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922apple
问题一:园林景观设计包括哪些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公园设计规范 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5、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9、钢结构设计规范 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11、木结构设计规范 12、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问题二:景观设计布局有哪些形式 园林布局形式的产生和形成,是与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地理条件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分布开的。英国造园家杰利克()在1954年国际风景园林家联合会第四次大会上致词中说“世界造园史三大流派:中国、西亚和古希腊”。上述三大流派归纳起来,可以把园林的形式分为三类。这就是: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建筑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街道、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在18世纪英国风景园林产生之前,西方园林主要以规则式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和19世纪法国勒诺特(Le Notre)平面几何图案式园林为代表。我国的北京天坛、南京中山陵都采用规则式布局。规则式园林给人以庄严、雄伟、整齐之感,一般用于气氛较严肃的纪念性园林或有对称轴的建筑庭院中。 1.中轴线 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并大抵以中轴线的左右前后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划分大都成为几何形体。 2.地形 在开阔、较平坦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段,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其剖面均为直线所组成。 3.水体 其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主要是圆形和长方形,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有时加以雕塑;水景的类型有整形水池、整形瀑布、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等,古代神话雕塑与喷泉构成水景的主要内容。 4.广场和街道 广场多为规则对称的几何形,主轴和副轴线上的广场形成主次分明的系统,街道均为直线形、折线形或几何曲线形。广场与街道构成方格形式、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建筑 主体建筑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成与广场、街道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 6.种植设计 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全员树木配置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树木修剪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动物造型,绿篱、绿墙、绿柱为规则式园林较突出的特点。园内常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和丛林划分和组织空间,花卉布置常为以图案为主要内容的花坛和花带,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 7.园林小品 园林雕塑、瓶饰、园灯、栏杆等装饰、点缀了园景。西方园林的雕塑主要以人物雕像布置于室外,并且雕像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焦点或终点。雕塑常于喷泉、水池构成水体的主景。 规则式园林的设计手法,从另一角度探索,园林轴线多视为是主体建筑室内中轴线向室外的延伸。一般情况下,主体建筑主轴线和室外轴线是一致的。 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中国园林从周朝开始,经历代的发展,不论是皇家宫苑还是私家宅园,都是以自然山水园林为源流。发展到清代,保留至今的皇家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宅园,如苏州的拙政园、网狮园等都是自然山水园林的代表作品。从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后传入英国。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这种形式较能适合于有山有水有地形起伏的环境,以含蓄、幽雅、意境深远见长。 