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0小惠惠0o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在上海市南部龙华西路上的龙华寺。龙华寺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佛教古刹。龙华寺是三国吴赤乌五年也就是公元242年建造的。龙华寺的创始人是康居国的僧人康会。在三国吴赤乌年间他从交趾(现在的越南北部)来到建业(现在的南京市)。康会为了宏扬佛法,并通过烧香祈祷,得到了十三颗佛祖舍利,吴王大喜,下令营造了十三做宝塔,龙华寺塔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时光的流逝,龙华寺也在不断的变迁。据张清宸的《龙华志》考证:在唐垂拱三年的时候,皇帝曾赐给龙华寺五千贯钱用于修建圆通宝殿等殿堂,这是龙华寺有殿堂的开始。到了宋太平兴国三年吴越忠懿王 “重建”龙华寺,在宋英宗治平三年,由于龙华寺规模有所扩大,佛事繁荣,皇帝赐额“空相寺”明代龙华寺得到全面修复,成为上海第一名刹。至明嘉靖三十二年明世宗敕赐“万寿慈华禅寺”匾额,从此龙华寺有称“万寿华禅寺”。但不久倭寇进入,龙华寺再度遭到破坏。明万历年间,明神宗又敕赐“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匾额给龙华寺,从此龙华寺又得名“大兴国万寿慈华寺禅寺”。晚清以降,复称“龙华”古名。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伯符仲謀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上海外滩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是上海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公里。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外滩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早晨,外滩是人们的健身的场所;白天,它是繁华热闹的游览胜地;晚上,则是情侣的恋爱天地。每当华灯初上之时,外滩各栋建筑物上灯光辉煌,一座座犹如水晶宫似的,令海内外游客赞叹不已。徜徉在这里,我们领略着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着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感受着绿树花坛间大都市园林的别样风味,享受着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和明媚阳光。 外滩得名 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源头坐落在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关于黄浦江的源头,以前有的说在淀山湖,有的说在太湖。但以湖泊作为江河源头的在世界地理中很少见,况且太湖是个浅湖盆,有多方来水,不能算作完整的源。找到太湖的源头才能找到黄浦江真正的源。经过考察考证,龙王山下的西苕溪以145公里长度、18亿立方水量、28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供给量占太湖水的70%,为太湖水源之首。龙王山为黄浦江源头的结论便据此得出。) 在150年前,上海仅是江南沿海的一个中等县城,航运事业很不发达,人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所以除东门黄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退潮时,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滩地。涨潮时,江水又没过河滩。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于江宽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只就须拉纤行走。几百年来,纤夫的足迹就在黄浦江滩踩出一条曲折多弯的小道,人们称之“纤道”,这纤道就是外滩最早的路了。 在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习惯把虹口港上的汉阳路桥叫作“里虹桥”,把长治路桥叫作“中虹桥”,把大名路桥叫作“外虹桥”,就是根据桥所在河流的位置来取名的。同样,今苏州河入黄浦江口的第一座桥叫作“外白渡桥”,依次向里的桥也俗称“里白渡桥”(今乍浦路桥)、三白渡桥(今四川路桥)。如以县城为依据时,距城近的地方称为“里”,距城远的地方称为“外”,今南市区的“里咸瓜街”和“外咸瓜街”;“里仓桥”和“外仓桥”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进入上海县城附近的黄浦江在陆家浜出口处形成一个急弯,于是上海人就以陆家浜为界,其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作“里黄浦滩”,简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作“外黄浦滩”,简称“外滩”。 1840年以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对外开放,1845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抢占外滩,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抢占外滩建立了法租界。