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枫在心
合肥李鸿章故居门票价格:20元/人。学生凭学生证(不包括研究生证)是10元/人。凭导游证、记者证、军人证和老年证(60岁以上)和身高120厘米以下的儿童是免票的。
一、李鸿章故居简介
李鸿章故居是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为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是合肥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名人故居。故居的建筑由南到北依次为大门、前厅、中厅、走马楼,木雕精美,各厅堂中布满李鸿章的展览。走马楼是整个故居的精华,为“回”字型木楼,一楼有“李鸿章与招商局”展览,二楼是小姐们的闺房。故居主体建筑的东侧是陈列馆,介绍李鸿章领导的淮军,陈列着当时淮军的铠甲,还有五色圣旨等。
二、李鸿章故居相关景点信息
1、景点位置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208号(近宿州路)
2、交通
乘坐1、3路公交车至黄山大厦站下车;或乘2路至百花井站下车均可;
3、开放时间
08:30-18:00(夏季),08:30-17:30(冬季)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享堂免费开放时间 09:00-16:30
4、咨询电话:
5、李鸿章故居官网李鸿章故居
扩展资料:
1、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病逝于北京。
2、配偶
李鸿章原配夫人周氏,咸丰十一年(1861年)病故。继室赵小莲,系太湖望族、进士赵畇之女。侧室莫氏,侍妾冬梅。
3、儿子
李经方:驻美参赞,驻日公使,出使英国大臣。娶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女。
李经述:诗人,三品参赞官。其子李国杰娶状元张之万即两江总督张之洞兄长之女张氏。
李经迈:出使奥国钦差大臣。
李经溥
4、女儿
李经璹,小名李菊耦,嫁张佩纶(同治进士)。曾外孙女是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本名张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鸿章
山里吃吃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现辖区域在北纬32度15分至33度25分、东经119度01分至119度54分之间。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 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现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教教育司领导并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设置的中等专业学校,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国电大系统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和教学管理方面的统筹协调、指导服务和评估监督,并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举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具有颁发国民教育系列成教中等学历教育毕业证书的资格。咨询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依托分校及合作办学单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开展中等专业学历教育。 招生专业 网课专业(一年制/二年制):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设备安装、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机电技术应用、电气技术应用、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中药、药剂、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消防工程技术、采矿技术。 2022年最新报考流程: ①报名注册→→②查询学籍→→③网课学习→→④毕业图像采集→→⑤领取毕业证 一、报名(提交注册资料)咨询因为电大中专是进行一个全国范围招生的,所以学生报名线上提交报考资料即可。电大中专是全年进行滚动招生,基本上每周都会注册学籍信息。(必要条件:年满18周岁) 二、官网查询学籍()提交报名资料注册学籍之后大概7~10天即可在学校官网上查到学籍信息。 三、线上网课学习+线上考试(学习中心导师会辅助完成)从查到学籍第一天开始就算正式入学了,入学后一个月左右线上网课和考试就会出来。 四,毕业图像采集 ) 五、领取毕业证 电大中专用途 1)电大中专可以用来考职业资格证书。比如考二级建造师的证书,会计,健康管理师,导游证等这些都是需要中专学历的。 1.可报考二建的专业有:建筑工程施工、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计算机应用等 2.药剂、中药专业:药剂师; 3.会计专业:可报考初级会计。 2)当兵。想要当兵的话,也是需要高中或者是中专以上学历的,所以很多人都是会考虑考电大中专,因为中电大中专学历下来的比较快,只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且办起来比较容易。 3)作为前置学历的来提升自己的学历。有了中专学历,就可以继续提升专科本科的学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联系方式 咨询报考单位: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服务中心对电大中专/中专/技校/职校报考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2023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
孙美霞11
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淮安,曾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清乾隆年间盛极一时,与运河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四大都市”,并享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誉。淮安历史上英才辈出,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就出生在这里,此外还有汉代军事家韩信,汉代辞赋家枚乘,抗金女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等,《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也是在淮安长期定居期间创作了《老残游记》这一名作。淮安不仅人杰地灵,而且风景优美,沿大运河,环洪泽湖,既可领略自然风光,又可观赏名胜古迹。境内的盱眙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明祖陵,以及秀美的河湖风光,为淮安新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淮安概况区号:0517邮编:223000位置:位于苏北平原腹地,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处,境内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全市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218平方公里。人口:全市总人口近500万,其中市区人口246万。区划:辖清河区、清浦区、淮阴区(原淮阴县)、楚州区(原县级淮安市)和金湖、盱眙、涟水、洪泽4县。淮安原名淮阴,于2001年2月1日始改名为淮安。淮安市是江苏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古往今来一直是军事要地。2005年开始通了火车,告别了苏北一直没有火车的历史。行政区划2005年,淮安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淮安市 面积8962平方千米,人口523万人(2004年)。清河区 面积 134平方千米,人口 32万人。邮政编码223001。清浦区 面积 293平方千米,人口 32万人。邮政编码223002。区人民政府驻承德南路66号。楚州区 面积1439平方千米,人口119万人。邮政编码223200。区人民政府驻淮城镇。淮阴区 面积1264平方千米,人口 87万人。邮政编码223300。区人民政府驻王营镇。金湖县 面积 737平方千米,人口 36万人。邮政编码211600。县人民政府驻黎城镇。盱眙县 面积2430平方千米,人口 74万人。邮政编码211700。县人民政府驻盱城镇。洪泽县 面积1009平方千米,人口 39万人。邮政编码223100。县人民政府驻高良涧镇。涟水县 面积1656平方千米,人口104万人。邮政编码223400。县人民政府驻涟城镇。淮安市概述淮安地处苏北腹地,北接连云港,东北接盐城市,偏南接扬州市,南邻安徽省,西连宿迁市。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总人口万,现辖4县4区。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境内有著名的"下草湾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历史上曾是潜运枢纽、盐运要冲,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淮安人文答萃,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帽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刘少奇、陈毅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淮安留下光辉的足迹。