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9

peipei1222
首页 > 导游证资格证 > 导游证考试鼓浪屿讲解词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西安指纹锁

已采纳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海上花园”鼓浪屿。现在我们的车行驶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厦门目前最繁华的商业街,它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条老街,街旁建筑为骑楼式(将楼的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楼层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故名骑楼),这是厦门一大特色。中国南方城市和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多有这种驶楼。这主要是考虑到厦门地处亚热带,有时阳光照射强烈,风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骑楼下防晒避雨,自由行走,随意购物。中山路是厦门的主要商业街,也是厦门的文明街,品种繁多齐全,国货、洋货均有。各位团友,渡船时间约为六分钟,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鼓浪屿。看,对面的小岛就是鼓浪屿,这条江叫鹭江,也叫厦鼓海峡,宽600米。鼓浪屿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宋元时期称“圆沙州”,明肛始称鼓浪屿。因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被海浪冲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发出如擂鼓的声音,所以人们叫它为“鼓浪石”,小岛也就叫鼓浪屿了。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福建旅游景区“十佳”之首。各位团友,码头到了,这个码头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码头很小,是1938年建的。这里原来是西方列强贩卖中国劳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过《海囚》这部电影吧,那“海囚”就是从个码头乘船出发的。为解决乘船拥挤的问题,建了这个“钢琴码头”。因为鼓浪屿是“音乐之岛”,要使游人一跳上鼓浪屿就接触到音乐的气氛围,大家看这是不是有点像张开的三角钢琴!各位团友,豉浪屿除了少量观光电瓶车外,没有其他车辆,在岛上步行别有情趣。现在我们一边走一边观赏鼓浪屿欧陆建筑的风采吧!这是英国领事管,建于1844年和1870年,已经150多年历史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它的远征军开到厦门海面,与厦门守军发生激战,结果英军战败退去。1841年8月,英国30艘军舰3500余人再次进犯厦门,经激战,厦门和鼓浪屿陷落,厦门被占领10天,英军撤退时留下军舰3艘、军队500人强占鼓浪屿达5年之久。中英《南京条约》允许英国人在鼓浪屿“暂居”。1843年,英国首先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首任领事就是攻打厦门的海军舰长。1844年第二任领事建了这幢领事楼。可领事虽住在这里,却强占厦门的最高行政机关“兴泉水海防备道”道署办公,前后达20年。这是1870年建的新办公楼,落地门窗,一副英国模样,内部装饰相当豪华,但有6间囚室。楼前的一座狮狗墓,那是领事爱犬死后特意建造的,1957年被砸毁,墓旁立有一根钢管旗杆,已废倒。

导游证考试鼓浪屿讲解词

269 评论(15)

娜是阵疯

鼓山景区以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0多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此外,还有历代摩崖石刻多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福建鼓山导游词,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福建鼓山导游词(一)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榕城”福州,我是xx旅行社导游xx。

福州有句古话“左旗右鼓,全闽二绝”,今天,我们就游览这其中的一绝——鼓山。鼓山位于福州东南部,是我省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也是省级十佳风景区之一。相传峰顶有一巨石形状象鼓,每当风雨交加,雨水拍打在石头上就会发出“咚咚”像敲鼓一样的声音,因此而名鼓山。还记得昨天我们在厦门鼓浪屿看到的鼓浪石吗?也是因为海浪拍打岩石发出“咚咚”的鼓声而得名的。它们还真是“天设一对,地造一双啊!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鼓山留下了“天风海涛”的文坛佳话,林则徐也留下了“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千古绝唱。自宋代以来历代文人墨客在山上留下的摩崖石刻多达480多处,各种字体全有,琳琅满目,犹如一座天然石刻书法宝库,被誉为“东南碑林”。

朋友们,现在让我们进入这满壁生辉的书法艺术殿堂去一饱眼福吧!看!洞口的“灵源深处”4个字是清代住山僧元贤所题,表面文意指示地名,而内在深意却是告诉后人,这一带的题刻是前人心灵深处的感情抒发,是高雅的文化殿堂的展现。

沿着陡峭的石阶而下,大家可以看到周围山势迥异,景色清幽,仿佛到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来深吸一口气,是不是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呢?

