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inda麒儿
西藏莲宝叶则神山和天湖群导游词
据《年波也则神山志》记载:位于东藏圣地安多之南隅的年波也则神山是宇宙神圣的神山之一。当不断升位的神山进入十一位时便是神山进入天国的盛典之时,神圣的年波也则荣幸赐于第八位,阿**钦雪山为人世间第九位。
年波也则神山汉语称“石头山”,藏语也称“叶尔精扎拉”,含义为尊严的玉石之峰,是藏族人民心中雄伟的神山;它位于青海省久治县和四川省阿坝县之间,东距阿坝县城70公里,面积达300余平方公里。年波也则神山是藏族天堂仙界神圣的神山,挺拨的千刃石峰是其雄伟的风骨,晶莹闪亮的湖泊是她宝石般多情的眼睛;年波也则是一座石头城堡,一座旷世难寻的雄伟石头城堡突然间从天堂仙界飞临一马平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实为旷世奇观。围绕年波也则神山四周蜿蜒蛇行赤裸的雄奇石峰就是这座雄伟的石头城堡的城墙,一条条清澈的小河、溪流从石头城墙向中部高高的玉石之峰延伸,那里是海拔5369米的神山主峰;条条蜿蜒的溪流、小河穿过石缝在石头城墙脚下汇成三条银光闪闪的小河分别流入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的源头,“分水岭”在这里把两条母亲河分开又聚拢。
年波也则神山有正门和东南西北四座雄伟壮观的大门。东大门叫“拉翁托尕”,意为额前闪着银光之门;南大门为“克采囊谦“,哈达纯洁之门;西大门为“扎依色查”,意为泛着金色光芒之门;北大门为“帕翁知玉”,意为汇聚四方财源之门。据《年波也则神山志》记载:正门左侧门神叫“拉亚尕吾”(白色神牛),正门右侧门神叫“加什达玛吾”(红色神虎),东方门神叫“拉翁托尕”(白额山神),南方门神叫“克采囊谦”(吉祥大像),西方门神叫“扎依色查”(披挂金甲的山神),北方门神叫“帕翁知玉”(四方魔石),均以其历史传说和山势的形态得名。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英俊潇洒的少年英雄从西藏阿里来到此山,帮助鄂不错贡玛的白牦牛战胜了鄂不错安玛的灰牦牛怪(湖名)。年波山神为感谢少年英雄的奋力相助,将自己的三女儿让麦朵许配给他做了妻子。少年英雄与漂亮娴淑的妻子相亲相爱,辛勤放牧,并生下了三个聪明的孩子,成为了这里的先民。年波也则神山是格萨尔王东征作战的古战场,《年波也则神山志》和《年波也则神山颂词》颂扬着它许多不灭的传奇故事。庞大的神山城堡到处留下有格萨尔王神奇的遗迹,逼真的格萨尔王铸剑台,斩杀魔王的断头台,神剑劈开的天堑,神驹留下的蹄印,驻军的营盘、点将点,以大将名字命名的山峰湖泊,更有格萨尔王的爱妃不慎打碎的宝镜变成的众多五彩的.湖泊和她留下的银腰带、奶钩等饰品,以及众多温泉中他们休浴的格萨尔王温泉、朱姆(王妃)温泉、超同(大将)温泉、甲则(大将)温泉。极为深厚的格萨尔王文化内涵广泛的分布在年波也则神山里,流溢在五彩的湖群和清澈的溪流山泉中,传颂在老人孩子童的口碑故事里,铭刻在座座雄伟的石峰上。
年波也则山为青藏高原上雄伟的巴颜喀拉山支脉果洛山的余脉,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诸峰平均高度在4900米以上,主峰海拔5369米,阿坝县境内最高点海拔5141米,是阿坝县西北部的天然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西伯利亚干寒季风和夏季暖湿季风的通过,使处于年波也则山东南的阿坝县比位于该山西北的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地区气候更加温暖湿润,对县境气候有较大影响。
年波也则风景区奇峰怪石林立,翠湖彩池温泉星罗棋布,岩羊、野驴、鹿麝等珍稀野生动物奔驰在峰间和湖岸碧绿的草毡花海上,使这片令人魂牵梦绕的神秘土地更具世外桃园的风情,使这片神秘的神山更加令人向往。年波也则山为石质山体,庞大的花岗岩山体,山势陡峻,群峰兀立,长年冰雪覆盖,风雨剥蚀;山峰上部怪石嶙嶙,众生朝佛、观音打坐、童子拜佛、神医采药,各种动物、人物造形逼真,活灵活现,千奇百怪,千姿百态,海拔4900米以上山体岩石裸露没有植被,峰顶终年积雪不化,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更加奇特圣洁,是人们顶礼莫拜的神山。
