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炒洋芋G
这不代表着,因为这只是为了促进我国的教育行业的发展,而且也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并且也是为了激励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我觉得这不代表着中国要引入德国职业化工程师教育体系。
sisley0522
世界上第一辆机动车是摩托车,是由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设计的,而后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879年12月31是汽车界的鼻祖。日本相对时间较晚,吉田真太郎,1904年他成立了东京汽车制造厂。
猜我猜不猜
德国和中国的时差:中国比德国快6小时。德国首都柏林位于东一区时区,现执行夏令时,中国首都北京位于东八区时区,所以中国比德国快6个小时。因为德国夏季使用执行夏令时,所以德国和中国在夏天相差6个小时,冬天相差7个小时。 时差的计算方法:两个时区标准时间(即时区数)相减就是时差,时区的数值大的时间早。比如中国是东八区(+8),美国东部是西五区(-5),两地的时差是13小时,北京比纽约要早13个小时;如果是美国实行夏令时的时期,相差12小时。扩展资料:时差是指两个地区地方时之间的差别。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 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同一时区内所用的同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各地的标准时间为格林威治时间()加上 (+) 或减去 (-) 时区中所标的小时和分钟数时差。许多国家还采用夏令时(DST), 比如美国每年4月到9月实行夏令时,时间提前一个小时。
小萝莉的春天
詹天佑1861年(清咸丰帝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6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可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号管带(舰长)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惕,作好了战斗准备。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从战后到1888年,詹天佑儿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分析总结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P116)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詹天佑初战告捷后,立刻遇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带着测量队,身背仪器,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复勘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迭,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列车开到这里,配合两台大马力机车,一拉一推,保证列车安全上坡。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又继任了粤汉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这时,美国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衔仪式。为了全力参加祖国铁路建设,他放弃了这一荣誉。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其间,厘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并上书政府要求全国采用。中国现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标准轨、珍氏自动挂钩(Janney Coupler,亦称姜坭车钩、郑氏车钩,美国人 Eli Janney 所创)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议。此外詹天佑亦着重铁路人才的培训,制定了工程师升转章程,对工程人员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规定,并且定明工程师薪酬与考核成绩挂钩。京张铁路堷训了不少中国的工程人员,詹天佑所制定的考核章程亦成为其他中国铁路的模仿对象。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获宣统赐工科进士,任留学生主试官等职。1910年,任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兼工程师,1912年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负责兴建粤汉及川汉铁路。