1.地形 自然式园林的创作讲究“相地合宜,构园得体。”主要处理地形的手法是“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的“得景随形”。自然式园林最主要的地形特征是“自成天然之趣”,所以,在园林中,要求再现自然界的山峰、山颠、崖、岗、岭、峡、岬、谷、坞、坪、洞、穴等地貌景观。在平原,要求自然起伏、和缓的微地形。地形的剖面为自然曲线。 2.水体 这种园林的水体讲究“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园林水景的主要类型有湖、池、潭、沼、汀、溪、涧、洲、渚、......>> 问题三:景观设计和室外设计有什么区别 景观设计与规划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盯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景观设计包括:会展展览设计艺术景观设计空间道具设计节日气氛设计。 室外设计基本就是环境艺术设计,出来以后的就业面不是很广,但能就业的话一般不错。学的东西很有潜力。 问题四:景观设计、园林设计有什么区别?? 我学景观设计,是从直接抄袭国外优秀景观设计实例开始的,而且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的第一本景观书是> 问题五:园林设计、风景园林设计、景观设计有什么区别? 你们老师在玩什么文字游戏啊,糊弄人,还不如写风景区旅游规划方向、公园与游憩地方向、居住区方向、商业与公共景观方向……扯什么文字戏法。这三个方向没有严格的区分,都互相涵盖,互相渗透,还有每个的侧重点大家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和划分。 问题六:景观设计资质是怎么划分的,都有哪些要求? 下面为您提供的是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一、总 则(一)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专项资质设甲、乙两个级别。(二)本标准所称园林景观设计是指:风景资源的评价、保护和风景区的设计;城市绿地系统、园林绿地、景园景点、城市景观环境、景观照明的设计;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种植的设计。二、 标 准(一)景观设计资质 甲级1、 资历和信誉(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2)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并有相应的经济实力,注册资本金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3)近二年内完成Ⅰ级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5项,或Ⅱ级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3项。2、技术条件(1)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不少于8年从事园林景观工程设计经历,并主持过Ⅰ级及以上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3项,其中Ⅱ级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2项,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主要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和数量,应符合“配备表”中的规定。其中,非注册人员应当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过Ⅰ级及以上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2项,其中Ⅱ级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1项,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3、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1)有必要的技术装备和固定的工作场所;(2)企业管理组织,标准体系,质量体系健全,宜通过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二)景观设计资质 乙级1、资历和信誉(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2)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并有相应的经济实力,注册资本金不少于50万元人民币。2、技术条件(1)企业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不少于6年从事园林景观工程设计经历,并主持过Ⅰ级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2项,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主要专业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应符合“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的规定。