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6

壮儿象象
首页 > 导游证资格证 > 安徽芜湖导游证考试导游词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钱川同学

已采纳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辽阔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汽车奔驰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景区了。前面的山被称为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旋在军都山上。而汽车行驶的这条路就位于20公里长的关沟中,关沟因有古代著名的关口居庸关而得名。我们可以看到前面的宏伟建筑便是居庸关。居庸关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建于明朝,关城设有南北两门,门外均有瓮城。古建筑早已毁坏,经过近几年的修复,才使古关重现昔日的风采。居庸关内有一著名的汉白玉石建筑,名为云台,它是元朝至正二年即1342年间的一座过街塔的塔基。台上明朝又在此处建了一座泰安寺,也于1702年被火焚毁,最后只留下这个塔基。云台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过街塔的塔基,也是元代石构建筑的重要实物,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两旁的山上,过去是苍松翠柏好云遮雾障,禽鸟和鸣,溪流淙淙,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金代著名的燕就八景之一“居庸叠翠”就指的是这里。可惜被明弘治十三年即1500年的一场山火焚毁殆尽。近几年虽然在这一地区投入了很大力量植树,但由于缺少雨水,历史上的景观已难再现。同时由于修路等人为因素,已往关沟中流传的七十二景,如:穆桂英点将台、仙人桥、弹琴峡等也只能听人讲,不能见其景了。为了让大家对长城有个更好的了解,我现在把有关长城的知识向大家作一介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长城也不例外。中国的长城起源于春秋战国,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那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受侵犯,他们纷纷修筑了长城,那时的长城都在各自的边界上,是一段一段的,可以叫“互防长城”。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吞并六国,统一中原,建立了封建王朝。为了加强统治,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秦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修筑长城。他们把原来北方燕、赵、秦三国长城连接起来,重修加固,又扩充了许多,修起了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延绵万余里的长城。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汉朝的时候,又把秦长城向西延长到盐泽,也就是现在新疆的罗布泊地区。汉长城长1万多公里,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到了明朝,也是长城发展的最高峰,工程浩大、建筑技术精湛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保存至今,仍然完好的长城,绝大多数是明朝修筑的。需要提醒的是,在中国的历史上不光是秦、汉、明等汉族统治者修筑长城,像北魏、北齐、北周、东魏、金等少数民族的统治都也都修筑过长城,而且金朝修筑的长城长达2500公里,是少数民族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细算起来,从春秋战国到明朝经过二千多年的时间,先后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这些长城长短不一、纵横交错,分布在我国的17个省、市、自治区。如果把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总长度可达十万余里。真可谓“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有人做过粗略的计算,假如将各个朝代修筑的长城所用的砖石、土方堆起来,修成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那么这道大墙可绕地球10周有余。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它建筑宏伟,防御设施齐全,是万里长城的精华,也是明长城中最杰出的代表。讲到这里,有人不妨要问,明朝为什么要在八达岭地区修筑如此坚固的长城呢?这主要是八达岭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它不仅起着护卫明王朝皇陵的作用,同时也是京城的西北门户。