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huoshiwo888
宇航员所须具备的条件要成为宇航员,必须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教育水平,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早期的宇航员都是从空军的飞行员或试验飞行员中挑选出来的。随着飞船的设计逐步改进对宇航员体格的要求亦相应地降低。现时,宇航员可分为驾驶员、任务专家和载荷专家;驾驶员的任务是驾驶飞船,而任务专家和载荷专家则负责一连串的研究和试验。宇航员的基础训练基础训练的目的,首先是使宇航员候选人掌握并完成载人航天所必须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其次是要进一步提高其体能和改善其心理品质。宇航员所必须接受的体能和心理训练:例如置身重力达10磅地球重力的离心机和长期处于绝音室的训练,其艰苦程度实在令人难以想象。首先,要有本科学习经历,需要接受科学、医药、工程学等领域的知识;其次,必须具备操作经验,尤其是担任试飞员的经验;第三,优秀的宇航员还善于帮助别人。” 飞船进入宇宙空间后,远离人群,除和地面联系外,与世隔绝,长期的寂寞生活对人的心理、生理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让宇航员能够适应这种特殊的生活,隔离室训练便应运而生。隔离室几乎不受任何声响刺激,如同与外界隔绝一样。性格是否合得来是不是选定机组人员时要考虑的因素?宇航心理学家说,不是,许多人听到都会感到吃惊,因为毕竟宇航员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一起生活工作,同一个你受不了的人共处可不是什么开心的事,弄不好连工作都要受到影响。但是,宇航员都是职业素养很高的人,他们不会让个人的心情影响到任务的执行。再说,一次航天时间都相对比较短,一般是一个星期,最多也不过两个星期。对大多数宇航员来说,在这样短暂的期间里,哪怕是与魔鬼同眠都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是去空间站或去火星,一去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那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性格合不来的人长期相处难免产生矛盾冲突,会影响到大家的合作,所以,对宇航员心理素质的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 想成为宇航员,入选条件除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基本身体素质良好外,还必须通过航天城特有设施的“技术考验”,包括:每分钟转速24圈的转椅,以检查其对震动及眩晕的耐受能力;前后甩动幅度15米的电动秋千,以测试飞船进入轨道时可能使人体产生的空间运动病等。 “转椅+秋千”=极度眩晕 进入航天城,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间不大的房子,四面封闭,除了靠墙一台控制仪外,地中央的一张转椅格外引人注目。这张转椅不但可以做180度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快速运转,而且可以同时上下前后摆动。转椅主要是用于检查宇航候选者的前庭神经功能,以了解他对震动及眩晕的耐受能力。 从转椅室出来进入的是电动秋千室,在高达数十米钢架的护卫下,一台貌似汽车的厢式秋千被四条钢臂凌空提起。电动秋千荡起时,前后能甩出15米,它主要是用于适应空间运动和开展对空间运动病的研究。 体验“蹦极” 航天城里还有一个“冲击塔室”,内有一座约4层楼高的绿色铁塔。它的作用是模拟飞船返回地球的冲击环境,从而加强人的抗冲击耐力,研究各种方式的防护措施。 比玩“飞碟”难受多了 3层楼高的离心机室里装备着亚洲规模最大的国产载人离心机。 人体离心机是一种巨大的旋转装置,既可以上下伸缩,也可以左右转动。顶上有一条长达16米的旋转手臂,它用结实的钢架紧紧托住了位于手臂前方的一只椭圆形不锈钢封闭吊舱,这只吊舱也可以呈一定的角度转动,因此可以建立同方向作用于宇航员的超重条件。当整个离心机开起来时,有些像游乐场中的“飞碟”,无论是“房子”、“手臂”还是吊舱,都在不停地加剧转动摇摆,但其转动的速度和摇摆角度则是“飞碟”无论如何都无法比拟的。 忍受狭小和孤寂 宇航员的安全和健康的研究是空间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宇航员训练中心里有各种各样为使宇航员适应太空生活而设置的模拟舱。 低压舱是一座淡绿色的T形舱,内有工作舱、休息舱和卫生舱3部分。当宇航员穿上特制的航天服走进低压舱之后,舱内的空气就被抽掉,宇航员此时就开始进入“太空”。狭小的舱内既没有电视也没有音响,就连做一些摇摆幅度较大的健身活动也很受限制,没有电话,不准通信,与社会完全隔绝。学会如何适应这种环境,是走进太空之前必须攻克的课题。
养啥啥不活
当宇航员需要具备的条件为:要求航天员不仅具备健康的体格、良好的心里素质,耐受和抗压能力,同时还应具备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等。
选拔宇航员的体检,与普通人的体检大为不同,要住进医院检查近一个月的时间,心肝脾肺、耳鼻喉咽一个都不能少。
航天员,特指中国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飞行的人员,境外也叫宇航员。航天员有职业和非职业两类,一般分驾驶员、任务专家和载荷专家,或指令长、驾驶员、随船工程师和飞行工程师。最近出现了以旅游为目的的游客航天员。
航天员是开拓太空之路的先锋,作为一名航天员需要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高深的学识水平、非凡的工作能力、优秀的环境耐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条件。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航天员的选拔要求:
2014年9月13日,为更好地完成空间站建设任务,中国将在近两年完成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此次选拔暂时不考虑女性。
