查内容:

1.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用于建筑保温系统的保温材料主要包括有机高分子类、有机无机复合类和无机类三大类,根据燃烧性能等级的不同,主要有A(不燃性)、B1(难燃性)B2(可燃性)三个等级。针对民用建筑不同的建筑类别、建筑高度和外墙材质,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屋面、地下室外墙面不得使用岩棉、玻璃棉等吸水率高的保温材料

2.防护层的设置:当外墙体保温材料选用非A级材料时,应检查其外侧是否按要求设置不燃材料制作的防护层,并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不同使用性质、建筑高度和外墙材质的民用建筑,其防护层的设置厚度也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的是,首层防护层的厚度一般是其他楼层防护层的厚度的两倍

3.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当外墙体采用82级保温材料时,检查每层是否沿楼板位置设置了不燃材料制作的水平防火隔离带,隔离带的设置高度不得小于300mm,且应与建筑外墙体全面积粘贴密实。当屋面和外墙体均采用非A级保温材料时,还须检查外墙和屋面分隔处是否按要求设置了不燃材料制作的防火隔离带,隔离带的宽度不得小于500mm

4.每层的防火封堵:当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时,应检查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空腔是否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了防火封堵材料封堵,以防因烟囱效应造成火势快速发展

5.电气线路和电器配件:电气线路不得穿越或敷设在非A级保温材料中;对确需穿越或敷设的,应检查是否采取穿金属导管等防火保护措施。开关、插座等电器配件,不得直接安装在难燃或可燃的保温材料上,以防止因电器使用年限长、绝缘老化或过负荷运行发热等引发火灾

三.检查方法:

通过查阅消防设计文件中节能设计专篇、建筑剖面图、建筑外墙节点大样、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相关材料(保温材料、防护层、防火隔离带等)质量证明文件和性能检测报告或型式检验报告等资料,了解建筑高度、建筑类别及是否为幕墙式建筑、外保温体系类型等基础数据后开展现场检查。现场采用钢针插入或剖开尺测量防护层的厚度、水平防火隔离带的高度或宽度时,不允许有负偏差

131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