大家过一会可以看到八达岭关城门洞的横额上写着“北门锁钥”4个大字,北门指的是京师的北大门,锁钥说长城的坚固和险要,像一把牢不可破的大锁,锁在这里,只要守住此关,京城就可万无一失。可是腐败的明王朝最终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不过据说当年要自成进北京并没有攻破八达岭关城,而是绕过延庆的柳沟过去的。明王朝为了加强统治,也确实没少下功夫。把元朝残余势力赶走以后,为了防止他们侵扰,明朝在建国之初就提出了“高筑墙”的口号,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派大将军徐达、冯胜等率军在北方筑关制塞,修筑长城。在明朝270多年统治中,先后有18次大规模的修筑工程,终于建成一道长城,东起辽宁省的鸭绿江边,西止于甘肃省嘉峪关,这便是我们通常说的,现在还能看到的万里长城。明长城全长6300多公里,经过我国北方9个省、市、自治区。无论从工程技术水平和设防的严密程度,都是以前的长城无法比拟的。同时明代万里长城不再是单一的一道高墙,而是修筑成“层层布防”的纵深防御体系,重点地区还修筑了多道城墙、关隘。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地都修筑了长城复线,山西设置的长城复线就有4条之多。在重要的交通军事要地,修筑多座关城和多道较短的墙,如雁门关的10里山谷,有28道石墙,可谓“寸土设障、步步为营”。为了防守,明王朝在长城沿线陈兵90余万。从东到西把长城分9个防区(称为九边,相当于现在的军区),每区都派大将镇守,这种防区称为“镇”,它们是: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八达岭长城是蓟镇居庸关的下属关口。居庸关是“路”级防区,辖区东自西水峪黄花镇界45公里,西至镇边城坚子谷口紫荆关界60公里,南至宛平县界,北至土木驿宣府界。居庸关关城扼就北咽喉要道,八达岭处在要道的北口。八达岭以南曾修筑三道关,即南口、居庸关、上关,加上八达岭,一共是4道关。弘治十八年即1505年,八达岭建成关城,同期,在关城以北延庆县境内的山川路口、交通要道上,修建墩台、烽燧100多座。这时期,北方摹上俺答部族兴起,不断南下进行抢掠。正德十年(1515年),俺答部骑兵进犯八达岭,大肆杀鹨掠夺而去。俺答骑兵,来去神速,飘忽不定,次年又窜扰延庆地区,威胁京师,民不安宁。为了加强防御,嘉靖十八年即1539年,重修八达岭关城东门。嘉靖三十年(1551年),在八达岭关城西北3里处建兵营,名岔道城。驻扎重兵戚继光调来北方,总理蓟、昌、保三镇防务,他对东起山海关,西迄居庸关,延绵600公里长城重新修筑。由于八达岭战略地位重要,是修筑的重点地段,城墙高大坚固,敌楼密集,用料考究。万历十年(1582年),重建关城西门。先后经营了80多年,八达岭长城成为城关相连,墩堡相望,重城护卫,烽火报警的防御体系。八达岭又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第一位帝王秦始皇东临碣石之后,从八达岭取道大同,再驾返咸阳,而萧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元代皇帝每年两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间、明朝帝王北伐、清代天子亲征、慈禧太后西逃~~~八达岭都是必经之地。至今在八达岭关城东门外还有慈禧西逃留下的“望京石”一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一行西逃,逃至八达岭,慈禧站在石头上回望京城,伫立良久,不愿离去,因此去不知何日才能返京,不禁黯然落泪,因此得名望京石。大家有兴趣的话,下车后,可以去看一看。清代以后,早已推动军事价值的八达岭长城日渐荒废。长城的墙体、敌楼等,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已是断壁残垣。新中国成立后,长城的全部建筑被国家保护,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修缮。1961年,国务院确定八达岭长城和城墙为僵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游人开放。1984年,在邓小平同志“受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倡议下,古老雄关更换新颜,先后修复敌楼19座,城墙全长3741米,使游览部面积达到万平方米。1986年又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87年万里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颁布了证书,八达岭作为万里长城的代表领取了证书,现在这个证书的原件就保存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中国长城博物馆。1991年八达岭又以绝对多数票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知名度也最高,迄今,八达岭已接待中外游人6000多万,先后有尼克松、里根、撒切尔夫人、戈尔巴乔夫、伊丽莎白女王、日本天皇夫妇等300多位外国首脑和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登上八达岭长城观光游览,这种情况,在世界风景名胜中也是罕见的。“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用着急,您马上就要成为登城的好汉了。

