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22

疯荷日狸
首页 > 电气工程师资格证 > 消防电气工程师考点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咩要减肥

已采纳

2018年消防工程师考试是不限制专业的,任何专业满足条件都可以报考,并获取国家颁发的相应的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持有此证可以从事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检测等消防安全技术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抢着报考消防工程师呢?消防工程师有什么优势呢?1.人才需求量巨大据公安部消防局介绍,在未来的3到5年内,我国需要近50万注册消防工程师,需求面广,各行各业,凡是有重要消防责任的单位及相关的中介机构,均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消防工程师才能取得资质。2.考试难度逐年降低自2015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首考,当年全科通过率仅为,2016年度全科通过率为,2017年全科通过率为3%—5%。3.成绩管理相对宽松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科目为三科,实行3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和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免试人员考试科目为两科,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此政策有助于考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复习,并且可以保证更高的通过率。4.岗位多,薪资待遇高注册消防工程师可以从事业务经理、项目经理、消防工程师、预算员、消防工程项目经理、水电工程师、消防施工员、施工员、消防项目经理、消防工程预算员、机电工程师、安全总监、安全顾问等工作岗位。5.证书价值高消防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公安技术类,其中公安技术类共6个专业,消防工程专业在公安技术类专业中排名第一,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44位。在同类专业中,消防工程专业的高排名造就了注册消防工程师证书的高含金量。6.就业钱景好消防工程师是国家唯一可以注册到70岁的准入类证书,据调查北、上、广等一 线城市挂靠费用相当可观,现在二、三线城市也逐步了解、实施,如果干个全职对很多朋友来说更是人生中的一次蜕变。

消防电气工程师考点

295 评论(15)

AndyBarrel

为您整理“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必须记住的40个消防基础考点”,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一级消防工程师栏目。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必须记住的40个消防基础考点

01、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和温度(引火源)。

02、常见的引火源: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白磷、烷基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易燃、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起火等)。

03、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当液体的温度高于其闪点时,液体随时有可能被火源引燃或发生自燃,若液体的温度低于闪点,则液体是不会发生闪燃的,更不会发生着火。

04、汽油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38~74℃,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05、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因此,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

06、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

07、气体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如燃气做饭、点气照明、烧气焊等)和预混燃烧(汽灯的燃烧)。

08、液体燃烧:闪燃(最低温度)、沸溢、喷溅。

09、一般情况下,发生沸溢要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的多。发生沸溢的时间与原油的种类、水分含量有关。根据实验,含有1%水分的石油,经45~60min燃烧就会发生沸溢。喷溅发生的时间与油层厚度、热波移动速度以及油的燃烧线速度有关。

10、固体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烟熏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

11、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被氧化生成的CO2(气)、H被氧化生成的H2O(液)、S被氧化生成的SO2(气)等。

12、不完全燃烧产物指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

13、挥发性金属的沸点一般低于其氧化物的熔点(钾除外),不挥发金属其氧化物的熔点低于金属沸点。

14、燃烧产物危害:毒性和减光性,通常可见光波长λ为~μm,一般火灾烟气中的烟粒子粒径d为几μm到几十μm,由于d>2λ,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

15、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16、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

(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17、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雷击。

18、热量传递3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19、烟气流动的驱动力包括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外界风的作用、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等。

20、烟气扩散流动速度与烟气温度和流动方向有关。

21、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衰减阶段。

22、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冷却、隔离、窒息(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化学抑制(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

23、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爆炸性粉尘处于一定的浓度范围、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

24、粉尘爆炸比气体爆炸所需的点火能大、引爆时间长、过程复杂。

25、粉尘颗粒的尺寸也是粉尘爆炸的重要影响因素,颗粒越细小,其比表面积越大,在空中分散度越大且悬浮时间越长,吸附氧的活性越强,爆炸危险性越大。

26、不同的物质由于其理化性质不同,其爆炸极限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其爆炸极限也不同。如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要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宽,下限会降低。

27、引燃混气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28、混气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29、混气初温越高,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30、可燃混气中加入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窄,一般上限降低,下限变化比较复杂。当加入的惰性气体超过一定量以后,任何比例的混气均不能发送爆炸。