在灵源洞一带最著名的摩崖题刻莫过于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蔡襄的手迹,看这“忘归石”,这也是鼓山最早的石刻。蔡襄是福建仙游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在他任福州知府时,十分喜欢游玩鼓山,每每流连忘返。有一次,他流连山中美景忘了时间,待从一再催促,才知道天色已晚,于是写了“忘归石”,这3个字已表达自已依依不舍之情。如果待会儿哪位游客留连忘返,也找块石头留下墨宝,那可不行哦!

好了,现在我们在这块岩壁上看到刻有三个大字,谁来念念?这位小朋友说太简单了,是喝水的地方,还问怎么没有水呢?其实啊,这个字不念喝水的喝,为什么呢?听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相传古时涌泉寺开山祖师神晏法师在此诵经,嫌涧下泉水喧哗,影响诵经,便大喝一声止住流水,从此涧水改道东流,这里的溪涧也就干涸了。所以,这三个字念“喝水岩”。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其实这时的地形按地质学上说是岩层断裂带,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裂面,地表水沿断裂面渗漏到地下去,当然就没水了,而不是一个人能喝水倒流的。这里到底是有水好还是无水妙呢?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宋代文人徐锡之在他的石刻诗上阐明了观点,看这块石碑上写到:“重峦复岭锁松关,只欠泉声入座间,我若当年待师侧,不教喝水过他山。”他认为此处重峦叠嶂,不可无水,当年要是他在,就会劝法师不要让溪水改道。近代文学家郁达夫到此曾大发感慨,他说“怪他活泼源头来,一去千年竟不回。”我们今日到此,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呢?但是,为了弥补这一大遗憾,不知哪位古贤别出心裁,在此石旁题刻“无水亦佳”,真令游客回眸一笑,意味无穷。

鼓山灵源洞一带,石谷深邃,这是地貌上的谷中谷景观。先贤们充分利用这里的石壁题诗刻字,使整个景观得以完整地保留,为鼓山增色生辉!1982年春,刘海粟大师87岁高龄时游览灵源洞,题了“胜于天竺”4个大字,赞美这里的风景和碑林。

朋友们,由于时间有限,还有很多景点没看到。希望大家有机会再到鼓山来,听那没听完的故事,看那没看完的美景,再度分享快乐的一刻!谢谢大家。

精选5篇福建鼓山导游词(二)

福州市鼓山导游词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美丽的“榕城”福州,我是鼓山旅行社导游洪泽安.

鼓山位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离市中心区约8公里,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风景区.鼓山并不算高,最高峰海拔925米,但是山势迥异,景色清幽,引人入胜.鼓山的一大特点是摩崖题刻,其中不少是历代名人的,有着很高的文物价值.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迹.在大顶峰石上刻有“天风海涛”四个大字,即为朱熹所书.朱熹还写了一字径达四米的“寿”字刻在喝水岩石壁上.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当代,前后延续近千年,内容丰富,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点,堪称福州碑林.

朋友们,由于时间有限,还有很多景点没看到.希望大家有机会再到鼓山来,听那故事,看那美景,再度分享快乐的时光!

精选5篇福建鼓山导游词(三)

九曲十八弯的鼓山公路上随处可见骑自行车上山的人群,充满活力的福州市民早已把骑行当成日常休闲和锻炼的最佳选择,无论春夏秋冬,鼓山之上仙云缭绕,盘山公路上骑行勇士挥汗如雨,享受大自然赐予人类醇甜的空气,芳香的土壤,静谧的丛林,沁人的泉水,以及登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山地车,公路车,小轮车...无论你是什么坐骑,鼓山都欢迎你来挑战自己的极限。既可以呼朋唤友,大群朋友组队骑行,享受一路欢笑,一路互帮互助的兄弟情义,也可以千里单骑,静享天人合一的无上境界。

如今骑行鼓山不单单只是玩玩怎么简单。这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独特的鼓山文化,骑行鼓山是神圣的。不仅仅是盘山公路途经的那么多的名寺古刹以及著名景区,更因为这是福州的神山,福州的象征,福州的骄傲。你在福州玩山地车,没骑过鼓山,那真的会被很多人鄙视,现如今鼓山北宦溪,经鼓岭到山脚已经是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正式比赛路段,每年世界各地的自行车手都会齐聚鼓山,来领略福州的传奇。

