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1

不想吃成胖嘟嘟
首页 > 导游证资格证 > 失信人和导游证有没有影响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hnhockson

已采纳

有拘留案底的人不能参加国家旅游局的导游资格证的考试。报考条件:1.凡遵守宪法,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无违法和不良记录,具有导游人员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全国居民均可报名。2.加考"地方基础知识"考生,是指已取得《导游员资格证书》在相对应的省申请换领导游证IC卡的中文导游员。3.补考"笔试"(或"口试")考生,指已通过了"综合知识"(笔试)或"服务技能"(口试)其中的一科,申请补考尚未通过科目的中文类新考生。导游资格证是国家对从事导游服务人员从业资格的证明,有效期终生,虽然说要从事导游职业,还要按照规定获得导游证,但想要跨入导游人员的大门,导游资格证是第一步。

失信人和导游证有没有影响

88 评论(15)

健康是福83

你好:没有关系的。参加国家旅游局的导游资格证考试政审是简单扼要的。再说,拘留是行政处罚,不影响的。

157 评论(12)

joanna0727

获得 因为受过刑事处罚 不可以参加导游考试 导游考试报名资格条件凡身体健康 语言表达能力强 具有高中 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等 有刑事案底的人一般不允许从事服务行业

279 评论(13)

飞翔飞飞

法律分析:按照2015年国家旅游局公布实施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对游客严重不文明行为应纳入记录并建立档案,社会上称这种记录为“黑名单”。

国家旅游局公布并正式施行《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被旅游业内称为“游客黑名单”。

法律依据:《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 第四条 地市级及以上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或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按照属地管理及“谁负责、谁列入,谁处罚、谁列入”的原则,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游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列入本辖区旅游市场黑名单:

(一)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

(二)在旅游经营活动中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的;

(三)受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或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导游证处罚的;

(四)旅游市场主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属于旅游市场主体主要责任的;

(五)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造成游客滞留或者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

(六)连续12个月内两次被列入旅游市场重点关注名单的(重点关注名单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当列入旅游市场黑名单的其他情形。

将人民法院认定的失信被执行人列入旅游市场黑名单。

306 评论(13)

o0大鹏0o

失信人的不良影响和后果主要如下:

1.名下资产被扣押、拍卖。

2.禁止高消费(像星级以上的宾馆、酒店,高尔夫球场等等高级场所都不行),限制炒股、买房、出境。

3.无法去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贷款和信用卡。

4.不得在全国范围内担任任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5.不能做飞机,不能买列车软卧和轮船二等以上的舱位,不可以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无法购买代步私家车,名下车辆上不了高速。

6.子女无法就读高收费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还是可以正常入学的)。

7.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同步芝麻信用。

8.最高会判刑7年(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六)旅游、度假;(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九)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因私消费以个人财产实施前款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法院审查属实的,应予准许。

9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