其中,非注册人员应当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过Ⅰ级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2项,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3、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1)有必要的技术装备及固定的工作场所;(2)有较完善的质量体系和技术、经营、人事、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三、承担业务范围(一)景观设计资质 甲级可承担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其设计范围和规模不受限制。(二)景观设计资质 乙级可承担Ⅰ级或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下的Ⅱ级园林景观工程项目的设计。 问题七:十大景观设计公司有哪些 “森林深处的琥珀(SENPO)”在许多历史悠久的古老文明中都因其漫长至千年的形成时间和苛刻的形成环境而被赋予了许多特殊的寓意,其丰富多样的天然形式更为古往今来的许多艺术作品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广州森珀旅游景观规划是专注于提供旅游目的地项目策划咨询、规划设计、高质量落地深化设计、运营管理、景区升级改造设计等一站式落地全程服务的新锐文化创意先锋团队。 广州森珀旅游致力于探索具有独特性、艺术性和可持续性的旅游目的地景观; 广州森珀旅游的核心团队由业内经验丰富的规划策划师、目的地营销专家,景观设计专家和旅游度假产业链上的实践者组成。通过在业内多年的实践经验,森珀旅游景观不但熟知业内最前沿的理念和方法,也具有将概念深化、设计细化和实施落地的丰富经验。 广州森珀旅游所有的业务都坚持从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出发,用投资和运营者的视角量身定制整体设计,以保证旅游区的独特性、前瞻性。 问题八:内容都包括什么,什么是景观设计,城市公园景观 园林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方向分为:景观设计师方向和园林设计与工程管理方向、园艺技术。(一)景观设计师方向景观设计师是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以景观的规划设计为职业的专业人员,他的终身目标是将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动与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本专业培养具有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商业及居住区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与改造、室内绿色空间设计的人才,重点强化其景观设计、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使学生获得景观设计师的基本训练,成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适合在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景观设计公司、园林设计和工程公司、装饰公司、园艺公司、效果图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从事风景区规划设计、社区规划设计和管理、公园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及制图工作。本专业在招生同等情况下对具有美术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的考生优先录取。(二)园林设计与工程管理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园林工程组织管理、施工图设计、园林设计、园林植物生产销售能力,并拥有工程实践精神、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熟练掌握手工及计算机制图技能、工程设施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能够从事风景区、公园、居住区、城市主干道、街边小游园、老城区遗址公园等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组... 问题九:景观元素包括什么 5分 景观元素分类 道路地坪: 承载道路 非承载道路 侧石 雨水边沟 缩缝、胀缝 旱汀步 木栈道、木平台 特殊用途场地 台阶、坡道(含残疾人坡道) 室外花岗石拼花图案 各种路面块材平面铺装图案 停车场 竖向设计: 花坛、树池 挡土景墙 树穴 水景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喷水池 膜底水池 跌水池 水景墙 汀步池 硬质驳岸 自然河道驳岸 户外游泳池 景观小品: 花架 亭 廊 景墙 围墙 亲水平台 雨棚 景桥 雕塑 膜结构 门卫建筑小品 假山造景 其他设施: 花钵 户外林冲丁入口铭牌、标识牌 栏杆、扶手、栅栏 景观门 桌椅凳 特色灯具 体育运动健身设施 盲道
