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key小姐
露西亞嘉利
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术和初步能力。专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应当适当延长。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作出调整。中等教育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历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专科学校录取,取得专科生入学资格。专科教育由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等实施,自1999年起,专科教育陆续改革为专门由高等专科学校实施,[2]同时,教育部开始试点发展高职教育,通过改革、改组和改制逐步调整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3],学生毕业时获得大专学历证书[4]。教育类型从教育类型上分,专科教育中分为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如:高职),1999年以前实行的专科教育(中等专科[5]和高等专科)是学科教育(专业教育),毕业生包分配,1999年以后除了师范、医学、公安类的专科教育外,都是高等职业教育。高职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的合理调整,它比传统的大专教育更贴近人才市场,[6]毕业生不包分配[4]。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师范、医学、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规范校名后缀为“高等专科学校”,而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则逐步规范校名后缀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
锦瑟无端2325
姆潘巴现象背后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哪一杯水先结冰?“当然是冷水先结冰了!”相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这样的回答。可是,很遗憾,这个答案是错的。发现这一错误的是非洲坦桑尼亚的马干巴中学的初三学生姆潘巴。1963年的一天,姆潘巴发现自己放在电冰箱冷冻室里的热牛奶比其他同学的冷牛奶先结冰。这令他大为不解,于是,他立刻跑到老师那儿去向老师请教。老师却很轻易地说:“肯定是你搞错了,姆潘巴。”姆潘巴不服气,又做了一次试验,结果还是热牛奶比冷牛奶先结冰。某天,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主任奥斯玻恩博士到姆潘巴所在学校访问。姆潘巴就鼓足勇气向博士提出了他的问题。奥斯玻恩博士的回答说:“我不能马上回答你的问题,不过我保证等我一回到达累斯萨拉姆就亲自做这个实验。”结果,博士的实验和姆潘巴说的一样。于是,人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姆潘巴现象”。40多年来,“姆潘巴现象”一直被人们当作真理认可到今天。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2004年,上海向明中学一女生庾顺禧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在科技名师黄曾新的指导下,庾顺禧和另外两名女生开始研究姆潘巴现象。她们利用糖、清水、牛奶、淀粉、冰淇淋等多种材料,采
优质湖北自考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