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5

小麻烦ly
首页 > 导游证资格证 > 考到导游证的朋友圈说说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的菇凉

已采纳

1、导游考试的科目: 通常有四个科目:《汉语言文学》、《导游基础》、《旅游政策法规》和口试,因主考权在各省旅游局,具体会略有差别,故考生请以所报考的各省旅游局之具体规定为准。《导游基础》科目会包括全国景点知识和所在省的景点知识,所在省的景点知识中,省会城市的景点知识一般会是出题的重点部分,当然这仅供参考,具体以考生所参加的当地培训班的辅导为准。2、导游证的分类: 导游证分为国导证,省导证,地方导游证和景点导游证。这四种证,只有国导证考取后可全国通用,其考试责成各省旅游局编写教材及进行主考,通过由后国家旅游局颁发导游资格证,该资格证在办理完相应手续后被保留于当地的导游服务公司(各市旅游局下属公司)或各市旅游局而免试换发初级全国导游证,带团时进入全国各景点均不需门票,之后由各市旅游局对本市的导游进行“属地管理”,导游员只需按时参加年审,即可确保国导证终生有效。由于根据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省导证和地导证,在很多省市已经没有了。景点导游证则只在单一景点内有效,超出景点范围无效,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其管理办法由各省级人民政府自行制定。景点导游证通常是由景点对本单位员工进行统一组织,参加考试。 3、考导游证的资格: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需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香港居民须具有中五毕业及以上学历;澳门居民须具有中六毕业及以上学历。即属内地学员,拥有高中、职高或中专学历就可以了,成人高中、中专的夜校或函授的毕业学历,凡属国家认可的,也具有同等效力。报考外语类的考生,需具有外语类大专或非外语类大学本科学历。 考生年龄须满18周岁,但上不封顶,目前成功考出导游证的考生最高年龄纪录是68岁,年近古稀的天津老人王琇(天津《城市快报》) 4、报考和费用: 各省的考务费标准和考试时间均不同,具体可在各省旅游局官网上查询,考务费在300至500元上下,确定后前往各省旅游局购买指定教材。 5、导游考试是否难考: 导游证考试没有难度,无任何复杂的数学计算题,但有广度,做一名优秀的导游需具备丰富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及带团业务知识,所以需要认真看书学习的,并非只要参加了考试就能过的。另外,学习方法是否正确,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6、导游年审是否有难度及其费用: 导游证年审和驾照一样,按规定每年都要参加,但年审没有难度,只需参加听课并交纳年审费用,都能通过。年审由各地旅游局依“属地管理”原则进行,费用通常在100元至200元上下(各地收费会不同,仅供参考)。社会兼职导游,则必须挂靠在当地的导游服务公司,如果导游证想一直拿在自已手中,而在各家旅行社自由带团,每年会比单一旅行社专职导游多交一笔管理费,通常在300至400元上下。 7、导游资格证与导游证的区别: 这一点很多人会产生误会,因为我们常说考导游证,但其实我们考到的并不是导游证,只是“全国导游员资格证”,但必须在拥有此证以后才能通过当地的导游服务公司(针对兼职导游)或旅行社(针对专职导游)向当地旅游局申请全国导游证,之后就可以带团了。 前者终生有效,唯一要求按时参加年审,并交纳管理费用。后者是带团过程中实际应用到的证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会根据需要进行新旧证版式更换,背面装有IC卡芯片,记录所有管理信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初级证在获得导游资格证后免试发放,其它须逐级参加考试,其中特级导游写论文评定,等同教授级别。 8、导游资格证的有效期: 终生有效,但必须按时年审及交费。只要导游资格证有效,初级导游证也是一直有效的。 9、专职与兼职导游的区别: 专职与兼职导游的证都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导游本人是花20%的时间来带团还是花80%的时间来带团,所以导游既可作为第一职业,也可作为第二职业。 10、外语类导游证的报考手续及与中文导游证相比的优越之处: 外语类导游证的报考手续与中文导游证基本一致,具体是否需加外语笔试,由各省旅游局决定,但口试时,景点讲解必定是用所报考的语种来进行。考取各类外语导游证后,届时想带中文团也是可以的,反之则不行,所以外语类导游的带团范围更宽。另外,对于报考小语种导游,比如德、法、俄、阿拉伯、意大利及西班牙语等,有些省份的旅游局对考生是有鼓励措施的,而今后去大型旅行社应聘时,其竞争优势也非常明显。

考到导游证的朋友圈说说

190 评论(8)

啾啾啾…

笔试两科,导游基础知识,导游综合知识。口试一科,导游口试服务能力。每年先考口试再考笔试。每年下半年六月底开始关注网上信息就可以了。

188 评论(9)

、人生海海

考过导游证但没考过会计证,表示导游证很好考,一个月的努力就差不多了,当然记忆力好的两个星期都能搞定。但是导游证成本很高啊,我在安徽池州考的,报名费辅导班什么的加起来有1000块钱,会计证就便宜的多了吧

117 评论(15)

薇宝儿521

夏天还没过,柳稍头的知了还在相互“苦啦苦啦”地倾诉个没完,陈若菡给我打来个电话,问我是否了解司法考试。

正好,有个法学系的小师妹儿也在准备,天天在朋友圈里哀叹难熬,叫嚷着难考估计过不了。

我给她们俩牵了线,突然才反应过来,问陈若菡,你考它干嘛?