A这点小事
【寻踪】
1872年
在我国首次出现
英国人马偕博士将三角梅从英国引入台湾栽培,我国第一次出现三角梅的靓影
1922年
现身鼓浪屿
厦大教授钟心煊在鼓浪屿采集到三角梅标本,这是厦门最早有关三角梅的记录
1986年
成为 厦门市 花
三角梅以得票率的绝对优势正式成为厦门市市花
2012年
新优品种
开始推广
2003年之前,厦门的三角梅以小叶紫居多,而后,以同安红为首的红色系成为了城市彩化的主角,开遍大街小巷;2012年,更多新优三角梅品种开始推广
2018年
研发工作迈向
自主选育阶段
市园林植物园自主研发三角梅品种“中闽1号”,是我国三角梅研发工作迈向自主选育阶段的第一步
2020年
培育出
清香型三角梅
市园林植物园三角梅研究推广中心培育出了清香型三角梅,填补“叶子花属无香味”这一行业空白
“中闽2号”等10个新品种通过国家林草局组织的评审
【数说】
全球登记在册的三角梅品种有400余种,厦门经过近60年来的引种栽培,现保存三角梅品种300余个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是我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6个种群的各类三角梅种质资源600余份
秋风乍起,厦门道路旁、天桥边,一丛丛三角梅花开正盛、风情万种,吸引不少市民打卡拍照。这些“彩色精灵”从何而来?如何在厦门生根繁衍并逐步走红?本文将还原繁盛花事背后的故事。
百年前,三角梅从南美大陆远渡重洋,几经辗转来到厦门,在这片“异乡他水”的土地上,因着适宜的气候与土壤,三角梅生生不息。从诗人舒婷《日光岩下的三角梅》的片段可见其繁衍盛况:“抬头是你、低头是你,闭上眼睛还是你。”
近年,在厦门城市绿化彩化、花卉交易等领域,三角梅逐渐成为高频词,随着社交场景和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由三角梅衍生出的业态新象以及多样玩法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含蕊红三叶,临风艳一城”,如今,这位“远方客”在厦门这片热土上续写着“异乡情缘”。
识花
名为“梅”不是梅
祖籍在巴西
三角梅,虽名字中带着“梅”,但其实与“岁寒三友”中的梅相差甚远。从植物科目上划分,它和紫茉莉(又名胭脂花)才是“近亲”。
18世纪60年代,法国植物学家菲利伯特·康默生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首先发现三角梅。我国最早种植的三角梅是由英国人马偕博士于1872年从英国引入台湾,1922年,厦大教授钟心煊在鼓浪屿采集到三角梅标本,这是有关三角梅在厦门的最早记录。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三角梅有多种叫法:厦门叫三角梅,广州叫宝巾,台湾则称为九重葛。“钟心煊教授采集的标本鉴定属名为九重葛,种名为三角梅,之后的标本采集者们一直用‘三角梅’这个叫法。”市园林植物园三角梅研究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周群说,“三角梅”这个名称在厦门至少已沿用了一个世纪。
“厦门岛本岛最早的一批三角梅就种在厦门港的蓄水池附近(现南华路北侧),应该是20世纪20年代经华侨之手引种来的。”20世纪中叶,识得三角梅的人不多,这批三角梅还曾被当成阻碍建设的杂草,被连根拔起焚烧,是时任厦门市园林植物园主任的陈榕生和植物园的技工拖着板车,把一棵棵三角梅抢救到中山公园种植。“当时很多三角梅枝叶都烧焦了,黑不溜秋的,好在最后多数都存活了下来。”三角梅顽强的生命力给陈榕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5年,我市开展市花评选,陈榕生主动为三角梅拉票:开花繁茂、盛花期长,装点城市再好不过;不羡优境、坚韧不拔,与厦门人顽强拼搏的精神相契合……在多方推动下,三角梅得到了市民们的关注与认可。1986年10月23日在厦门市花竞争中,三角梅以得票率的绝对优势成为厦门市花。
赏花
养花人群年轻化
颜色造型玩出花样
周群从2000年开始接手三角梅研究工作,22年间,他见证了三角梅在厦门的“走红”之路:2003年之前,厦门的三角梅以小叶紫居多,而后以同安红为首的红色系成为了城市彩化的主角,开遍大街小巷;2012年,更多新优三角梅品种开始推广,大宫粉、加州黄金等各色三角梅陆续进入市场;近些年,一些浅色系三角梅成为“新势力”……
据同安区花卉盆景协会会长陈笃超介绍,当前我市三角梅市政彩化和家养景观的比例约为7:3,家养景观占比近年还在上升。本地三角梅种植户孙旭东说,今年以来,寻购三角梅的买家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约三成,年轻化、个性化成了三角梅市场多样化拓展的重要推动力。
“‘马斯佩拉克’是现在最火的三角梅品种之一,其颜色宛如落日余晖。如果有植株的叶片出现‘金心’‘镶金边’异变,价格能翻番。”孙旭东说,当前马斯佩拉克三角梅单株小苗市场价格在约180元,这个价格在三角梅品种中算偏高的。
“物以稀为贵,每个罕见品种初现时市场价格一般都处于高位。加之一些平台博主‘种草’、投机客‘炒花’,这些三角梅单株价格甚至能达到万元。”孙旭东说,目前国内三角梅繁衍技术已十分成熟,通过扦插、嫁接手段,单株三角梅一年可繁衍几十株,一年半载后,大量推向市场,高价三角梅价格很可能腰斩。因此,对于一些高价、罕见色三角梅,大家还需理性消费。
