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哆咪
作为杰出的古典名著,《红楼梦》不单单是来描写男女之间的情爱,还有着其他的内涵,比如书中一些关于当时人们生活的环境描写,对于这些权贵家庭生活的描述,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古代的文化与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书中主要描写的是贾家宁荣两府的生活,不过更多还是描写宝玉他们在大观园里面的生活,大观园是书中重点打造的一个大型的贵族园林,与园中这些出色的女孩子们一样,大观园也同样引人注。
那么大观园到底是在哪呢?
其实它是曹雪芹虚构出来的东西,历史上没有大观园,不过这类名著里面的很多东西,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有着原型的,大观园也是一样。红学界对于大观园的原型是有着一些争论,比如红学泰斗周汝昌就认为,这处园子是原本恭王府的园林,不过这类的观点也遭到不少人的质疑,现在也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大观园的所在地。我认为要想确定大观园的原型,就必须要先考虑好贾府到底是在哪里?这个选择范围就小了很多,贾家处在京城中,在历史上不是南京就是北京。
清朝的首都是在北京,曹雪芹他主要描写的就是清朝时期的事情,不过我认为,贾府所在地是在南京,首先曹雪芹在书中没有直接写出与清朝相关的东西,毕竟他要避免被文字狱牵连进去,当时的清朝对于民间的书籍以及诗文的管控非常严格,任何与朝廷相关的东西,都有可能被朝廷封禁。
因此曹雪芹才书中不断来表示,朝代什么的已经不可考证,他自然不会去以北京为模板,曹雪芹他们家长期是在南京来做江宁织造,他的早年就是在这里生活,中国园林的精华是在南方,南京、苏州这些地方的园林都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那么在书中,也有一些细节是表示是在南京,比如林黛玉她的房子叫做潇湘馆,房屋的旁边是种着很多的湘妃竹,这种竹子主要是在南方,中国的竹子通常是在南方,北方的话很多竹子是很难长得更好,这是黛玉她的习惯。
她原本是南方人,自然就习惯了在南方生活,因此黛玉她还是把南方的这些习惯给带了过来,在北方应该会很少会种植这样的湘妃竹。
还有一点,书中一开始就提出了金陵十二钗的概念,金陵是南京的古称,而本书原本就是叫做石头记,金陵也被称为石头城,贾府与王家这些家族都是在金陵,因此这部书主要还是在南京。
在南京地区的话,在当地是有着一些著名的园林,其中江宁织造府是大观园的主要原型,曹雪芹一开始就生活在这里,曹家当时在南方有着非常大的权势,他们家里的条件也非常好,曹雪芹自然是先以自己家的园子为基础,江宁织造本身就是一个肥缺,曹家连续担任几任江宁织造,自然就有大量的钱财来修建园子。
此外,随园与拙政园也是作者主要借鉴的园林,87版红楼梦就是在拙政园来取景的,清朝的不少园林也都是照着拙政园来修筑的,我们总体来对比一下,大观园它是这些园林里面的集合体,因此并不存在什么原型,因为大观园的规模确实是比较大,贾府修筑它是专门为了要省亲,康熙等人下江南的时候,曹家也曾经负责接驾,不过他们没有直接就为皇帝特意来造一个园子。
当时贾家已经成功与皇族有了联系,他们打造的园林也不可能与民间的普通园林相似,贾府应该是朝着皇家园林的一些要求来修筑的,当然他们不敢去真的把园子给修建成为皇家园林,规模也必须要缩小很多。
大观园这是府内的私园,元春也就过来一次,大观园后面就让黛玉她们来住,综上所述,大观园就是江宁织造的私园,处在南京城内。那么大观园的整体布局是怎样的呢?