淮安是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西有"日出斗金"的洪泽湖,东有盛产鱼虾鳖蟹的高邮湖、白马湖。全境平原广袤,土地肥沃,粮丰林茂,水域宽广,盛产水产、蔬菜、林果、各类禽畜及优质粮油等农副土特产品,形成了蔬菜、畜禽、生猪、水产、林木等五大主导产业,是全国闻名的绿色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地下蕴藏有岩盐、芒硝、凹凸棒土、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已经探明的岩盐储量1300亿吨,居世界首位。淮安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近3万家,其中包括淮阴卷烟厂等10户大型企业集团和江苏清印集团等50户重点企业,形成了以化工、机械、冶金、纺织、烟草为主体并具有一定基础的工业体系。全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升级,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兴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兴起。淮安是迅速崛起的交通枢纽城市。境内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已经建成和即将建成的京沪、宁宿徐、淮盐、宿淮、宁淮等五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新长铁路纵贯全境,水运河道纵横交错,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凸显了淮安在江苏乃至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淮安市位于“日出斗金”的洪泽湖东畔,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和年轻的京沪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璀璨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这里共辉。市境跨古淮河两岸,相传大禹曾至境内治水,“使淮水永安”,市名即淮水安澜之意。正象那悠悠的淮水,淮安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五六千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并留下载入史册的“青莲岗文化”。~~~~历史沿革~~~~夏商周时期市境已获相当程度的开发,“交通灌溉之利甲于全国”,既有邗沟(即淮扬运河)沟通江、淮,又有陆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故成为春秋战国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所有。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市境始置县邑有淮阴(今淮阴区码头镇)、盱眙(今盱眙县城北)、东阳(今盱眙县马坝)。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淮安人民蜂起响应。著名军事家韩信即于此时仗剑从戎,立下赫赫战功。西汉年间,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涟水县西)、射阳(今楚州区东南)、富陵(今洪泽湖中)等县。秦汉时期,境内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灌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筑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护农田,并修破釜塘灌溉农田。铁制农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广,故虽迭经战乱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发展。同时交通运输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筑的驰道自境内穿过,陈登则筑邗沟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内手工业和商业比较繁荣,文化也发展到较高水平,汉代兴起家学和私学,并涌现出一批文学大家,如汉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魏晋南北朝时期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长年战乱带来的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值得一提的是,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隋唐五代时期境内长期处于安定的环境,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和重新繁荣。其间大运河的开凿和淮北盐场的建滩对市境的繁荣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业年间,自洛阳至扬州的漕运(供给皇粮的水上运输)要道——大运河凿成,境内则成为漕运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设置官署,委派大员掌管、督办漕运。唐初,涟水成为全国四大盐场之一。为运销淮盐,垂拱年间开运盐河,淮安盐运又兴。楚州(治今楚州淮城)、泗州(治今盱眙县城对岸)成为运河沿线的两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宋元时期北宋年间,境内较为太平,漕运、盐运得到进一步发展。政府鼓励垦殖,修复和增建灌溉设施,引进推广“占城稻”。“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正是这一时期的生动写照。南宋和金、元对峙时期,市境再度成为前线,遭受兵火的长期荼毒。经历长期战乱,市境一片凄凉。而由黄河夺淮带来的频繁水灾,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萧条。宋元时期,境内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发展,府、州、县学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颇多,如著名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主修《奉元历》的著名盲人天文历算家卫朴,开明清写意画先河的著名画家龚开,《画鉴》作者、著名书画鉴赏家和理论家汤卮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题刻,其中不乏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兆页等大家的珍品。明清时期境内置淮安府。明永乐年间,淮安漕运又兴,清江浦开始兴起。明中叶以后,黄河全流夺淮,境内水患愈演愈烈,农业衰落,鱼米之乡的盛景不再。明清两朝都委派大员驻淮治河。以清江浦河轴心的两淮城市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两淮城市的繁华,带来了人文荟萃的局面。明清两朝仅山阳(今楚州)一县就有进士200余人,河下镇还出了状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话。这里还产生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著名经学大师阎若璩,“扬州八怪”之一的花鸟画家边寿民,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条辨》的作者吴鞠通等一批名人。民国时期淮安府撤销,市境大部始属淮扬道,后属淮阴行政督察区。境内漕、盐、河、榷之利皆失,进一步衰微。而长年战乱又给刚刚兴起的近代交通运输业和工矿业以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组织于1927年成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成为重要的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军区、苏皖边区政府等都曾驻节境内,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彭雪枫、邓子恢、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军队高级将领都曾在此战斗过。淮安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勋。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阴专区。建国后几经调整,至1971年今市境始全属淮阴专区。1983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市。1987年,辖县淮安、宿迁改为县级市。1996年8月,宿迁、泗阳、沭阳、泗洪四县(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改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建国以来,淮安人民发扬老区人民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把一个“一穷二白”的淮安建设成为江苏新兴的交通枢纽、工业城市,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
优质导游证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