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63

mengjia097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底层工程师工作时间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单色的星空

已采纳

每天6小时左右用心学 3个月左右 就可以出来找工作了··后面的知识都是在工作中慢慢积累的···前面的学习只能说是打基础,基础越好 对于后面的学习来说也是越来越容易的。

底层工程师工作时间

142 评论(12)

Joyce@静艳

Linux培训完之后当然是做运维啦。

117 评论(9)

dianpingyao

不可行. 每天15h是癫狂状态, 其实你根本不具备这种潜质, 只是心理上的骚动. 之所以这么判定, 是因为如果你曾经具备这种潜质, 你根本就不必现在为工作犯愁. 如果你其它有一样拿得出手或知识面还宽或还算聪明机灵, 那你绝对不会现在选择Java. 要想把一件事做好, 一定要理性规划, 长远计议. 留足裕量. 要多长时间, 其实别人根本帮不了你, 只有你自己最知道. Java算不上什么好东西, 学了确实能找到工作, 只是这工作能做一辈子吗, 10年都难. 能越吃越香吗? 不能, 对于具备你想象中素质的那种人, 这种烂工作, 爱理不理的.你抛出这个问题是你根本不了解社会的需求, 也不了解自己的长短特点.我建议你学51, 学C. 这东西看似不起眼的, 但三个月后也能混饭吃, 不比Java差. 由于你的性格决定了你的知识面不可能如别人暴涨, 即使学了Java也是始终被淘汰的角色, 跟不上节奏必将转型. 而51的知识量很少, 很确定. 可以日积月累, 越吃越香的.学完51, 就可以学ARM, DSP, 在底层游走. 学51最大的好处是你可以做一个真正的产品, 哪怕它很不起眼, 但它完全属于你. 据我所知, 目前国内最紧缺的几种软件工程师: ARM底层驱动工程师(Linux+C), 图象处理工程师(OpenGL/VC), DSP运动控制工程师(CCS).国内的科技化生产能力还远没有开拓起来, 而国内的手机行业确是早就饱和八百倍了. 多关心一下自己的兴趣, 到底喜欢什么, 别为工作而工作. 在未来产业链上早点谋划个适合自己的岗位.

141 评论(11)

苏明zhsm13579

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一个搞些简单基础性的,还有个是搞幽深点的!其具体的就相当于分工不同一样!打个比方:一个相当于教学校长另一个就相当于是策略的规划校长!基本就是这区别

252 评论(11)