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每年11月份在福州举办。赛事是福建省有史以来举办的第一届经UCI注册的级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赛事将邀请国内外22支专业队伍参赛,总奖金达10万美金,赛事规格高、专业性强、意义重大,将是福建省自行车运动史上的标志性赛事。

精选5篇福建鼓山导游词(四)

说到福州,就不能不提及鼓山。早在东晋时期,福州民间就流传“右旗左鼓,八闽二绝”的风水之说,这左鼓即指鼓山,耸立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分为鼓山、鼓岭、鳝溪、磨溪、凤池白云洞五大景区。自宋朝至今皆为游览胜地,鼓山就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它与福州旗山遥遥相峙,重峦叠嶂、终年苍翠,山上处处有奇岩,峰峰有洞府,风光旖旎,主峰海拔900多米,对福州风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的地位。

青龙鼓山佑民安康

自古以来,福州百姓在选择及组织居住环境方面,就有采用封闭空间的传统。为了加强封闭性,还往往采取多重封闭的办法,如四合院宅就是一个围合的封闭空间;多进庭院住宅又加强了封闭的层次,而里坊又用围墙把许多庭院住宅封闭起来(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的构造)。 作为城市也是一样,从城市中央的衙署院(或都城的宫城)到内城再到廓城,也是环环相套的多重封闭空间。在城市的外围,按照风水格局,基址后方是以主山为屏障,山势向左右延伸到青龙、白虎山,成左右肩臂环抱之势。山的左右为青龙白虎(比如说福州的以金鸡山为青龙,大梦山为白虎,于山、乌山把住南门成左右肩臂环抱之势),遂将后方及左右方围合。基址前方有案山遮挡,连同左右余脉,亦将前方封闭,剩下水流的缺口,又有水口山把守,这就形成了第一道封闭圈。如果在这道圈外还有主山后的少祖山及祖山,青龙、白虎山之侧的护山(比如说福州青龙之侧的护山的鼓山;白虎山之侧的旗山)。案山之外的朝山,这就形成了第二道封闭圈。可以说风水格局是在封闭的人为建筑环境外的一层天然的封闭环境。

由此我们可知,鼓山为作福州的青龙山,守护着福州这块难得的宝地,保佑着有福之州风调雨顺,人民安康。

鼓山之“鼓”意义非常

鼓山为作福州的青龙山,自有神奇之处,由其顶峰有一如鼓巨石而得名。相传这支鼓是天上的擂鼓将军为了镇住恶龙特地留下的。每当风雨交加,石鼓便有簸荡之声,那就是鼓将军在鼓山顶面对海上龙王进犯而击鼓,号召三军准备战斗。

鼓,在易经中为震、为东方。易经云:震者亨。震来,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其意思是重雷发向,千里传声,有惊无险之象,亦有变动之意。

易经《震卦》象征震动的鼓声:可致亨通。当惊雷鼓动的时候,天下万物都感到恐惧,然而君子却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声震惊百里之遥,作为君子却能做到从容不迫,表示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鼓山顶峰的石鼓亦在点醒居住福州的人们,匹夫兴亡人人有责。每当国家风云变幻之时,应该走出去,为国效力,由闽化龙之意。

九座山亭有玄机

坐落在鼓山的涌泉寺更为名扬天下,其位列闽刹之冠,是福州的骄傲,素有“既来福州,必游鼓山”之说。

涌泉寺寺院和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山坡里原有的山泉、峭壁怪石都被巧妙地镶嵌其中,寺庙前后左右环抱着苍郁的古老大树林,可谓“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宛如这寺院是盘古开天地就有,是上天降落在此处。这一典型唐代建筑,坐北朝南,以三级宫殿群,顺山势而上。迈过高高的门槛,一阵佛门清静的淡雅清香就会扑面而来。很多人走进殿内,烧上一炷香,虔诚地祈祷、祝福,让人徒升心安平静之感。

建造这所寺院的开山祖师神晏更具有传奇色彩。由于寺院建造在鼓山的燕窝穴上,燕窝发燕仔燕孙,所以涌泉寺能居僧干众,蒸蒸口上。相传当时涌泉寺建成后鼓山香火愈来愈旺。为了让香客们上山方便,寺院僧众决定修条上山道路。历经七七四十九天努力,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山道,从鼓山脚下一直铺到涌泉寺的大门。

