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哒小胖纸
上午考健康管理师理论,下午考技能。均为机考。(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共用题干题)高级健康管理师分别考2科: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专业能力)考试方式:上机考试考试题型(单选、多选)基础知识:70单选+30多选技能:58单选+42多选,总分值100分,60分及格
优优妈妈0509
健康管理师近年非常火热,很多的考生都在关注,百通世纪编辑为大家整理了如下考试相关内容: 一、比例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分子和分母的单位相同,而且分子包含于分母之中。 常用P=a/(a+b)来表示。 ①构成比例:是反映事物静止状态内部构成成分占总体的比重,它是可以反映某种概率的数值。 ②发生频率比例:它与动态发生变化概率密切相关,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变化者占全体的比例。 二、比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比也称相对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值,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相对比=甲指标/乙指标(或×100%)。 三、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一般用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或10万分率表示。 率=(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k 四、发病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五、患病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指在特定时间点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旧病例的人数总共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数)×k 六、死亡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是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七、病死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100% 八、生存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又称存活率,指患某种病的人经n年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数的比例。 n年生存率=(随访满n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该病病例数)*100% 九、相对危险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相对危险度(RR)是指暴露组发病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率I。之比,它反映了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计算公式:RR=Ie/I。 式中Ie和I。分别代表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率。RR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RR=1,表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RR<1,表明存在负联系(提示暴露是保护因子);RR>1,两者正联系(提示暴露是危险因子)。 更多健康管理师资讯请关注百通世纪,还有精彩免费视频供各位学员观看~
长颈鹿之迷
1、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组成为:碳50%-55%、氢7%-3%、氧19%-24%、氮13%-19%、及硫0%-4%,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磷、铁、碘、锰、硒及锌等元素。蛋白质是人体氮的唯一来源,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能代替。2、蛋白质的分类①完全蛋白;②半完全蛋白;③不完全蛋白。3、氮折算成蛋白质的折算系数每克氮相当于25g蛋白质(即100/16),其折算系数为25。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每克样品中含氮(g)×25×100%4、氨基酸的概念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分子中具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化合物,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5、氨基酸的分类营养学上分为:①必需氨基酸;②非必需氨基酸;③条件必需氨基酸。6、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必需氨基酸有九种:①异亮氨酸;②亮氨酸;③赖氨酸;④蛋氨酸;⑤苯丙氨酸;⑥苏氨酸;⑦色氨酸;⑧缬氨酸;⑨组氨酸(婴儿必须)7、蛋白质推荐摄入量按能量计算,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能量摄入量的10%-15%。成年人蛋白质每日推荐摄入量(RNI)为:男性65g/d,女性55g/d。8、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分类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D、E、KVA(视黄醇)、VD(钙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VE(生育酚,抗不育维生素)、VK(凝血维生素)9、水溶性维生素的主要分类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OB族中主要有VB1(硫胺素,抗脚气病维生素),VB2(核黄素),VPP(尼克酸或烟酸,抗癞皮病维生素),VB6(吡哆醇,抗皮炎维生素),VB12(钴胺素,抗恶性贫血维生素),生物素,叶酸,泛酸(遍多酸)10、矿物质的分类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较多,需要量较大的为常量元素,有:钙,镁,钠,钾,磷,氯,硫。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包括:铁、碘、锌、硒、铜、锰、钼、钴。以上就是关于健康管理师常考知识点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师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小编将会及时发布最新资讯!
