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爱喝薅羊毛
孙荣,原名孙季光。1917年9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安邱县。其父继承祖上的土地,主要靠地租维持全家人的生活。由于受当地官僚的欺诈与盘剥,所获地租入不敷出,只好变卖土地。到抗日战争后期,家境衰落,又靠出卖旧存衣饰维持生活。国破家败,使幼小的孙荣意识到,国家的强盛,家庭的富裕,要靠自己的双手,靠科学文化。为了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孙荣先后在私塾、济南市模范小学、李村中学、青岛市礼贤中学就读。1937年7月,正当他只身到北平(北京)报考清华大学时,却因赶上“七七”事变使北平局势紧张而失之交臂。不得不改考南京中央大学,后随校迁至重庆(学校改名为重庆中央大学)。1941年7月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电机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孙荣靠贷款及中学好友的资助完成了大学学业。由于他有较高的求知欲望,竭尽全力,刻苦攻读,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他大学毕业后被系主任陈章教授推荐到重庆交通大学分校当助教。当助教半年,他深知实践的重要,决心将自己学到的理论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于是1941年12月离职到四川省宜宾电瓷厂工作,任助理工程师兼烧坯股长。1944年8月,应聘到昆明中央电工厂工作,任助理工程师。1946年1月又应聘到上海中央电工厂,任副工程师兼业务组长。1949年8月奉命调到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重工业处工作,任工程师、电气组长,负责全上海市国营和私营电工厂的加工订货。1952年11月,华东工业部计划搞马鞍山钢铁厂,成立了101筹备处。他又奉命调往该处,任工程师兼电气组长。1953年3月,中央决定集中力量搞太原重型机械厂,他又被调到该厂,任工程师、电气组长。建国初期,百业待兴,技术力量薄弱,当时机械厂的设计又是重点。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深厚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很快完成了该厂的初步设计任务,由此带动了整个体系的快速运转。孙荣被太原重型机械厂评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1954年1月评定为技术四级工程师。1955年1月,奉命调到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分局,任电气科长。他在继续完善太原重型机械厂设计和施工图的同时又完成了洛阳矿山机械厂、洛阳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等一系列国家重点企业的设计任务。1956年他荣获全国机械工业先进生产者称号。受到毛主席、刘副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56年5月26日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更增强了他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1957年至1988年,担任北京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孙荣从事电气技术工作多年,正当他工作得心应手,才华横溢,成果丰硕之时,1957年10月,作为电气技术专家被调到刚刚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当时刚回国不久的钱学森博士开会时语重心长地说道:“研制导弹就靠在座的各位专家了。”孙荣听后深受激励,觉得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能为国防尖端技术一搏,是多么幸福自豪。他下定决心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专业不同再学习,经验不足再积累,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航天事业。孙荣先后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基建工程部、第七机械工业部基建局负责基建的技术指导、监督、设计及组织实施工作。1964年4月22日,被授予技术中校军衔。1971年7月,奉命调到第七机械工业部七院,任副院长、党的核心小组成员、高级工程师。负责北京四大基地(8102、8104、8106、8108)工程基本建设的技术管理,后又参加三线基地选点、规划及技术指导工作,参与并组织完成了061、062、063、064、067、068等基地以及有关“三抓”基建工程的设计工作。孙荣在航天基建工程30年建设中成绩优异,被评为航天工程建设院级一等奖。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书、证章。1987年荣获“航天工程荣誉建设者”称号。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享受政府津贴。
优质电气工程师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