开山祖师神晏看见这条石砌大道,心里很高兴。可过了几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条石砌大道寺院的僧众,病的病,死的死,香客们也闻知涌泉寺发生瘟疫,也不敢上山来了。一时间,鼓山涌泉寺僧侣四散奔逃,香客稀少,冷清寥落。

神晏心中好疑惑,为探明原因走到鼓山白云峰顶朝看石道。远远望去,隐隐约约中,他发现整条石道一股凶气缭绕不散。他连忙再仔细一一辨认,这才惊骇得他几乎失去控制喊叫出来。这条从山脚铺到涌泉寺大门口的石道,弯弯曲曲就如一条巨大蟒蛇蜿蜒而上,岭道上的一块块石头板就如蟒蛇身上的鳞甲一片片。那蛇的头对着涌泉寺大门正张着血盆大口对着燕窝吞吃出门的燕子,这石道分明是“蛇窜燕窝”!这明摆着涌泉寺的风水被这石条道破坏了。

好在神晏不愧为一代大师。他返回涌泉寺,召集众僧在新修的这条上山石道上建造了九座山亭,从山脚到山门。这条“蟒蛇“变成的石头道路中间的九座山亭,依次为闽山第一亭、东际亭、仰止亭(今已废)、观瀑亭(又名石门亭)、乘云亭、半山亭、茶亭、松关亭、更衣亭。这九座山亭像九根大铁钉,牢牢地钉在这条蟒蛇变成的石道上,把这“蟒蛇”斩成七段,使它不能再作怪。之后又从喝水岩修建一条石道,用条石铺设,直达山门。该道为蜈蚣岭道,意为蜈蚣叮七寸。蛇怕蜈蚣,这样这条毒蛇就不能复活了。蜈蚣岭道铺设完,上山道路变得四通八达了。

这一来,蟒蛇不能动弹 了。而化成蟒蛇的那条石道,永远僵死在那儿,被千人万人踩。此后,涌泉寺渐渐香火旺盛了,僧众越来越多,涌泉寺越来越闻名于世终于成了南方著名的佛教圣地。在鼓山其摩崖石刻也很闻名。

精选5篇福建鼓山导游词(五)

涌泉寺位于鼓山之上,占地约公顷,仍保持着明清的建筑风格。寺依山偎谷,槛廊连缀,25座大小殿堂簇拥着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巨柱耸立,飞檐凌空,雄伟辉煌。殿内释迎牟尼三世佛不着梵服,只披汉装,端坐其中;两旁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法相庄严”。在大殿后侧,有尊重约吨的“三圣像”。像前有一张桑丝木制成的长桌,据说历经多次火劫,至今仍完好如初,被称为镇寺之宝。大殿内外有许多橡联佳句,如:“座上白云多,正丹风浴时,苍龙卧后;眼中沧海小,看七鲲东去,五虎南来。”等,皆为古寺历史和环境的生动写照。

大雄宝殿和圆通宝殿的天花板上彩绘艳丽夺目。其中,大雄宝殿有清光绪十三年(1882年)绘制的各种样龙图案129块,丹顶鹤图案86块,另有麒麟、白马、象、猿等图案27块。圆通宝殿有清光绪十三年(1882年)绘制的故事彩绘75幅。此外,还有清台湾知府庆保和福州将军庆霖两兄弟同献的巨匾“宝珞尊严”。殿中还保藏着几十部明版锦装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及明清的佛像、花瓶等。在大雄宝殿前两侧的钟、鼓楼上悬挂有古钟、鼓,其中重约2吨的金刚般若钟上铸有6372字金刚经,至今有300多年了。

在圆通宝殿西侧有圣箭堂,俗称“方丈”室。院中栽有两雌一雄的铁树,开花时黄色大如绒球。据说铁树分别为闽王王审知和首任住持神曼手植。

鼓山涌泉寺最盛时,僧人曾达1500多人。香积厨仍保留有4口巨锅,为宋朝时所制,距今有960多年。其中最大一口,一次可装水20担、下米5担,真可谓是“千口之锅”,养千人之众。