安徽芜湖导游证考试导游词

128 评论(9)

漫野之弥

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安徽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代表安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桃花源里人家”――黟县观光旅游,我是你们此次西递宏村之旅的导游王兵。大家就叫我小王吧,希望通过小王的讲解和服务能使大家的此次游程更加愉快。坐在驾驶位上的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呢,已经有近二十年的驾龄了,所以大家对安全问题可以尽管放心。

我们还有10分钟就可以到达西递了,在这段时间,就请允许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西递宏村吧!西递宏村坐落在黄山市黟县境内,20xx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4A级旅游区,并成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20xx年它们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魅力名镇”。说到黟县呢,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想必大家都知道晋诗人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吧?那大家知不知道五柳先生所描写的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在哪里呢?是的,这位游客说对了,它就在我们黟县。先生的后人想象黟县就是他们祖先描写的《桃花源记》中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于是慕名迁居这里。所以,黟县又有“小桃源”之称,大诗人李白游古黟是曾赋诗赞美道:“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上午游览有着“中国古民居博物馆”之称的西递村,下午游“中国画里乡村”宏村。西递是一处建于北宋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迄今已有900多年历史,西递村风光秀丽四面环山,群峰连绵,它所有的街道均已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扰,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

提到“西递”,我想许多朋友都想知道为什么叫西递呢,其实啊,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村子被两条溪水环绕,水呢又是自东向西而流,取东水西流之意就叫它西递了;另一种说法是西递在徽州府的西面,旧时这里设有递铺所,故名西递。西递村落呈船型,那它的桅杆和风帆,船舱,以及海面又是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各位游客,现在巍然屹立在村口迎接我们的就是胡文光刺史坊了,原先这里依次排列有13座牌坊,革命时大部分被拆毁,这胡文光刺史坊还是因为喷了漆,语录才幸运地保留下来。大家看,这个牌坊它通体用质地细腻的黟县青砌成的,雕琢精绝,为我国石牌坊之瑰宝。说到胡文光,他可是很有名的,明嘉靖时,他在担任江西万载知县期间造福于民为百姓所爱戴,升任胶州刺史,政绩卓著,至湖北荆王府长史,受四品朝列大夫,被誉为“荆藩首相”。明神宗皇帝恩准建造这座牌坊以弘扬他的政绩,流传后世。大家再看一下,这檐下斗拱上刻有32个圆形花盘饰纹,相当的精美吧,这象征着胡文光为官32年,也表达了他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

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六安地区金寨县西南角,与湖北省罗田、英山接壤,是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寨景观集山水风光之大全,有水景、山景、石景、云景和洞景等,享有植物王国、动物乐园、云雾的海洋、清凉的仙庄等美誉。

天堂寨森林公园总面积为120平方公里,境内千米高峰有15座,主峰寨海拔米,为大别山主峰及第二高峰,其间雄关漫道,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龙潭飞瀑,奇松怪石颇多,气势雄伟壮观,古称吴楚东南第一关。森林景观是寨森林公园的主体,以林木为依托,形成了花的海洋、鸟的乐园。这里的植被为原始次生天然林,覆盖率达,天然林错落有致,色调鲜明,经考察保护区高等植物有3000多种,维管束植物1700余种,珍稀孓遗属国家保护的树种38种,动物200余种。

天堂寨林区为水源涵养林,独特的气候条件,形成山有多高,水也有多高的奇丽景观。在海拔1700余米的天堂顶有一口天塘,塘水不溢不涸,俗称瑶池;景区内泉眼密布,山势陡峻,落差大,水流湍急,形成了接力式的龙潭瀑布群,区内共有大小瀑布108道,其中落差达50米以上的就有18道,有人统计过,在半径不到3公里的范围内,竟有常年瀑布6条。

天堂寨奇松、怪石、云海、溪泉、飞瀑巧夺天工,变幻无穷。一位专家在游览天堂寨后,称之谓:游遍黄峨庐岱,唯有天堂之水赞誉天堂寨集黄山、峨眉山、庐山、泰(岱)山等全国名山大川之精华。目前,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已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配套服务体系,还修有一条长达1500米的高空索道缆车。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来到黟县的西递参观、游览。我是安徽旅行社的王萍(兵),很高兴担任大家今天的导游。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西递村,它始建于北宋,有950多年的历史了。整个村落呈船型,四面环山,三条溪流穿村而过。矗立在村头的这座青石牌坊,叫胡文光刺史坊,建于明万历六年,高12。3米,宽9。8米,四柱五楼,结构精巧,峥嵘巍峨。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很富丽雅致。如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书香四溢,厅堂中的对联写到:“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都彰显了儒商的本色。大夫第是朝列大夫胡文照的故居。临街悬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珑的亭阁式建筑,飞檐翘角,典雅别致。原本用于观景,现为抛绣球的绣楼了。桃李园建于清咸丰年间,分为前中后三进。第三进相当高雅,门额上有“桃花园里人家”石刻,厢房上有草书《醉翁亭记》的木雕,墙上漏窗雕有冰梅图,处处显现儒雅之风。