此后一直定居在汉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号(今洞庭街51号)。同年成立“中华工程师学会”,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民国成立后,于1913年获政府委任为交通部技监,1914年获颁授二等宝光嘉禾章。1916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参崴和哈尔滨任协约国监督远东铁路会议中国代表。4月因病回汉口,4月24日病逝,终年五十九岁。詹天佑与其妻谭菊珍埋葬在京张路青龙桥火车站附近。1922年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纪念馆。
joannatang2008
1766年英国发明家瓦特(1736--1819)改进了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1725--1804)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 由于试车时转向系统失灵,撞到般圣奴兵工厂的墙壁上粉身碎骨,这是世界上第一起机动车事故。 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1794年英国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气混合制成混合气体以供燃烧的构想。 1796年意大利科学家沃尔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蓄电池,这项发明为汽车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 1801年法国人勒本提出煤气机原理。 1803年法国工程师特利维柯(1771-1833)采用新型高压蒸汽机,可乘坐8人,在行驶中平均时速13km,从此,用蒸汽机驱动的汽车开始在实际中应用。 1827年英国嘉内公爵(1793--1873)制造的蒸汽汽车成为世界上第一辆正式运营的蒸汽公共汽车。可载客18人,平均时速19km。 1838年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该项发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1842年美国人古德发明了硬橡胶轮胎,该轮胎是实心的,行驶中颠簸很厉害。 1858年法国工程师洛纳因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用陶瓷绝缘制成的电点火火花塞。 1859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发明了铅酸蓄电池,为汽车的用电创造了条件,被称之为“意义深远的发明”。 1860年法国电器工程师莱诺制成了第一部用电火花点燃煤气的煤气机。 1862年法国电器工程师莱诺研制出二冲程内燃机。其他人开始研究四冲程发动机。 1867年德国工程师奥托(1832--1891)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四冲程煤气发动机。 1876年奥托制成了单缸卧式、压缩比为的3千瓦煤气机。 1886年①1月29日,德国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为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②德国人哥德利普·;戴姆勒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③奥托宣布放弃自己所获得的四冲程发动机专利,任何人都可根据需要随意制作。 1887年①卡尔·;本茨将他的第一辆汽车卖给了法国人埃米尔·;罗杰斯,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的销售。②卡尔·;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奔驰汽车公司。 1888年①法国标致公司成立②英国人邓禄普发明充气轮胎。 1889年①戴姆勒在他的汽车上采用装有滑动小齿轮的4速齿轮传动装置。②6月9日,戴姆勒的V型发动机在德国获得专利,后来卡尔·;奔驰在自己的汽车上采用了这种类型的发动机,并付给戴姆勒万马克专利费。③法国人标致研制成功齿轮变速器和差速装置。 1890年①戴姆勒成立公司。②美国人奥兹成立汽油发动机生产厂。 1891年①美国芝加哥研制出第一辆电动汽车。②法国人潘赫德和莱瓦索尔采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结构型式,并设计了专用底盘。这一结构奠定了汽车传动的基本型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全世界广泛仿效。 1892年美国人杜里埃发明喉管型喷雾化油器。 1893年①德国人狄塞尔在其论文《转动式热机原理和结构》中,首次论述了柴油发动机原理。②法国巴黎开始实行车辆登记、使用车牌并发放驾驶证。③杜里埃研制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辆汽油发动机汽车。 1894年①狄塞尔展出他的第一台商品型柴油发动机。②法国人米其林兄弟发明充气式橡胶轮胎。