除颜色外,人们对三角梅造型也有新的追求。陈笃超说:“随着大众审美不断变化,精巧的小体三角梅越来越受欢迎。加之小体三角梅养护成本低、操作难度小,不少玩家愿意将它作为造景作品的主角。”绿地间,三角梅拔地而起,形如巨树立于天地;山石上,三角梅沿壁攀缘,随风摇曳……此般奇景,经过盆景三角梅玩家的雕琢,均可呈现于股掌之间。
育花
研发新品种
填补行业空白
2018年,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三角梅品种“中闽1号”的横空出世,成为我国三角梅研发工作迈向自主选育阶段的第一步,然而这一步,用了整整八年。
为何三角梅研发如此之难?周群回忆道,完成一次杂交,得在成百上千朵花上进行人工授粉。“先拿锋利的刀片小心切掉三片花苞片中的两朵花,单留一朵;细细割开花被管,在不抖落花粉的情况下去掉雄蕊,再将其他植株的花粉沾到这朵花的雌蕊上,而后套上袋子。”周群说,人工杂交很考验耐心,而一个新品种的诞生,则要经过至少3年的杂交培育,养出3代以上、性状稳定的三角梅,才标志着培育成功。
尽管科研之路任重道远,但我市对三角梅的研究始终未曾停歇,近年来屡有突破:2020年,“中闽2号”等10个新品种通过国家林草局组织的评审;同年,市园林植物园三角梅研究推广中心培育出了清香型三角梅,并顺利通过了国际新品种登录,填补“叶子花属无香味”这一行业空白。
据统计,全球登记在册的三角梅品种有400余种,厦门经过近60年来的引种栽培,现保存三角梅品种300余个,作为我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了6个种群的各类三角梅种质资源600余份,丰富的样本以及完整的科研系统,为厦门三角梅研究工作全国领先筑牢了跑道。
但要长期“领跑”,却非易事。三角梅是我国30余市的市花,也是海南省的省花,在“比学赶超”的研究环境下,我市三角梅研究要保持在“第一梯队”还需拿出更多成绩。当前,我国三角梅应用过于单一,以景观植物为主,如何拓展三角梅的应用场景,这是未来三角梅研究的重点方向。
其实,三角梅不但花可以用于花茶、提前食用色素,其叶子也是一味优质良药,比如在墨西哥,三角梅的叶子常常会拿来捣烂敷患处,有散淤消肿效果。“在各类应用拓展方面,我们不是行家,要使三角梅得到进一步推广,还要更多单位加入进来,通过产学研结合才能将三角梅更多的研究成果产业化,最大效能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周群说。
【幕后】
细心“号脉”控花
保证齐入盛花期
2017年金砖厦门会晤期间,环岛路海悦山庄段、湖滨中路筼筜书院段等100多个重要路段以及厦门人民会堂、会展中心等重要位置,不同花色、形态各异的万盆三角梅,整齐划一进入盛花期,惊艳了市民和莅厦嘉宾。如此盛况并非大自然的馈赠,而是源于控花技术的“神来之笔”。
所谓控花,即在苗木栽培过程中,运用叶面施肥、控水、催花、花后复壮等人工手段,调控苗木花期,实现在预设节点或时段集中绽放。
当前,国庆假期已过,新一轮控花也提上了日程。捏紧嫩枝,连同新叶、花苞一齐摘下,技术员的手法看似“狠辣”,实则是在“复壮”——这是控花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抽条、开花、发新叶,都需要植株不断供给能量。把一些新叶嫩枝摘了,实际上是在弃卒保车,助其恢复元气,为下一轮开花积存能量。”技术员郭杭琪从事控花工作已有6年,几乎每天都要和三角梅打交道。
“和其他彩化植物相比,三角梅比较敏感,光照、土壤、水分、肥料、修剪、病虫害防治,甚至是同一地点种植盆器不同,都会对开花带来影响。”察看生长和花芽分化情况,结合气象资料,控花操作前,郭杭琪还需要为管养范围内的三角梅逐一“号脉”,订制不同的控花措施,“对症下药”。
“我们业内常戏称三角梅‘好养活’,但要让花开得密、时间开得准、颜色开得艳,要格外细心。”郭杭琪说,当好“护花使者”,并不容易。例如,盛花期前50天,通常是郭杭琪最忙碌的时段——关键控水期,他每天要对管养范围内27座天桥、15座高架桥、跨线桥立体浇灌系统进行试压、巡检,将47公里的浇灌系统注水量误差控制在±5%。控水作业时,技术员要将滴管插入盆器土壤内,手法尽量轻柔,以防破坏根系;浇灌时一手捏开关、一手掐表,限时控水精确到秒。
【记者手记】
花从海上来 临风艳一城
玫瑰红、柠檬黄、樱花粉……三角梅几乎把世间艳丽的颜色都写进了自己的色谱。它热情、奔放,同时也胸怀开阔、包容并蓄,是不少厦门人性格特色的生动写照。
花从海上来,临风艳一城。三角梅从南美大陆漂洋过海而来,在中国大受欢迎,它是我国30多个城市的市花,还是海南省的省花。而厦门,则让三角梅盛开得愈发娇艳——这里不但有适宜它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更有爱花懂花的厦门人,通过研发新品种和精准控花技术,释放出三角梅更多样的美。
如今的厦门,拥有300多个三角梅品种,还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但是,目前三角梅仍主要作为景观植物存在,应用过于单一,如何拓展它的应用场景,这是未来三角梅研究的重点方向。在更深一步的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共享的推动下,期待更多“莳花人”能利用厦门的种质资源优势,产学研结合“点梅成金”,将三角梅更多的研究成果产业化。 (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本版图/记者 林铭鸿)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