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2

复古猫小懒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防雷工程师培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杨杨d妈咪

已采纳

防雷资格证报考条件:1.报考防雷工程和防雷检测个人资格证的技术人员年龄要求:男性不超过60岁,女性不超过55岁。2.具有大专以上工科学历,具备防雷、通信、电子、电力、建筑、计算机和气象等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3.已取得防雷个人资格证的专业技术人员(证件在有效期内),不得参加新证考试,不允许在两个以上防雷资质单位兼职执业。《防雷工程资格证书》是由气象局颁发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的单位的资格证书,分为设计和施工两种资格,可分别取得《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取得资格的单位可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

防雷工程师培训

125 评论(12)

雅轩0310

与沈阳83993067联系

121 评论(8)

meimeimilly

防雷工程师分为:

170 评论(15)

sunjinghong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L 548-94 中第条规定: 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每年进行一次测量。第条规定: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运行中的防雷元器件进行一次检测...--------------------------------------------------------------------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L(548-94) 1 总则 电力系统通信站(设施)的雷电过电压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通信线路、设备运行率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是电力通信网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重点组成部分。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阐述电力系统通信站的防雷技术标准及措施(见附录A)、运行及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采用有效技术措施,不断提高通信站的防雷运行水平。 本规程适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 本规程是电力工业规程的一部分,各单位均须遵照执行。 2 管理原则和职责 管理原则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工作应在部、网局、省局、地区局、县局(所)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各级通信主管部门为所辖范围通信站防雷主管部门。 各级通信主管部门应设防雷负责人,一般应有主管通信的领导担任。 各级通信主管部门应设防雷专责(专职或兼职)工程师(技术员)。 个通信站均应设防雷专责人,做好本站的防雷工作。 防雷专责工程师(或技术员)和防雷专责人应有经过防雷技术培训的,具有一定防雷知识的通信专业人员担任。 各级防雷主管部门职责 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通信防雷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措施,结合所辖范围实际制定相应的通信防雷规定及措施。 负责编制通信防雷工作计划,经相应的主管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负责所辖范围新建、改建、扩建和合建通信站的防雷设计审查,防雷工程施工检查及竣工验收审查。 指导和协调所辖通信站的防雷工作,下达工作任务,监督检查各站防雷工作况。 负责所辖通信站的防雷运行统计,雷害调查分析,逐级上报统计报表。 组织防雷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及技术攻关,积极采用和推广先进实用的新技术。 3 运行维护 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主要检查连接处是否紧固,接触是否良好、接地引下线是否锈蚀、接地体附近地面有无异常,必要时应挖开地面抽查地下隐蔽部分的锈蚀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每年进行一次测量,测量方法见附录B,测量仪表宜采用数字式接地电阻测量仪。 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运行中的防雷元器件进行一次检测,雷雨季节中要加强外观巡视,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4 竣工验收 防雷工程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精心施工,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应有专人负责监督,对于隐蔽工程应进行随工验收,重要部位应进行拍照和专项记录。 设计资料和施工记录应由相应的防雷主管部门妥善存档备查,通信站应备有本站防雷设计资料。 工程竣工时,应有通信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组织验收,通信运行部门和防雷专责工程师参加。 对于通信站防雷系统未达到设计要求或防雷系统资料、记录不齐全的,不予验收。 5 雷害分析与统计 雷害分析 设备遭受雷击后应对损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内容主要包括: a.各种电气绝缘部分有无击穿闪烙的痕迹,有无烧焦气味,设备元件损坏部位,设备的电气参数变化情况; b.各种防雷元件损坏情况,参数变化情况; c.安装了雷电测量装置的,应记录测量数据,计算出雷电流幅值; d.了解雷害事故地点附近的情况,分析附近地质、地形和周围环境特点及当时的气象情况; e.保留雷击损坏部件,必要时对现场进行拍照或录像,做好各种记录。 根据上述调查情况,组织有关专家分析,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及改进措施。 雷害统计 为了做好通信站防雷工作,应了解雷电活动规律、强度、雷击概率,掌握设备损坏情况及雷电入侵途径等,积累必要的资料。 各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本地区的雷电活动档案,对雷害进行统计。统计表格可自行确定。 通信站发生雷害后应及时将初步情况逐级上报通信防雷主管部门,网局、直属省局通信防雷主管部门应在每年11月底前,将电力系统通信站雷害统计表(见表1)汇总上报国电通信中心。 