31、随着爆炸性混合物中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浓度的增加,爆炸产生的热量增多,压力增大。当混合物中可燃物质的浓度增加到稍高于化学计量浓度时,可燃物质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充分反应,所以爆炸放出的热量最多,产生的压力最大。当混合物中可燃物质浓度超过化学计量浓度时,爆炸放出的热量和爆炸压力随可燃物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32、常见引起爆炸的点火源主要有机械火源、热火源、电火源及化学火源。

33、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炸药的敏感度。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燃烧范围不小于12个百分点(爆炸浓度极限的上、下限之差)的气体。

34、易燃气体分为两级。

Ⅰ级: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Ⅱ级:10%≤爆炸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实际应用中,通常将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乙类火险物质。

35、一般来说,由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如氢气(H2)比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36、价键不饱和的易燃气体比相对应价键饱和的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大。

37、易燃气体当压力不变时,气体的温度与体积成正比;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即压力越大,体积越小;在体积不变时,气体的温度与压力成正比,即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38、气体中所含的液体或固体杂质越多,多数情况下产生的静电荷也越多;气体的流速越快,产生的静电荷也越多。

39、用高压合金钢并含铬、钼等一定量的稀有金属制造材料,定期检验其耐压强度等。

40、易燃液体分为三级。

(1)Ⅰ级。初沸点≤35℃;

(2)Ⅱ类。闪点<23℃,初沸点大于35℃;

(3)Ⅲ类。23℃≤闪点≤35℃,初沸点大于35℃。

实际应用中,通常将闪点<28℃的液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将闪点≥28℃且<60℃的液体归为乙类火险物质,将闪点≥60℃的液体归为丙类火险物质。

291 评论(9)

哒Q小巧

对于考试,每个人有每个人独特的方式,这就是老话说的,“鞋穿着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所以你让别人告诉你复习进度,这个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还是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吧。另外,我分享一点关于应试的东西给您,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制定一个短期复习计划由于考试的时间集中。考试的知识点较多,考前复习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计划和安排。应明确重点,分清主次,尽可能安排得细一点,包括复习科目、内容及时间。力争做到在固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复习科目和内容。不打折扣,以确保复列计划的全面落实。计划应安排得文理科复习内容宜交替安排;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宜安排在早晨和晚上;在个人每天的生物钟的“高峰期”安排重点的复习内容;而在自己情绪和精力的“低谷”安排次要的复习内容或安排娱乐与休息、。可列出个时间表。合理分配各科复习时间,避免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二、组织利用好系统的复习资料如果时间允许考前复习的第一步应先对复习材料进行适当整理。可在以前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综合与归纳,使复习内容更系统化,使知识更进一步“浓缩”。倘若有的同学平时没有做好复习笔记,考试之前又来不及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归纳,需要安排复习的材料分散在教材、笔记本和网校辅导书上。这时你可以对各有关的复习重点开列出一个清单,然后再着手进行考前系统的复习。三、复习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复习要把握重点和方向。并非指非重点的内容就可以不复习。如果复习的内容只有重点而没有其他,那本身也就无所谓重点与非重点了。有的同学不愿意多下工夫。总想找点什么窍门少复习一点。自认为不重要的就不复习,而自己的主观猜测又往往与考试的重点不相吻合。凭小聪明应付考试,抱着投机取巧的思想参加考试,只能是自己骗自己,贻害无穷。四、注重考前的强化记忆考前复习时要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对于一些准确性要求较高的记忆材料,考前不进行强化记忆,是不会有清晰而准确的印象的。而这些材料恰恰是应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总之,考前复习也就是为考试作好知识准备。这是考前最重要的准备。抓好考前复习,临考时自己就会有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它不仅为应试答题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消除考前精神上的焦虑,确保考试中智力的最佳发挥。因此要想考场上取得优异成绩。请先从备考复习抓起。最后祝你考试顺利!!!

