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34

北极豆豆鱼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教师资格证面试大家都怎么复习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芳宝女郎

已采纳
多练习,最好背书一些模板什么的,就很可以

301 评论(12)

天天快乐1414

我觉得应该提升自己的口才,给自己打气,要让自己充满自信,这样就可以了。

122 评论(13)

熊猫家的小姐

第一步:明确考情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面向改革如此之大的教师资格考试,我们需要了解相关考情,在林林总总的各种分析中,你只需明确统考面试的测试目标和测试内容。  面试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新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  (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第二步:测评能力  明确考试的测查方向,只是做到了“知彼”,提高备考效率离不开针对性的复习。因此在正式开始之前,完全有必要对考生已经具备的能力做到清晰的把握。面试,很多考生并非输给了对手,而是输给了自己。  测评需要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进行,需要有丰富的面试主考经验的考官群体,才能给出针对考试的的评判,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八项能力的评价,集中关注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的教育教学实践综合能力。最为关键的是,要在测评后给出针对考生本人的个性化的备考方向与具体方案,并能全程指导备考。  第三步:积累方法  备战面试,找对方法是关键。面对组织严格、流程严密、题目莫测的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我们需要在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锻炼思维应变、口语表达、教学实践等多项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关键就在于抓住各项内容的备考方法。下列方法,将会让你的备考效率一倍。  结合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结构化 ,分析命题规律,总结答题思路,抓住考官的命题关键点和测查要点。从繁复的教育法律法规、教学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中,梳理指导结构化面试的关键理论支撑。  解读《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抓住指导教学设计的关键新课程理念,保证备课不偏不倚。  结合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试讲 ,总结小学(初中或高中)常目与要求,将考试中的20分钟备课时间,延至无限长,穷尽教学设计。  分析答辩题目与考官心理,总结答辩题目考查规律与解答方向,把我们的答辩打造成为考场上的点。  第四步:模拟  面试攻关,实践方能出真知。既然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是未来教师工作的模拟,那么在仿真“试用期”中的决定性方面就在于,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假戏真做”。在全真的考场环境下,在有着丰富主考经验的考官指导下,反复磨练考场中的细节,第一增加考场适应能力,变陌生为熟悉;第二查漏补缺,变缺憾为完美。唯有多次,多次发现,才能有多次的优化与改进,每天一小步,一大步。     以上就是关于教师资格证面试相关解答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31 评论(13)

nancyding0696

教师资格证面试打扮不恰当容易留下差印象,影响成绩,学姐教你

213 评论(8)

老余popopxm

1、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的,面试主要考查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交流沟通、思维品质、了解幼儿、技能技巧、评价反思等教育教学基本素养和技能。2、申请小学、中学教师资格的,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98 评论(9)

来一块钱包子

但是在生活中可以去模拟一下,自己已经站在讲台上,底下坐的都是小朋友,该怎么去讲解,或者去看一下视频,也可以去亲身的进入,到学校中看一下老师们是怎么进行授课的。

263 评论(9)

足球大大

简单点,复习的方式简单点。考教师资格证真的就是看书+做题。我想不管任何一个考试都是这样,肯定是离不开看书和做题的。建议你买了考试教材以后再买一套历年真题。踏踏实实把各个科目的考试教材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给看完了,把练习题都做了,再把历年真题好好做一遍,把不懂的题目都弄懂。考试之前把所有的错题都温习几遍,把教材里的知识点连成体系。这样基本都可以通过考试,笔试完了再积极准备面试。面试就只能是自己多去理解多去练习了。现在很多考生也会用手机app做题了。比如教师资格证考试助手app(安卓版)、希赛网app(iOS版),这些app里面有讲考试介绍、复习策略、学习方法的公开课,还有各种考试真题,希望能帮到你

223 评论(14)

学生和赞美诗

搞好考前复习,是教师资格考试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考前复习实质上就是重新学习已学过的知识、技能,从而巩固地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将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无异于炒“冷饭”,掌握一些复习的策略和技巧是大有须要的。做好考前复习能够帮助各位考生更有保障的通过考试。所以提出以下分析建议:在考前复习阶段,常有一些参加考试的考生反映:自己想复习,也有时间学习,只是一拿起书本就犯困,并伴有厌倦、烦躁的情绪。这是复习迎考过程中产生心理疲劳的具体表现。心理疲劳不像生理疲劳那样可以通过补充能量和休息恢复正常,它的消除主要靠心理调节来实现。为此,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就像从河里抽水,动力越足,水流量越大。动力来源于目的,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许多考生的经验教训表明,学习目的明确与否,学习的动力有多大,对心理疲劳的影响极其巨大。其次,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的形成与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相联系,并有伴有愉快、喜悦的积极情绪体验。而心理疲劳的产生正是大脑皮层抑制的消极情绪引 起的。因此,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克服心理疲劳的关键所在。有了兴趣,学习才会有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才能使心理处于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第三,要注意学习的多样化书本学习本身就是枯燥单调的,如果多次重复学习某门课程或章节内容,易使在脑皮层产生抑制,出现心理饱和,产生厌倦情绪。所以学员不妨将各门课程交替起来进行复习。另外,如果交替学习各门课程仍不能消除心理疲劳,就应该考虑暂时停止学习。因为此时学习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加重了心理疲劳。这些时候,学员不妨停止复习,或听听音乐、做有氧运动,对心理进行调节,这样对于消除心理疲劳也是非常有益的。综合以上的建议,希望各位考生在考试前做好学习准备,通过有计划的安排学习,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相信各位考可通过考试。

246 评论(10)

相关问答

限时,免费获取学历提升方案

已帮助10w+意向学历提升用户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