在雄伟的神山脚下的“U”型谷坡牧场上分布着众多的圈椅状冰斗或冰蚀凹坑,规模一般×平方公里,冰斗前沿与谷底高差达200米左右。在众多的“U”型谷中分布着许多堰塞湖,那就是藏族人民称为海子的天上湖泊。据传,在整个年波也则神山分布有108个大湖和360个小湖;而约有一半分布在阿坝县境内,尤以龙克沟、罗云沟、章木沟、扎尕尔沟山奇水秀景色迷人。扎尕尔措(湖)犹如巨大的魔镜将庞大的石头城墙尽收湖中,清澈的湖中游鱼穿梭,湖岸银瀑飞泻奔流;罗云错(湖)秀巧玲珑,宁静安祥,湖后巨大的牛心石和四周山体倒映湖中,湖中却竟无一条游鱼;错拿玛湖纯静幽远,波光粼粼,让人心旷神怡,四周石峰千姿百态最具特色;章木措(湖)天高水蓝,高深神秘,精致秀巧玲珑别致,清幽高洁犹如天来净地。湖泊大的可达四、五平方公里,小的仅数百米、数千米长宽,一般的长约1000米,宽200-300米。众多的湖泊给庞大的灰色花岗岩石头城堡注入了无限生机,每当夏季来临冰雪消融,溪水叮咚,瀑布飞扬,在山谷碧绿的花海草毡上獐鹿奔驰,牧人放歌,桑烟缥缭绕,朝山者如流,湖中鸳鸯戏水;这里更是生长有大量虫草、贝母等野生中药材和许多珍禽异兽珍稀野生保护动物的宝库。
在神奇美丽的神山圣湖一带天气变动莫测,在晴空万里艳阳高挂的夏季,如果你稍不注意,高声喧哗就可能招来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甚至风雪弥温雹雨交加,转瞬太阳又从雨空雪雾中控头钻出,画出一幅彩虹罩空的美景。难怪当地百姓常说海子边的天是娃娃的脸,说哭就哭,说笑就笑。更奇的是烈日当空的晴天,如果你站在神奇的天湖边高声喧哗便会招来劈头盖脸的大雨、冰雹,让你猝不有防,在空旷的草地上无处藏身,更使这里显得光怪陆离,神奇莫测。
莲宝叶则风景区野生动物保护区又名石头山风景区,地处四川省和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交界处,距离县城60公里。整个山体分布面积350平方公里,海拔在3600米—5154米之间,是格萨尔征战的主战场遗址,藏族人民崇拜敬仰的神山。莲宝叶则,别名叶尔精扎拉,藏语意为“尊严的玉石之峰”;扎拉意即“悬崖峭壁围成之城墙”。
莲宝叶则是一座庞大的花岗岩体石头城堡,风景区横跨于四川和甘肃两省,阿坝境内部分水系为长江水系。石奇湖秀的莲宝叶则山一带广泛分布着角峰、鳍脊、“U”型谷。在“U”型谷中分布一些堰塞湖,一般长1公里,宽200米至300米,其中最大者长公里,宽400米左右。仅在阿坝县境内就有措拉玛、扎尕尔、章莫措、罗云措等11个湖泊深藏于雄伟的石头城中,海子湛蓝幽深,倒映蓝天白云,湖中多游鱼、珍禽。整个莲宝叶则景区中,冰川雪峰矗立,山石俊俏,峰峦叠障,溪流纵横,各种人物、动物造型栩栩如生,彩油争艳,瀑布飞溅,举毯林茫,鱼游鸟香,鹿鸣羊攀,有奇特的地质景观,迤俪的自然风光和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得,是开展观光、探险、登山、考察、滑雪、滑草等特色专项旅游的佳境。
景区内的龙克温泉与降扎温泉、宝岩温泉、古尔沟温泉并称阿坝州四大温泉。龙克温泉水温可达60℃,对皮肤病、关节炎疗效极佳,夏秋时节本县和青海久治县、班玛县藏民多来此游览、沐浴。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巴颜额拉山南段支脉,位于四川省的阿坝县和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之间,总面积约800余平方公里,阿坝县的景区面积大约500余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5141米,山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藏区著名的神山,位居藏区十大神山的第八位,安多地区众神山之首。
“莲宝叶则”的汉语意思为尊严的玉石之峰,民间通常称为石头城堡或石头山。莲宝叶则是雄伟的奇峰异石的世界和艺术圣殿,这里山势雄奇峻伟,充满阳刚之气;山体规模宏大,绵延不绝;湖泊星罗棋布,银瀑飞悬。
《莲宝叶则神山志》说,莲宝叶则地区是格萨尔王征战的古战场,至今还传扬着许多格萨尔王故事。莲宝叶则既是一个充满幻想、变幻莫测的奇峰异石世界,更是让人充满无限遐想的大自然杰作。这里聚集着藏传佛教五大教派的大寺,格尔登寺、郎依寺、赛格寺、德格寺、各莫寺、尼姑庙等,殿塔林立,僧人众多;原始古朴的安多藏寨古建筑群,风情独具,哇尔玛藏寨、麦坤藏寨、各莫藏寨、神座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
