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11

hansile2002
首页 > 导游证资格证 > 青岛是导游证考试有天后宫吗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芝士大人

已采纳

这个问题你可以咨询下一些有在招聘的山西旅行社,当然我只是建议,因为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但是旅行社的回答应该是值得参考的

青岛是导游证考试有天后宫吗

140 评论(15)

蚊蚊mandy

从小我就想当一名导游,每天的工作就是带着游客游山玩水,日子过得好不惬意,那么导游证怎么考取呢?

326 评论(11)

别做慈善家

导游资格证考试时间是11月17日。从事导游业务活动的人都必须按规定参加 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由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 颁给导游人员 资格证书。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必须要拥有导游资格证。导游资格证是国家对从事导游服务人员从业资格的证明,有效期终生,虽然说要从事导游职业,还要按照规定获得导游证,但想要跨入导游人员的大门,导游资格证是第一步。

遵守宪法,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138 评论(10)

无敌小肉

一、报名考试时间:导游考试一般报名时间在11月份左右,考试在3月份二、考试科目和内容:◎导游综合知识(120分为合格)导游专业知识①导游业务 ②导游基础知识(全国与湖北导基为4:6)导游相关知识① 导游执业规范 ②时事政治◎导游服务能力(60分为合格)①导游讲解能力;②导游规范服务能力;③导游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外语类考生必须用所报考语种的语言进行,并加试口译(中译外和外译中)。抽签景点10个,其中全省范围5个为: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黄鹤楼、大别山,各地自定5个于报名时一并报省旅游局导考办。 三、报考条件(1)高中、中专或以上学历;(2)大专院校在校生;(3)旅游专业中专、职高的应届毕业生均可报考。 四、报名手续(1)一寸红底彩色照片6张;(2)身份证复印件2份;(3)最高学历证明(毕业证或学生证)复印件2份;(4)近期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表原件一份,或健康证原件(有效期内);(5)填写《导游员资格考试报名表》需所在单位或居委会盖章(无不良行为记录)。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考导游,导游现在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行业,我们可以帮忙报名,而且我们中心有专业的导游培训班,我们的培训班均聘请知名教授及资深导游授课,通过率高。

137 评论(12)

虎宝宝001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天后宫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来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地处城南晋江之滨。妈祖林氏默娘,是北来平安军(泉州府)节度辖下的莆田县湄洲岛(今莆田市秀屿区湄州镇)之民女,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林默娘长大了,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务,矢志不嫁人,专心致志精研医理,为人消灾防病。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排忧解难,还引导乡人避凶趋吉,有谁遇难,都乐意找她求助。当时,莆田地区瘟疫大流行,林默娘想尽办法施药抢救乡民,果然立愈。乡民感激她的救命之恩。

又名天妃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妃宫为我国现存建筑规格较高、年代较早、规模较大的一座妈祖庙,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泉州官府常在此为出海商船举行祭海大典。

妈祖名林默娘,是北宋时湄洲岛的民女,据说她出生的时候,遍地生香,瑞光四射,她终生行善济人,引导乡人避凶趋吉,后来她为了救护船只遇到风暴的父亲而遇难,百姓感念她的美德,尊她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当地渔民出海前都要到天后宫前祭拜。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重阳佳节,妈祖父兄驾舟渡北上,西风正急,途中遇到狂风恶浪,船在狂风怒涛中剧烈颠簸,妈祖敏感到父兄的遇难,亲临救驾,父亲救起,兄长与自己身亡,就这样乡民赞她"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事,乡民以病苦辄愈。长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间,人呼曰神女,又曰龙女"。因默娘生前与民为善,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泉州天后官初建即以来微宗赐额"顺济"为庙名,即"济以顺风"之意。

天后正殿,虽历经沧桑,但明清木构建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而且保留来代构件。正殿占地面积平方米;筑于台基座,高出地面1米,采用花岗岩石砌筑的须弥座。建筑结构比较特别,空间变化很丰富,门窗弯枋雀替,雕花精致细密,纹饰丰富多彩既有几何图案,又有花卉水族,鸟兽人物,托木部位有凤凰戏牡丹,寿梁中作如意访心,表现女性神庙。殿内油漆用朱地画"暖八仙"之一的钟离及如意相间图案,其绿地雕彩西蕃莲及喜鹊登梅图案,有吉祥的象征,有的图案作异兽,寓意"益寿"。殿内础浮雕,更是琳琅满目,八骏、八宝、傅古鸟龙及各种花卉,表现着水族鱼龙腾空翻浪,与百花争妍,这都是表现道教主题的图案,以福禄寿吉祥物作衬托,呈现仙家的非凡境界。