表1 电力系统通信站雷害统计表 填报单位防雷负责人防雷工程师 电路名称站址地形设备启用时间 雷害站名海拔高度m设备制式模/数 雷害时间雷害次数天馈线距地高度m 雷害损伤情况雷害主要原因及改进措施 附录A 防雷技术标准及措施 (补 充 件) A1 接地与均压 接地电阻越小过电压值越低,因此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降低接地电阻,其要求如表A1所示。 表A1 接地电阻要求 序号接地网名称接地电阻 一般高土壤电阻率 1调度通信综合楼<1<5 2通信站(塔)<3<10 3独立避雷针<10<30 调度通信综合楼内的通信站应与同一楼内的动力装置,建筑物避雷装置共用一个接地网,大楼及通信机房楼地引下线可利用建筑物主体钢筋,钢筋自身上、下连接点应采用搭焊接,且其上端应与房顶避雷装置、下端应与接地网、中间应与各层均压网或环形接地母线焊接成电气上连接通的笼式接地系统,如图A1所示。 位于发电厂、变电(开关)站的通信站的接地网应至少用两根规格不小于40mm×4mm的镀锌扁钢与厂、站的接地网均压相连。 接地体 接地体一般应采用镀锌钢材其规格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来确定,一般应不小于如下数值。 角钢:50mm×50mm×5mm; 扁钢:40mm×4mm; 圆钢直径:8 mm; 钢管壁厚: mm 接地体深埋(指接地体上端)一般不小于.在寒冷地区,接地体应埋在冻土层以下,在水位较高的地区接地体最好穿透到已知的水位上,以利用饱和区的水源,接地体之间所有的连接点均应进行搭焊接,焊接点(浇铸在混泥土中的除外)应进行防腐处理. 对于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当一般做法的接地电阻值难于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向外延伸接地体,改善土壤的传导性能,深埋电极,以及外引等方式. 通信机房建筑应有防直击雷的接地保护措施,在房顶上应敷设闭合均压网(带)并与接地网连接房顶平面任何一点到均压带的距离均不应大于5m. 通信机房内,应围绕机房敷设环形接地母线(简称环母线)。环形接地母线一般不应采用截面不小于90mm2 的铜排或120 mm2镀锌扁钢,在机房外,应围绕机房建筑敷设闭合环形接地网,机房环形接地母线及接地网和房顶闭合均压带间,至少应有4条对称布置的连接线(或主钢筋)相连,相邻连接线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8m. 机房内各种电缆的金属外皮,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框架、进风道、水管等不带电金属部分、门窗等建筑物金属结构以及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等,应以最短距离与环形接地母线相连,采用螺栓连接的部位可用含银环氧树脂导电胶粘合 各类设备保护地线宜用多股铜导线,其截面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来确定,一般应为25~95mm2 导线屏蔽层的接地线截面面积,应大于屏蔽层截面面积的2倍,接地线的连接应保证电气接触良好,连接点应进行防腐处理。 金属管道引入室内前应平直地埋10m以上,地埋深应大于,并在入口处接入接地网,如不能埋入地中,至少应在金属管道室外部分沿长度均匀分布在两处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Ώ;,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每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 Ώ;,但应适当增加接地处数。 微波塔上同轴线金属外皮的上端及下端应分别就近与铁塔相连接,在机房入口处与接地体再连一次;馈线较长时宜在中间加一个与塔身的连接点,室外馈线桥始末两端均应和接地网相连,上述连接如图A2所示。 微波塔上的航标灯电源线应选用金属外皮电缆或将导线穿入金属管,各段金属管之间应保证电气连接良好(屏蔽连续),金属外皮或金属管至少应在上下两端与塔身金属结构连接,进机房前应水平直埋10m以上,埋地深度应大于,如图A2所示。 引入机房地电缆空线对,应在配线架上接地,以防引入的雷电在开路导线末端产生反击。 微波塔接地网应围绕塔基作成闭合环形接地网,铁塔接地网与微波机房接地网间至少要用2根规格不小于40mm×4mm的镀锌扁钢连接,如图A2所示。 电缆沟道,竖井内的金属支架至少应两点接地,接地点间距不应大于30m。 A 2 屏蔽 为减少外界雷电的电磁干扰,通信机房及调度通信综合楼的建筑钢筋、金属地板构架等均应相互焊接,形成等电位法拉第笼,如设备队屏蔽有较高要求时,机房6面应敷设金属屏蔽网,屏蔽网应与机房内环形接地母线均匀多点相连。 架空电力线由站内终端杆引下后更换为屏蔽电缆,进入室内前应平直埋10m以上,埋地深度应大于。屏蔽层两端接地;非屏蔽电缆应穿镀锌铁管并水平直埋10mm以上,铁管两端应接地,如图A2所示。 室外通信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对于既有铠带又有屏蔽层的电缆,在机房内应将铠带和屏蔽层同时接地。而在另一端只将屏蔽层接地,电缆进入室内前应水平直埋10m以上。埋地深度应大于。非屏蔽电缆应穿镀锌铁管并水平直埋10mm以上,铁管两端应接地。 机房内的电力电缆(线)、通信电缆(线)宜采用屏蔽电缆,或敷设在屏蔽管内,屏蔽层或金属管两端必须就近接地。 A3 限幅 通信电缆进入机房要首先接入保安配线架(箱)。配线架应装有抑制电缆线对横向、纵向过电压的限幅装置。 配线架限幅装置主要包括压敏电阻器、气体放电管、熔丝、热线圈等。对于微电子设备应优先采用压敏电阻器。 高压架空配电线路终端杆杆体金属部分应接地。如距主接地网较远可独立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 Ώ;。杆上三湘对地要分别装避雷器。 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侧应在靠近变压器处装设避雷器,变压器在室内时,高压侧避雷器一般应装于户外,且离本体不得超过10m,机房配电屏或整流器入端三相对地亦应装氧化锌避雷器(箱)。 直流电源的“正极”在电源设备侧和通信设备侧均应接地,“负极”在电源机房侧和通信机房侧应3接压敏电阻。 各种避雷器件均应尽可能的缩短引线,直接装于被保护的电“线”路点上,各种避雷器件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经专用仪器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A4 隔离 不同接地网之间的通信线宜采取防高、低电位反击的隔离措施,如光电隔离、变压器隔离等。 在电力调度通信综合楼内,需要另设接地网的特殊设备,其接地网与大楼主接地网之间可通过击穿保险器或放电器连接,以保证正常时的隔离。雷击时均衡电位。 微波塔和天线到周围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避免多建筑物发生闪络的要求,其距离应大于5m。 微波塔上除架设本站必须的通信装置外,不得架设或搭挂构会构成雷击威胁的其他装置,如电缆、电线、电视天馈线等。 A5 其他 通信站防雷技术标准及措施的其他条款应符合SDJ—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SD—79《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部分。

16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