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晓晓你知晓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他被认为是电力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并因主持设计了现代交流电系统而最为人知。在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的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特斯拉在电磁场领域有着多项革命性的发明。他的多项相关专利以及电磁学的理论研究工作是现代的无线通信和无线电的基石。
扩展资料:
在美国,特斯拉在历史上或通俗文化上的名声可以媲美其他任何发明家或科学家。1893年他成为电流之战的赢家后,就成为了美国最伟大的电气工程师而备受尊敬。他许多早期的成果变成现代电子工程的先驱,而且他的许多发现极具开创性和重要性。在公元1943年,美国最高法院承认他为无线电的发明者。
在使用电的现代世界上到处都可以看见特斯拉的遗产。特斯拉晚年被视为一个疯狂科学家并由于宣称可以创造怪异的科学发明而被注意。他的许多成就已伴随着一些争议被应用,去支持着许多的伪科学,如幽浮理论和新世纪神秘理论。特斯拉被当代的钦佩者誉为“创造出二十世纪的人”。他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伟人。
他的梦想就是给世界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特斯拉从不在意他的财务状况,终因穷困且在被遗忘的情况下在1943年1月7日的纽约人旅馆孤独地死于心脏衰竭,享年86岁。去世之后,特斯拉的成就慢慢被世人所忽视。
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他的公众名望出人意料地上演了王者归来。在2005年,他被电视节目“最伟大的美国人”(美国在线和探索频道共同开展)列为前100名,这张名单是由公众投票产生。
虽然特斯拉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疑问与不解之谜,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是一个对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科学超人。
尼古拉·特斯拉曾于许多不同的大众文化中出现,例如书、电影、广播、电视、音乐、剧院演出、漫画以及电子游戏。由于人们对于他一生都缺乏了解,这让他成了一个很适合戏剧性的小说的悲剧又富有灵感的角色。特斯拉尤其适合有关他的研究的科幻故事。尼古拉·特斯拉所发明的技术的影响是许多种类科幻小说的主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尼古拉 特斯拉
龙龙fighting
朱作其(徐承志)。
朱作其在《红星照耀中国》说“这些人花在唱歌上的时间太多了”,反映了吴起镇人民的生活。
美国作家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的在吴起镇遇到一个电气工程师,一个名叫朱作其的很有才能但严肃认真的共产党员。他抛弃上海的高薪收入,丢下家庭,到陕北这荒凉的群山中为共产党服务,感到不可思议。这人就是徐承志。
扩展资料:
朱作其(徐承志)个人简介(1900~1989年):
徐承志,又名徐诚炽、朱一之。浙江鄞县人。民国5年(1916年)毕业于宁波工业学校,民国6年至汉阳兵工厂实习一年。民国7年赴日本深造。是年冬,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任教员兼实习工场助理。民国10年在美商慎昌洋行动力设计部任制图组长、设计师。
民国12年,任杨树浦发电厂试验部盛尔生主任的工程助理。他读了瞿秋白所著《新俄游记》、《赤都心史》等书籍,十分向往社会主义,民国1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在参加了五卅示威游行中,目睹英帝国主义枪杀手无寸铁的游行群众,非常气愤。利用自己在电厂华人中地位、工资、技术最高的特殊声望,找一些爱国的有威望领班密谈,宣传鼓动。终于使2000多名职工投入罢工斗争,迫使靠电厂生产的工厂停产,促成了全市性的大罢工。
在三个多月罢工期间,他把工人分成10个班,宣传革命道理,吸收在运动中涌现的积极分子参加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电厂首届党支部及工会组织,迫使厂方同意工人复工条件,厂长诺泼斯不得不在厂门口迎接复工工人。
民国15年10月至民国16年,第一、二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暴动前,电厂工人纠察队都在徐家秘密集中,他担任联络警卫。第三次武装起义时,电厂工人参加攻打北站的激烈战斗,工人纠察队长徐金林被捕,他不顾个人安危,千方百计将徐金林营救出来。
武装起义胜利后,他出席上海市临时政府成立大会,担任市政工会负责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遭到通缉,便去宁波隐蔽,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民国17年至民国19年编写《工程图学》一书。
民国19年5月,在中国铁工厂任制图室主任,获悉厂方欲密谋拘捕中共地下党员季明,他不顾危险,设法帮助季明脱险。
民国21年至民国25年,他在中华铁工厂任顾问工程师,同党恢复了联系。得知陕北中央根据地技术力量非常缺乏,动员并率领徐金林等6名技术工人赴陕北参加工农红军,在吴起镇中国红军供给部工作。在保安受到叶剑英等领导的接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承志
世界前八强吃货