殿顶筑九脊重檐四面落水的歇山式,正脊是天后殿至高点,两端五彩瓷型双龙戏珠,造型精美,光泽鲜艳,表现整个大脊龙的至高题材,四岔脊头组合凤凰图案,对应大脊成龙凤呈祥,背面作人物故事,配以龙凤、麒麟,玄武、双虎、体现了吉祥如意,庆贺长寿的象征,为闽南建筑艺术之一绝。

泉州天后官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来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当时庙字规模有正殿山门、两廊、两亭、枪神妈祖林氏默娘,是北来平安军(泉州府)节度辖下的莆田县湄洲岛之民女,生于来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甘三日,父亲林帷悫,母亲王氏平生注意积德行善,乐于助人,年纪都在四十有余,虽生了一男五女,老是觉得单枝难以传宗接代,向观音菩萨祈求再生一男。王氏不久便怀了孕,在降生之时,王氏见到一道光从西北面射人她房内,光辉耀眼夺目,香气四处飘荡,久久不散。林默娘长大了,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务,矢志不嫁人,专心致志精研医理,为人消灾防病。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排忧解难,还引导乡人避凶趋吉,有谁遇难,都乐意找她求助。当时,莆田地区瘟疫大流行,林默娘想尽办法施药抢救乡民,果然立愈。乡民感激她的救命之恩。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重阳佳节,妈祖父兄驾舟渡北上,西风正急,途中遇到狂风恶浪,船在狂风怒涛中剧烈颠簸,妈祖敏感到父兄的遇难,亲临救驾,父亲救起,兄长与自己身亡,就这样乡民赞她“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事,乡民以病苦辄愈。长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间,人呼曰神女,又曰龙女”。因默娘生前与民为善,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泉州天后官初建即以来微宗赐额“顺济”为庙名,即“济以顺风”之意。宗元时代,泉州成为世界贸易港之一,元政府为了发展海上贸易,于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下诏“制封泉州神女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明永乐五年(公元1405年)出使西洋太监郑和,奏令福建镇守官重新其庙。此后朝廷节遣内宦(太监)及给事中行人(对外使节)等官,出使琉球、爪哇、满刺加等国,率以到庙祭告祈祷为常,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少监张谦出使渤泥(今加里曼丹岛文莱一带),从泉州浯江(顺济桥一带称浯江)启航,“实仗神庥”,归奏于朝鼎新之,改宫号为“天妃宫”。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施琅征海,师次于此,“神涌潮济师”、“有助顺功”。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后“,后易宫名为“天后宫”。康熙二十四年,钦差礼部郎中雅虎来宫致祭。雍正元年(1723年)御书匾额“神昭海表”,今悬挂于殿中,乾隆后历代有重修。现在建筑群还保存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建筑,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年代最早、而著称于世的古迹,1987年由国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山门马戏台因筑公路被拆毁,1990年3月由台湾鹿港天后宫暨诸委员捐资重建。今移清代晋江县学横星门为山门、面阔五开间,牌楼式造型,雕花漆绘木构斗拱,青石龙柱,两侧石雕麒麟,螭虎窗,屋顶重檐四坡面,屋脊反翘瓷雕八龙二鳄,角脊作成凤尾伸展而卷曲,线条柔和优美,整体结构华丽壮观。戏台连接于山门后檐,坐南朝北,木构藻井顶盖。雕脊画枋,小巧玲珑,具有泉州独特艺术风格。