按计划,我国将于2016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舱,并随后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之对接,计划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工作。
我国目前共有21名航天员,全部来自飞行员队伍,鉴于空间站任务对航天员的身心素质及专业知识要求更高,从第三批开始,将从跟载人航天工程相关的研制部门选拔工程师,加入到航天员的队伍。
随着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也可能会从医学专家里选拔医生或心理学家。考虑到未来任务对航天员的需求,加上目前航天员队伍里已有两名女性,因此暂时不会在第三批中选拔女航天员。
Joy9999999
这游戏正版的版本现在是,为什么说版本?因为不同版本对硬件配置要求不一样,最新的版本要求最高一般在1080p,最低要求i5cpu,8G内存,gtx1060显卡(再低些也行)如果要造超级大船(十万方块以上),i7cpu,gtx1080ti显卡,16G内存以上,ssd硬盘,
april841002
航天员选拔的具体内容根据航天器的装备、航天任务等确定,一般分为4个方面。
1、基本条件:
与飞行员选拔相同,但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要求更高。
2、医学选拔:
除沿用飞行员的医学选拔条件外,还在既往史上注意有无隐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在体检中须全面而细致地检查心血管系统、前庭功能和视觉系统等。
3、心理选拔:
心里素质选拔是航天员选拔的重要方面,要查明受检者的性格、情绪稳定性、精神状态、与人共事的适应性和协调性等。
4、航天特殊环境耐力选拔:
在载人航天初期,人们十分重视特殊环境耐力选拔,但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载人航天器内环境的逐步改善,一些特殊环境因素测试,如噪声、振动、温度已经不再作为选拔的主要内容。
特殊环境耐力选拔主要进行的是失重适应能力和返回后再适应能力的测试,如前庭功能检查、超重耐力检查、低压缺氧耐力检查等。
扩展资料:
航天员是人类开拓太空之路的先锋,是世人景仰的英雄,也是一个极具挑战和风险的职业。因为具有工作环境特殊、职业技能复杂、飞行任务艰巨、危险性大的特点,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胜任。所以,航天员必须经过科学严格的选拔,再进行科学全面的系统训练。
航天员选拔就像是沙里淘金,千挑万选;航天员训练则是千锤百炼,百炼成钢。
什么样的人能当航天员。简单地说,候选人必须身心健康——身体素质要好,对航天环境要有很好的耐力和适应性;而且心理素质要好,年龄、身高、体重、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都必须满足我们的要求。
航天员选拔包括预备航天员选拔和飞行乘组选拔两大类。预备航天员选拔,就是从其他的职业人员中,挑选出能达到我们的标准、基础好、能够取得参加训练资格的预备航天员。
比如,我们会从飞行员中去选航天驾驶员,从工程技术人员中去选航天飞行工程师,从科学家中去选载荷专家,在飞行中进行有效载荷的操作,完成各种科学实验。
预备航天员的选拔涉及基本条件、医学、心理选拔以及综合评价等4个方面。基本条件,包括年龄、身高、教育背景、职业背景等43个方面的要求。医学的选拔包括临床各科检查,以及生理功能的检查,比如用跑台做运动心肺功能检查以及航天环境耐力和适应性的检查。
飞行乘组的选拔,就是从合格的航天员中,为某次任务来选出最佳飞行乘组。比如,“神五”我们选了杨利伟,“神六”选了费俊龙和聂海胜,“神七”选了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
“航天环境耐力和适应性”是航天员选拔中最具特色的一个项目,它包括超重耐力、前庭功能、噪声敏感性等等,一共有17项生理功能检查,极具挑战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航天员的诞生
zeeleemoon
1、基本条件
包括政治思想表现、飞行技术、身体素质等等。要求航天员不仅具备健康的体格、良好的心里素质,而且对航天环境要有高度的耐受和抗压能力,同时还应具备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等。
2、临床医学选拔
要详细检查身体的各部位、各器官有没有毛病。选拔宇航员的体检,与普通人的体检大为不同,要住进医院检查近一个月的时间,心肝脾肺、耳鼻喉咽一个都不能少。体检医生不仅要看他现在有没有病,还要追查他有没有潜在疾病,有没有遗传性疾病。
3、生理机能选拔
主要是检查中枢神经与呼吸循环系统对航天特殊环境的适应性与稳定性。
4、心理功能选拔
富有经验的心理专家会与被检者谈话,观察言谈举止,了解个性心理,还要测试应急决策能力。
5、特殊耐力选拔
通过本阶段的检查,可以排除有器官疾病或功能障碍的人,发现心理素质和智能有缺陷的人,以及那些对特殊因素耐力较差和过于敏感的人。
选拔要求
2014年9月13日,为更好地完成空间站建设任务,中国将在近两年完成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此次选拔暂时不考虑女性。
按计划,中国将于2016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舱,并随后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之对接,计划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工作。
中国共有21名航天员,全部来自飞行员队伍,鉴于空间站任务对航天员的身心素质及专业知识要求更高,从第三批开始,将从跟载人航天工程相关的研制部门选拔工程师,加入到航天员的队伍。随着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也可能会从医学专家里选拔医生或心理学家。考虑到未来任务对航天员的需求,加上目前队伍里已有两名女性,因此暂时不会在第三批中选拔女航天员。
选拔工作
2020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结束,共有18名预备航天员(含1名女性)最终入选,包括7名航天驾驶员、7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4名载荷专家,他们将成为中国航天员队伍的新成员,踏上建设航天强国、接续飞天梦想的新征程。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