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小太阳
第三章 内容提要 1、人工、材料、机械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2、定额单价的组成、换算与确定 3、概算、预算的编制方法与审查方法及步骤 4、工程造价指数的编制 重点、难点 1、人工、材料、机械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2、定额单价的组成、换算与确定 3、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 4、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步骤及编制方法 5、建筑工程概预算审查的主要方法 6、工程造价指数的编制 内容讲解 第一节:人工、材料、机械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定额是规定消耗在单位工程构造上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的数量标准,是计算建筑安装产品价格的基础。 一、人工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是人工定额的两种表现形式,算出时间定额,也就可以定出产量定额。 预算定额中人工消耗量的确定,其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时间定额中的工作延续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休息时间 在计算时,由于除基本工作时间外的其他时间一般用占工作延续时间的比例来表示,因此计算公式又可以改写为: 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其他工作时间占工作延续时间的比例)] 3.产量定额。其公式如下: 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 4.计算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其计算公式为: 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时间定额*(1+人工幅度差系数) 二、材料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合理确定材料消耗定额,必须研究和区分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性质。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可分为必需的材料消耗和损失的材料两类性质。 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材料数量,按用途可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其他材料。其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标准规格及规范要求计算。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公式应记住,如:每立方米1砖墙砖的净用量计算公式为 砖数=1/[(砖宽十灰缝)*(砖厚+灰缝)*砖长] 再如砂浆用量的计算公式为 砂浆(m3)=(1 m3砌体-砖数的体积)* 其中是砂浆实体积折合为虚体积的系数。 (2)按设计图纸尺寸计算。 (3)对于配合比用料,可采用换算法。 (4)对于不能用其他方法确定定额消耗量的新材料、新结构,可采用测定法。 材料的损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消耗,如现场内材料运输损耗及施工过程损耗。 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材料净用量x(1+损耗率) 三、机械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机械台班预算定额消耗量的计算步骤及计算方法如下。 (1)确定合理的施工条件。这一点主要是拟定合理的工人编制所需要的。 (2)确定机械1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机械1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的确定方法,机械工作特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对于循环动作机械,其计算公式为 机械纯工作1小时正常生产率=机械纯工作1小时正常循环次数*一次循环生产的产品数量 机械纯工作1小时循环次数=60*[60/1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秒)] 1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循环各组成部分正常延续时间)-交叠时间 (3)确定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是指机械在工作班内对工作时间的利用率。 (4)计算施工机械台班定额。其计算公式为 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纯工作1小时正常生产率*工作班纯工作时间=机械纯工作1小时正常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正常利用系数 施工机械时间定额=1/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 (5)计算预算定额消耗量。其计算公式为: 机械预算定额消耗量=施工机械台班定额*(1+机械幅度差) 补充定额是定额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当设计图纸中某个工程采用新的结构或材料,而在预算定额中未编制此类项目时,为了确定工程的完整造价,就必须编制补充定额。今后推广清单报价,逐步淡化现有定额体系后更需要大家学好本讲,以便编制企业内部定额。
我是娜弟
我们在备考造价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造价工程师考试的内容很多,而且有的还很复杂。所以很多人觉得自己根本记不住,就算记住了,马上就忘了。久而久之然后就怀疑是不是自己脑容量不够用?然后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如何避免这种悲剧发生?先做好计划一个不着调的开头都伴随着一个不靠谱的结果,很多人在备考复习的时候就算仓促决定的,也没有啥有效的复习攻略,而且对于造价教材的章节结构没有了解,一脸懵逼的就开始学,这样的结果就算学习效果很差,到了最后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呢,给大家建议1、做好复习计划,什么时间看什么内容,要做到心里有谱;2、先预习下教材,对于章节结构、重点,有大致的了解。学教材的同时也要搭配相应的辅导书,这样有助于你理解记忆。强化记忆的办法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所谓的“记不住:其实是两方面的问题,①记忆力不好,②记忆方法太差。首先说记忆力:其实它是可以锻炼的,多记忆,总结方法,熟能生巧,记忆力就会增长。换句话来说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记忆力会越来越好。但不少考生学习了一段时间了,还是记不住,那就要看看下面的方法了。(1)思考记忆法在记东西同时,脑中展开联想,思考相关的信息。然后将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加工,即根据发音、意思、形象等特征进行联想,赋予形象生动的记忆特征。或者将记忆内容组成有意义的句子再进行背诵。(2)理解记忆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理解教材中的原文进行记忆。实际操作中,如果我们首先对教材中的内容先进行了一定层度的理解,然后再去记忆会事半功倍。另外,我们在造价复习时,理解也是一大重点(3)构建知识网其实造价工程师考试的知识点是看似无序,实则有序的。我们如果把这些知识点经过自己的联系排列,变成知识网结构,是非常方便我们去记忆的。所以复习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完善这个知识网,且不断增删。将知识间的联系编制紧密,这样在记忆时才能融会贯通,自然而然。总结回顾在我们成功记忆了一些知识点后,这些成果咱们还要守护,所以必须定时回顾。记忆是呈阶段式遗忘的,要想保住记忆成果,就要反复回顾,反复记忆。一般建议是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之后1天,2天,5天,8天,14天这样反复回顾,就能保持住记忆效果。备考造价工程师的路是漫长而艰辛的,但是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不忘初心坚持学习,加油!
壹个芝麻糕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内容包括《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四个科目。
其中,《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和《建设工程计价》是基础科目,考查工程造价管理基本制度和内容、工程造价构成以及基本计价依据等;《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是专业科目,考查工程地质、工程构造、工程材料、施工技术等专业技术;《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则是综合应用科目,考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前面三个科目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建设工程造价实际问题。
一级造价师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其中案例分析题中有很多计算题。具体来说,《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和《建设工程计价》科目的考试题型为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多选题20道,每题2分,总分100分。《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的考试题型则有所不同,土建、水利、交通运输专业的考生需要完成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多选题20道,每题2分,总分100分;而安装专业考生则需要完成单选题40道,每题1分;多选题20道,每题分;选做题20道,每题分,总分100分。《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科目则会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案例题数量和分值,土建专业为5道,总分120分;安装和水利专业为6道,总分120分;交通运输专业为7道,总分120分。
总体来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内容涵盖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内容、工程造价构成及计价依据、工程技术与计量等专业知识,并通过案例分析题考察应试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考试题型则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其中案例分析题中有很多计算题。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考试要求进行答题,才能顺利通过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