紧接山门两侧为东西厥建筑,所谓“秦宫汉阙”以示天后宫之尊。建筑为二层楼阁,面临通衢,两楼高耸,楼上分置钟鼓,楼下塑造千里眼,顺风耳二神像,威武庄严。

天后正殿,虽历经沧桑,但明清木构建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而且保留来代构件。正殿占地面积635.5平方米;筑于台基座,高出地面1米,采用花岗岩石砌筑的须弥座,束腰处浮雕“鲤鱼化龙”、雄狮、文房四宝“八骏云火”、仙家法器、鹤舞云中、宝盖莲花等图为二度空间动态艺术造型、雕刻刀法熟练,生动活泼,表现其神职至高无上与教属。殿内木梁骨架,立于圆形花岗岩石柱,柱头浮雕仰莲连珠斗,挑出斗拱承托梁架作九架粱,建筑结构比较特别,空间变化很丰富,门窗弯枋雀替,雕花精致细密,纹饰丰富多采既有几何图案,又有花卉水族,鸟兽人物,托木部位有凤凰戏牡丹,寿梁中作如意访心,表现女性神庙。殿内油漆用朱地画“暖八仙”之一的钟离及如意相间图案,其绿地雕彩西蕃莲及喜鹊登梅图案,有吉祥的象征,有的图案作异兽,寓意“益寿”。殿内础浮雕,更是琳琅满目,八骏、八宝、傅古鸟龙及各种花卉,表现着水族鱼龙腾空翻浪,与百花争妍,这都是表现道教主题的图案,以福禄寿吉祥物作衬托,呈现仙家的非凡境界。

殿顶筑九脊重檐四面落水的歇山式,正脊是天后殿至高点,两端五彩瓷型双龙戏珠,造型精美,光泽鲜艳,表现整个大脊龙的至高题材,四岔脊头组合凤凰图案,对应大脊成龙凤呈祥,背面作人物故事,配以龙凤、麒麟,玄武、双虎、体现了吉祥如意,庆贺长寿的象征,为闽南建筑艺术之一绝。

东西两廊及两轩和寝殿,均由国家文物局立案拨出专款依!日复原修缮。东西两廊原置配神二十四司,现改为闽台关系史博物馆陈列室。寝殿又称后殿,地势比正殿高出1米多,两侧突出部位设为翼享,左右斋馆。整座殿字系明代大木构建筑,屋盖为两坡面的悬山楔,面阔七间,35.1米,进深19.8米,高8米许,木质梁架粗大古朴,大木柱置于浮雕仰莲瓣花岗岩的圆形石础之上,殿前檐柱保存一对十六面青石雕的元代印度教寺石柱。估计是明代翻修时称置。柱上接木柱,刻有楹联“神功护海国,水德配乾坤“。正面原有悬挂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书“后德配天”的横匾,目前正在修建中,属国家木构建筑之瑰宝。

建置于宫内的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上渊源关系的专题性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近期已举办“闽台民间艺术展”、“泉州古今字书展”、“闽台民俗风情摄影展”等展览。

青岛天后宫位于太平路19号,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始建于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的天后宫是一处集天后文化、海洋民俗文化于一体的'著名人文景观,也是青岛前海风景线上一处极具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历五百余年风雨淘洗而幸存至今,弥足珍贵,堪称青岛历史变迁的一个生动缩影。

1996年,遵照文物“修旧如初”的原则,青岛市政府拨巨款将其重新修复,并开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现有建筑面积1500m2,前后两进院落,殿宇十六栋,分别为天后圣母殿、龙王殿、督财府、供奉天后、龙王、文武财神等诸神像。其余殿房由民俗博物馆举办天后文化、民间工艺品和民风民俗各项展览,常年对外开放,接待中外宾客。 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为天后诞辰,届时各地天后宫皆举行庙会庆祝,并有丰富的民俗活动。

这里是青岛市区一处著名的文化旅游景观,也是研究青岛民风民俗的重要基地。

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天后宫,位于青岛市前海栈桥风景区内的太平路19号。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00多年前初建成时,天后宫由三间圣母殿和龙王财神两配殿构成。后历经明、清、民国等七次维修扩建。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将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于1998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天后宫戏楼大梁的包袱画绘有金陵十二钗等红楼人物,以及春秋故事"吹箫引凤图"、"敦煌飞天图"等。

青岛天后宫现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为二进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后两厢、戏楼、钟鼓楼及附属建筑共计殿宇16栋80余间,是一处典型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除戏楼为琉璃瓦盖顶,其它建筑物均为清水墙、小灰瓦,且经苏州式彩绘点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门内还立两块石碑,记载了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天后宫的情景,是了解青岛历史的重要资料。

进入宫内,有一个大鼎,当你进入天后宫后,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粘贴,如果你把这个粘贴贴在左腿(大鼎)上,就会发财,你把粘贴贴在右腿(大鼎)上,就会平安。

青岛天后宫在青岛市区太平路,首先看到的是青山天后宫的大戏楼。大戏楼为两层楼阁,金碧辉煌,门前一把大旗杆和两只大石狮和五彩缤纷的立面装,体现了青岛天后宫的气派,二楼中间悬挂的“天后宫”巨匾下面为波浪式的房檐,意为“进得门来,应无戏檐(戏言)”,也就是说拜妈祖不能当儿戏。这座戏楼内装饰有文房四宝、希世古懂、各种用具。