首先它是处在宁荣两府中,宁府两府是独立的,大观园处在中间,宁荣两府作为敕造的公侯府,内部有着一些花园也是很正常的,因此在修建大观园的时候,也是将原本两府的花园做出一些改造,在这个基础上来进行扩建。之前冷子兴曾经说过,宁荣两府一起直接就把大半条街给占据,冷子兴也表示,贾府当时里面亭台楼阁,各种假山风景都很好。
两府集中资源来修筑大观园,在原本的两府花园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历来的文人也都想要猜测大观园的整体布局,也出现过数百张与大观园相关的图,原文中是表示,宁荣两府用自己府内的一部分来共同扩建,因此大观园的长宽不可能超过两府的规模。
在书中宁荣两府相距是一箭之地,根据当时的单位换算,宁荣两府的这条巷子应该是宽度10米左右,长度应该是达到900多米。大观园与两府是有着严格比例要求,主要占据的地方是在荣府中。大观园是主要以水路为主的园子,比如元春在省亲的时候,就是特意乘船来游览沿途的这些景观,贾政等人是最早进去参观的,不过他们走得并非是正道,而是从偏路进去的。
毕竟这种园子肯定是要让元春从正路进去,园中有着长长的甬道,这是专门来为元春省亲安排的,甬道是从正门直接就连接到行宫,此外,还有一些林间的小道,比如像贾政他们游览的时候,就曾到过曲径通幽,这里是一个在假山中组建出来的小道。
大观园内的通道确实是非常多,连接着各处的馆楼,省亲别墅这样的行宫自然是处在中轴的位置,正门同样处在中轴线上,不过从正门到行宫,最方便的还是走水路,元春她来省亲,自己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园中随意来行走,那样的话估计她逛一个晚上都逛不完。行宫正殿与其他的馆楼距离还是非常远的,沿途的其他馆楼大多是依水而建,根据贾珍的说法,园中是利用从角落引来活水,在园内形成大大小小的很多水池,最大的池子应该是在藕香榭,行宫这边。
那么贾宝玉他所居住的怡红院,主要是在园内的东北角落,当时刘姥姥在来到园中瞎走的时候,她从省亲别墅出来寻找厕所,结果就一路被带到东北角,还在宝玉的房中睡了一觉,可见怡红院是处在东北方向,妙玉居住的栊翠庵与宝玉的怡红院是处在同一的方向,潇湘馆,蘅芜苑这些地方都是处在园内的西部地区。以中轴线为主,东西两边就是宝玉与这些姐妹们居住的地方,由于位置的不同,这些馆楼的布置也有一些区别,比如像藕香榭这样的地方,整体是建立在水池上的,四周都是曲折的水廊,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设计的风格与江南的园林水榭非常相似。
这些馆驿的设计,都与他们主人的一些性格有着关系,像黛玉潇湘馆,旁边的这些竹子就非常符合她的特点。两府中大部分的人都在这里居住,不过像王夫人这样的,她们还是选择在原来的宁荣两府中居住,随着贾府的衰败,大观园也渐渐荒废,因为这么大的一处园子,想要维护是非常困难的,府内本身就是入不敷出,能打造这么一个大观园,已经是非常不容易,撑不下去是早晚的事情。
喵了个咪啊
北京大观园,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北京大观园是我去过的第一个大观园,当时在北京实习又正好在地图上搜到了大观园这个地方,于是便在一个下雨天去到了大观园游玩。这次游玩可以说是一次意外之喜,因为第一次看到了红楼梦中所描绘的场景,很神奇也很有意思,虽然一天狼狈但是很值得纪念。
北京大观园所在的地方不是很好找,下了公交车还要走好远一段路,几番问人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大观园。
北京大观园,有非常多院落,黛玉的潇湘馆,可以看到黛玉抚琴,紫鹃随侍一旁,黛玉的闺房恬静祥和,屋外种着许多的竹子,很像书中的潇湘馆,在屋外的竹廊上坐了一会,好像回到了黛玉叫香菱学诗的场景中。后来很自恋的在潇湘馆拍照留恋。其后还看了怡红院和元春省亲时所在的屋内,其中都有蜡像,虽然人物不是十分精美,但是气韵都还差不多。
其余的亭台楼阁、流水、花草树木每一样都有,那个季节只剩下少许的荷叶,但是走完一圈后还是舍不得离开。跟着一个导游小姐姐又听了几个主要景点有:曲径通幽、沁芳亭、贾宝玉的怡红院、林黛玉的潇湘馆、宝钗的蘅芜苑、皇贵妃的省亲别墅、探春的秋爽斋、李纨的稻香村,以及大观楼、栊翠庵、滴翠亭、紫菱洲等。
北京大观园真心不是很大,但是因为红楼描写的是她们在京城的生活,所以如果喜欢红楼梦,这个大观园真的不能错过!
上海大观园,对红楼梦还原度极高的地方
红楼梦当时的拍摄在上海、苏州和杭州的很多地方取景,其中又以上海和苏州为多,所以兴建在上海的大观园肯定是保留了当时的场景,所以就是说上海的大观园是对红楼梦原著还原度极高的一个。
上海大观园是根据中国清代名著《红楼梦》的描写设计而成的大型仿古园林 。园林建筑群由上海园林院梁友松主持规划设计。 总体布局以大观楼为主体,由“省亲别墅”石牌坊、石灯笼、沁芳湖、体仁沐德、曲径通幽、宫门、“太虚幻境”浮雕照壁、木牌坊等形成全园中轴线。西侧设置怡红院、栊翠庵、梨香院、石舫。东侧设置潇湘馆、蘅芜院、蓼风轩、稻香村等20多组建筑景点。
观园在设计上与北京大观园明显不同的是上海大观园利用江南水乡的特点在园中布置了大面积人工湖泊。
大观园运用园必封、必隔,在封隔中求得气势流动和内聚中心的中国传统建筑观念,建造1个封闭、向心的内涵丰富的小天地,增加景物层次,使建筑与环境融合为一,使《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景观再现。
南京大观园,因红楼梦出名的大观园
江宁织造府(大观园)作为清代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堪比《红楼梦》的历史还悠久,据说康熙与乾隆皇帝南巡曾多次入住这里,而真正让其名扬天下的则是1711年文学巨匠曹雪芹的诞生。
因为曹家的命运从开始就与江宁织造府密不可分,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被康熙从北京派遣到南京任江宁织造,以后历经祖父、伯父、父辈,先后达65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就是以此为原型的,相信许多人谈起大观园中所发生的故事,总是津津乐道,滋滋有味。
红楼一梦,乐在其中。常乐红楼:为你带来有趣的红楼解说和小故事。不期而遇,留个脚印吧!
优质导游证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