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狮子女王
软考是计算机技术和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软考分为五个专业类别: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共5个专业类别。软考分为三个级别,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从这三个级别来看高级报考的人数较多,含金量大。
虎呆呆漫步
软考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下的国家级考试,考试设置了27个专业资格,涵盖5个专业领域,3个级别层次(初级、中级、高级)。
根据原人事部、原信息产业部文件(国人部发[2003]39号)文件规定,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规划,实行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标准、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每年举行两次。通过考试获得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从获得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因此,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既是职业资格考试,又是职称资格考试。
软考报考任何级别不需要学历、资历条件,只要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就可以报考相应的级别。考试合格者将颁发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用印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软考报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中国计算机技术职业资格网,然后点击“报名入口”。选择自己需要报考的地区,点击“进入”。填写考试报名所需的信息,主要为报名省市及考区选择、个人基本信息、报考信息、在职情况、工作情况、教育情况、联系方式等信息。然后点击提交进行信息审核。待审核通过后,可以点击网上缴费进行在线缴费,缴费方式各地不完全一样,具体以当地规定为准。缴费成功后,将显示报名成功,等考前一个星期左右登录报名系统打印考准考证即可。
龙龙1004
具体的考试安排中国计算机技术职业资格网网站上公布的考试安排。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简称计算机与软件考试)是原中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简称软件考试)的完善与发展。该考试是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领导下的国家级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正地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根据人事部、信息产业部文件(国人部发 [2003]39 号),从 2004 年起,计算机与软件考试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规划,在每年的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组织两次考试。 一、报考条件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恪守职业道德,具有一定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人员,不受学历、资历限制均可报考。二、考试内容和级别2016年上半年开考的资格如下:初级:程序员、网络管理员、信息处理技术员。中级: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信息系统监理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以上科目中,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程序员、网络管理员的考试大纲以2009年新版大纲为准;其余各考试项目的考试大纲、指定用书和辅导用书将根据2004年大纲使用最新版教材。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对信息处理技术员、嵌入式系统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电子商务设计师等专业资格的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了修编,具体事宜将在网站另行通知。考生可在软考服务中心或书店购买。也可以直接网上订购。三、考试时间2016年5月21日全天。信息处理技术员上午笔试,上机考试分三批:第一批5月21日下午13:00-15:30,第二批5月21日下午17:30-20:00,第三批5月22日上午9:00-11:30。四、报名时间即日起 至 2016年4月18日 17:00(此日期为全省最晚截止日,各报名点截止日期可能有不同,请尽量提早报名)
哒Q小巧
1、什么是软考软考即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是由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领导下的国家级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正地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根据人事部、信息产业部文件(国人部发[2003]39号),软考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规划。通过软考获得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从获得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软考实施全国统一考试后,不再进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相应专业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因此,这种考试既是职业资格考试,又是职称资格考试。同时,软考还具有水平考试性质,报考任何级别不需要学历、资历条件,只要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就可以报考相应的级别。部分级别的考试已与日本、韩国相应级别的考试互认,以后还将进一步扩大考试互认的级别以及互认的国家。软考合格者将颁发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用印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2、软考设置了哪些级别?软考试设三个级别层次:高级资格包括:网络规划设计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设计师。中级资格包括:软件评测师、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师、电子商务设计师、信息系统监理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信息技术支持工程师。初级资格包括:程序员、网络管理员、多媒体应用制作技术员、电子商务技术员、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信息处理技术员。3、软考考试形式与考试时间除信息处理技术员和多媒体应用制作技术员采取笔试与上机操作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外,其他各种考试都采用笔试形式。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高级资格考试设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3个科目;中级、初级资格考试设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2个科目。笔试安排在一天之内。上机考试将分期分批进行。知识科目采用单项选择题,考试150分钟,考生需要用2B铅笔涂填答题卡;应用技术科目采用问答题,考试时间150分钟;上机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案例分析科目采用问答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论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各个科目的满分均为75分。4、软考每年考几次?各次考试是什么日期?软考原则上每年组织两次,在每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举行(通常在5月和10月底)。上半年考试与下半年考试的种类不尽相同,具体的考试安排可见软考官网上公布的考试安排。5、报名是否需要学历与资历条件?是否必须通过初级资格考试,才能报考中、高级资格考试?软考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也不论年龄和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6、软考如何报名?软考各地的报名时间、报名办法不同,由当地考试机构决定。报考费用标准由当地物价部门核准。考生基本可以通过本省软考办网站进行在线报名、在线缴费,也可以到指定地点报名。7、考试大纲和辅导教材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办公室组织编写各级别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以及教程、辅导用书和参考用书,每次考试结束后,还编写试题分析解答书。8、软考通过率如何?各级别总平均合格率大约是25%,初级资格的合格率约40%,中级资格的合格率20-30%,高级资格的合格率约20%。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并不是竞赛,只要成绩超过合格标准就能合格,正常情况下每科45分以上(含45)为合格,所有科目全部合格才为通过,单科及格的成绩并不保留,不能转到下次考试使用。9、考试成绩何时通知?考试合格颁发什么样的证书?考试成绩将在考试结束后2个月之内,由各地考试机构通知考生。有的地方提供声讯台服务,有的地方可以电话查询,一般都会寄发成绩通知单。考试结束3个月后,各地考试机构将陆续向合格者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该证书由国家人事部统一印制,由国家人事部与信息产业部盖章。随同证书一起颁发的还有一张参加全国统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登记表,该表由当地人事部门盖章,提供给用人单位存入考生个人档案。
cheese酸奶
一、考试简介 资格考试的参加者需要有一定的资历或学历条件,报考时需要有本单位认可,考试合格者由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颁发相应级别的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水平考试与国际接轨,趋于市场化,参加者不限资历和学历,考试合格者由信息产业部颁发相应级别的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证书,作为国内外用人部门聘用人才的依据。 同样级别的资格考试与水平考试采用同一试卷,不同合格标准的方法。水平考试的合格标准高于资格考试。报考资格考试又达到水平考试合格标准者可以同时获得资格证书和水平证书。以上两种证书全国有效。 考试级别如下: 资格考试级别 水平考试级别 技术能力 初级程序员 初级程序员 技术员 程序员 程序员 助理工程师 高级程序员 高级程序员 工程师 系统分析员 高级工程师 网络程序员 助理工程师 网络设计师 工程师 二、报考条件 1、遵纪守法,工作努力,尽职尽责。 2、参加资格考试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有志从事计算机软件工作的在职人员不论学历、资历,均可报考初级程序员资格考试。 (2)大学本科毕业的在职人员或担任软件技术员职务二年以上(含二年)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程序员资格考试。 (3)研究生毕业的在职人员或担任软件助理工程师职务二年以上(含二年)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高级程序员资格考试。 3、参加各级水平考试,不限学历和资历条件。 三、考试与报名 考试时间:每年10月14日(星期日)上下午一天。 考试形式:笔试(上午用2B铅笔涂填答题卡)。 报名时间:每年5月-8月(各地考试实施机构可根据各地情况适当调整)。 报名地点:由各省(市)考试实施机构决定,一般比较稳定。 各地报考点的地址和电话在网站上公布。 四、教材与培训 信息产业部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办公室组编的指定用书(包括考试大纲)与辅导用书陆续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各地报名处有售。 在报名处可以报名参加有关的培训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