过戏楼,左右两边为传统的寺庙建筑钟楼和鼓楼。过钟鼓楼为东西厢房,中间大场院有颗大桂花树,因其花为朱红色,亦称“朱砂桂”,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满树桂花香溢四处,吸引了很多的游人。过两厢房就是山门,进山门为二进院落,场院内雌雄二银杏已有500多年历史,据说与天后宫同年龄。

山门内还立两块石碑,记载了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天后宫的情景,是了解青岛历史的重要资料。

与山门对应的是青岛天后宫正殿,正殿内供奉天后——妈祖,这尊妈祖像是由整条樟木雕刻而成的,并且在妈祖故里莆田开光分灵的,高米,是目前世上最大的木雕神像之一。两边还雕塑有妈祖的护将“千里眼”和“顺风耳”。整个正殿内显得庄严肃穆。正殿两边分别为财神殿和龙王殿,正殿两边庑房为民俗博物馆,展出民俗文物100多件,是一集民间工艺的大全,是一中国民间文化的缩影,也是我国民俗艺术的写照。

泉州天后宫又名天妃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为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妈祖行宫。

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据《泉州府志》载:“是年,泉州浯浦海潮庵僧觉全梦神命作宫,乃推里人徐世昌倡建。”祭祀妈祖林氏默娘。林氏默娘,是北来平安军(泉州府)节度辖下的莆田县湄洲岛之民女,生于来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甘三日,传说自小有异能,救助海上渔民脱离风浪,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

泉州天后官初建即以宋徽宗钦赐庙额“顺济”为名,即“济以顺风”之意,称“顺济庙”;宋元时代,泉州成为世界贸易港之一,元政府为了发展海上贸易,于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和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两次册封妈祖为“天妃”,妈祖神格提高,无论军舰、海舶、渔船出海均奉祀妈祖娘娘。明永乐五年(1407年),出使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奏令福建镇守官重修此宫,此后朝廷节遣内宦(太监)及给事中行人(对外使节)等官,出使琉球、爪哇、满刺加等国,率以到庙祭告祈祷为常,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少监张谦出使渤泥(今加里曼丹岛文莱一带),从泉州浯江(顺济桥一带称浯江)启航,“实仗神庥”,归奏于朝鼎新之,改宫号为“天妃宫”。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施琅征海,奏称“神涌潮济师”、“有助顺功”。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后“,后易宫名为“天后宫”,并待赐春、秋二祭,雍正元年(1723年)御书匾额“神昭海表”,今悬挂于殿中,清道光年间(公元1830年-1850年)加封妈祖为“天上圣母”。

天后宫历代均有修复。现存大殿、后殿、东翼亭子及东廊,建筑群还保存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建筑。其布局严谨,颇为堂皇,近年来,又陆续修复了山门、戏台、钟鼓楼、东西长廊等建筑,并将继续复建梳妆楼。宫内的“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收藏陈列有大量的珍贵历史文和民俗文物。

原山门马戏台因筑公路被拆毁,1990年3月由台湾鹿港天后宫暨诸委员捐资重建。今移清代晋江县学横星门为山门,面阔五开间,牌楼式造型,雕花漆绘木构斗拱,青石龙柱,两侧石雕麒麟,螭虎窗,屋顶重檐四坡面,屋脊反翘瓷雕八龙二鳄,角脊作成凤尾伸展而卷曲,线条柔和优美,整体结构华丽壮观。戏台连接于山门后檐,坐南朝北,木构藻井顶盖。

紧接山门两侧为东西厥建筑,所谓“秦宫汉阙”以示天后宫之尊。建筑为二层楼阁,楼上分置钟鼓,楼下塑造千里眼,顺风耳二神像。

天后正殿,虽历经沧桑,但明清木构建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而且保留宋代构件。正殿占地面积平方米,筑于台基座,高出地面1米,采用花岗岩石砌筑的须弥座,束腰处浮雕“鲤鱼化龙”、文房四宝、仙家法器、宝盖莲花等。殿内木梁骨架立于圆形花岗岩石柱,柱头浮雕仰莲连珠斗,挑出斗拱承托梁架作九架粱,门窗弯枋雀替,雕花精致细密,纹饰丰富多采。殿内油漆用朱地画“暖八仙”之一的钟离及如意相间图案,其绿地雕彩西蕃莲及喜鹊登梅图案,有吉祥的象征,有的图案作异兽,寓意“益寿”。殿内浮雕,更是琳琅满目,八骏、八宝、傅古鸟龙及百花争妍、水族鱼龙腾空翻浪等,都表现了道教主题。正殿原有清初所刻青石龙柱两根,为闽南石雕杰作,现已移至开元寺。