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范文5篇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范文5篇离开西递,我们又来到了宏村。它始建于南宋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建筑史上一大奇观。村北的雷岗山为牛的头,村口的2棵古树是牛角,错落有致的民居为牛身,人工水圳为牛肠,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村旁的四座桥为牛腿,整个村落就像一头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间。

履福堂是清代大收藏家胡积堂的故居,为三层楼房,履福堂中左边的陈设,悬挂回壁的楹联,画轴,给整个民居增添上一个古老,典雅的光环。进入后堂,有一用于扇风的板扇悬于半空,一扯动绳子,板扇即轻轻来回摆动,可以想象,当时主人是何等悠闲自在!再看天井两旁各有十二扇门,雕刻了花草、飞禽、走兽,在每扇门中段各雕了一则孝义故事,合起来是一幅《二十四孝图》。

各位团友,咱们继续往前进,现在我们就站在了敬爱堂的门前了,它是清代重建的胡氏宗祠,一直是胡氏族人的议事之所,它是一座跨度为30米的砖木结构建筑,大家看一下,它下厅两根6米高的黑色大理石柱与上厅两根直径近2尺的银杏木柱相望对称,承托着规整的梁架,多么雄伟壮观!大家看到后厅的这个硕大的“孝”字吗?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写的,咱们在仔细看一下这个“寿”字,是不是隐约能看到一个仰面拱手作揖、跪在地上孝敬长辈的俊俏后生,而他的后脑却像一个尖嘴猴头,这寓意:孝顺者为人,不孝者为畜,这充分体现了敬老尊老的中华美德。

我们现在走进的就是笃敬堂了,这里是大家胡积堂的一处居所,一进厅堂,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幅遗像,画的就是胡积堂和他的三位夫人,大家猜一下这三位夫人哪位是大夫人哪位是二夫人哪位是三夫人?呵呵,一般人的思维都会觉得年老色衰者为大夫人,如果这样猜,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告诉大家吧,他的大夫人红颜薄命年纪轻轻就离世,所以容颜仍然俊美,因此,根据她们的排列顺序来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然后咱们再来看一下胡积堂的服饰,他头戴蓝宝石花翎,身着补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三品大员了,怎么看出来的呢?这要涉及到我国古代官衔着装及饰物的知识了,在古代,红宝石为一品、红珊瑚为二品、蓝宝石为三品,文官佩戴家禽图案,武官佩戴野兽图案,细看一下,胡积堂衣服上饰有家禽图案,因此我们说他是一位三品文官。笃敬堂最具特色的当数这两侧的`楹联了“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联文将营商和读书相提并论,表达了徽商渴求提高自身地位的愿望。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又参观了迪吉堂、追慕堂和鸳鸯堂等景点,西递之游也就结束了,待会儿集合乘车用过午饭后,我们将前往宏村,同样是皖南的古村落,宏村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宏村又被称为牛形村,牛头、牛胃、牛角、牛肚又是怎么样的呢?《卧虎藏龙》拍摄的蜻蜓点水之地又在哪里?下午就让我们去一探究竟吧!

马仁奇峰森林旅游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地处长江南岸的繁昌、铜陵、南陵三县交界处,居皖南旅游带中部,素有“皖南门户”之称,整个景区峰石俊秀,林木森森,是八百里皖江风情画廊中一幅美妙的山水佳作。

马仁奇峰景区交通便捷通达,沿江高速公路距景区10公里,321、216省道在此交汇,是华东和大长三角旅游圈的核心区域,又是安徽“两山一湖”黄金旅游线路的重要补充。距上海430公里,南京150公里,合肥190公里,九华山120公里,黄山210公里。

马仁奇峰山势突兀,地貌独特,并以奇峰异石,嘉木修竹、珍禽益鸟、古寺鸣泉构成了其幽、险、秀、奇的特色景观,有“皖南张家界”之美誉,素以“马仁六奇”著称:

