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么哒哒啦
《三体》是刘慈欣的经典之作。
这部享誉中外的小说牛逼的地方,在于刘慈欣在书中做了多个思想实验,每一个都在挑战人类想象力极限。
每一种假设,在刘慈欣严密逻辑的推敲分析下,都折服了大批读者,其中就包括曾经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在众多假设中,有一个是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 假如人类发现了外星人,地球人要不要主动和他们联系?
刘慈欣给出的答案是: 坚决不能。
《三体》一共有三部,第一部中的女主角叫叶文洁,是一名天文物理学家,也是整部小说故事的起点。
六七十年代时代巨变,给叶文洁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从那时候开始,她逐渐对人性失去了信心,对人类能够自我迭代变得更好也失去了希望。
工作之余,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通过大型电磁波发射器联系上了远在4光年以外的外星人——三体人。
地球文明因此有了重大发现,也因此迎来了灭顶之灾。
三体人在发现地球文明的存在之后,第一念头就是迅速到达那个比自己星球更好的类地行星,然后灭掉地球文明。
《三体》这样的设定,跟我们一般人想的大相径庭。
早在1970年代,美国就曾向外太空发射了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它们分别携带了两张记录了地球文明信息的金盘。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自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一致认为这样做没什么大问题。因为我们是善意的,联系上外星文明,跟他们取得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一起和平共处 探索 宇宙是件多么美好的愿景。
但问题是,外星人会不会选择进攻地球,而非友好相处呢?
刘慈欣认为这是必然的结果,他在《三体》中用宇宙 社会 学、黑暗森林和猜疑链的概念,完美阐释了地球人主动联系外星文明,暴露自身所在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宇宙 社会 学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其核心的东西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文明需要生存,但是生存的资源是有限的。
资源稀缺且有限,文明与文明便有了竞争,而竞争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展成为战争。
二战期间,日本四处侵略就是最好的例子。国家需要生存,但是现有的资源不够自己扩张或生存了,只好去入侵其他国家。
宇宙 社会 学也是类似的意思。每个星球文明都需要生存,但是看似广袤的宇宙其实符合生存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同的星球文明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甚至潜在的战争关系。
如果仅仅是到这一层面还好,至少还有商量的余地,可以沟通可以谈判。可惜黑暗森林、猜疑链的存在,彻底粉碎了不同星球文明不发动战争的可能。
什么是黑暗森林、猜疑链?举个例子。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假如你处于一个生存资源有限的黑暗的森林之中,你明确的知道这片森林中可能还存在其他人,他们和你一样手里有可以攻击的武器。但你不知道当自己暴露时,其他人是善意还是恶意,因为之前没有任何协定。
假如他是善,他却不知道你怎么想他(善或者恶),为了防止你是恶最后伤害到他,他要么不“联系”你,要么直接消灭你。
这就是猜疑链的诡异逻辑,因此黑暗森林中生存的人,最佳的选择是不暴露自己的位置。再加上生存资源有限,在发现有人暴露的时候,他其实会更倾向于清理掉你,而非纠结于善与恶的道德问题。