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原名尼古拉·特斯拉。出生于克罗地亚的史密里安,后加入美国籍。早年在巴黎欧洲大陆爱迪生公司任职,因创造性的劳动,被转送到美国的爱迪生电器研究中心,与爱迪生(1847—1931)共同工作。他发明了交流电动机。后来,他开创了特斯拉电气公司,从事交流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的生产,并进行高频技术研究,发明了高频发电机和高频变压器。1893年,他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用交流电作了出色的表演,并用他制成的“特斯拉线圈”证明了交流电的优点和安全性。1889年,特斯拉在美国哥伦比亚,实现了从科罗拉多斯普林斯至纽约的高压输电实验。从此,交流电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此后,他还从事高频电热医疗器械、无线电广播、微波传输电能、电视广播等方面的研制。为表彰他早在1896~1899年实现200 kV、架空 m的高压输电成果,与制成著名的特斯拉线圈和在交流电系统的贡献,在他百年纪念时(1956年)国际电气技术协会决定用他的名字作为磁感强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简称特,符号是T,它是磁通量密度或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垂直于磁场方向的1米长的导线,通过1安培的电流,受到磁场的作用力为1牛顿时,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就是1特斯拉。一般永磁铁附近的磁感应强度大约是特,在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中,磁感应强度可达特,通过超导材料的强电流的磁感应强度可达1000特,而地面附近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约只有*10的-4次方特。
瑞贝卡tt
由于家境贫寒,父亲希望小尼古拉子承父业当一名神职人员,但小尼古拉却对神灵无动于衷,立志当电气工程师,并因此常常和父亲发生冲突。17岁前的特斯拉“中了邪”般地沉浸在发明创造的幻想里,脑袋里经常浮现出种种异常奇怪的现象。17岁时,特斯拉惊奇地发现,自己能够充分利用想象力,完全不需要任何模型、图纸或者实验,就可以在脑海中把所有细节完美地描绘出来,和实际情况没有丝毫差别。后来特斯拉发明创造都依靠这种能力。特斯拉说:“从具有可行性的理论到实际数据,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在脑海中预先测试的。人们将一个初步想法付诸实践的过程,完全是对精力、金钱和时间的浪费”。 特斯拉每天只睡2个小时,最终独自取得700多项发明专利。为了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终身不娶。除了是一位科学家,他还是诗人、哲学家、音乐鉴赏家、语言学家。他精通八种语言:塞尔维亚语、英语、捷克语、德语、法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拉丁语。 特斯拉一生的发明见证着他对社会无私的贡献。虽然他一生致力不断研究,并取得约1000个专利发明。但他晚年却是穷困潦倒,长年经济拮据。虽然有不少企业家利用了这位天才科学家的爱心和才华,骗取了他的研究成果和荣誉,可是晚年的他依然为着人类的幸福而努力研究和发明。在特斯拉众多的发明里,最惠及大众的莫过于其发明的各种交流电机了。在世界每一角落,经贸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生活的享受都离不开交流电的帮助。2003年年末的美国大停电和欧洲大停电,就曾陷社会和经济于大瘫痪。早在1882年,特斯拉已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高频交流电机,更于1885年发明多相电流和多相传电技术。爱迪生发明直流电后,电器得到广泛应用,而同时电费却十分高昂,所以经营输出直流电成为了当时最赚钱的生意。1885年,特斯拉脱离爱迪生公司,遇上西屋公司负责人乔治·威斯汀豪斯,并在其支持下于1888年正式将交流电带给当时的社会。在1893年5月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特斯拉展示了交流电照明,成为”电流之战“的赢家。事后,特斯拉取得了尼亚加拉水电站电力设计的承办权。从此交流电取代了直流电成为供电的主流。而特斯拉拥有着交流电的专利权,在当时每销售一马力交流电就必须向特斯拉缴纳美元的版税。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当时一股财团势力要挟特斯拉放弃此项专利权,并意图独占牟利。经过多番交涉后,特斯拉决定放弃交流电的专利权,条件是交流电的专利将永久公开。从此他便撕掉了交流电的专利,损失了收取版税的权利。从此交流电再没有专利,成为一项免费的发明。如果交流电的发明专利不送给全人类免费使用,则每一马力交流电就将给他带来美元的“专利费”,他将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至今塞尔维亚的纸币上仍然印有尼古拉·特斯拉的头像。 关于一个如此超前高产的天才发明家和科学家被世界所遗忘,有人认为这是由于特斯拉与爱迪生的合作,以及他和爱迪生的行事风格迥异所致。爱迪生善于商业运作,有经营头脑,而特斯拉只顾埋头发明,从不考虑用自己的专利发财。在给爱迪生“打工”期间,爱迪生承诺在特斯拉帮他改进发电机后会支付他5万美元,然而爱迪生欺骗了特斯拉,这导致了特斯拉愤而辞职。还有人认为,特斯拉的发明创造过于超前,在当时很难被人接受,他本人及其成果成为科学界争议的对象,有的甚至将他的成果称为“伪科学”。也有人感叹道,特斯拉生不逢时,“伟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光环遮住了“有争议”的特斯拉。特斯拉逝世后,有关他的许多资料和数据大多遗失,即便在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馆里收集的15万件展品中,也很少有关于特斯拉的科研数据资料。1960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计量大会上,磁感应强度的单位被命名为特斯拉,以纪念在电磁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美籍塞尔维亚发明家、电气工程师。 