TTTTTTTT醬

觉得一个电子工程师/硬件工程师应该有下面的能力:1、模拟/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教科书上讲的都应该会,包括分离元件和运放的信号放大,滤波,波形产生,稳压电源,逻辑化简,基本触发器,基本计数器、寄存器,脉冲产生和整形,ADC、DAC,锁相环等。要能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设计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比如说稳定性、频率特性等。这些东西一般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到见多识广,然后熟能生巧。2、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结构。现在的电子设备基本上没有不用到计算机的,所以对计算机一定要了解最好是熟悉。要明白计算机是怎么工作的,软件在计算机内是怎么运行的(最好自己写一写程序),要熟悉常用计算机系统的外围电路和接口,并且要明白CPU和外围电路是怎么协调工作的等等。最好能熟悉MCS-51,写程序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思路,但一定要做出来。3、PCB。基本要求是4层板,要了解PCB对EMI、ESD的影响并想办法避免。PCB能做得既美观又没有问题是需要花时间来训练的。4、VHDL。在国外这是要求掌握基本技能,在国内也正在普及。主要是用来开发FPGA/CPLD器件和逻辑仿真,还有IC设计也常用VHDL作输入。就目前来说,如果对自己要求不是很高的话可以不掌握。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的话,可以学一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当然首先必须掌握好C(C++)语言,以便将来可以做(软/硬件)系统方面的工作。但模电/数电基础一定要好,这是学习其他的基础。开始时一般从分析电路入手,要搞清楚一个电路的电流是怎么流的,电压是怎么产生的,电感、电容是怎么冲放电的等等。从简单到复杂,慢慢养成习惯,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就明白了。电子硬件工程师要求掌握的东西第一部分:硬件知识一、 数字信号1、 TTL和带缓冲的TTL信号2、 RS232和定义3、 RS485/422(平衡信号)4、 干接点信号二、 模拟信号视频1、 非平衡信号2、 平衡信号三、 芯片1、 封装2、 74073、 74044、 74005、 74LS5736、 ULN20037、 74LS2448、 74LS2409、 74LS24510、 74LS138/23811、 CPLD(EPM7128)12、 116113、 max69114、 max485/7517615、 mc148916、 mc148817、 ICL232/max23218、 89C51四、 分立器件1、 封装2、 电阻:功耗和容值3、 电容1) 独石电容2) 瓷片电容3) 电解电容4、 电感5、 电源转换模块6、 接线端子7、 LED发光管8、 8字(共阳和共阴)9、 三极管2N555110、 蜂鸣器五、 单片机最小系统1、 单片机2、 看门狗和上电复位电路3、 晶振和瓷片电容六、 串行接口芯片1、 eeprom2、 串行I/O接口芯片3、 串行AD、DA4、 串行LED驱动、max7129七、 电源设计1、 开关电源:器件的选择2、 线性电源:1) 变压器2) 桥3) 电解电容3、 电源的保护1) 桥的保护2) 单二极管保护八、 维修1、 电源2、 看门狗3、 信号九、 设计思路1、 电源:电压和电流2、 接口:串口、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3、 开关量信号输出调理1) TTL―>继电器2) TTL―>继电器(反向逻辑)3) TTL―>固态继电器4) TTL―>LED(8字)5) 继电器―>继电器6) 继电器―>固态继电器4、 开关量信号输入调理1) 干接点―>光耦2) TTL―>光耦5、 CPU处理能力的考虑6、 成为产品的考虑:1) 电路板外形:大小尺寸、异形、连接器、空间体积2) 电路板模块化设计3) 成本分析4) 器件的冗余度1. 电阻的功耗2. 电容的耐压值等5) 机箱6) 电源的选择7) 模块化设计8) 成本核算1. 如何计算电路板的成本?2. 如何降低成本?选用功能满足价格便宜的器件十、 思考题1、 如何检测和指示RS422信号2、 如何检测和指示RS232信号3、 设计一个4位8字的显示板1) 电源:DC122) 接口:RS2323) 4位3”8字(连在一起)4) 亮度检测5) 二级调光4、 设计一个33位1”8字的显示板1) 电源:DC5V2) 接口:RS2323) 3排 11位8字,分4个、3个、4个3组,带行与行之间带间隔4) 单片机最小系统5) 译码逻辑6) 显示驱动和驱动器件5、 设计一个PCL725和MOXA C168P的接口板1) 电源:DC5V2) 接口:PCL725/MOXA 8个RS2321. PCL725,直立DB37,孔2. MOXA C168P,DB62弯3) 开关量输出信号调理:6个固态继电器和8个继电器,可以被任何一路信号控制和驱动,接口:固态继电器直立,继电器直立4) 开关量输入调理:干接点闭合为1或0可选,接口:直立5) RS232调理:1. LED指示2. 前4路RS232全信号,后4路只需要TX、RX、03. 无需光电隔离4. 接口形式:DB9(针)直立第二部分:软件知识一、 汇编语言二、 C51该部分可以从市场上买到的N种开发板上学到,至于第一部分,需要人来带吧。为什么要掌握这些知识?实际上,电子工程师就是将一堆器件搭在一起,注入思想(程序),完成原来的这些器件分离时无法完成的功能,做成一个成品。所需要的技能越高、功能越复杂成本越低、市场上对相应的东东的需求越大,就越成功。这就是电子工程师的自身的价值。从成本到产品售出,之间的差价就是企业的追求。作为企业的老板,是在市场上去寻找这样的应用;对电子工程师而言,是将老板提出的需求或者应用按照一定的构思原则(成本最低、可靠性最高、电路板最小、功能最强大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短的时间,跟电子工程师的熟练程度、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直接有关。这就是电子工程师的价值将电子产品抽象成一个硬件的模型,大约有以下组成:1) 输入2) 处理核心3) 输出输入基本上有以下的可能:1) 键盘2) 串行接口(RS232/485/can bus/以太网/USB)3) 开关量(TTL,电流环路,干接点)4) 模拟量(4~20ma、 0~10ma、0~5V(平衡和非平衡信号))输出基本上有以下组成:1) 串行接口(RS232/485/can bus/以太网/USB)2) 开关量(TTL、电流环路、干接点、功率驱动)3) 模拟量(4~20ma, 0~10ma,0~5V(平衡和非平衡信号))4) LED显示:发光管、八字5) 液晶显示器6) 蜂鸣器处理核心主要有:1) 8位单片机,主要就是51系列2) 32位arm单片机,主要有atmel和三星系列51系列单片机现在看来,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应用,说白了,这个芯片也就是做单一的一件事情,做多了,不如使用arm来做;还可以在arm上加一个操作系统,程序既可靠又容易编写最近三星的arm受到追捧,价格便宜,以太网和USB的接口也有,周立功的开发系统也便宜,作为学习ARM的产品来说,应该是最好的;作为工业级的控制,是不是合适,在网友中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议。本公司使用atmel ARM91系列开发的1个室外使的产品,在北京室外使用,没有任何的通风和加热的措施,从去年的5月份到现在,运行情况良好。已经有个成功应用的案例。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从51着手,一方面,51还是入门级的芯片,作为初学者练手还是比较好的,可以将以上的概念走一遍;很多特殊的单片机也是在51的核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I/O和A/D、D/A;也为今后学习更高一级的单片机和ARM打下基础再说了,哪个老板会将ARM级别的开发放在连51也没有学过的新手手中在51上面去做复杂的并行扩展是没有必要的,比如,扩展I/O口和A/D、D/A等等,可以直接买带有A/D、D/A的单片机;或者直接使用ARM,它的I/O口线口多。可以使用I2C接口的芯片,扩展I/O口和A/D、D/A,以及SPI接口扩展LED显示,例如MAX7219等芯片市面上一些比较古老的书籍中还有一些并行扩展的例子,如:RAM、EPROM、A/D、D/A等,我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去看了,知道历史上有这些一回事就行了这些知识,是所有产品都具备的要素。所以要学,再具体应用

97 评论(8)

烧饼小顺顺

测试行业简介-什么是软件测试工程师

120 评论(13)

红颜一笑吧

这个视频将分享我的硬件工程师经历,以及我对想成为硬件工程师朋友们的一些忠告和建议。

169 评论(10)

yeting1976

看看书,看看视频,从基础学起,如何配置tomcat,如何生成类包,慢慢来,学会基础的东西了,就找工作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学好基础的话,一天15个小时,估计需要2个多月吧

27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