奇峰:鲁迅峰、骆驼峰,神似形似;伟人山、龙虎山,气势恢宏。有象形石近百处,如:双熊登峰、悬崖勒马,仙人摆渡、金鸡报晓,十八罗汉朝南海等。

奇壁:马仁石壁是景区的精品景点之一。石壁位于月亮山的半山腰,高达万仞。石壁上长满了斑驳的苔藓,爬满了千年古藤,奇丽多姿,赋予了石壁生命的气息。

奇柱:马仁石柱,万壑深处,一柱擎天,独秀江南,被誉为“芜湖第一柱”。

奇洞:太阳洞,漏月洞,隔山遥望,相应成趣。

奇屋:太阳山仙缘亭南侧,有一神秘的石屋,石屋由三块鼎立的巨石形成,高约三十米,屋内数十平方米,前后有门,贯通南北,三块石头的几处拼接处分别巧成“人字天”和“一线天”。

奇树:景区拥有占地150多亩的原始楠木林,为华东独有。林中空气清新,富含物负离子,被称为天然氧吧,走进楠木林,便感遍身通凉,心静气宁。林中有石桌、石凳、吊床、秋千、打靶等设施,供游人品茶、休闲、娱乐之用。

景区内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的千年古刹马仁寺位于竹海之中,始建于唐德贞元20--年,大书法家王羲之后裔王羽中霄当年隐居此山。自古至今,马仁寺香火不断,游人不绝。山门上高悬的“马仁寺”匾额,乃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于逝世前几天所题,为其生前题字之绝笔。

为纪念孙村人字洞欧亚人类活动遗迹的发现,景区在主峰下立“天下第一香炉”,旨在为全人类祈求和平与幸福安康。此炉由香港建筑协会主席蒋匡文先生亲自勘察设计。集中国九大名寺(五台山望海寺,北京潭柘寺,九华山百岁宫,南京毗卢寺,上海玉佛寺,峨眉山报国寺,普陀山普济寺,嵩山少林寺,繁昌马仁寺)之灵气,另置九只小香炉供奉于福鼎之中,供游人瞻仰祈福。

集住宿、美食、会务、康体、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马仁山庄,设有商务景观客房以及风格独特的石屋别墅。内设可容纳250人的会议,网球场、SPA休闲会馆等休闲娱乐设施,是游客观光、休闲、商务、会务、培训的理想选择。

西递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宏村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以“承志堂”最为杰出,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二千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据史料记载,“承志堂”是黟县境内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到此参观的国内外游客,无不为之倾倒。

宏村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牛肠”在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流入河床,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之一绝,它吸引了日本、美国、西德等国内外专家接踵而来精心研究。

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石奇是天尊石、天鹰、天墙、天马,鬼斧神工,形象逼真,蔚为奇观。泉秘,秘是神秘的秘,岩石上两池泉水,找不出水源,却长年不干涸,可以让人好奇探秘。这里的谷、峰、石、泉是不是有这些特色,我只先作一点引导,大家很快就能亲身体验,或许你们还会有更好的表述。第二个特点是大部分的景点都以“天”字命名,今天游览的是一个天的境界,我为大家导游会常常提到一个“天”字。说到天字,在《山海经》里记载一个神话,说是有一位叫刑天的人与玉皇大帝争神位,在比武中玉帝砍下刑天的头,但身体没有倒下,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为口,手拿着刀剑、盾牌翩翩起舞,过了一阵才倒下,玉帝将他葬在一座名叫常羊的山上,于是才有了天。天是神秘的,但天道酬勤,虽然我们步行有两个多小时的登山,只要大家悠着点,有只当闲庭信步的心境,有敢于登攀的勇气,定会游得刺激,看得快乐,玩得开心。