涌泉寺分别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及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两度毁于大火,明崇祯七年(1634年)重建,到清代又几次修建后,于1983年重修至今,如今的涌泉寺基本上保持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整座佛寺有大小殿堂25座,以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三大殿堂为主体、依着山势层层上升、构成完整的古代建筑组群。涌泉寺前两侧的两座千佛陶塔,是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烧制的,左边一座称“庄严劫千佛陶塔”,右边一座称“贤劫千佛陶塔”,双塔是用陶土分层烧制累叠而成,八角九层,高约7米左右。塔身细部为仿宋代木构楼阁建筑风格,两座塔上各塑1038尊佛像,因而叫做千佛宝塔,八角塔檐另塑有僧人武将各36尊,悬挂陶制塔铃72枝。塔座上塑莲瓣、舞狮、侏儒,并刻有铭文,记载建塔时间和工匠姓名等。

涌泉寺曾为中国寺院的一所重要经书出版机构,仍保留有明末清初及近代的各种雕板2万多块。寺内的藏经殿,存有古版印刷的各类佛经9000部,计万多册;手抄经书200多册;用血书写的《大乘般若波罗蜜多》经657册。其中引人注目的是17世纪鼓山住持道霈和尚著作《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共有120卷,分装48册,雕版2425块。这是清康熙年间有代表性的佛学著作。涌泉寺从宋代起就刻经、印经;清康熙间,成了全国出版经书的重要场所。至今,寺内还保存历代佛经雕版11375块,堪称一座佛经的宝库。

藏经殿正中有一座释迦如来灵牙舍利宝塔,塔中仅存三颗舍利子与佛牙。舍利子是佛门高僧精、气、神的结合物,火化后遗留下的,会发光。在塔的背后安放着一尊缅甸送来的汉白玉卧佛象,佛身匀称,体态安详,作睡卧状,据说这就是释迦牟尼圆寂时的形态。

358 评论(11)