③奔驰公司生产了135辆维多利亚牌汽车,并采用了米其林发明的可拆卸式充气轮胎。 1895年①世界上第一本汽车杂志《无马时代》在美国出版发行。②法国人莱瓦索尔研制出用手操纵的齿轮变速传动装置。③美国首次举行汽车比赛,获得冠军者用9小时跑完50英里(千米)的路程。 1896年①亨利·;福特研制成功2缸4轮汽车。②美国出版物中首次使用“汽车”(Automobile)单词。③美国人将油灯用于汽车照明。④英国人首次使用石棉制动片。⑤德国首次使用汽车计程表。⑥伦敦首次举办国际汽车博览会,展出了小轿车、客货两用车和电动汽车。⑦标致公司成立。⑧德国人杜茨成为经营出租汽车的鼻祖。⑨日本进口首辆汽车。 1897年①奥兹在美国密执安州的兰辛市创办了“奥兹汽车厂”。②美国举办首次汽车刊物展览(5月13日)。③英国兰切斯特牌汽车采用了高压润滑系统,发明人由此而获得专利。④美国首次实行汽车保险,鲁密斯对其生产的单缸汽车按%的费率进行了财产保险。⑤英国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协会—— 皇家汽车俱乐部,即现在的前身。⑥狄塞尔制成压缩点火式千瓦柴油发动机,热效率高达26%。令世界为之震惊。⑦英国人乔治·;史密斯成为第一个酒后开车被判有罪的人。 1898年①美国人富兰克林研制出顶置气门4缸风冷式发动机。②第一辆公共汽车问世。③转子发动机问世。④法国人雷诺将万向节首先用于汽车传动,并发明伞齿轮式主减速器传动装置,取代了链条传动。⑤雷诺公司成立。⑥英国人制成柴油发动机汽车。 1899年①第一辆菲亚特汽车问世。②带有整体水箱的的蜂窝式散热器、分档变速器和脚踏式加速器首先由戴姆勒应用。③纽约成立全美第一家汽车修理厂。④德国人西韦尔成为第一位死于车祸的汽车司机。 1900年①美国奥兹牌汽车投产。②威廉·;麦金莱(1897-1901年间任美国第25届总统)成为第一个乘坐汽车的美国总统。③德国制造出第一辆装甲车。④全金属车身问世。⑤德国人保时捷研制出带曲面挡风板的汽车。⑥奔驰公司以钢材代替木材制作车架。⑦倾斜式圆形方向盘首次在德国使用。⑧纽约颁发第一份汽车驾驶执照,称“工程师证书”。 1901年①位于底特律的奥兹汽车厂发生火灾,恢复生产后采用由各分散车间转包零件加工和装配的生产组织方式。后来这些车间相继独立,使底特律发展成为了汽车城。②纽约开始发放汽车牌照(带号码的铝制圆盘)。③德国波许公司发明高压磁电机点火装置。④奥兹莫比尔汽车首先使用转速表。⑤低压磁电机点火系统被戴姆勒公司采用。⑥中国进口第一辆汽车。 1902年①卡迪拉克汽车公司成立。②盘式制动器专利被英国人获得。③鼓式制动器专利由法国人雷诺获得。④后桥独立式悬架被法国人装于赛车。⑤摩擦式减震器在英国使用。⑥用两个前轮的转动代替轴的转动的艾利奥特转向原理开始应用。⑦美国汽车协会在芝加哥成立。 1903年①福特汽车公司成立。②法国研制出第一台V型发动机。③伦敦出现出租汽车。④美国古德伊尔轮胎公司获无内胎轮胎专利。⑤英国生产全钢车身的轿车。⑥“交通安全之父”伊诺出版《驾车的规则》一书。⑦美国波士顿警察最先购买汽车执行警务。 1904年①气压制动系统开始采用。②卡迪拉克汽车装用防盗点火系统。③美国研制出防刺漏式轮胎。④英国希思发明液压制动系统。 1905年①法国研制出封闭式驱动桥。②法国研制出轮胎压力计。③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成立。 1906年①带弹簧的保险杠问世。②前轮制动器在德国问世。③别克公司将蓄电池作为轿车的标准配备。④法国勒芒举办首次汽车大奖赛。⑤扭力杆式减震器问世。 1907年①劳斯莱斯公司开始生产“幻影”牌旅行车。②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汽车功率计算公式,该公式后来被一些国家作为汽车征税的依据。③法国采用乙炔车灯。④日本制造出第一辆汽油发动机汽车。 1908年①卡迪拉克公司因生产可互换零件的汽车而获得英国皇家汽车俱乐部颁发的杜瓦奖。②福特“T”型车问世,福特流水式生产线建成,开始了崭新的汽车生产方式。③杜兰特创办通用汽车公司。④轮胎刻纹机在美国问世。⑤电喇叭被美国人在汽车上应用。 1909年①美国印第纳州建成第一条高速赛车道,这是印地赛车的起源。②卡迪拉克公司并于通用。 1910年美国出现消防车。 1911年①美国底特律市的公路上首次标出中心线。②美国举行500英里汽车赛,获胜者的汽车上首次安装了后视镜。③德车卡门提出流线型概念。④法国人标致设计出4轮制动器。⑤电灯被美国人用于汽车照明。⑥汽车股票在纽约上市。 1912年①自动起动器在卡迪拉克汽车上被首次装用。②双凸轮顶置式发动机在瑞士问世。③别克V12型发动机采用了铝制活塞。④轮胎材料中加炭黑可以提高耐磨性的实验获得成功。 1913年①四门桥车问世。②曲面风挡玻璃问世。③汽车前大灯被置于挡泥板上。④汽车销售首次采用分期付款。⑤第一个加油站建成。 1914年①全钢车身的道奇牌客车问世。②底特律出现第一个管理交通的停止信号灯。③云母质绝缘体的火花塞在英国问世。④英国生产双层客车。 1915年①可拆卸式轮辋代替了嵌入式轮辋。②箱型车身的“T”型车问世。 1916年①倾斜式挡风玻璃流行,手动刮水器被装于汽车。②美国人开始使用停车灯。③英国最后一批“皮尔逊-考克斯”牌蒸汽汽车停产。 1917年林肯汽车公司成立。 1918年①美国登记客车数超过500万辆。②美国人麦克姆·;罗西德制成四轮液压制动器并获专利。③雪佛兰与通用公司合并。④英籍德国人阿克曼申请平行连杆式转向机构专利,后来法国人琼特将其改为梯形连杆式。 1919年①福特公司客车产量达75万辆,超过美国客车产量的1/3。②高效制动器装车使用。 1920年①日本成立东洋汽车工业公司。②美国修筑了全长为191千米的高速公路。