〔九龙湖大坝与新娘石〕

我们前面看到的是九龙湖的主坝,它是高45米,底宽米,顶宽米,坝底长36米,坝顶长米的一座双曲砌石拱坝。水溢为瀑布,水喷是飞虹,格外壮观。

大坝的西南方,有一座亭亭玉立的山峰,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远望格外清新明丽,被当地人称为“新娘石”。据传它是竹安寨下面的吕屋岗村一位活泼可爱的少女,原有情郎,十分相爱。但被财主逼婚,在当新娘时,逃离到这里,被欧阳真仙点化成石,永葆少女贞节。其旁边有一座粗壮山崖像个朴实农民,就是她的情郎,寻恋人到这里,也被点化成石,让有情人永远相伴。新娘石顶上长有茂盛的林木,吕屋岗人立下村规,绝不能到这山上砍柴,一旦砍了就会招来两个恶果:一是新娘石挡住了城区李姓祖宗祠堂的风煞,林木被砍,风煞挡不住,城区李姓的房子都会长白蚂蚁。二是吕屋岗李姓的祖屋大门朝向新娘石,新娘石上的林木遭难,就会引发李姓家的女人不安分,去找野汉。此为传言,可不可信,自当别论。但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保护森林,保护生态,新娘石上的林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八字崖〕

再看大坝东侧这大石崖,中间嵌着一个大“八“字,八是个吉利的数字,八又是“发”的谐音,许多人手机取8字号码,车牌用8字数字,商品用8字定价等等,求个吉利,保佑发财。请大家再看一下,这石崖浑浑圆圆的,像只鸟笼,崖上长着灌木丛林,当地百姓到这里砍柴,常见到许多画眉鸟在林中鸣叫追逐,活像鸟笼中装着许多跳上跳下的画眉鸟,因此把这石崖称为“画眉跳笼”。“八”字是吉利数,“画眉”是吉祥鸟,大家今天的旅游定会吉祥如意。

〔天桥、通天峡谷〕

我们开始游程,这是一条新开辟的游路。请大家上天桥,这条峡谷约有40多米,架一座吊桥,走在桥上晃晃悠悠,有如腾云驾雾的感觉。走过天桥,我们来到通天峡谷。这条峡谷铺有800多米长的栈道。说到栈道,让我们想起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说:“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几句是说:秦惠王知道蜀王好色,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个壮士去迎接,走到一座大山处,见一条大蛇进入洞穴,壮士们用力拉住大蛇的尾巴,引起山崩石裂,壮士及美女都被压死,山也分为五岺。这是说奇险山道形成的神话。有了这峡谷。然后才被架起栈道,交相连接才变为通途。然而栈道的上面是六条龙拉的车子载着太阳神也过不去的高峰,栈道的下面是激浪冲撞岩石而引起的漩涡逆流。这里与李白描述的四川栈道多么相似。其实这大峡谷完全是丹霞地貌的产物。所谓“丹霞”,其意思是“色如涵丹,灿若明霞”。丹霞地貌是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红色陆相碎屑岩地貌。那么丹霞地貌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连城冠豸山是中国丹霞地貌的重要分布区之一,是石墙(峰墙)――峡谷地貌组合类型壮年早期单斜式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丹霞地貌中石墙、峰墙、赤壁、峡谷极为发育,单面山、峰丛雄伟壮观,极具观赏性。冠豸山地区还保存了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形成、发展、演化过程完好的地质记录。冠豸山完整发育了从古生代至中生代,由海相演变为陆相的沉积地层(包括浅海相碎屑岩沉积、碳酸岩沉积、以白垩世的火山岩沉积和红色陆相沉积),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为白垩纪中晚期崇安组中冲积扇相的砾岩、砂跞岩。

小孤山之称,区别于鄱阳湖中大孤山。它屹立在宿松城东南六十公里的长江中,秀峰独立,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障百川于千里,纳群山于足下”。“海门石柱”、“长江绝独”、“江上第一景”均为世人对小孤山之赞誉。

此山高八十六米,围仅一里许,因形如古代妇女头上发髻,旧称髻山。舟在江中行,船身移动,山貌渐变。乡人云:“南望一枝笔,西看似悬钟,东看太师椅,北望啸天龙。”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赞曰:“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小孤山南岸与彭浪矶相对峙,江流湍激如沸,海潮至此不得上,因有“海门第一关”之称,为横锁长江的“楚塞吴关”。小孤山主要建筑是始建于唐代的启秀寺,座落在半山腰,青瓦红墙,寺内祀奉着小姑娘娘像,民称“小姑庙”。小姑,乃民间传说中一位纯情美丽的少女。她与彭郎相爱,民族风情,但终难成眷属,于是投江殉情,死后化作秀资超然的“小孤山”,又名“小姑山”。彭郎因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石矶,立于江边,即“彭浪矶”,亦名“彭郎矶”。山顶“梳妆亭”,传为小姑梳妆处。亭台甚雅,六角两层,且可凭窗眺云山沃野。亭后“长生树”,又称“梭罗树”,从石罅中生出,高壮葱茂。老者云:“此树酷似月亮里的神树。天上织女星用的那把梭子就是用这棵树剜的”。小姑庙历来香客众多,香火鼎盛。