阿坝县莲宝叶则风景区是一个规模较大、气势雄浑、奇峰异石变幻莫测、深奥无限、水奇湖秀、瀑布飞扬、温泉蒸腾的奇峰异石的艺术殿堂,是一座雄伟的石头城堡;地处川、甘、青三省结合部,紧靠"大九寨"核心区,具有明显区位优势,核心景区据阿坝县城仅60余公里,面积达300余平方公里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风格独特、品位很高、可塑性很强,在阿坝州现有的景区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和较高的建设开发价值。
风景区内各景点景区要素各有所长,相互映衬,对整个景区开发十分有利,是开展观光、摄影、探险、科考、登山特色生态旅游的最佳目的地。阿坝县莲宝叶则山风景区各景点各具特色:珠姆措是集雄、奇、险、秀于一身,融湖泊、奇山异石、丰富的格萨尔王文化内涵于一体的充满雄伟、雄浑、粗犷、豪放、刚毅的阳刚之气的一个十分优秀的景区。这些奇峰异石变幻莫测,富于无限幻想,可作为观赏奇山异石,探寻格萨尔王文化,体验感受雄浑、粗犷、阳刚之气的摄影、观光、探险、科考、徒步考察的旅游目的地进行开发建设。且其四周有三四个小湖依偎,北侧有特色相近的达尔中沟奇峰异石景区相邻,景点丰富,配置齐全、完整、合理;落云措湖水宁静幽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湖中游鱼穿梭,湖岸瀑布飞扬,牛心石清秀圆润。整个落云措景区景色秀丽,秀巧清纯,山水相衬。
可开展摄影、观光、环湖徒步考察、探险等特种旅游项目;扎尕尔措山峰雄奇诱人,沿途峰峦奇特,峰谷、山溪、异石吸引物众多,变幻丰富。扎尕尔措四周峰峦、石笋、绝壁城墙和湖泊雄伟深沉、悲壮,融柔美、刚毅和雄险、秀丽于一体,具有开展摄影、观光、探险、科考等特种旅游项目的丰富资源;措拉玛是以措拉玛湖为主的景区,湖泊面积辽阔,湖水清澈,湖岸地势开阔,有松软的细沙,湖口有辽阔的草地长满野花,四周也有雄伟的花岗岩山峰和高矗的石峰。该景区可开展环湖徒步考察、探险、摄影、科考等特种旅游项目。
lin12345610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辽阔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汽车奔驰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景区了。前面的山被称为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旋在军都山上。而汽车行驶的这条路就位于20公里长的关沟中,关沟因有古代著名的关口居庸关而得名。我们可以看到前面的宏伟建筑便是居庸关。居庸关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建于明朝,关城设有南北两门,门外均有瓮城。古建筑早已毁坏,经过近几年的修复,才使古关重现昔日的风采。居庸关内有一著名的汉白玉石建筑,名为云台,它是元朝至正二年即1342年间的一座过街塔的塔基。台上明朝又在此处建了一座泰安寺,也于1702年被火焚毁,最后只留下这个塔基。云台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过街塔的塔基,也是元代石构建筑的重要实物,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两旁的山上,过去是苍松翠柏好云遮雾障,禽鸟和鸣,溪流淙淙,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金代著名的燕就八景之一“居庸叠翠”就指的是这里。可惜被明弘治十三年即1500年的一场山火焚毁殆尽。近几年虽然在这一地区投入了很大力量植树,但由于缺少雨水,历史上的景观已难再现。同时由于修路等人为因素,已往关沟中流传的七十二景,如:穆桂英点将台、仙人桥、弹琴峡等也只能听人讲,不能见其景了。为了让大家对长城有个更好的了解,我现在把有关长城的知识向大家作一介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长城也不例外。