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a不是luna
国内几乎所有的计算机方面教科书或科普读物都如是说: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那是在1946年由毛克利造出来的被称为ENIAC (埃尼阿克)的一台机器。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关于谁才是现代计算机的真正发明人的问题,自ENIAC面世之后就存有争议,并最终诉诸了法律。1973年,在经历了美国联邦法庭关于知识产权案中最长时间的调查之后,真相终于大白,推翻了剽窃者毛克利所有的辩词,判决说:“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想法是来自约翰·文森特·阿坦那索夫。” 上世纪30年代,保加利亚裔的阿坦那索夫(1903~1995)在衣阿华州立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在求解线性偏微分方程组时,他的学生不得不面对繁杂的计算。阿坦那索夫于是开拓新的思路,尝试运用模拟和数字的方法来帮助他的学生们处理计算问题。他工作得非常投入,常常废寝忘食,冥思苦想。阿坦那索夫自己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描写: “我反复尝试寻找正确思路,却始终未得其解。这样子持续工作好几个月,一天傍晚我又回到我的办公室工作,仍然没有头绪,感到极度沮丧。于是我钻进汽车并开上了路。我把车开得飞快并尽量专注于驾驶,这样一来我才可以把困扰我的那些问题抛在脑后。可是等我真正清醒过来时发现,我已经在前后不见一人的高速公路上跨过了密西西比河,开出了189英里,驶出了衣阿华州,到了伊利诺斯州。当时在衣阿华州是禁酒的,可伊利诺斯州却不然。我寻着灯光找到一家小酒馆,进去叫了杯酒喝了起来。我觉得头脑变得非常清晰,突然明白了我该怎样思考问题才对路。于是立刻工作起来,在那儿一口气干了三个钟头,然后才慢慢地把车开回家。那个夜晚,在伊利诺斯州一个路边小酒馆里,我做出了四个决定:采用电能与电子元件,在当时就是电子真空管;采用二进位制,而非通常的十进位制;采用电容器作为存储器,可再生而且避免错误;进行直接的逻辑运算,而非通常的数字算术。” 阿坦那索夫的设计目标是制造一台能解含有29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的机器。经过两年反复研究试验,思路越来越清晰,设计也大体上想清楚了。但他还需要一位懂得机械、又有动手能力的人共同完成这项发明,于是他找到当时正在物理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克利福德·贝里。两个人终于在1939年造出一台完整的样机,证明了他们的概念是正确、可以实现的。人们把这台样机称为ABC,代表的是包含他们两人名字的计算机(Atanasoff-Berry Computer)。这台计算机的设计中已经包含了现代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它是一台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 令人惋惜的是,阿坦那索夫或许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项将要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以及它将会给他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没有申请专利保护。他在1942年应征去海军服务,就更无暇顾及此事了。衣阿华州立大学校方也并没把ABC的发明当一回事,让系里的研究生拆掉了ABC,因为在二次大战期间,计算机ABC上的那300个真空电子管是紧缺用品。学校后来才明白,那是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
玩儿泥巴小姐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作为同盟国,参加了战争。美国陆军要求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电工系和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每天共同提供六张火力表。每张表都要计算出几百条弹道,这项工作既繁重又紧迫。用台式计算器计算一道飞行时间为60秒的弹道,最快也得20个小时,若用大型微积分分析仪计算也要15分钟。阿伯丁实验室当时聘用了200多名计算能手,即使这样,一张火力表也往往要算两三个月,根本无法满足作战要求。 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局面,迅速研究出一种能提高计算能力、速度的方法和工具是当务之急。当时领导这项研制工作的总工程师是年仅23岁的埃克特,他与多位科学家合作,经过两年多努力,终于在 1945年底,制造成功了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命名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简称 ENIAC。 这台神奇的电子计算机犹如一个庞然大物,里面装有18 000个电子管,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30吨。每秒钟可做5 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运算,它比过去用台式计算器来计算弹道,要快2 000多倍。从此,人类在计算领域中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时代。
优质电气工程师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