252 评论(8)

粉红猪大大

2019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大纲重点2019消防工程师考试即将开始。红色部分为重点篇章

1、考试目的

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在消防安全技术工作中,依据现行消防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熟练运用相关消防专业技术和标准规范,独立辨识、分析、判断和解决消防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燃烧与火灾

1.燃烧

运用燃烧机理,分析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辨识不同的燃烧类型及其燃烧特点,判断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和有毒有害性。

2.火灾

运用火灾科学原理,辨识不同的火灾类别,分析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认真研究预防和扑救火灾的基本原理,组织制定预防和扑救火灾的技术方法。

3.爆炸

运用相关爆炸机理,辨识不同形式的爆炸及其特点,分析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判断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组织制定有爆炸危险场所建筑物的防爆措施与方法。

4.易燃易爆危险品

运用燃烧和爆炸机理,辨识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类别和特性,分析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判断其防火防爆要求与灭火方法的正确性,组织策划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二)通用建筑防火

1.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各类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析、判断生产和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的正确性,组织研究、制定控制或降低生产和储存物品火灾风险的方法与措施。

2.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判断不同建筑材料和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建筑物构件的耐火极限以及不同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组织研究和制定建筑结构防火的措施。

3.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耐火等级,分析、判断建筑规划选址、总体布局以及建筑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组织研究和制定相应的防火技术措施。

4.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常用防火防烟分区分隔构件,分析、判断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阀、挡烟垂壁等防火防烟分隔设施设置的正确性,针对不同建筑物和场所,组织研究、确认防火分区划分和防火分隔设施选用的技术要求。

5.安全疏散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针对不同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组织研究、确认建筑疏散设施的设置方法和技术要求辨识在疏散楼梯形式、安全疏散距离、安全出口宽度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分析、判断建筑安全出口、疏散走道、避难走道、避难层等设置的合理性。

6.建筑电气防火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电气火灾危险性,分析电气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组织研究、制定电气防火技术措施、方法与要求。

7.建筑防爆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建筑防爆安全隐患,分析、判断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措施的正确性,组织研究、制定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防爆技术措施、方法与要求。

8.建筑设备防火防爆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防爆技术,辨识燃油、燃气锅炉和电力变压器等设施以及采暧、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判断锅炉房、变压器室以及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措施应用的正确性,组织研究、制定建筑设备防防爆技术措施、方法与要求。

9.建筑装修、外墙保温材料防火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各类装修材料和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分析、判断建筑装修和外墙保温材料应用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组织研究和解决不同建筑物和场所内装修与外墙保温系统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10.灭火救援设施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研究、制定消防车道、消防扑救面、消防车作业场地、消防救援窗及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消防电梯等消防救援设施的设置技术要求,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三)建筑消防设施

1.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消防给水系统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判断建筑物室内外消防给水方式的合理性确计算消防用水量,解决消防给水系统相关技术问题。

2.自动水灭火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和系统特点,针对不同保护对象,分析、判断建设工程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选择和设置的适用性与合理性,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3.气体灭火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各类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和系统特点,针对不同保护对象,分析、判断建设工程中气体灭火系统选择和设置的适用性与合理性,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4.泡沫灭火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低倍数、中倍数、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方式和系统特点,针对不同保护对象,分析、判断泡沫灭火系统选择和设置的适用性与合理性,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5.干粉灭火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干粉灭火系统的灭火方式和系统特点,针对不同保护对象,分析、判断干粉灭火系统选择和设置的适用性与合理性,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报警方式和系统特点,针对不同建筑和场所,分析和判断系统选择和设置的适用性与合理性,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7.防烟排烟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方式和特点,分析、判断系统选择和设置的适用性与合理性,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8.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建筑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的方式和特点,针对不同建筑和场所,分析、判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选择和设置的适用性与合理性,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9.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的方式和特点,分析、判断系统选择和设置的适用与合理性,组织研究、制定系统设置的技术要求和运行使用要求。

10.建筑灭火器配置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不同灭火器的种类与特点,针对不同建筑和场所,分析、判断灭火器的选择和配置的适用性与合理性,正确计算和配置建筑灭火器。

11.消防供配电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建筑消防用电负荷等级和消防电源的供电负荷等级,针对不同的建筑和场所,分析、判断消防供电方式和消防用电负荷等级,组织研究和解决建筑消防供配电技术问题。