东西两廊及两轩和寝殿,均由国家文物局立案拨出专款依旧复原修缮。东西两廊原置配神二十四司,现改为闽台关系史博物馆陈列室。寝殿又称后殿,地势比正殿高出1米多,两侧突出部位设为翼享,左右斋馆。整座殿字系明代大木构建筑,屋盖为两坡面的悬山楔,面阔七间米,进深米,高8米许,木质梁架粗大古朴,置于浮雕仰莲瓣花岗岩的圆形石础之上,殿前檐柱保存一对十六面青石雕的元代印度婆罗门教式石柱,风格与开元寺大雄宝殿的相类,估计是明代翻修时称置。正面原有悬挂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书“后德配天”的横匾。

历史上,由于妈祖故里莆田隶属泉州管辖,也由于泉州在宋元时期为世界最大的对外贸港口之一,泉籍移民常由此庙迎接妈祖赴海外奉祀,妈祖信仰随泉州外交往的发展、海交贸易的兴盛、移民热潮的兴起而远播台、港、澳地区和世界各地,影响深远。因泉州古称温陵,故有“温陵妈祖”之称。台湾及东南亚各国的众多妈祖庙都由泉州及前回湄州天后宫“分神”而立。由于同源同宗,亲缘相承,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台胞和海外侨胞前来泉州天后宫朝拜,共仰海峡女神。

大家好!

我们现在来到了天后宫。先请大家转过身去,海神庙正殿背后有一副楹联,上写着:“五湖四海都是我,九江八河一家人”。这副楹联也是一则谜语的谜面,哪位朋友能够猜出它的谜底呢?它的谜底就在对面。天后宫宫门的上方,有四个大字:“盛德在水”,谜底就是――“水”。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中,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是一个拥有大量水体的星球。水,孕育了生命,养育了生命。在地球表面,海洋占了总面积的71%,在海洋从事捕捞航运的人们,盼望风平浪静,盼望有一位海上保护神。这样,妈祖就应运而生了。

传说这位女神曾生活在人间,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逝世于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民间说她有特异功能,能知人祸福,通晓天文气象,擅长海上救护,精通医学,治病救人,深受渔民的爱戴。她死后,当地人在湄州岛上建了一座小庙来纪念她,并尊称她为妈祖。据说,妈祖十分灵验,影响越来越大,后来,就逐渐成为沿海居民供奉的海上保护神。宋元以来,妈祖屡受朝廷赐封,从“泉州神女”到“护国天妃”,清代时封为“天后”。可是,民间百姓更愿意直呼“妈祖婆”。渔民们传说:在大海遇到了惊涛骇浪,万分危急的时候,如果喊一声“天后娘娘”,救援的速度就比较慢,因为天后娘娘要凤冠霞披,车水马龙,好长时间才能出现;如果喊一声“妈祖婆”,“则立即现身,常服不妆饰”。看来,还是平易近人的妈祖婆对老百姓更为关切,与老百姓更为贴近。

随着移民东渡,妈祖也到了台湾。现在,妈祖已经成了联系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和平使者。大陆的妈祖神像多次到台湾,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各界人士顶礼膜拜;台湾的渔民也经常到大陆来参拜妈祖。妈祖是华夏儿女尊崇的海峡女神。

天后宫有一幅八仙图。二楼上还有八仙的塑像。八仙的传说,始于唐代。唐代时,道教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唐高宗以老子李聃为李氏祖先,并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八仙是道教里的八位神仙。八仙的故事传说千百年来不断演变,到了明代,八位神仙的姓名才最终确定下来。这八位神仙是: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李铁拐、韩湘子、何仙姑、吕洞宾。

天后宫的后面,有一座深入海中的华亭,亭亭玉立,八面来风,海风习习,波涛阵阵,去那里休息片刻,领略一下海上的风光。

161 评论(15)