么么哒哒啦
上午考健康管理师理论,下午考技能。均为机考。(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共用题干题)高级健康管理师分别考2科: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专业能力)考试方式:上机考试考试题型(单选、多选)基础知识:70单选+30多选技能:58单选+42多选,总分值100分,60分及格902
信息全无
2020年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高频考点:身体活动及其健康益处身体活动(physicalactivity,PA)指由于骨骼肌收缩引起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所有活动。身体活动包括频率(Frequency)、强度(Intensity)、时间(Timing)和类型(Type)四个基本要素,也就是FITT原则。另外还有身体活动量(Volume)和进度(Progress),统称为FITT-VP原则。身体活动不足是造成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多种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简称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身体活动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简述如下:按日常活动分类根据日常生活中身体活动的目的和时间分配,可分为职业性身体活动、交通往来身体活动、家务性身体活动和业余休闲身体活动四类。其中,职业性身体活动通常是指有劳动收入(如工资)的活动,包括家政服务等职业行为。业余休闲活动指上述三类目的之外的时间里从事的活动,可以是锻炼,也可以是看电视、家务等活动。按能量代谢分类身体活动的本质是肌肉收缩做功,运动强度不同,稳定维持在这一强度的运动时间也不同,同时决定了肌肉活动的能量来自于无氧代谢、有氧代谢或有氧与无氧混合代谢。身体活动因此可分为有氧代谢运动和无氧代谢运动,简称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躯干、四肢等大肌肉群参与为主的有节律、较长时间、能够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以有氧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的运动形式,也叫耐力运动。有氧活动如以每小时4公里的中等速度步行、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骑自行车。(2)无氧运动无氧运动:无氧运动是指以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的运动形式,一般为肌肉的强力收缩活动,因此,不能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100米短跑等几乎全部为无氧代谢供能。无氧运动也可发生在例如5000米长距离跑步等有氧运动末期,也是抬重物、俯卧撑、抗阻力肌肉力量训练的主要形式。其他分类根据生理功能和运动方式,身体活动还可以有以下类别:①柔韧性活动(伸展性活动)指促进提高关节柔韧性和灵活性的活动。如各种伸展性活动、瑜伽、太极等。②强壮肌肉活动指保持或增强肌肉力量、体积和耐力的活动。如日常各种负重活动、举哑铃、俯卧撑等。③平衡性活动指利于保持姿势的活动。如单腿站立站、倒着走、平衡板练习等都属于平衡练习。强壮肌肉的核心练习和下肢练习也都可有助于提高平衡能力。④健骨运动作用于骨骼并产生了骨骼肌性和压力性负荷的活动。这类活动可以改善骨结构或骨密度,从而增加对于骨折的抵抗力。例如蹦、跳、舞蹈等活动属于健骨运动,同时也是属于肌肉力量运动。⑤高强度间歇训练包含大强度有氧运动并间或短时间低强度有氧运动恢复期的组合型活动。目前尚缺乏明确的有氧运动类型和强度建议,也缺乏明确的间歇周期时长的建议。身体活动强度的常用指标身体活动强度分为绝对强度(也称“物理强度”)和相对强度(也称“生理强度”)两类指标。绝对强度>>据身体活动的绝对物理负荷量测定的强度水平,通常为普通健康成年人的某种运动测定结果。常用指标为代谢当量(Metabolismequivalent,METs,也称梅脱)。>>代谢当量是指相对于安静休息时运动的能量代谢水平,1MET相当于每分钟每公斤体重消耗5ml的氧。或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消耗05千卡(44千焦耳)能量的活动强度。代谢当量是目前国际上反映运动绝对强度的常用指标。相对强度根据生理反应情况测定的强度水平,包括:①主观性的疲劳感,常用指标为自觉运动强度量表(即伯格(Borgs)量表Borg量表,也称为RPE量)等级可以分为轻、中、重三个水平。②客观的心率水平、耗氧量等。常用指标为最大心率百分比(%HRmax)、最大耗氧量百分比(%VO2max)、靶心率等。运动时的心率作为训练时运动强度的监测指标称为目标心率或称靶心率。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高频考点的相关分享,希望以上内容对广大健康管理师考生们有帮助!更多健康管理师考试时间节点、备考技巧、考试干货等内容,欢迎及时在本平台查看了解!
优质健康管理师问答知识库
已帮助10w+意向学历提升用户成功上岸