自此至20世纪40年代初,外滩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据,并分别被叫作“英租界外滩”和“法兰西外滩”。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和法租界的公董局分别为它们的最高市政组织和领导机构。 租界俨然是一个主权区,西方列强以他们的方式经营、管理。建设租界,外滩就成了租界最早建设和最繁华之地。早期的外滩是一个对外贸易的中心,这里洋行林立,贸易繁荣。从19世纪后期开始,许多外资和华资银行在外滩建立,这里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东方华尔街”之称。 于是,外滩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在外滩拥有一块土地,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名誉的象征。商行、金融企业在外滩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兴土木,营建公司大楼。外滩的建筑大多经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国建筑师在这里大显身手,使面积不算大的外滩集中了二十余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故外滩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上海人心目中的骄傲,它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上海的文化,以及将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有机揉合、创新、发展的卓越能力。 外滩的历史演变 第一阶段为形成期,时间从1843年上海开埠至1885年。外滩开埠之初,楼宇多为2至3层的外廊式建筑。最早的建筑是1849年落成的原英国领事馆。 第二阶段为发展期,时间从1886年至1915年。20世纪初被称为“远东华尔街”,外滩作为远东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时间从1916年至1937年。30年代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终成现在的规模。 新中国建立后,外滩在20世纪90年代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夕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改造。20世纪90年代的外滩改造是着重解决交通功能和防汛安全问题。世博会前夕改造目地是提升外滩滨水区域的环境品质,更加凸显了“万国建筑”的历史文化岁月与特色,充分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成为高品质街区和上海最具标志性、最经典的城市景观区域。 景点介绍 黄浦公园 曾记载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屈辱历史的黄浦公园,是上海最早的欧式花园,始建于1886年,她是外滩百年沧桑的见证人。如今,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屹然挺立,塔底免费开放的外滩历史纪念馆是一部中华民族百年的奋斗史。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 坐落在曾经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黄浦公园内,给人以深刻的思索,三块枪状塔体,寓意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解放战争以来光荣牺牲的先烈永垂不朽,内涵有深刻的概括性。 浦江潮 位于黄浦公园南大门内,它是大型青铜人像雕塑。一位身躯伟岸的工人,扬着风帆迎向袭来的巨浪,奋勇搏击。形象而动感强烈,表现出无产阶级力量无比,不畏艰险,勇敢前进,气吞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作品主题是表彰上海工人阶级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光辉业绩。 上海百年风云大型花岗石浮雕 位于黄浦公园下沉式圆岛上,浮雕全长120米,高米。浮雕以写实的手法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表现了从1840年至1949年间上海人民的.革命斗争。两翼为装饰性的花环图案,象征着上海人民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浮雕可分为七组,97个典型人物,表现了先烈们伟大的斗争业绩。 外白渡桥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两跨米,宽米,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和车流量很高。 十六铺 小东门原名“宝带门”,门外为十六铺。街市东临黄浦江,西濒丹凤路,南达老太平弄,北至龙潭路,历史上南侧曾延伸至万豫码头街。此处依水傍城,是上海的水上门户。 十六铺上海客运总站附近新建绿苑商厦、申客饭店、龙申大酒家以及适应中高档消费的碧玉池豪华浴室,加上一批中小旅馆,总共可提供近900套客房,2000多床位,为过往旅客提供综合性服务。 十六铺LOGO于2009年8月7日亮相,新十六铺LOGO在2000多份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出自一位对十六铺具有特殊情怀的广告设计师的设计。