黑暗森林与猜疑链的阴险决定了,两个身处黑暗森林中的人一旦发现彼此,消灭对方才是最佳选择,否则就是死亡。因此黑暗森林中活着的人,一定都具有强烈的攻击性。
现在再来看《三体》中的设定,就会明白刘慈欣的洞见力了。
广袤的宇宙不正好就是那片黑暗森林吗?星球文明看似很大,其实在宇宙尺寸上来说,两个文明远到根本看不到彼此在哪里,也没法即时的通信联络。
类似于地球这样的文明不就是穿梭在黑暗森林中的人吗?在这充满敌意的黑暗森林中,谁若是点起火把照亮自己,无疑就是自寻死路。
主动联系外星人,正好就是点燃照亮自身的火把。如果这样做,人类很有可能迎来世界末日,地球文明必亡。
物理学家霍金也持相同态度,他在纪录片《史蒂芬・霍金最喜欢的地方》中,曾明确的表示:
不得不佩服刘慈欣的厉害,他以一名电气工程师的身份,竟也能思考出如此富有洞察力的结论。
宇宙 社会 学、黑暗森林与猜疑链在逻辑上无懈可击,又让人有种醍醐灌顶的清醒感,笔者看完《三体》后对外星文明不再只是好奇,还充满了戒备。
儿时我们都曾向往的那片星空,在无限灿烂迷人的神秘光彩下,不知还存在怎样的危险。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些概念都是基于人的逻辑来写的,都是以人的角度来思考外星人会怎么做,与真正的情况可能相去甚远。
诚然,这个说法完全正确。
但上帝也不能把自己举起来。非要刘慈欣这个地球人以“终局”视角来写科幻小说,完全是种苛责。
另一方面,科幻小说不是给物理宇宙学写答案,《三体》作为文学作品,能做到挑战人类想象极限的水平已经非常牛逼了,不然也不至于拿下科幻界的诺贝尔奖——雨果奖。
《三体》中除了前面提到的“能不能联系外星人”的思想实验以外,还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思想实验,比如:
信息即权力的时代,毁掉地球,最少要几个人?
灭掉一个文明,最简单的方式是什么?
面对外星人的入侵,听谁领导最好?
黑暗森林里,即使自己暴露了,别人也不攻击你的方法是什么?
伴随着这些思想实验,刘慈欣也提出了很多新颖颠覆的概念,比如: 降维打击、面壁计划、曲率飞船等等。
其中降维打击一度成为网络热词,把这个词带进网络的是雷军,他在讲互联网商业逻辑时,描述“新产业从更高的高度或其他角度去颠覆原产业,这种颠覆和原产业本身没啥关系的现象”就用了降维打击来表述。
正是这些颠覆的新概念,挑战人类想象力极限的思想实验,《三体》的铁杆粉丝中不仅有雷军,还有马云、马化腾,甚至曾经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奥巴马尤其喜欢刘慈欣的《三体》。曾在读完第二部《三体》后,让白宫工作人员发邮件给刘慈欣催更,喜剧的是刘慈欣以为是有人捣蛋,把邮件当作垃圾屏蔽了,直到后来白宫通过官方渠道联系上他,他才知道真的是白宫发来的邮件。
奥巴马不仅催更,当他以私人名义来访中国的时候,别人都是给单价30万的钱求能与他合影,他却点名要见刘慈欣。
《三体》不仅科幻方面的概念设计做得好,人文哲学的思考也贯穿其中,小说中很多经典的话,初读时简直是振聋发聩:
《三体》一共有三部,《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笔者最爱第二部与第三部,初读时简直兴奋到停不下来。即使晚上睡觉时,满脑子也都是宏伟飘渺的宇宙,新奇的科幻概念,巧妙的故事构思。
最让笔者震惊的是第三部中,被三体人截获后“复活”的云天明,写给人类的3个童话故事。
童话里藏着地球文明获救的方法,但初读第一遍不到结尾你根本不知道答案是什么。最后跟着作者的笔伐,一点点解开谜底的时候,有种看侦探小说爽到爆的感觉。
但凡看过这三个故事的人,没有不佩服刘慈欣的。
日本文化界世界顶级 游戏 制作人,读完《三体》后,不吝言词的称赞它为“超级不可能”小说:
因此,文山想给没看过《三体》的朋友隆重推荐这本书,它确实值得一读。
有人担心科幻中的物理概念会不会看不懂导致影响阅读体验。其实完全不用担忧这个,我是物理学外行,依然能轻松读懂,我刚上初中的侄子在阅读的时候也毫无压力。
马上圣诞节、元旦节都要到了,送自己、朋友、亲人礼物时,强烈建议送这套科幻盛宴。
#刘慈欣##读书#
优质电气工程师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