尼古拉·特斯拉1943年1月7日在纽约人旅馆3327房间死于心脏衰竭。因为拒绝出售他的交流电专利,特斯拉非常穷困,并在死后留下了一大笔债务。在那一年的晚些时候,美国高等法院决定维持特斯拉的专利号。尽管是美国人,但在特斯拉的死被公开之后,外国人财产保管处仍封存了他的研究资料。在他去世前,特斯拉仍然在继续他对死光武器的研究。美国政府没有找到安全的原型装置(实际上,特斯拉并没有成型的研究成果)。他的研究被宣布为最高机密。由于他的研究的潜在重要性,特斯拉的家人和南斯拉夫大使馆一直努力从美国当局取回这些物品。最终,他的侄子萨瓦·科萨诺维奇取得了他的一些私人物品的所有权。特斯拉的葬礼于1943年1月12日在纽约曼哈顿的圣约翰大教堂举行。他的骨灰于1957年被安葬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的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馆。
明.设计
尼古拉·特斯拉(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奥地利帝国-克罗地亚自治王国的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电机工程师、化学家和未来学家。
被认为是电力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并因主要设计了现代交流电力系统而最为人知。在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的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特斯拉在电磁场领域有着多项革命性的发明。他的多项相关的专利以及电磁学的理论研究工作是现代的无线通信和无线电的基石。
在赢得著名的19世纪80年代的“电流战争”及在1894年成功进行短波无线通信试验之后,特斯拉被认为是当时美国最伟大的电机工程师之一。
他的许多发现被认为是具有开创性的,是电机工程学的先驱。1891年,特斯拉在成功试验了把电力以无线能量传输的形式送到了目标用电器之后,致力于商业化的洲际电力无线输送,并且以此设想建造了半成品 - 沃登克里弗塔。
于20世纪30年代,特斯拉这时接近生命的尾声阶段。特斯拉一度变得深居简出,足不出户,独居于纽约市的Wyndham New Yorker Hotel 3327房间之中,偶尔才会向新闻界发表一些不同寻常的声明。
因为他举止怪异,特斯拉被普遍认为是“疯狂科学家”的原型。他对于金钱和法律事务之不在乎亦是其一生之致命伤。数家电子公司(今日美国电子业龙头的前身)联合派出一群能言善道的律师,夺走了他大部分的专利。
1943年1月7日,特斯拉在穷困潦倒中过世。去世之后,特斯拉的成就并不太为当时的人所知,到了20世纪90年代,他的成就才出现在世人面前,并被世人认可。
在2005年,他被电视节目“最伟大的美国人”(美国在线和探索频道共同开展)列为前100名,这张名单是由公众投票产生。
在现代社会中处处可见特斯拉的遗产。 撇开他在电磁学和工程上的成就,阴谋论作家Robert Lomas认为特斯拉对机器人、弹道学、信息学、核子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上等各种领域有贡献。许多他的成就已伴随着一些争议被应用,去支持着许多的非主流科学,如幽浮理论。
Robert Lomas视他为“创造出二十世纪的人”。国际单位制中的,用来衡量磁感应强度(也作磁通量密度)的单位,是以特斯拉的名字命名,符号T(由国际度量衡大会在1960年确立)。
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有一座国际机场(即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机场)以他的名字命名。塞尔维亚纸币上至今有他的头像。
扩展资料:
在19世纪90年代,发生了著名的交流电与直流电之战,使得两大电力巨头卷入了这场“电流大战”。托马斯•爱迪生支持的直流电被尼古拉•特斯拉支持的交流电所威胁。为了败坏交流电的名声,爱迪生采取了一些手段误导大众,他不惜用交流电来电死一头大象,以此来告诉世人交流电的致命性危险。
然而,这个并没有影响到特斯拉想要推广更为廉价且高效的电能的梦想。最终,特斯拉的梦想实现了,交流电占据了主导地位,统治了一个世纪,不管是家庭还是办公室都是使用交流电。
严格说起来,与其称爱迪生为科学家,不如说他是位精明的生意人,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对电灯的推广与应用,让电快速普及到百姓生活中,可惜的是爱迪生为了利益,不断打压、迫害竞争对手的行为令人不齿,更因此被后人冠上奸商的名号。
爱迪生和特斯拉的恩怨要从1880年说起,当年爱迪生发明了直流电,两年后,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当时还是爱迪生公司职员的特斯拉向爱迪生提出,交流电才是人类的未来,但爱迪生因为在直流电上已付出庞大的投资,使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特斯拉的建议。
不过最关键的原因是爱迪生曾经交给特斯拉一项任务,要他改进马达和发动机性能,并承诺如果特斯拉改进成功,将支付5万美元的酬劳(当时的5万美元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100万美元)。
特斯拉经过一番努力后终于做到了,但爱迪生借此机会占有特斯拉的24项发明专利之后,居然称5万美元只是一个“美式笑话”,就连后来特斯拉希望将自己的周薪由原本的18美元提高到25美元,同样遭到拒绝。
于是特斯拉愤而辞职,并得到威斯汀豪斯创办的西屋电气支持,自此揭开了这场电流大战的序幕。这段精彩的故事也吸引好莱坞将它拍成电影《电力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尼古拉·特斯拉(塞尔维亚裔美籍科学家)
优质电气工程师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