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3

百变粉豹子
首页 > 导游证资格证 > 河北导游证考试教材有必要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圓滿如意妹

已采纳

1.导游业务2.旅游政策法规3.导游词4.河北省导游基础知识建议在当地报名参加考试的时候在当地旅游局购买正版教材,部分地区有当地旅游局出版的指导性手册,如果有手册则重点专注手册即可。

河北导游证考试教材有必要

135 评论(8)

陈好好很好

一、报名条件 河北省2008年导游人员资格考试面向全社会招考。凡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无违法和不良行为记录,有适应导游需求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均可报名。 二、报名时间及方式 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实行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即报名、交费、上传照片、打印准考证、安排考场等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并网上进行。网址:http/(河北省导游考试网)。网上报名、交费、上传照片时间为2008年10月10日9时至31日17时,打印准考证的时间为11月17日9时至27日17时。相关信息请考生关注网上通知。 三、考试科目、内容和分值 (一)笔试 1、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包括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河北省导游基础知识。参考教材为河北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编写委员会编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的《导游基础》、《河北旅游》。 该科目分值为150分,全部为客观题(标准化试题)。 2、导游业务与政策法规:考试内容包括导游业务知识、旅游政策法规知识。参考教材为河北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编写委员会编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的《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 该科目分值为150分。其中客观题(标准化试题)100分,主观题50分。 3、外语:非汉语类考生用所报考语种翻译试卷中的中文词、句、短文等。外语试卷分值为50分。 (二)面试 导游资格考试笔试合格者方可取得面试资格。取得面试资格考生须在网上交费、打印面试准考证。面试安排另行通知。 面试内容为导游模拟讲解、景区(点)知识、导游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仪容仪表等。分值为100分。 非汉语类考生须用所报考的语种进行面试。面试程序、分值与汉语类考生相同。 (三)加试 1、已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申请加考其他语种的考生,须与初次报名的考生同时上网报名、交费及上传照片。 2、加试的笔试科目为“外语”,即用所报考语种翻译试卷中的中文词、句、短文等。外语试卷分值为50分。 3、加试考生用所报考的语种进行面试。面试程序、分值与初考者相同。 四、考试合格标准 “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与政策法规”笔试科目90分为合格;面试科目60分为合格;外语30分为合格。 五、考试时间、地点 (一)笔试时间:2008年11月30日。具体安排如下: 上午:9:00—11:30 导游基础知识 下午:13:30—16:00 导游业务与政策法规 16:30—17:30 外语(非汉语考生和加试考生参加) (二)面试时间和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六、收费标准 经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物价局批准,初试笔试收费210元(含报名费10元);面试收费90元。加试笔试收费110元(含报名费10元),面试收费90元。 七、成绩查询和发证 笔试成绩于笔试结束15个工作日后公布;面试结束30个工作日后公布考试合格人员名单,考生可上网查询,随即颁发《导游人员资格证》。 八、资讯发布及咨询、监督河北省2008年导游资格考试相关资讯将在河北省导游考试网(网址:http/)或河北旅游网(网址:http/)发布。

244 评论(14)

动漫设计师

我是江苏的,我是10年考到的。导游证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四本书。《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江苏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法规》基本上,如果你不笨的话,看一两遍就可以过了。面试的话,是50道题目自己抽一道,然后还有现场的提问,这要求不高也不低,要求你对景点的熟悉。虽然你是河北的,应该都差不多吧。恩,就这样。

221 评论(12)

linyuzhu313

1、《全国导游基础知识》:2007年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广东省导游人员考评委员会办公室。本书定位明确、特色突出、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做到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 2、《导游业务知识》:在内容上紧紧围绕云南省旅游局所编撰的“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中《导游业务知识》教材的内容编写,但在其内容和表述形式上决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采用了以下几个板块将原教材内容进行提炼、整合之后的一个全新模式的呈现。 3、《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这套教材贯彻了国家旅游局的改革精神,结合河北省导游人员培训与考试工作实际,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理论的权威性和内容的实用性,既可以作为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培训教材,有可供在职导游人员和旅游院校在校生学习之用。

23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