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新十六铺建筑中浦江之云、浦江之荷的造型,三条水纹揭示了十六铺依江踞城的地理特质,新十六铺的华丽转身由此开始,蓝色象征了十六铺文化底蕴的深邃,水纹和新地标建筑的外形巧妙结合在新LOGO标志中,赋予十六铺独特的视觉识别特性。 在十六铺630米的建筑带上,将竖起三栋体积小巧的建筑,它们如同镶嵌在黄浦江这一华丽皇冠上的璀璨钻石,引人注目。作为十六铺宽阔绿地与无垠江景的完美点缀,它们必将成为外滩建筑典范之作。在约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内,三栋小楼建筑面积总和仅有5000平方米,这使得项目绿化率高达52%。市民游客停留小楼之中,能感受到徐徐江风、婆娑的树影;闲坐空中花园般的屋顶平台,能眺望黄浦江烟波浩荡,感叹浦江两岸的巨变。 外滩城市雕塑群 城市的美应有三个组成部分:建筑、雕塑和绿化。而城市雕塑又被称为“城市眼睛”,是美化城市的重要部分。外滩城市雕塑群由“浦江之光”、“帆”、“风”三座不锈钢雕塑组成,位于金陵东路外滩绿色长廊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浦江之光”造型别具一格,用竖向的水波和水珠形象组合,如五线谱上跳跃音符,以轻松欢快的旋律,演奏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乐曲。“帆”表现黄浦江上帆樯林立,船队正驶向各地,外汇与旅游业在这条经济之河中流淌;帆与帆的连接,多曲线的漂动,增加了立体动感。"风"以锐角和钝角、弧线和折线,褶皱波动表现改革东风劲吹,气象万千。 陈毅广场 十里南京路尽头的陈毅广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塑像昂然矗立。陈毅塑像坐北朝南,用青铜浇注,高米,底座用红色磨光花岗石砌成,高米,塑像再现了陈毅同志视察工作时的典型姿态,显示他一路风尘,勤勤恳恳的公仆形象,又有和蔼可亲,虚怀若谷的儒将风度。每逢周末,在塑像前都将举行隆重热烈的广场音乐会。 陈毅广场涌泉:位于南京东路外滩,陈毅塑像南面。它的造型是外周正方,内圈椭圆的现代化喷水池。水柱随着声音喷射,时高时低,池底安装了彩色的光源,夜晚随着灯光的变换,条条水柱辉映出红,黄,蓝,绿的光束,为外滩增添了瑰丽的夜景。 外滩观光隧道 外滩观光隧道位于浦西南京东路外滩与浦东陆家嘴东方明珠之间,是我国第一条越江行人隧道,全长米,2000年底竣工。建成后,隧道的两岸出入口由自动扶梯输送旅客,残疾人采用液压电梯输送,隧道内采用九十年代国际先进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牵引式封闭车厢输送游客,箱体美观、舒适、轻颖、透明度高,整个过江时间约需~5分钟,其运输能力最高可达5280人/小时。同时,隧道还利用空间,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在隧道内演示反映人物、历史、文化、科技、风景等各种图案、景象及背景音乐,使过江过程带有极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和刺激性,给游客留下美好的记忆。
aibeibei130611
上海概况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0度29分。东濒杭州湾,西部与江苏省接壤,南邻浙江省,北界长江入海口。上海地区河湖众多,主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杨河、淀浦河等。全市面积为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2300万.。现有17个区1个县,上海市标是白玉兰,沙船,螺旋桨三者组成三角形图案,市花为白玉兰,象征上海是座奋发向上,不断前进的国际大都市。 早在战国后期,今上海西部地区是楚国春申君黄歇封地,所以上海别称申,东晋永和年间,住在苏州河口的先民,用竹子编成的竹栅插在河滩上,拦阻随潮涨退的鱼儿,这个捕鱼工具称沪,那时上海就简称沪,吴淞江下游有条支流叫上海浦,与黄浦江相连,南宋建上海镇,上海之名由此而来,元二+八年(1291)年建城。1843年开埠西方列强相继开辟租界,上海成了西风东渐的窗口,全国各地的人才物产也纷涌而至,上海成了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上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揭开了反对外来侵略和国内反动派的斗争。直至1949年5月27日迎来了上海的解放。改革开放后,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0年4月18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上海浦东建成为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上海是太平洋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座生机勃勃,充满魅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又是一座移民城市,各种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形成了海纳百川,不拘陈规,敢于创新,兼收并蓄的海派风格,在上海都市景观气象万千,现代风貌引人入胜,2010年举办了成功,精彩,难忘得世博会,2015年上海要建成著名的国际旅游大都市,最精彩的游览区是,陆家嘴,外滩,人民广场,豫园,龙华,世博园等。 海南百川,追求卓越的大上海热烈欢迎五洲四海的宾朋光临!
优质导游证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