神级的男子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员------XXX。很高兴今天能够和大家一同去游览厦门最佳风景区---鼓浪屿,我们主要去游览鼓浪屿的建筑风采。 鼓浪屿是一个面积仅有平方公里的小岛,人口约万人,由于岛上西南临海滩上有一块高过人头中间有一个大洞的岩石,受到风浪冲击时,会发出“轰隆隆…”的巨响,好像高昂的鼓声,所以称为“鼓浪屿” 朋友们,这就是像“张开的三角钢琴”的“钢琴码头”。这个码头最早建于1937年。鼓浪屿虽小但它却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花样”,它有着很多雅称,有人称它为风景美四季如春的“海上花园”,有人称它是漫浪的 “钢琴之岛”,有人称它是“平民岛、步行岛”,还有人称它是“万国建筑博览馆”。走在鸟语花香,雅静清幽的小巷,我相信许多团友都能够立即感受到这里的建筑群充满了异国情调吧!其实这一特色与小岛复杂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厦门做为当时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被迫对外开放,因此西方侵略者蜂拥而至,占据风景娇美的位置构建别墅,所以我们今天到这个岛上也就可以看到这么多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英国领事馆,这座维多利亚风格的英国领事馆是鼓浪屿最早的两栋西洋建筑之一,后面还有一栋,这两栋分别建于1844年和1870年。1841年8月时,英国进犯厦门,鼓浪屿沦陷。英军撤退时留下3艘军舰和500名官兵,占据鼓浪屿达5年之久。1843年,英国首先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首任领事建了领事楼。馆前曾有一座狮狗碑,这个碑形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执政50周年的纪念碑,而英国以狮为自己的标记,不仅在鼓浪屿英国领事馆门前,世界许多地区也都有这个形状的石像,其用处是彰显英女王的执政功勋。英国领事馆它是单层建筑,极似欧陆乡间别墅。 我们往这边走,这是原日本领事馆。建于1897年,也是英式建筑,所不同的是地下有隔潮层,使用西洋双柱桁架,具有维多利亚时代的某些建筑特征。女墙和廊下采用闽南土陶花瓶装饰,古朴典雅。在日本领事馆一侧,是日本警察署及其公寓。建于1928年7月,具有东洋建筑风格。这种建筑式样20世纪30年代曾一度风行日本,以厚墙狭长的窗框为特征。地下室用作监狱,关押拷打抗日志士和我党地下工作者,有的就死在这里,所以有一句话说“上面住人,下面住鬼”!墙壁上至今留有斑斑血迹以及抗日志士和我党地下工作者书写的标语。如今,这三幢房屋均为厦门大学的教工宿舍。 接着我们再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天主教堂,天主教堂建于1917年,最初设在西班牙领事馆内。它属于源于西班牙圣多明戈会的一个修会,目前管理从龙岩到莆田的80个天主教堂,范围及于半个福建省。鼓浪屿的天主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外观雄伟华丽。钟楼上高耸的角锥形塔尖,矗立着一个大十字架。塔尖四角有四个火把形的雕塑。钟楼建筑,原是意大利城邦国家的创造,那时是作为报警之用,后来用于召唤教徒们做礼拜。天主教堂的大门和窗户都呈尖拱形,大门四周装饰有一圈三叶草的花纹。尖形的窗框之内,包裹着两尖一圆的几何图。这是早期的哥特式窗饰的特征。哥特式的另一特征是具有典型的大玫瑰窗。鼓浪屿天主教堂的大玫瑰窗嵌在大门之上。从中心放射出几条花茎,好似轮辐,中心有一朵花。它和其他窗户都装配着彩色玻璃,很是美丽独特。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黄荣远堂,这座别墅建于1920年,原先的主人是菲律宾华侨施光从,这别墅是一幢西洋风格为主,融入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建筑。你们看这里的廊柱,用整条花岗岩雕成,是壮观秀美的古罗马风韵。柱头大多为古希腊陶立克柱式,也间有少量爱奥尼克式。大圆柱和拱券烘托出宏伟感,小圆柱周边支撑具有装饰美;还有不规则但错落有序的墙面变异。大家再看窗户,半月形、平直形、弯弧形,形状各异。中国建筑风格体现在哪儿呢?你们看庭院,中央设有水池假山,右前方有两亭一榭,曲径相通,亭榭外有云墙假山与邻相隔,高低错落,幽雅得体。中国传统式的门楼,重檐斗拱垂柱篮,石库门,双蹲狮,颇具古风。西洋、中国风格的和谐结合使它成为鼓浪别墅中的精品。 黄荣远堂的对面就是“海天堂构”了。它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人黄秀悢晋江人菲律宾华侨。海天堂构有五幢别墅构成,多种风格并存,中式为主,中西结合。门楼是中国传统式样, 前后两侧的四幢楼宇,普遍采用古希腊柱式,窗套装饰大都为西洋风格,但墙面与转角又有中国的绘画、雕塑。海天堂构的中楼,虽然比较破旧,但是还是很有特色的……中楼为仿古式建筑,地上二层地下一层,装饰最为豪华。采用红砖方柱和白石构件的红白两色为主色调,屋顶则用闽南传统风格的碧瓦重檐歇山四角攒尖,檐口、檐角用混凝土饰以闽南木雕似的装饰物,如春草飞卷、蛟龙戏水等;廊间装有斗拱、挂落、垂花、花篮等饰件,环楼四周栏杆用的是闽南常见的“花瓶柱”,整体配合和谐,尤其是一、二层楼南北面正中望柱上各有两个混凝土花盆,分别与上檐的两个垂花形成有趣的景框效果,十分生动活泼,大胆而独特,颇有创新意识。 鼓浪屿真不愧是万国建筑博览馆!这里有西洋建筑,南洋建筑,有中式传统建筑,还有中西结合的建筑。值得一提的是,华侨所修建的中外合壁的房屋,墙体多为西洋格调,而顶部却藏着一个中国传统的坡屋顶。这是我国华侨“压胜”思想在建筑上的反映。华侨在海外遭受洋人欺凌,抬不起头,有了钱以后自己造别墅。便将中国式屋顶建在西洋墙体上,既能遮挡夏日炎阳,使房间更为凉爽,也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集中在一建筑上却丝毫没有生硬或不协调的感觉,这也是鼓浪屿建筑独特的一面。朋友们,看了这么多的名人故居,异国建筑,不知大家是否感受到了这座小岛的深厚文化底蕴了?在鼓浪屿的每个角落,散落着华侨的爱国精神,散落着光辉的名字,如世界文化名人林语堂,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等等…..鼓浪屿的每一栋建筑都有着一段历史,一段故事….. 来到这里的每个人都能滋生不同的感受。接下来就给大家一段时间,让大家徜徉其间,领略一番……谢谢大家!

8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