(四)特殊建筑、场所防火

1.石油化工防火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石油化工火灾特点,分析、判断石油化工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组织研究和制定相应的火灾防控措施,解决相关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2.地铁防火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地铁建筑火灾特点,分析、判断地铁火灾危险性,组织研究和制定相应的火灾防控措施,解决相关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3.城市交通隧道防火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隧道建筑火灾特点,分析、判断城市交通隧道的火灾危险性,组织研究和制定相应的火灾防控措施,解决相关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4.加油加气站防火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加油加气站的火灾特点,分析、判断加油加气站的火灾危险性,组织研究和制定相应的火灾防控措施,解决相关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5.发电厂和变电站防火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火灾特点,分析、判断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火灾危险性,组织研究和制定相应的火灾防控措施,解决相关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6.飞机库防火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飞机库建筑的火灾特点,分析、判断飞机库的火灾危险性,组织研究和制定相应的火灾防控措施,解决相关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7.汽车库、修车库防火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汽车库、修车库的火灾特点,分析、判断汽车库、修车库的火灾危险性,组织研究和制定相应的火灾防控措施,解决相关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8.洁净厂房防火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洁净厂房的火灾特点,分析、判断洁净厂房的火灾危险性,组织研究和制定相应的火灾防控措施,解决相关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9.信息机房防火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信息机房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特点,分析、判断信息机房的火灾危险性,组织研究和制定相应的火灾防控措施,解决相关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10.古建筑防火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和相关管理规定,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古建筑的火灾特点,分析、判断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组织研究和制定相应的火灾防控措施,解决关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11.人民防空工程防火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人民防空工程的火灾特点,分析、判断人民防空工程的火灾危险性,组织研究和制定相应的火灾防控措施,解决相关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12.其他建筑、场所防火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其他建筑、场所的火灾特点,分析、判断其他建筑、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组织研究和制定相应的火灾防控措施,解决相关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五)消防安全评

1.火灾风险识别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火灾危险源分析火灾风险,判断火灾预防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组织制定火灾危险源的管控措施。

2.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分析区域和建筑的火灾风险,判断火灾风险评估基本流程、评估方法以及基本手段的合理性;运用事件树分析等方法进行火灾风险分析,组织研究、策划、制定对区域和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案。

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

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和分析建筑火灾危险性,确定建筑消防安全目标,设定火灾场景,分析火灾烟气流动和人员疏散特性以及建筑结构耐火性能,判断火灾烟气及人员疏散模拟计算和建筑耐能分析计算手段的合理性,组织研究和确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安全性。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

1、考试目的

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在消防安全技术工作中,掌握消防技术前沿发展动态,依据现行消防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独立解决重大、复杂、疑难消防安全技术问题的合能力。

2、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1.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消防法》《行政处罚法》和《刑法》等法律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等行政规章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建设工程活动和消防产品使用以及其他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消防违法行为及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2.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

根据《消防法》《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和《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确认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活动的合法性和注册消防工程师履行义务的情况,确认规范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行为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判断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行为的法律责任。

(二)建筑防火检查

1.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认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的内容和方法,辨识和分析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建筑耐火等级、消防车道和消防车作业场地及其他灭火救援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组织研究解决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2.防火防烟分区检查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定防火防烟分区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和分析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划分、防火分隔设施设置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组织研究解决防火防烟分区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3.安全疏散设施检查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定安全疏散设施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和分析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组织研究解决建筑中安全巯散的消防技术问题。

4.易燃易爆场所防爆检查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定易燃易爆场所防火防爆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分析易燃易爆场所存在的火灾爆炸等不安全因素,组织研究解决易燃易爆场所防火防爆的技术问题。

5.建筑装修和建筑外墙保温检查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定建筑装修和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建筑内部装修和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分析建筑装修和外墙保温系统的不安全因素,组织研究解决建筑装修和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三)消防设施检测与维护管理

1.通用要求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消防设施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消防设施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消防控制室技术条件、维护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的正确性。

2.消防给水设施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消防给水设施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设施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消防给水设施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消防给水设施,解决消防给水设施的技术问题。

3.消火栓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消火栓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消火栓系统,解决该系统的技术问题。

4.自动水灭火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及其组件检测、验收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自动水灭火系统,解决该系统技术问题。

5.气体灭火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气体灭火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气体灭火系统,解决该系统技术问题。

6.泡沫灭火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泡沫灭火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泡沫灭火系统,解决该系统的消防技术问题。

7.干粉灭火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干粉灭火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干粉灭火系统,解决该系统消防技术问题。

8.建筑灭火器配置与维护管理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认各种建筑灭火器安装配置、检查和维修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建筑灭火器安装配置、检查和维修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安装配置、检查和维修灭火器,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

9.防烟排烟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防烟排烟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防烟排烟系统,解决该系统消防技术问题。

