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30

可爱多VS神话
首页 > 湖北自考 > 中国饮食文化湖北自考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馋猫皮皮

已采纳
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中国饮食文化主要有:风味多样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注重情趣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食医结合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202 评论(10)

陶小唬同学

饮食文化的特点是,荤素搭配,主食与副食搭配,主食与汤搭配,讲究的是色香味,营养的全面均衡

130 评论(13)

燕若雪0211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231 评论(10)

诗诗雨天

几个图书城都还瞒好的可以去看哈字捏也许还会有其他收获

233 评论(11)

人在驴途

中国饮食文化主要内容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扩展资料:中国饮食文化意义:中国文化讲究“体味”“体察”“体觉”“体证”,它说明要把你的整个身心投入才能吸取。也许这就是食物媒介独特的传播魅力,它既是物质的,又是文化的,更是情感的、道德的、美学的、心理的。因为食物已融入血脉,留在心底,它不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舌尖的味道,而更多的是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的味道以及弥漫在心头的乡愁的味道。无疑,每种饮食传统都代表了某地人们看问题的特定角度、思维的方法、生活的方式、态度及其世界观。通过美食文化的传播,感受到大家处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中,而文化本身是共享它的一群人的行为模式或风格。在这一点上,饮食习惯可以当作一个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标准来使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饮食文化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从《舌尖上的中国》谈饮食文化的传播意义

257 评论(14)

小吃货圈圈y

这是湖北自考办的书店网站,上面地址电话都有,你最好自己问详细些

313 评论(13)

大萌的饰界

武汉光谷图书城

243 评论(8)

亲切的海沫儿

武昌图书城,光谷书城

351 评论(11)

相关问答

2025湖北自考上岸资料包

限时免费领取!

已帮助10w+意向学历提升用户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