③雪铁龙和蓝旗公司开始采用钢板冲压盘式车轮。④通用公司在车内安装顶灯。⑤林肯牌汽车问世。 1921年①林肯汽车将转向信号装置列为标准配备。②福特汽车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③镀镍技术被应用于散热器和车灯。④四乙基铅在汽油中具有抗爆作用被发现。⑤底特律设计出同步交通信号灯和高出地面的安全平台。⑥第一家汽车饭店开张。⑦可调式汽车座椅问世。 1922年①空气滤清器、油量指示器被应用于汽车。②蓝旗汽车采用了V6型发动机和四轮独立悬挂装置。③橡胶悬挂装置在美国问世。④专门研究交通工程、车辆管理等问题的“伊诺交通基金会”成立。 1923年①戴姆勒公司发明自动喷漆装置。②奔驰公司生产出第一辆柴油载货车。③福特公司年产汽车200万辆。④菲亚特公司推出调式方向盘。⑤法国勒芒首次举行24小时汽车车赛。 1924年①杜邦公司推出新型快干漆。②美国每7人拥有一辆汽车。③富兰克林研制出离合器中的减震装置。④莫来石瓷质绝缘体的火花塞在美国问世。⑤波许公司开始生产电动刮水器。⑥第一条收费公路在意大利通车。⑦双丝式前大灯问世。 1925年①奥兹莫比尔5座汽车问世。②本年度供给用户的汽车附属装置有:千斤顶、停车信号灯、水箱锁盖、行李架、反光镜、烟灰盒、点烟器和温度计等。③克莱斯勒公司成立。 1926年①奔驰与戴姆勒公司合并,开始生产梅谢苔丝——奔驰牌汽车。②美国研制出汽油辛烷值测定表,使汽油的抗爆性有了衡量标准。③驱动桥高度降低及双曲线齿轮的采用使汽车重心得以降低。④通用公司将汽车大灯变光开关由方向盘移到了地板上,改用脚操纵。⑤通用公司成立车身外形画室。⑥卡迪拉克公司使用防碎玻璃。 1927年①真空自动增压器问世。②通过采用在钢制部件中充填毛织物和射流消声的方法使汽车得以消音。③第27届国际汽车博览会展出的汽车表明了轿车发展的趋势: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曲轴箱换气装置和后视镜被纷纷采用。④“T”型车停产,累计生产15007033辆,它为美国汽车的普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⑤液力制动器问世。 1928年①福特“A”型车取代了风靡全球的“T”型车。②通用公司推出带有各种豪华饰物的雪佛兰6缸发动机汽车,得到用户好评。③同步变速器用于卡迪拉克汽车。④“宝马”牌汽车问世。 1929年①亨利·;福特汽车博物馆对外开放。②汽车尾灯开始安装。③美国将收音机作为汽车的选用品。④“汽车之父”卡尔·;奔驰去世。 1930年①超低压轮胎问世,提高了汽车在松软路面行驶的性能。②镀锡活塞问世。③戴
我爱欧文
中考五五分流政策加剧教育内卷,“教育内卷”不只是最近我们口头上的热词,也是我国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 题之一。曾经只在沿海城市试点的“中考五五分流”政策近年来在全国推广,但却似乎加剧了教育内卷,中考五五分流是否代表中国要引入德国职业化工程师教育体系?
曾在沿海少数城市试点的初升高五五分流政策,近年来逐步向全国各地推行,越来越多地区将普高与职高的学位 数量配置成大约一半对一半,这是应对经济社会新变化而推出的改革措施。 不过,一些人期待这一改革减轻普通高考竞争压力,甚至寄望于它缓解应试教育的弊端,则是不现实的。
受传统文化、经济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五五分流政策在中期内很难取得其师法对象——德国那样的效果,短期内则 有可能成为加剧教育“内卷化”竞争的因素。理性认识到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差异,不断微调完善政策,改革的长 期目标方可能实现。
德国是公认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其学生在小学四年级(10岁左右)即进行分流,分别进入主体中学、实科中学、文科中学。三类中学教育的侧重点不同,1952年,主体中学吸纳了80%的同龄人,是初中教育的“主体”,目前则占1/4左右,此类学校学生毕业后主要参加职业培训然后从事蓝领岗位工作。
单从分流时间来看,中国学生要到15岁,比德国晚5年,因此德国的分流似乎更加残酷,但它却没有引起内卷化 竞争,德国大学前阶段教育竞争的激烈程度远低于东亚国家,也低于美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10岁分流基于一个 理论:人的智力、性格倾向、优劣点大致此时基本确定。
总会有一定比例晚熟学生以及兴趣认知突然发生变化的 人,但因为三类学校之间有相对便利的转换渠道,孩子可以十岁定职业终身,中间也有反悔的机会,故而小小年 纪分流并不会有什么特别压力。
德国没有科举文化负担,学业成绩与智力、能力、社会地位之间的关联度远远低于东亚国家,选择 职业教育成为一个蓝领人并不意味著在社会地位上低人一等。同时,职业教育与制造业间形成了良性互动,优质 的技术工人提高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制造业的竞争力又反过来有条件为蓝领工人提供不显著低于专业人士的收 入,确保了其经济地位。总之,德国没有发生教育内卷,是因为个人接受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主要目标——经济 收入和社会地位不因普教、职教而产生两极分化。在这种情况下,中考五五分流引入德国职业化工程师教育体系也是很好的选择。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