10.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与电气防火防爆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消防供配电系统和电气防火防爆检查的实施方案,确定电气防火技术措施,辨识和分析常见的电气消防安全隐患,解决电气防火防爆方面的消防技术问题。

11.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及各组件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解决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技术问题。

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解决该系统的消防技术问题。

13.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及各组件检测与维护管理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出现的故障及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测、验收与维护保养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解决该系统的消防技术问题。

(四)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

1.区域火灾风险评估

根据有关规定和|标准,运用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技术与方法,辨识和分析影响区域消防安全的因素,确认区域火灾风险等级,组织制定控制区域火灾风险的策略。

2.建筑火灾风险评估

根据有关规定和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建筑消防安全评估技术与方法,辨识和分析影响建筑消防安全的因素,确认建筑火灾风险等级,组织制定控制建筑火灾风险的策略。

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

根据有关规定,运用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确认性能化防火计的适用范围和基本程序步骤,设定消防安全目标,确定火灾荷载设计火灾场景,合理选用计算模拟软件,评估计算结果,确定建筑防火设计方案。

(五)消防安全管理

1.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组织制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则、目标和要求,检查和分析单位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辨识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判断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适用性,解决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问题。

2.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确认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制定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的方案,分析单位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制度建设与落实情况,评估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效果,解决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方面的问题。

3.消防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方案

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确认应急预案制定的方法、程序与内容,分析单位消防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适用性,确认消防演练的方案,指导开展消防演练,评估演练的效果,发现、解决预案制定和演练方面的问题。

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确认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内容与要求,辨识和分析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隐患,解决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问题。

5.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

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辨识和分析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主要特点和火灾风险因素,组织制定消防安全方案,解决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1、考试目的

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和《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科目涉及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在实际应用时体现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执业能力。

2、考试内容及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和要求参照《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和《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两个科目的考试大纲。

119 评论(8)

yuyanyanbobo

各位在备考2022年一级消防工程师的考生看过来,我特帮各位整理出了100个一级消防工程师考前必背知识点,赶紧来背起来吧!下面是整理的一级消防工程师2022备考必背100个知识点,此文本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40个消防基础考点

1、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和温度(引火源)。

2、常见的引火源: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白磷、烷基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易燃、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起火等)。

3、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当液体的温度高于其闪点时,液体随时有可能被火源引燃或发生自燃,若液体的温度低于闪点,则液体是不会发生闪燃的,更不会发生着火。

4、汽油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38~74℃,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5、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因此,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

6、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

7、气体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如燃气做饭、点气照明、烧气焊等)和预混燃烧(汽灯的燃烧)。

8、液体燃烧:闪燃(最低温度)、沸溢、喷溅。

9、一般情况下,发生沸溢要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的多。发生沸溢的时间与原油的种类、水分含量有关。根据实验,含有1%水分的石油,经45~60min燃烧就会发生沸溢。喷溅发生的时间与油层厚度、热波移动速度以及油的燃烧线速度有关。

10、固体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烟熏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

11、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被氧化生成的CO2(气)、H被氧化生成的H2O(液)、S被氧化生成的SO2(气)等。

12、不完全燃烧产物指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

13、挥发性金属的沸点一般低于其氧化物的熔点(钾除外),不挥发金属其氧化物的熔点低于金属沸点。

14、燃烧产物危害:毒性和减光性,通常可见光波长λ为~μm,一般火灾烟气中的烟粒子粒径d为几μm到几十μm,由于d>2λ,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

15、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16、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

(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16、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雷击。

18、热量传递3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19、烟气流动的驱动力包括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外界风的作用、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等。

20、火灾初起时,烟气在水平方向扩散的速度为,燃烧猛烈时,烟气扩散的速度可达~;烟气顺楼梯间或其它竖向孔道扩散的速度可达 ~。而人在平地行走的速度约为~,上楼梯时的速度约为,人上楼的速度大大低于烟气的垂直方向流动速度。因此,当楼房着火时,如果人往楼上跑是有危险的。

21、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衰减阶段。

22、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冷却、隔离、窒息(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化学抑制(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

23、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

24、粉尘爆炸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连续性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因初始爆炸将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中形成更多的爆炸性混合物而再次爆炸;

(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而且热表面点燃较为困难;