陈若菡轻描淡写地回我一句,不考试我闲得慌。

噗~~~我一口盐汽水差点没喷出来。

你不是上半年才考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吗,去年还考了人力资源师资格证啊?你拿那么多证来干什么?

陈若菡也无奈的语气,是啊,我这几年各种考试,去年考上了博士之后,就觉得生活空了一样,反正证多没坏处,我读研的时候还把导游证也考了。

敢情考这些证,就跟小时候集邮,土豪玩收藏一样,成了一个兴趣爱好了啊!

我就无语了,然后问她,你这些证有用吗。

她歪着头想了想,除了导游证有时候景区门票会有优惠,还真没拿这些证做过什么,我就是考的时候特别兴奋,感觉很有成就感啊。

呃~~~~这算什么,应试教育的典型后遗症吗,还是学霸级的消遣!

我真心诚意地建议:陈若菡,你那个心理咨询师二级证和人力资源师资格证挺有价值的,别搁那儿荒了啊,这样,我有个师兄在东郊记忆那边开了个心理咨询工作室,好象他现在正需要一个助手,你要不要周末去帮帮忙,也当学以致用嘛。

于是,这家伙屁颠屁颠地过去了。

我呢,也属于不是很精细到位的人,心想,这新人领进房,媒人自然得甩过墙。

将他们互相的情况就介绍到位,看起来相互之间还比较满意,应该可以合作愉快,我这师兄也属于忠厚实诚的人,陈若菡呢,呆是呆萌了点,智商还是厉害的。

所以,我想呢,就没我什么事了吧,转身忙自己的去了,也没再多关注。

前几天,无意中刷朋友圈,看见师兄发朋友圈的一句话: ”世上破坏力最强的从来不是做坏事的人,而是好心帮倒忙的人们。“

这话看着好生眼熟,想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是我以前一篇文章里的嘛。

于是,我微信师兄,开玩笑要版权费。

结果被师兄倒了一下午的苦水,说是我那个朋友,脑袋里装的东西就像墨水瓶,肚子里有货就是倒不出来,看起来蛮厉害的,一倒实际操作各种状况,根本不在状态。

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师资格证倒是货真价实,的确自己看书考出来的,可是没法用,真到了实际运用中,就会死搬硬套,你说她吧,还死鸭子嘴硬,说书上就是这样讲的。

她第一次协助我的案例是一个轻度躁郁症,她硬说人家是人格分裂得送精神病院,咨询者差点没把她打一顿,后来又跟到我们工作室另一个咨询师,求助者深度抑郁,她跟人家说你不吃药你就完了,这话是没错,可有这么直接说了吗,增加咨询者的心理负担搞得人家抑郁更加严重了。

这种“照画寻虎”的本本主义者,我们还真没办法接招了,而且她考那个人力资源的证啊,更没什么意思,哪个HR不是实战出来的啊,这些书本上的间接知识真的必须通过实践转化为直接经验才行啊。

呃~~~我都无法接话了,这个媒人的确不好做啊,人家新人甜甜蜜蜜没你什么事,闹矛盾了你这个媒人就不称职了。

我只好连忙解释,陈若菡人很聪明,学东西快,没想到会给你带来麻烦,真不好意思!

师兄说,我还真没怪她,她这个人挺好的,就是学东西不知道消化,生生把自己给弄成这样二不挂五,画虎不成反类猫啊。

很多人有误解,觉得考了什么什么证,就可以胜任这项工作,还真不是那样的,考证只不过是一个门槛,你初步具备了从事这项技术行业的许可证,但是实际的操作能力,还有这个专业市场对你的认可,与同行的交际在这个专业的知名度,等等,综合起来才能决定你在这个行业的涉及深度。

考证只是开始,或者说是开始都算不上,真正的开始还在你以后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和实际意义的接触。

陈若菡很勤奋也很努力,她手里证书都不下五六个,其实她还不算什么,我曾知道有个朋友考了十来个证,都是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还不是那些所谓野鸡培训班弄出来糊弄人的证。

可这有什么用,真正有意义的是你对这个行业的深入程度和钻研程度。

所谓的“证多不压身”,不过是“贪多嚼不烂”,“浅尝即止”,“囫囵瞎吞”,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吃是吃了,没有尝出什么味。

现在,遇到还没毕业的学弟学妹们,经常感叹“毕业即失业”,工作越来越难找,读书没有意义,大学生还不如农民工挣钱多。

有句烂到俗的老话,“金子到哪儿都能发光”,真正有技术有能力的人,任何时候都是用人单位不可或缺的人才,就算就业率99%,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你就是那1%。

不停地考证,或者不停地做表面上看起来很努力实际上却没有实际意义的事,那只能说明~~

“其实你在害怕,害怕到真实的社会中去竞争,而不愿意去面对现实中琐碎又没有立即回报的事情,长期的应试教育让你觉得必须有结果有成绩的事情才值得去做,是吧?”