小孤山,无处不景,无景不奇;庙宇亭台,层次分明。山旁有龙角石,临江陡峭;山中有龙耳洞,冬暖夏凉,深不可测;山顶有龙口,势若仰天长啸。还有一天门、龙眼石、琼崖滴翠、弥陀阁、先月楼、半边塔、海神龛、天妃殿、界潮祠、碧云梯、卧羊石、观涛石、御诗碑和庙藏文物以及众名士题咏的海门石刻等。这些诸多古迹胜景为神话般的小孤山笼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光环。游小孤,如步仙境。明代谢缙有诗赞曰:“半空岩石架高台,过客登临此处来。佩玉尚闻仙子去,乘鸾疑见女郎回。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鬓绾髻堆。一望东南形胜阔,何须海上问蓬莱!”今日来“长江绝岛”小孤山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郑凯之,大家可以叫我小郑。今天我来带领大家游黄山,希望大家玩的愉快。

请大家跟我走,正前面我们可以看到一块貌似仙人的石头,那就是远近闻名的仙人指路。那块石头形象非常逼真,有一个小小的圆脑袋和尖尖的手,似乎在指着前方的路。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神童,只因后来科场失意,擂台负伤,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来黄山寻师访仙。谁知跑遍了千峰万壑,连一个人影都没找到,最后终于昏倒在路旁。一位老人把神童救醒了,神童认为那老人就是神仙,就千拜万叩,苦苦哀求不止。谁知神童再抬起头来看的时候,老人竟变成了“仙人指路石”,又说:“踏遍黄山不见仙,只怪名利在心间。劝君改走勤奋路,包你余生赛神仙。”来勉励神童改走勤奋路。

再向前走,就是始信峰。始信峰的松树非常出名,游客到这里来,始信黄山风景秀丽,故名。大家一定也有这种感受吧!我们向北远眺,可以望见一石猴,那就是猴子观海。那石猴静观云海起伏,当云海散去时猴子又可望见太平村的田园风光,因此又称“猴子观太平”。

下面我们要去光明顶,这段路很长,游客朋友们要注意保持体力呦!大家看,上面的一片空地就是光明顶。光明顶是黄山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10米,是黄山的第二高峰。我们眼前的这个建筑是黄山的气象站,因为这里高旷开阔,阳光照射时间长,所以很适合检测气象。由于这里地势平坦,所以也是黄山观看日出的最佳地点。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如果要在光明顶看日出,建议住在白云宾馆一带,前一天先看好第二天的日出时间,从白云宾馆到光明顶大约需要半小时。今天上午的游览就到这里,下午我们游览西海大峡谷。

游客朋友们,西海大峡谷到了。它是经过人们数多年的努力建造开发的新景区。因为谷中有白云溪,又称“白云谷”。大家可以看到右前方有一块高大的石头,那是飞来石。为什么叫它飞来石呢?因为传说在一年冬天下雪的时候,飞来石一面的雪已经融化了,可是另一面还没有融化。于是石头就自己移动,让阳光把另一面的雪融化。说它是“飞来石”,就是说它会自己转动。好了,第一天的旅行就到这里了,祝大家晚上睡个好觉!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经过昨天一天的旅行,大家都十分劳累了。今天我们爬一爬天都峰,简单介绍一下就行了。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与莲花峰、光明顶并称三大黄山主峰,海拔1810米。古时候人们称天都峰为“群仙所都”,意思是天上都会,故名“天都峰”。此峰很陡,十分难爬,卓立地表,险峭雄奇。

好了,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下次还能给你们做导游,再见!

19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