(3)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25、空气中含水量越高,粉尘的最小引爆能量越高;随着含氧量的增加,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扩大;有粉尘的环境中存在可燃气体时,会大大增加粉尘爆炸的危险性。

26、不同的物质由于其理化性质不同,其爆炸极限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其爆炸极限也不同。如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要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宽,下限会降低。

27、引燃混气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28、混气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29、混气初温越高,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30、可燃混气中加入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窄,一般上限降低,下限变化比较复杂。当加入的惰性气体超过一定量以后,任何比例的混气均不能发送爆炸。

31、随着爆炸性混合物中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浓度的增加,爆炸产生的热量增多,压力增大。当混合物中可燃物质的浓度增加到稍高于化学计量浓度时,可燃物质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充分反应,所以爆炸放出的热量最多,产生的压力最大。当混合物中可燃物质浓度超过化学计量浓度时,爆炸放出的热量和爆炸压力随可燃物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32、常见引起爆炸的点火源主要有机械火源、热火源、电火源及化学火源。

33、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炸药的敏感度。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燃烧范围不小于12个百分点(爆炸浓度极限的上、下限之差)的气体。

34、易燃气体分为二级。Ⅰ级: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Ⅱ级:10%≤爆炸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实际应用中,通常将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乙类火险物质。

35、一般来说,由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如氢气(H2)比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36、价键不饱和的易燃气体比相对应价键饱和的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大。

37、易燃气体当压力不变时,气体的温度与体积成正比;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即压力越大,体积越小;在体积不变时,气体的温度与压力成正比,即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38、气体中所含的液体或固体杂质越多,多数情况下产生的静电荷也越多;气体的流速越快,产生的静电荷也越多。

39、用高压合金钢并含铬、钼等一定量的稀有金属制造材料,定期检验其耐压强度等。

40、易燃液体分为三级。

(1)Ⅰ级。初沸点≤35℃;

(2)Ⅱ类。闪点<23℃,并初沸点大于35℃;、

(3)Ⅲ类。23℃≤闪点≤35℃,并初沸点大于35℃;或闪点大于35℃并≤60℃初沸点大于35℃且持续燃烧。实际应用中,通常将闪点<28℃的液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将闪点≥28℃且<60℃的液体归为乙类火险物质,将闪点≥60℃的液体归为丙类火险物质。

二、必须掌握的60个知识点

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一、二、三、四级。

2、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应做防火保护层。

3、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一二级最大防火分区的长度250m。多层建筑最大允许建筑面积2500㎡,高层建筑最大允许建筑面积1500㎡。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均可增加1倍至5000㎡、3000㎡。

4、对于地下房间、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m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30m的疏散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5、①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超过100m的住宅,其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即便能自然排烟,亦均应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②内走廊超过20m,且无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设施,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③面积超过100㎡的一、二、三层的歌舞娱乐场所,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歌舞娱乐场所,公共建筑内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应设排烟设施(自然或机械)。

④通风和空调系统应设置排烟系统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二、建筑的防火分区、防火间距及疏散出口

6、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

7、地下、半地下建筑内的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m2。

8、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1000m2。地下商业可增加1倍至2000㎡。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应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

9、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6-13m。

10、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

11、高度27m以下,建筑面积不超过650㎡或者任一户门至最近楼梯口的距离大大于15m的住宅,可设一个楼梯。

12、除建筑高度不超过54m的单元式住宅,高层建筑安全处口或疏散口必须设置两个安全出口。

13、建筑中的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应分散布置。建筑中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4、娱乐场所、老幼建筑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距离:一级二级不应大于25m。设有自动喷水系统的建筑疏散距离可增加25%,即25(1+)=.。

15、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16、疏散门或楼梯间的门应为推闩式外开门。

17、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的隔墙,应设防火墙。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靠外墙的部位,并应在外墙上开门。首层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的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的窗。

18、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m。

19、建筑物内的管道井、电缆井应每层在楼板处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材料封堵,其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20、电梯井和电梯机房的墙壁等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高层工业建筑的室内电梯井和电梯机房的墙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非燃烧体。

21、疏散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其他建筑的室外,其倾斜角可不大于60°,净宽可不小于80cm。,且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深度超过22cm时可不受此限。