我与陈若菡面对面的时候,这样问她,这样的对话的确很直接,可是,陈若涵不同,她是我多年的朋友,彼此知道对方的性子,都知道绕山弯水故作关怀体贴是浪费时间让人反感的做法。

何况以陈若菡这么好的智商,能读好书的人,理解能力也不差,只不过道理都懂,做不做得到,能不能有所体会感悟是另一回事。

所以,古人才有一句: “读死书不如不读书!”

这世上的读书人有很多,有些人会自认为清高,不理俗事,一辈子以消化理解书中前人知识为荣,浩瀚世界,学海无涯,穷其一个人的一生也不能窥其一二,如果只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又有其他人或者家族亲人物质提供和生活打理,对于他们本身来说,这一生也是值得过的一生。

只不过又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物质条件呢,终归来说,意识和物质,目前主流派的唯物主义始终是强调:“物质是意识的基础”。

沉溺在书海中,吸取了再多的知识,获取了再多的证,成为了一个装满墨水的瓶子,肚子里再有货,对别人也是没有用的,自我再强,没有社会认同,也就近乎于一种奇怪的自我膨胀状态,很容易走火入魔。

马斯洛的价值观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最高层次,所以,人们会发现,当自己被需要,被认同,这个时候的满足感是最强烈的。

子又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这两句是孔子对读书学习的教诲体会,前一句中学时代就会背,是指知识的获取和独立的思考必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后一句是指,过于朴实而缺乏文采的话,会显得粗野俗气,而过于注重文采(放于如今就是指学历文化吧),会流于虚伪浮夸。

“学以致用” ,人不同于生物界中一些依靠单性繁殖的生物,以及与动物植物界独个生存的生物都不一样,人类之所以有智慧,来源于知识的传承和相互的交流,激发灵感和悟性。

所以,人是群居动物,更是具有社会性的,知识要有实际用处,才是智慧。

不然,考了再多的证,读了再多的书,也不过是一本能直立行走的书而已。

可以被替代的东西,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自然,也就更谈不上自我价值的实现。

没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和在社会上的存在感,人会感到空虚。

如果没搞清这些空虚的缘由,某些人就会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就如陈若涵,就会拼命地去学,去考各种各样的证,想以此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与众不同的。

而有些人空虚,会觉得是自己不够漂亮,不够有钱,就会拼命去挣钱,拼命去整容,以为有更多的钱和更漂亮的容颜,就会有自信有价值了。

这样,就会陷入到无聊的恶性循环中,考证也好,整容也好,无止境的物质钱财获取也好,就像上瘾症,那些吸食毒品的人是一样的,都是没有自我存在感,不知道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简单地说,你要对别人有用,要对社会有用,要对这个世界有点用,不然,空虚会始终追随着你,无论你拥有多少财富宝贝和荣誉证明。

为什么养宠物会让很多人感到快乐和满足,那就是最直接的被需要,你的存在至少对你所养的宠物是有用的。

试着去对点对别人有用的事情 ,而不是只顾着自己的感受,会让生活有意思很多。

你试试看,不试怎么会知道,反正做一点也没有关系啦,比如,帮我转发一下文章,对你我都是有价值的行为,哈哈!

231 评论(15)

lavender522

不知道从哪里走漏了风声,突然收到很多朋友询问导游证考试的消息,如果不带团,考导游证还有意义吗?我想,作为一个学了七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却从事了互联网行业的我,应该很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有没有意义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毕业以后没有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导游证算是压箱底了,用的机会很少,但我当初费劲心思备考的意义在哪里呢? 首先备考过程中的收获,一个合格的导游必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个一点都不夸张,不信你翻一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就知道,备考过程,也是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 我是大二那年考到导游证,其实拿到导游证之后,除了它带给了我免门票的快乐以外,我的大学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充盈,我去了一些地方,花了低到让你不可思议的经费,偶尔也兼职带团,赚来的钱支持我去了更多的地方。我遇见善良可爱的游客,当然也有奇怪不友好的游客,记得有一次带团的时,在路边被一个游客问,这是什么草,而我当时却答不上上来,他很不屑地大声说吆喝着说:你们导游不是应该什么都知道的吗? 这句话让我后来去学了很多有关植物的知识,甚至能全部背下来,后来也没有游客问过我这样的问题,只是每次和朋友爬山时给她们好奇的植物做详细介绍的时候,她们脸上的惊叹号是那么大那么大! 所以,对我来说,虽然毕业后没有从事导游,但一点儿都不后悔考导游证,对于一些非旅游专业的同学,为了免景区门票而去考证的,我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很多景区不带团是不免门票的,这一点必须要了解清楚,如果你想学习,想体验,那我双手赞成,毕竟太无聊的人生我也都不想要。 毕业后,身边依旧很多朋友从事导游的工作,我想这份热爱一定到了极致。翻看她们的满世界飞的朋友圈,我常常也会开玩笑的说:身在格子间,心在全世界流浪,好羡慕你们啊,但我也知道他们是真的辛苦。

31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