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2

DD大小姐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师考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暗旦无光

已采纳

有,可以考综合布线工程师证。以下是报考过程,以及条件:报考条件:教育培训: 计算机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相关专业证书包括:OCP、MCSE、MCDBA证书。工作经验: 了解综合布线或通信类电缆连接器等产品的相关标准;熟悉综合布线产品与系统集成施工;精通Linux/Unix/Windows操作系统; 熟悉TCP/IP协议;熟悉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具有动手能力和设备软硬件排障能力。报考部门:当地劳动部门,或者是职业鉴定部门进行报名,参加当地的考试,合格后发给此证。综合布线系统犹如智能大厦的一条高速公路,连接着楼宇自动化、防火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自动化等所有系统,实现楼宇智能化。只要有了"高速公路",有了"综合布线系统",想跑什么 "车",想上什么系统,那就变得非常简单了。综合布线工程师就是高速公路的设计者,在土建阶段将连接3A的线缆,综合布线至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系统的初始投资占整个建筑的3-5%,可见工程师的身价。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师考试

257 评论(13)

mimi若闻

有,可以考综合布线工程师证。

布线工程,也叫结构化布线工程,或叫智能化布线工程,是指对数据传输系统、语音通讯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智能一卡通系统等的预埋布线。一般,布线工程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及设备间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工程。

布线工程有国际和国内规范和标准,它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同时具备有很高的兼容性及整体性。

在建筑业领域中,布线工程属于建筑智能化(也称智能弱电)工程的一个子项工程。

折叠

254 评论(14)

yy瘦胖纸

基本要求 1.了解大型网络系统规划、管理方法; 2.具备中小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 3.掌握中小型网络系统组建、设备配置调试的基本技术; 4.掌握企事业单位中小型网络系统现场维护与管理基本技术; 5.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 考试内容 一、网络规划与设计 1.网络需求分析。 2.网络规划设计。 3.网络设备及选型。 4.网络综合布线方案设计。 5.接人技术方案设计 地址规划与路由设计。 7.网络系统安全设计 二、网络构建 1.局域网组网技术。 (1)网线制作方法、 (2)交换机配置与使用方法。 (3)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 (4)交换机VLAN配置。 (5)交换机STP配置。 2.路由器配置与使用。 (1)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2)路由器接口配置 (3)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4)RIP动态路由配置。 (5)OSPF动态路由配置。 3.路由器高级功能。 (1)设置路由器为DHCP服务器。 (2)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3)配置GRE协议。 (4)配置IPSec协议。 (5)配置MPLS协议。 4.无线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三、网络环境与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 1.网络环境配置。 2. WWW服务器安装调试) 3.E—mail服务器安装调试 4. FTP服务器安装调试。 5. DNS服务器安装调试。 四、网络安全技术与网络管理 1.网络安全。 (1)网络防病毒软件与防火墙的安装与使用。 (2)网站系统管理与维护。 (3)网络攻击防护与漏洞查找。 (4)网络数据备份与恢复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5)其他网络安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2.网络管理。 (1)管理与维护网络用户帐户。 (2)利用工具软件监控和管理网络系统。 (3)查找与排除网络设备故障。 (4)常用网络管理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五、上机操作 在仿真网络环境下完成以下考核内容: 1、交换机配置与使用。 2、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3、网络环境与应用系统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 4、网络管理与安全设备、软件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 考试方法

83 评论(9)

我知道你会

网络工程师考试主要考的内容如下:(1)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2)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3)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4)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5)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6)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7)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8)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9)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10)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11)掌握TCP/IP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应用技术;(12)理解接入网与接入技术;(13)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14)熟悉网络系统的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15)理解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6)理解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7)了解有关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18)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

208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