薄荷kokoro

一、报名条件遵守宪法,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以上学历者,身体健康,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二、报名范围全市国际、国内旅行社从业人员和其它单位报考兼职的导游人员。三、报名程序1、考生自2008年9月3日开始登陆“山东旅游政务网”( )主页“全省导游资格考试报名”一栏填写报考信息并提交,审查通过后打印“2008年全省导游资格考试报名表”。报名时间为2008年9月3日至10月10日,10月10日以后考生将无法进入报名系统;2、考生持“2008年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报名表”到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待业人员到街道办事处加盖公章;3、考生凭“2008年全省导游资格考试报名表”、身份证、学历证(原件及复印件)、近期一寸免冠近照三张到市旅游中心审核,合格者领取银行交款票据,并领取体检表到指定医院参加体检;4、考生持银行交款票据到银行(中、工、建、农)交报名考务费到省财政统收专户,同时领回银行加盖“现金收讫”公章的交款收据交回市旅游中心;5、考生于10月29日—11月7日到所在市旅游局领取准考证待考;6、报考外语类考生的报名程序同中文类考生,考生持准考证、身份证到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参加笔试(考试地址详见准考证)和现场导游考试;7、已取得中文《导游资格证书》者,报考外语导游,报名程序同新报考生,需参加外语笔试——翻译考试及所报语种的外语现场考试;8、由外省转来的已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的考生,须参加导游基础知识及现场考试。四、培训聊城市2008年导游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工作由市旅游中心组织实施,培训时间另行通知。五、考试全省导游资格考试分笔试、导游服务能力考试(现场导游)两部分。1、笔试时间见准考证笔试科目为《导游实务》、《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三科。每科考试时间为2小时。报考外语类导游的考生笔试科目与报考中文导游的考生相同,但现场考试必须使用所报语种应试。2、导游服务能力考试(现场导游)我市中文类考生现场考试时间定于11月16、17、18日进行,考试地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外语系。考试内容为:(1)抽签介绍东昌湖、山陕会馆、光岳楼、海源阁藏书楼、孔繁森纪念馆、傅斯年陈列馆、景阳冈、马颊河度假村、孔庙、碧霞祠、蓬莱阁、趵突泉、五四广场等十三个景点之一,并现场提问所抽景点的有关内容,15分钟,材料自备;(2)现场提问导游业务规范及应急问题处理,15分钟。六、费用导游资格考试收费严格按照鲁价费发[2003]182号及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财政厅转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和导游人员等级考核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鲁价费发[2008]141号文件执行。新报考生:260元/人;已取得中文导游证报考外语导游的考生:160元/人;外省转入我省参加考试的考生:160元/人。七、教材全省导游资格考试教材为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山东省导游资格考试系列教材,包括《导游实务》、《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导游现场考试指南》四本,另外,导游资格现场考试外语参考书使用《英语山东导游》、《韩语山东导游》两本教材,如需要以上教材者可向市旅游中心订购。八、成绩公布、发证考生成绩报国家旅游局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评定委员会审核,考试科目成绩全部合格的考生被认定通过,并发放“全国导游员资格证书”。未通过考试的考生,单科合格成绩不予保留,也不予补考。祝你好运!

333 评论(10)

易火贝木

一、报名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三)身体健康;(四)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报名程序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报名采取网上报名的形式进行,报名程序包括提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审核、交费和打印准考证4个环节。(一)提交报名信息2019年8月20日9:00至9月20日17:00,考生可通过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提交报名信息,网址为(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报名入口)。考生须上传符合要求的本人近期1寸白底免冠证件照片、身份证扫描件(包括正、反两面,身份证有效期须覆盖考试日期)、学历证书扫描件并填报信息,上传材料的具体要求参见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网上报名系统。考生在多地重复报名,报名无效。(二)报名信息审核2019年8月20日9:00至9月30日17:00,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对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进行审核。报名信息审核通过后,考生报名信息不再予以变更。(三)交费考生通过报名信息审核后交费,截止时间为2019年10月8日17:00。交费成功后,费用不予退还。(四)打印准考证2019年11月22日9:00起,考生可通过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准考证并自行打印。

考生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须同时参加笔试和现场考试(面试)。已经取得中文“导游资格证书”,需转换外语语种的考生(以下称“加试考生”)仅须参加现场考试(面试)。笔试采取机考方式进行,科目为政策与法律法规(科目一)、导游业务(科目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科目三)、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科目四),现场考试(面试)科目为导游服务能力(科目五)。其中,科目一、二合并为1张试卷进行测试,科目三、四合并为1张试卷进行测试,每张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现场考试(面试)按《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现场考试工作标准(试行)》有关规定执行。

23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