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风度
现在在哪里呢?我这里现在需要一个懂行的指导线束车间。线束这东西,你说技术含量不高,也有道理,但隔行如隔山,不懂的还是做不好的,不要小瞧任何一个职业。关键是看你做到啥程度。如果换工作建议别脱离本行业,否则前面的经验都归0了,是种浪费。如果换了岗位,最起码也别脱离这个行业,有特别渠道的另说,前面都是针对打工说的。
汀臭崽儿
具备一定的生产经验后,可以考虑转入线束研发部门发展一下,这样可以丰富并提高专业领域内的经验和技能。或者,选择一家汽车生产企业,进入大企业继续做工艺工程师,在这里你面对的局面更大、需要处理的问题更多、接触的人更广,而且主机厂的待遇普遍比下游供应商好一些。但选择的前提应该是你清楚自己的特点适合做什么工作,而且你是否真的喜欢在这个领域内继续发展。如果根本不喜欢从事汽车领域的工作,那是时候考虑自己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了。整体来讲,我们仍是代工大国,但实际本土的制造业水平仍有很大上升空间。目前制约制造型企业发展因素很多,有缺乏核心技术的,有机加工设备方面的,有高层管理能力方面的,但我感觉很容易忽视的是一线直产人员的技能和职业素质亟待提高!而我国目前的教育机制并不能有效解决基层人员培养的供需矛盾。所以,如果你能积累足够多的一线生产及一线工艺工程师的经验,将来进入企业咨询企业从事制造型企业的咨询与培训,也是可考虑的发展方向。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关键是明确自己要向哪去!对吧:D
曼妙樱花
不好干。
所有汽车设计工程师中最苦最累的无疑是线束工程师,从开始的原理,3D,2D设计中会不断的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3D布线设计,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OEM场总布置会去布线束,线束从来都是从已经布置好零件中去布线,留给自己的布线空间总是小之又小,可怜的是,冻结时间摆在那里,线束总是在别人布置好了后再去布线。任何一个零件改变后,不可避免的又要去动线束。
原理设计
线束工程师又要去求各个系统的大爷们及时给其单元原理,接口定义给我们。遇到那种动不动就说和某某项目一样的,那真的是万分操蛋,尤其可恨的是有的系统变来变去,一个配置一种定义,简直是惨无人道。
2D设计的时候,最最无奈的是车型配置杂乱无章,导致一个配置一个图好,简直是不要不要。想想其他系统,一个项目就一个零件,不管你配置怎么变,对于我来讲要么有,要么没有,甚至多个项目还是一样的零件,简单至极。而线束呢,一个配置一个零件号,整车上线束种类又多,作为一个线束工程师,当项目配置车型多时,三、四十个零件那是非常普遍的。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