中国的长城起源于春秋战国,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那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受侵犯,他们纷纷修筑了长城,那时的长城都在各自的边界上,是一段一段的,可以叫“互防长城”。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吞并六国,统一中原,建立了封建王朝。为了加强统治,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秦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修筑长城。他们把原来北方燕、赵、秦三国长城连接起来,重修加固,又扩充了许多,修起了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延绵万余里的长城。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汉朝的时候,又把秦长城向西延长到盐泽,也就是现在新疆的罗布泊地区。汉长城长1万多公里,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到了明朝,也是长城发展的最高峰,工程浩大、建筑技术精湛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保存至今,仍然完好的长城,绝大多数是明朝修筑的。需要提醒的是,在中国的历史上不光是秦、汉、明等汉族统治者修筑长城,像北魏、北齐、北周、东魏、金等少数民族的统治都也都修筑过长城,而且金朝修筑的长城长达2500公里,是少数民族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细算起来,从春秋战国到明朝经过二千多年的时间,先后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这些长城长短不一、纵横交错,分布在我国的17个省、市、自治区。如果把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总长度可达十万余里。真可谓“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有人做过粗略的计算,假如将各个朝代修筑的长城所用的砖石、土方堆起来,修成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那么这道大墙可绕地球10周有余。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它建筑宏伟,防御设施齐全,是万里长城的精华,也是明长城中最杰出的代表。讲到这里,有人不妨要问,明朝为什么要在八达岭地区修筑如此坚固的长城呢?这主要是八达岭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它不仅起着护卫明王朝皇陵的作用,同时也是京城的西北门户。大家过一会可以看到八达岭关城门洞的横额上写着“北门锁钥”4个大字,北门指的是京师的北大门,锁钥说长城的坚固和险要,像一把牢不可破的大锁,锁在这里,只要守住此关,京城就可万无一失。可是腐败的明王朝最终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不过据说当年要自成进北京并没有攻破八达岭关城,而是绕过延庆的柳沟过去的。明王朝为了加强统治,也确实没少下功夫。把元朝残余势力赶走以后,为了防止他们侵扰,明朝在建国之初就提出了“高筑墙”的口号,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派大将军徐达、冯胜等率军在北方筑关制塞,修筑长城。在明朝270多年统治中,先后有18次大规模的修筑工程,终于建成一道长城,东起辽宁省的鸭绿江边,西止于甘肃省嘉峪关,这便是我们通常说的,现在还能看到的万里长城。明长城全长6300多公里,经过我国北方9个省、市、自治区。无论从工程技术水平和设防的严密程度,都是以前的长城无法比拟的。同时明代万里长城不再是单一的一道高墙,而是修筑成“层层布防”的纵深防御体系,重点地区还修筑了多道城墙、关隘。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地都修筑了长城复线,山西设置的长城复线就有4条之多。在重要的交通军事要地,修筑多座关城和多道较短的墙,如雁门关的10里山谷,有28道石墙,可谓“寸土设障、步步为营”。