三、室外消火栓系统

22、消防用水可由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

23、室外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小于10m;(从地面算起)。

24、民用建筑室外消防栓的用水量应保证25、20、30L/S。按建筑面积计算。

25、环状管网的输水干管及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输水管均不应少于两条。

26、环状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

27、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28、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

29、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

30、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L/s计算;水泵结合器的用水量10L/S-15L/S。

31、高层建筑的消防栓充实水柱不小于10m-13m。

32、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地面至栓顶的高度不应小。

33、消防水池应满足自动喷水灭火延续时间按1h计算。

34、消防水池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高度超过100m高层一类住宅、面积10000㎡至30000㎡的商场不小于36m³;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公共建筑、面积超过30000㎡的商场不小50m³,高度超过150m的为不小于100m³;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多层公共建筑、高层住宅一类建筑不小于18m³;高层住宅二类建筑不小于12m³;多层住宅不小于6m³。

35、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取水口,其取水口与建筑物(水泵房除外)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四、室内消火栓系统

36、民用建筑用水量室内消火栓一般20L/S,布置不小于4个。室内消防栓用水量:建筑高度大于50m10L/S超高层建筑30L/S。

37、室内消火栓超过10个且室内消防用水量大于15L/s时,室内消防给水管道至少应有两条进水管与室外环状管网连接,并应将室内管道连成环状或将进水管与室外管道连成环状。当环状管网的一条进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的进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用水量。

38、高层工业建筑室内消防竖管应成环状,且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100mm。

39、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

40、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两个消防水栓的距离不应超过25m,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3m水柱。

41、室内消火栓栓口处的静水压力应不超过80m水柱,如超过80m水柱时,应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超过50m水柱时,应有减压设施。

42、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栓口离地面高度为,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

43、同层消防栓距离不超过30m。栓口距地面。栓口为DN65。水龙带不小于25m,水龙口20mm。

44、应储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当室内消防用水量不超过25L/s,经计算水箱消防储水量超过12m³时,仍可采用12m³;当室内消防用水量超过25L/s,经计算水箱消防储水量超过18m³,仍可采用18m³。

五、自动喷水系统消防喷淋系统的类型

类型:湿式喷淋灭火系统(适用于室内温度4-700℃)、干式喷林灭火系统(适用于室内温度4-700℃)、预作用喷林灭火系统。雨淋喷林系统、水幕系统。

45、积大于500㎡的地下商店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6、自动喷林系统的组成:报警阀、控制阀、水力警铃、系统检验装置、压力表、水流指示器。并设有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辅助装置组成。

47、报警阀安装距地面。

48、每个报警阀控制的喷淋头湿式或预作用喷淋头不超过800个。干式有排气装置的喷淋头不超过500个,干式无排气装置的喷淋头不超过250个

49、消防支管的管径不小于25mm。每个消防支管最多能带8个喷淋头。

六、消防水泵

50、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高层建筑设有防超压措施。

51、消防水泵房应有不少于两条的出水管直接与环状管网连接。

52、固定消防水泵应设有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一台主要泵。

53、消防水泵应保证在喷头喷水后5min内开始工作,并在火场断电时仍能正常运转。

七、各机电专业的消防设计

54、多层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各层的每个防火分区,当其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系独立设置时,则被保护防火分区内的送、回风水平风管与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防火阀。

5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但连续供电时间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少于;医疗和老年、总面积大于100000㎡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的地下室不应少于;其他建筑不应少于。

56、消防应急照明分消防疏散照明或消防备用照明,前者应用于楼梯、前室、大厅等公共部位,后者应用消防控制室等消防设备用房。

57、消防疏散照明应应用于按规定应设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建筑的疏散走道。

58、消防应急疏散照明,其最低照度走道不应低于,人员面积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避难走道、前室等不应低于。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等消防设备用房的备用照明应不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59、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门的正上方;应设置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上的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m,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转角处不应大于。

60、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的楼梯等公共部位可不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建筑高度小于54m的住宅建筑的楼梯等公共部位可不设置散指示标志。

195 评论(12)

二的一米

江苏省二级消防工程师考点有电气防爆,防烟分区,安全出口。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截止于2022年12月23日,2020年二级消防工程师考点:电气防爆,2020年二级消防工程师考点:防烟分区,2020年二级消防工程师考点:安全出口,消防工程师分为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和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指经考试取得相应级别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册后,从事消防技术咨询。

26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