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5

sylviali1109
首页 > 湖北自考 > 三结合教育网络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百合2011

已采纳
三结合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中发〔2004〕8号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使用和管理,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扩展资料“辽宁关爱一线通”为学生家长和学校“搭桥“   2005年01月12日15:53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教育体系,辽宁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经过半年多时间筹建创办的"辽宁关爱一线通",于11日正式开通。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晓淳介绍,"辽宁关爱一线通"是由互联网、手机、座机等搭建起来的,为中小学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沟通联系及全社会家长、学生开展教育咨询服务的互动式信息平台。它的开通,对拓宽家长学校办学途径,创建学习型家庭,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信息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线通"有两大主要功能:一是"学校通"。即运用关爱网、手机、座机等,以96318966语音留言或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展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运用"学校通",学校和教师可以实现高效快捷地发布学校和班级的重要信息,及时准确地告知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和特殊要求,有针对性地迅速地开展家教咨询。家长与学生运用"学校通"可以及时把孩子的情况反映给教师,求得反馈和帮助,还可把对学校的建议与要求反映给学校和教师,参与学校的民主化管理。学生可获得包括心理健康、升学就业、学习方法与学科知识等方面的咨询。已经试用"一线通"一段时间的沈阳市第一三二中学工作人员介绍,过去学校、班级有事通知家长要打很多次电话,现在利用"一线通"一次就全部通知到位,没有手机的家长用固定电话也能参加"一线通"活动,给基层家长学校带来了极大方便。二是"教育咨询"。目前已开通的栏目有家庭教育咨询、心理健康咨询及卫生保健咨询。还将陆续开通教育法规咨询、升学就业咨询、学生学习咨询等栏目。栏目汇聚了省内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专家组织编写的知识问答。教育咨询可通过拨打热线电话96318966进行。辽宁"关爱一线通"除电信部门正常收费外,主办单位、使用单位均无任何附加性收费。还有一些优惠政策,如各种"教育咨询",省内学生的家长一律免费咨询,自愿使用,省外长途电话按市话标准收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辽宁关爱一线通”为学生家长和学校“搭桥“

359 评论(14)

fabregas89

1、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形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期取得更加高效的教育成果的结构模式。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曾指出:“加强与改革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3、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体系,推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目标一致、理念趋同、过程同步、资源共享,势在必行。扩展资料:三结合教育体系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学校、家庭、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统一的组织领导,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方针目的,保证了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2、主导性原则。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联系中,学校要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学校是专门教育机构,是专门研究教育问题的;另方面,我们的学校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有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明确的教育目的。3、实行双向服务的原则。只有三方面教育优势互补,才能充分发挥三结合教育的合力作用。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文明网——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各地多举措搭建未成年人思想

216 评论(15)

掬黛小公主

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相互结合。当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家庭基础作用、社会保障作用,上下协调,齐抓共管,求真务实,不断探索新方法、注入新内容、开创新局面,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教育要求的一致性告诉我们,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教育,在方向上必须保持一致和统一,共同的教育和要求会使学生努力方向更明确,更有动力,可以避免不知所措和犹豫徘徊。三方面的教育都要按照教育目的提出的要求,作为教育的统一目标和要求,当然在内容上,措施上可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家长要和教师沟通配合好,不能各行其事;社会教育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携起手来,使学生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感受到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目标一致,使他们更加坚定信心。扩展资料:”三结合“教育体系的内容:一、以学校为主体 建设良好校风发挥主阵地作用 学校作为未成年人德育建设的主要阵地,在德育建设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引领作用。不论是开设美德APP,还是推出“道德银行”,亦或是开设校本课程等,都是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探索和创新,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以家庭为基础 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家长示范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家长们的言行时时刻刻对孩子起着表率和示范的作用。因此,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各地积极探索多形式的家庭教育,例如建立家校委员会、出台相关教育制度等,以此完善家庭德育建设,在潜移默化间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三、以社区为依托 建立站点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社区”不仅是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更是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各地优化社区环境推动学校德育,从而达到学校与社区的双向互动。部分地区在社区内设立红领巾社区德育工作站、青少年校外辅导站等道德教育站点,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要促进儿童之家建设,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帮助儿童养成“爱读书,勤思考”的好习惯,防止留守儿童道德关爱缺位、道德教育缺位的现象发生。扩展资料:中国文明网-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

143 评论(12)

相关问答

2025湖北自考上岸资料包

限时免费领取!

已帮助10w+意向学历提升用户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