为了防守,明王朝在长城沿线陈兵90余万。从东到西把长城分9个防区(称为九边,相当于现在的军区),每区都派大将镇守,这种防区称为“镇”,它们是: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八达岭长城是蓟镇居庸关的下属关口。居庸关是“路”级防区,辖区东自西水峪黄花镇界45公里,西至镇边城坚子谷口紫荆关界60公里,南至宛平县界,北至土木驿宣府界。居庸关关城扼就北咽喉要道,八达岭处在要道的北口。八达岭以南曾修筑三道关,即南口、居庸关、上关,加上八达岭,一共是4道关。弘治十八年即1505年,八达岭建成关城,同期,在关城以北延庆县境内的山川路口、交通要道上,修建墩台、烽燧100多座。这时期,北方摹上俺答部族兴起,不断南下进行抢掠。正德十年(1515年),俺答部骑兵进犯八达岭,大肆杀鹨掠夺而去。俺答骑兵,来去神速,飘忽不定,次年又窜扰延庆地区,威胁京师,民不安宁。为了加强防御,嘉靖十八年即1539年,重修八达岭关城东门。嘉靖三十年(1551年),在八达岭关城西北3里处建兵营,名岔道城。驻扎重兵戚继光调来北方,总理蓟、昌、保三镇防务,他对东起山海关,西迄居庸关,延绵600公里长城重新修筑。由于八达岭战略地位重要,是修筑的重点地段,城墙高大坚固,敌楼密集,用料考究。万历十年(1582年),重建关城西门。先后经营了80多年,八达岭长城成为城关相连,墩堡相望,重城护卫,烽火报警的防御体系。八达岭又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第一位帝王秦始皇东临碣石之后,从八达岭取道大同,再驾返咸阳,而萧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元代皇帝每年两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间、明朝帝王北伐、清代天子亲征、慈禧太后西逃~~~八达岭都是必经之地。至今在八达岭关城东门外还有慈禧西逃留下的“望京石”一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一行西逃,逃至八达岭,慈禧站在石头上回望京城,伫立良久,不愿离去,因此去不知何日才能返京,不禁黯然落泪,因此得名望京石。大家有兴趣的话,下车后,可以去看一看。清代以后,早已推动军事价值的八达岭长城日渐荒废。长城的墙体、敌楼等,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已是断壁残垣。新中国成立后,长城的全部建筑被国家保护,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修缮。1961年,国务院确定八达岭长城和城墙为僵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游人开放。1984年,在邓小平同志“受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倡议下,古老雄关更换新颜,先后修复敌楼19座,城墙全长3741米,使游览部面积达到万平方米。1986年又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87年万里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颁布了证书,八达岭作为万里长城的代表领取了证书,现在这个证书的原件就保存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中国长城博物馆。1991年八达岭又以绝对多数票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知名度也最高,迄今,八达岭已接待中外游人6000多万,先后有尼克松、里根、撒切尔夫人、戈尔巴乔夫、伊丽莎白女王、日本天皇夫妇等300多位外国首脑和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登上八达岭长城观光游览,这种情况,在世界风景名胜中也是罕见的。“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用着急,您马上就要成为登城的好汉了。
优质导游证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